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请大人说媒> 《请大人说媒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请大人说媒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2(1 / 1)

荀礼全部注意力都在那手掌上面,被谢珩轻轻握住的地方又烫、又痒,那奇异的感觉让他忍不住战栗,又觉得太过失态,只得深吸一口气,将眼睛挪开,盯着别处,全力压下身心的异样。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听到谢珩说了一句“好了”,手指离开他的腕子,将那条脏了的手帕交给元祁。他才如释重负一般泄出一口浊气,一抹额头,竟隐隐有了汗意。荀礼闭了闭眼,突然想到自己似乎经常在谢珩面前出丑。不论是多年前狼狈的躲进藏书阁,还是今日又像个无知孩童弄得一手脏污,要被人帮忙擦掉,好像这些年自己竟一丝长进都没有。“公子,前厅差人传话厨房晚膳已经备好,就等您过去了,您看……”元祁处理好那条湿帕,上前道。荀礼一听,也顾不得哀怨自艾,忙打起精神告辞:“既然如此,我就不打扰了。谢翰林,我们,我们……”他本想说我们改日再见,可他唯一与谢珩有联系的东西都已经换了回去,还有什么借口能来找他呢?第5章谢珩见状,向前了一步,拦在他身前邀约道:“一起用膳吧。我去同爹娘说一声,你在这里等我。”不等他答应或是拒绝,直接对元祁吩咐道:“去让厨房将每样菜分成两份,一份端来旁边的厢房,再拿两双碗筷。”荀礼瞪圆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谢珩这是要……留他用膳?他使劲回想了一番,自他们入朝为官以来,可有听说哪位同僚曾与谢珩一起用过饭?他苦思良久,却半个人都想不起来。不知自己是走了哪门子的运气——不,定是旁人知晓分寸,不像他一样,大大咧咧的赶着饭点来,让人家不招待都不好意思。可留在上级官员家中吃饭这种事,荀礼想都不敢想。他向来循规蹈矩,兢兢业业数载,多少官员换来换去,他还能在这吃人的朝堂坚挺着,就是因为他从不做一件有违上意的事情。这下若应邀留下,他已经不知道这算是私下宴请,还是结党营私了。要是被有心之人添油加醋的检举出去,还不知会惹出什么事端来。荀礼一个小官便罢,谢珩如今仕途坦荡,只怕对他不好.....思及此处,他心里有些着急,想要劝阻:“谢大人,真的不必……”推辞的话语还未说出口,已被机灵的侍女请入了隔壁的厢房之中。他无奈地看向谢珩,见他微微勾起唇角,竟露出一些罕见的笑意,让荀礼直疑心自己是不是看错了,连连眨眼,再去看时,谢珩已然恢复了平常的模样,大步流星地向外走去,留他一人站在这布置精美的厢房之中。世人都道谢家高门显贵,不可攀附,谁又知道在这骄筋傲骨之下,竟藏着这样热情古朴的待客心肠。荀礼都有些蠢蠢欲动,想要要冲出去将那些编排谢珩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的卑劣之徒骂个狗血淋头,好还谢珩一个清白。很快,几个侍女便托着一盘盘美味佳肴鱼贯而入。荀礼站在一旁瞧着,发现其中竟有好几样菜都是他平日最爱吃的。尤其是那道炙虾,他馋了许久,奈何京城地处平原,上等海错都是进贡之物,还剩下一些可供买卖的,叫价之高也让他这种清贫小官捉襟见肘。