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一世富贵> 分节阅读 25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52(1 / 1)

就到了午后。北风依然未停,太阳在薄薄的云层后面若隐若现,惨白得没一点红光。依惯例,几位宰执留下参知政事宴殊在政事堂值班,其他人一起出了政事堂,到垂拱殿外,准备到便殿议事。这是每天的惯常工作,早朝只适合讨论一些没有什么争议的日常事情,还不能说得太细,不然几个班次轮下来,辰时根本不能结束。别说站朝的大臣受不了,就是在殿上听政的皇帝也受不了。以前太宗真宗的时候,对早朝的限制还少,常会发生到了午时还不能下朝的事情,不得不中场休息,皇上赐茶汤,大家吃过接着上朝。从真宗朝后期,早朝的班次和时间都固定下来,真正的国家大事还是下朝之后皇上在便殿再坐的时候决定的。中书门下掌行政,不管什么时候都是位于第一优先,他们奏过之后才轮到枢密院。这个时候枢密院的长官还在自己官厅,有人报过宰执出来才会前来。閤门这里宰辅是不必排班次的,问过皇上已在崇政殿,便有人领着几个宰执一路到了殿外。依着惯常的