他在愣神之间,谢珩已然回来了。一进门便看见荀礼呆呆的站在一旁,心中不由有些好笑,不知他的思绪又飘游到了哪里,坏心的放轻脚步,站在他身边突然出声:“在想什么?”荀礼果真被吓了一跳,抬头一看,发现两人不过咫尺距离,连忙后退,脸都红了几分:“谢大人,没什么没什么。”谢珩见他反应激烈,眼神暗了几分,淡淡道:“既然如此,那边用饭吧。”荀礼稀里糊涂的坐下,谢珩也不多说,拿起一旁的干净筷子夹了一只虾放在他碗里。……若说能得谢翰林一眼能写成话本大肆炫耀,那么能得谢翰林亲自布菜,是不是可以含笑九泉了?荀礼心中忐忑不安,半晌,还是起身道:“多谢大人,但家中已备好饭菜,下官还是回家吧。”谢珩不许:“你难得来我府上,不过是一顿晚饭。”“留在大人家中吃饭还是有些不妥,若叫人写折子参大人结党营私就不好了,下官,下官还是回家……”话音未落,便被“啪”的一声清脆声响打断。那声音不轻不重,落在荀礼耳朵里却无异于天雷。他茫然的去看谢珩,发现他摔了筷子,抿紧嘴唇,胸膛微微起伏,似乎有些怒气。荀礼根本不知道谢珩为何发怒,他有些手足无措的盯着谢珩紧握成拳的手,那上面已然青筋暴起,昭示着主人糟糕的心情。那点青色让荀礼莫名觉得有些可怕,不敢再看,微微底下了头。半晌,响起谢珩有些讽刺的声音:“荀大人未免太看得起自己,我堂堂谢家需要和你这种无名小官结党?”仿若带着刺的话语让荀礼难堪至极,更是抬不起头,只能喏喏附和道:“是,是下官不知天高地厚了……”声音越来越轻,见谢珩脸色依旧难堪,索性闭上了嘴。谢珩正在气头上,荀礼不敢再说多余的什么,怕一个不小心又触到他的逆鳞,也恼自己不知好歹,早知道就坐下吃就完事了,如今弄成这个场面,再留在这里,岂不是更惹他厌烦?荀礼心思动了动,想要溜走,便偷眼去瞧谢珩。这一眼,直接叫荀礼怔住了,却见谢珩眼眶发红,正看向别处。他竟觉得此时的谢珩就像是得不到糖,又得不到安慰的孩子,失望和委屈都写在脸上,眼巴巴的在等着别人来哄。唉,明明是好端端的一顿饭,饭菜都还热气腾腾……荀礼心中长叹,撩起衣袍复又坐了下来。伸手将碗里那只虾子仔仔细细地剥去外壳,再放入谢珩碗中,扬着一个讨好的笑,温声劝道:“谢大人,别生气了。”他的示弱给了谢珩台阶,谢珩转过眼珠看他,嘴唇动了动,轻声道:“方才我……”“我知道谢大人不是有意的,下官也并未放在心上。”荀礼抢过话头,笑道。谢珩看他一会儿,见他神色确实与平常无异,仿佛真的不在意方才自己的口不择言,才稍稍放下心来。他让元祁拿来一双新筷,动手又夹起一只虾子给荀礼,自己则将他方才已经剥好给他的白嫩虾肉慢慢放进嘴里。海虾肉质鲜美,也不需用旁的调料提前腌制,用酒去腥过后便可炙烤,就能保留虾的原味。鲜香可口,细嚼过后还有一丝甜味留在唇齿之间,令人回味无穷。怎么今日不论吃什么,都带着甜意。荀礼不是个记仇的,何况对方还是谢珩。佳肴美味让他们把这点不愉快抛之脑后,大快朵颐之后荀礼甚至不雅的打了个嗝。“见笑,见笑。”荀礼用袖子遮住嘴巴,甚为尴尬的转过头去。外面天色已经全然暗了下来,一轮明月挂在当空,也只能照亮些许路面。谢珩带着元祁将他送至门外,荀礼感谢了一番,双手作揖告辞。谢珩接过元祁手中的灯笼,淡淡道:“我送你回去。”经过方才那事,荀礼哪敢再拒绝谢珩,只好不住感谢,同谢珩一起往自家宅子走去。小小的烛火被风吹得摇摇晃晃,谢珩突然问道:“冷吗?”“不冷。”荀礼搓了搓手,悄悄往前站了两步,过了一会儿回问道,“谢大人冷吗?”在黑暗中看不太清谢珩的表情,只听到他说:“你帮我挡着风呢。”不过寥寥数字,让荀礼听得微微失神,暗想也许是月光太过柔情,把谢珩的声音都染上了一层情意。若此时在谢珩身边的是个女子,只怕一片芳心再难收回了。荀礼家与谢府相隔不远,就算是他们步履再慢,也很快就到了荀礼府宅门外。“多谢大人。”荀礼行礼,“大人快回去吧,天黑,一定小心脚下。”谢珩“嗯”了一声。荀礼才上前去敲门,管家早已在门口等他多时,很快便打开门让他进来。荀礼一脚踏进去,像是感应到什么似的,回过头,发现谢珩还站在门前。他不知道谢珩为什么没走,只好站定又行一礼:“大人,快回去吧。”不知为何,谢珩突然把灯笼拿高了些。荀礼这才看清他的轮廓。不过烛火跳动不停,在他脸上的光亮忽明忽暗,荀礼根本不能分辨他的神色如何。过了一会儿,谢珩身后的元祁才上前接过他手中的灯笼,才转身离去了。荀礼吐出一口气,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街角,才让管家关上大门。第6章第二日荀礼来坐班,远远便在宫门口看到杨尚书向他投来一道复杂的目光。荀礼:“……”默默地收回视线,正准备走,却见杨尚书假装散步,慢悠悠的踱步到他身边来。看着天空道:“听闻你昨日留在谢翰林家用饭了。”虽然早已做好此事瞒不住的准备,但冷不防听杨尚书这么一说,荀礼还是按耐不住心中吃惊之意,讪笑道:“尚书大人消息灵通。是我昨日要归还旧时书院的东西,才去了谢大人家中。唉,下官是个不机灵的,正巧赶上了谢府晚膳,谢大人关爱同僚,这才留我用饭。”杨尚书嘴张了半天,无言的看他良久,才抖了抖袖子:“少敬,虽天子不喜下臣聚集,倒也没让诸位大人之间关系弄的剑拔弩张,老死不相往来。圣上贤明,不至于臣子们偶尔一起吃个饭都锱铢必较。真要如此,朝廷半数官员怕是都要赶出京去了。”荀礼连连点头称是,他倒不是怕自己丢了官,只怕连累别人。杨尚书这才回到正题:“你们昨日谈的可好?”“……”荀礼想到昨夜,饭后又同谢珩谈论了些边疆趣事、时下文章。只是他才疏学浅,谈及很多事情只怕自己见解浅薄,说出来丢人,大多时候都在附和谢珩罢了。恐怕谢珩也是发现与他话不投机,聊了几句便止住话题,送他回去了。若从谢珩那边看来,昨夜的谈话实在乏善可陈、让人意兴阑珊;但对他来说,谢珩许多论点新颖刁钻,使他大开眼界、受益良多。两相比较,不知要如何回答这个好或不好的问题。正在犹豫之时,恰巧户部有人来找杨尚书批复公文,杨尚书无暇等他回答便匆匆离去,让荀礼心里一松。昨夜月朗星稀,今日便晴空万里。荀礼抬头看了看舒卷变换的云彩,蓦然回忆到了以前还在书院的事情。也是这样一个暖日和风的天气,武师带着一众学子在后山练习骑射。在谢珩最后一箭也正中红心后,师傅冲他说了些什么,大约是些夸奖之类,他恭敬听完,放下弓,朝荀礼这边走来。好巧不巧,夫子下一个便喊了荀礼上前。荀礼虽然于经文礼乐上还有些灵气,但却对武术一窍不通。便是私下也练习过,每一箭都依然不偏不倚的脱了靶。“少敬……唉……”一向和蔼的夫子也瞪圆了眼睛,似乎不敢相信为何有人能够不管练习多少次,也一箭不中。不过夫子明白学生之间都有差距,不会过于苛责讽刺,见荀礼也有些垂头丧气,心中也是怜惜,安慰他几句便让他去一旁歇息。荀礼谢过夫子,刚走出靶场,便被那时常欺辱他的纨绔堵住。“哎呀哎呀,我当这些从商子弟家中都是堆金积玉的,看来也只够给请个识字先生的啊!”那人摇着折扇,明明也是一张英俊的面容,看在荀礼眼中却因那轻蔑傲慢的神情而多了几分恶意。他身边无人,荀礼大了几分胆子,也不想横生事端,便没有做声,直接绕过他去。那人本就是个一点就着的炮竹性子,见荀礼如此无视他,登时暴怒起来,上前去扯荀礼衣衫:“你如此无礼!”一直忍让的荀礼听到这句无端指责,再也忍不下去,他怒视着面前之人,一字一句问道:“周文东,到底是谁无礼在先?”“自我来学堂第一天,你便处处找我麻烦。毁我书籍、扔我作业,剪破我的衣衫。我倒是想问你究竟为何?难道只因我是商人之子,便不配读书科举,不配以自己所学投君报国?”“对,你不配。”周文东一把揪住荀礼的领子,不无恶意道,“因为你就是贱籍,小人,如何能与君子共处一室。”荀礼用力拍掉他的手,反唇相讥:“小人扬人之恶,我倒是觉得我与你共处一堂没有不妥。”“你说我是小人?”周文东没料到荀礼竟然还嘴,一股火骤然在胸中烧起。荀礼也提高了声音,不屑地看着他:“商人经商不仅养家,赋税更是较他人加重一成,看来我们所缴纳的这些税,都用在维持你们这些自诩高人一等的蠢猪一般的世家子弟的骄傲自大上了!”“你敢骂我!”周文东吼着,高高扬起拳头。荀礼不如周文东体格健硕,自知自己逃脱不开,索性闭上眼睛等着拿沙包一般的拳头落下。他今日将多时的怨气一通发泄,周文东被他讥讽却无话可说的样子甚是滑稽,即使今日挨了打,他也觉得心里畅快。疼痛如预想的那样来临,荀礼右脸登时肿了起来,一股腥甜味道在他嘴中蔓延开来。他极力忍下痛呼,不愿在这恶棍面前再露出任何一丝软弱。原以为还会有第二拳、第三拳,可不知怎么,周文东却猛地松开他的领子,让他一时没站稳,跌坐在地上,摔得两股生疼。顾不上疼痛,荀礼疑惑的睁开眼睛,却见身前站了另一个人。顺着那人镶着翠玉的靴子向上看去,居然是谢珩。“欺辱同窗,按规矩可逐出书院。”谢珩用一如既往的冷淡声音,不紧不慢道,“若被书院赶出去,丢人的可不止你自己。”“哈,赶我?”周文东歪着嘴笑道,“我父亲可是……”谢珩忽而上前一步,突如其来的动作打断了周文东的话语。谢珩比周文东还要高上一些,此时居高临下的站在他面前,让他横生一股无形的压迫感。周文东喉头上下抖动,对上了谢珩那双布满寒霜的凤眸。饶是周文东再蠢笨,也意识到了谢珩或许并非是在好心劝诫他不要滋事生非,而是警告他识趣些赶快离开。周文东知道自己得罪不起谢珩,周家更不会愿意为了芝麻小事开罪谢家,他只好恨恨的冲谢珩身后的荀礼道:“今日算你走运。”荀礼见他一脸凶神恶煞,恨不能咬碎自己却也只能忍气离开的模样,忽然大笑两声。谢珩这才回头:“笑什么?”“没什么。”他只是在笑周文东看不起他,却又不敢得罪谢珩,只能说几句无用的狠话而已。这样看来,他哪里高贵呢?荀礼扶着树慢慢爬起来,谢珩在一旁看着他不甚灵活的动作,手臂微微抬起,踌躇了一下有放了下来。站直身体后,荀礼才小心地伸手摸了摸自己红肿的脸颊,擦掉唇边的血迹,转而向谢珩道谢:“今日多亏谢兄及时出手相救,还有之前……大恩大德荀礼记下了,今后若是有用的到我的地方,我绝不推辞。此外,还请谢兄等会儿再帮我向夫子告个假,我这样子甚是不雅,得去医馆开些药来。”“我跟你一起。”谢珩见他步履蹒跚,出声道。“不必,不必。”荀礼赶紧拒绝,一瘸一拐地朝另一个方向走去。谢珩并不听他的,跟上前问道:“平日你对周文东的挑衅多番忍让,为何今日如此沉不住气。”荀礼看他一眼,无端有些烦躁,但面上不显,只是淡淡道:“谢兄说的对,是我冲动了。”“你明知他暴躁易怒,激上两句就会动手,也会让你受伤,”谢珩察觉他情绪变化,停下了脚步,“你在期待书院会因此惩戒周文东。”“没有。”荀礼快速否认。“现下已是散学的时间,学堂到后山只这一条路,要回去的夫子和学生必定会从你们争斗的地方经过。若我再晚几步,夫子就能看见周文东殴打同窗的恶行。你恼不恼我坏了你的计划?”荀礼难得听他长篇大论,平时的玉石之声如今也觉得吵闹起来,他深吸一口气转身道:“谢兄,我去医馆的路上会经过点心铺子,你可有爱吃的点心果子,我给你捎带回来。”谢珩眯着眼看他一会儿,忽地笑了,一张脸艳光十足:“那便带些你爱吃的给我尝尝罢。”荀礼想起来,那时他在医馆买了药,身上银钱所剩不多,只带了一些酥糖回来。谢珩吃了一块嫌弃太甜,荀礼便把剩下的都接手了,结果吃糖太多,让他牙疼了好些时候。谢珩问自己是不是在恼恨他,其实当下他就清醒过来了。他若害得周文东被书院辞退,周文东和周家必定不会放过他。他家在襄城,周文东、周家可是扎根此处几十年,势力不可小觑。便是他不愿承认,在周家面前,他也不过是一只蝼蚁。他对谢珩,向来只有感激的份儿。第7章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了。荀礼摸摸脑袋,自从应了杨尚书的请求,以前在书院的日子就会时不时浮现在荀礼脑海之中,谢珩在他记忆中那已经有些模糊的面貌又渐渐鲜活了起来。今日当值过后便可休息一天,荀礼心情大好,连看公文的速度都加快了一倍。他向来认真,处理完自己分内之事便整理以往堆积的文书。饶是他事少清闲,一天下来也忙忙碌碌到了落日。“少敬!”一个年轻人推开门,嚷嚷荀礼的名字着就进来了,打破了房间里的宁静。荀礼定睛一看,来人正是礼部的温熠景。温熠景是他在朝中为数不多有交情的人。同样是出身从商世家,他本心单纯,好玩乐。读书不甚上心,但多亏他聪颖又好运,虽然勉勉强强挂在榜尾,居然也被留在京中了。“瑞明,你找我?”荀礼正收拾了东西准备回去,见他过来,连忙放下手中事情,快步迎上前去让他坐下,自己倒了两杯茶水。“嗐,我就知道你还在这里。”温熠景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打趣,“少敬,你我明明官职相当,我整日清闲得就差没在尚书眼皮子底下斗蛐蛐了,你倒相反,我看你比工部尚书还忙些。”荀礼晒道:“我也清闲得很,不过闲着找些事儿做罢了。”“你是个奇人,事儿不来找你,你反倒去找它。”温熠景双手合十放在胸前,做出一副虔诚的祈祷状,“那我可要好好求求上天,你我既是知交好友一场,以后有事儿都找你就行了,千万别来找我。”他生的清秀俊俏,就是做出一副古怪样子,也不惹人厌烦。“好了好了,”荀礼无言,“来找我何事?”“差点忘了正事儿,”温熠景一拍脑袋,“过两日,康王府要办赏花诗会。说是赏花,其实就是邀请了各家尚未议亲的姑娘、公子过来,相看一番,若有中意的,还能成就一番美事。我就是来问问你去不去?”荀礼答的异常迅速:“不去。”“也是,”温熠景一副毫不意外的样子,“你向来对这些场合不感兴趣。不过这次我却是打算要去的。本想让你陪陪我,如今看来,还是算了。”“你要去?”荀礼有些吃惊,“你有……你有中意之人了?”温熠景点点头,面上多了几分羞涩:“几日前,我去醉仙楼吃饭时看见一个乞儿沿街乞讨,不知怎么竟惹得一群纨绔对他拳脚相踢。我本想过去阻止,谁知一个姑娘先我一步站了出来,将那群人骂跑了。她还让身边下人带着那小乞儿去医治,忙前忙后的张罗。我瞧着,世间再没有哪个女子比她要漂亮,比她要善良了。”光是听温熠景的描述,荀礼也不得不对那陌生女子心生赞赏:“确实,巾帼不让须眉,能对一个陌生乞儿伸出援手,那姑娘品行必定是极好的。你可有打听到是哪家姑娘?”说着,他端起面前茶水嘬了一口。温熠景却顿住了,生等他咽下嘴中那口茶后,才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打听到了,是谢家的幺女,谢瑶。”荀礼动作登时顿住,茫然地看向好友,直怀疑自己是听错了:“谁?”温熠景舔了舔下唇,磕磕绊绊地又重复道:“是谢家的小女儿,谢瑶。”“是我,是我想的那个谢家吗?”荀礼僵硬地问道。“你说的谢瑶,是那个帝师谢太傅的女儿吗?有两个兄长在边疆戍守,一个兄长在翰林院的那个谢瑶?”温熠景当下便肯定了他的猜测:“正是那个谢瑶。”荀礼放下杯子,沉默的站起身踱了两步,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他怀疑地上下打量温熠景一番:“等等,你看中了谢家的姑娘,跑来告诉有什么用?”温熠景露出一个傻里傻气的笑容,上前捧住荀礼的双手,不无真挚道:“听闻少敬曾与谢翰林同窗念书,共住一屋,想必还是能与谢翰林说上一两句话的。小生斗胆想请求荀大人帮忙问一句,谢家的姑娘可有婚配?若是没有,能不能请少敬在谢翰林面前为我美言几句?”为何一夜之间,所有人知道了他曾与谢珩同窗共住的事情?更加让他不解的是,为何都是来请他去说谢家的媒?先是谢珩,再是谢瑶,据他所知谢珩两个兄长也都尚未婚配……难道他以后就改行专做起谢家的媒了吗……荀礼两眼一黑,转头看向温熠景,想要问清缘由。只见一旁的温熠景还满面憧憬向往的神情,似乎仍在回想着明眸皓齿的谢家姑娘。荀礼看着他那痴傻模样只觉得堵心,更有些绝望,很好,现在谢家要砍的不止他一个大胆狂徒,这还有一个胆儿更肥的等着呢。……“少敬,少敬,你等等我呀!我们再商量商量,商量商量……”来不及问温熠景为何知道他与谢珩同窗的事情。荀礼坚定地卖着步子往前走,大踏步不回头。而温熠景就在后面喊着他的名字,一路小跑着追。荀礼非但不理,反而低着头默不作声的加快了脚步。还好他们已经出了宫门,否则两人这样奔闹嬉戏,定要叫人参上一本不可。后方突然没了声音,荀礼脚步不停,却忍不住回头去看怎么回事。温熠景停在离他不远的地方,面色微微有些奇怪。荀礼停下脚步,拧着眉头用眼神询问他怎么回事。却见温熠景指了指他的身后。他一头雾水地转回头,立刻便看见了沉着脸站在他身前的谢珩,惊的他也差点叫喊出来。怪不得温熠景面露怯意,他还觊觎着人家亲妹,自然不敢上前。虽然他尚未答应温熠景的请求,但此时见到谢珩,荀礼还是莫名生出了一些与温熠景狼狈为奸的心虚感来。“谢大人。”荀礼稳下心神,同谢珩打了招呼。只是不知为何,他觉得谢珩此时隐约像是黑着脸,有些不大高兴的模样。谢珩嗯了一声,对温熠景不冷不热道:“宫闱禁地,还希望温大人注意言行。”“大人教训的是,是,是下官忘形了。”温熠景做出一副惭愧受教的样子。在谢珩面前他也不敢放肆,只得像是被夫子责骂的学生一样束手束脚的站在原处,听候谢珩处置。不过谢珩却也并没有要难为他的意思,转而看向了荀礼,问道:“可是要回家?”荀礼点头称是。看了看天色,夕阳如血,时候已是不早了。心里不住感叹谢珩做事认真,又忙到现在。于是想着拍一拍马屁便走人:“谢大人今日也辛苦了,早些回家歇息吧,下官就不打扰了。”说着,便抬手招呼温熠景,想要赶紧离开。可谢珩却道:“你我顺路,一起走。”话音一落,荀礼和温熠景两人都愣住了。还是温熠景机灵起来,赶紧告辞:“下官家在不同方向,便先走一步了。少敬,改日我再来找你。”末了,还不忘冲着荀礼挤眉弄眼一番,也不管荀礼读懂他的意思没有,便脚底抹油,飞速地溜了。荀礼连挽留亦或是道别的话都没能说出口,眼睁睁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拐角之处。谢珩面色稍霁,对荀礼道:“走吧。”第8章红日西沉,还剩几缕似火的霞云还在远方的天际飘游,很快也都燃尽消散了,长街尽头那点光终究越来越暗淡。谢珩让谢家的马车先行回去,只留了一两个仆人跟着。荀礼不敢与他并肩,便稍稍落后谢珩半步的距离,垂首盯着他飘动的衣袍下摆。暮色苍茫,其实也看不清上面的暗纹,只觉得那点暗银色分外灼眼。忽而阵阵凉风吹来,将那条细细的衣带托起,不疾不徐地从他的衣袖上蹭过去,又施施然落下。就这样反复了几次,荀礼忍不住伸出一根手指,刚碰到那根绸带,便被痴痴缠绕住了,上好的丝绸丝滑细腻,如同美人凝脂之肌,触之妄生杂念。荀礼整个人一抖,赶紧将手收回袖子中。“小心。”谢珩微微侧头,一缕碎发被风带向前方,若有似无地遮住了他的双眼。他抬手拦了一下,荀礼脚步一顿,方才看到前方的砖路有些不平整,若是一个不注意,很可能会被绊倒。或许是夕景太醉人,荀礼昏昏沉沉的竟在那随风而来的谢珩的声音中听出一丝绵绵情意来。最后一片红霞从九天飘下,柔柔地落在了荀礼脸上。他抚过衣袖,定了定心神,不无感激道:“多谢大人。”转过两道弯,远离了宫城,渐渐便能看见一些小摊贩了,再往前走便又热闹许多。饼摊新鲜出炉的馅饼还散着袅袅热气,扑鼻的香味让荀礼怎么都赶不走肚中馋虫,于是也顾不得一旁跟着的是谢珩,直道:“大人等等,我去买个饼子。”荀礼冲过去排在买饼的人身后,伸长脖子去盯那烤饼的炉灶,默默盘算到自己时还能不能买到。谢珩听话的在一旁等着,也没有半丝不耐。眼看快要排到荀礼,他招来元祁,吩咐道:“你去……”刚说了两个字,又止住,摆了摆手:“算了。”很快,荀礼捧着两个油纸包过来,喜滋滋道:“谢大人,这家的饼在城中是出了名好吃。咸香酥脆,里头肉馅裹得也足,平常来早或来晚都买不到的。今日托大人的福,竟能买到了刚出炉的。”说着,他将那油纸裹好的饼递给元祁:“不知大人吃过没有,我多买了些,大人回家也尝尝。”谢珩让元祁接了过去,轻笑道:“你是襄城人。”“是。”荀礼一边搭话,一边还在偷瞄手上的馅饼,恨不能现在趁热吃了才好。“我以为南方人口味偏甜些。”。荀礼摸摸鼻子,笑嘻嘻道:“其实对于吃食我是不挑的。”虽然他不挑食,但京城人味重让他有时也不太能习惯。回答了这句,他蓦然想起昨晚在谢珩家中吃饭,桌子上摆的菜式大多都是些清淡偏甜的。荀礼心中一惊,谢珩连这些琐碎之事都做的周到细致,实在让他感动不已,直在心里感叹谢珩以礼存心,君子之风刻于骨。谢珩不大信的样子:“以前在书院时,每次用完饭你总要灌一大壶水。”荀礼有些尴尬,没想到谢珩连这事也注意到了。在云章书院读书的大多是京城本地的贵家子弟,书院虽有食堂,但大户人家讲究,到了饭点会派家仆前来送饭。所以在食堂吃饭的大多是一些家不在京城的外地学子。他运气不好,刚入学的头一年,书院刚巧换了伙夫。那位做饭的师父咸味极重,放盐如同放水。大多学生都吃不了,有些人甚至宁愿只吃白饭也不愿意吃菜。荀礼干嚼白饭咽不下去,只能一小口菜配一大口饭。饶是这样,也被齁的不行。即便是有甜汤清口还不顶事,回去之后还要猛灌好些水才能缓解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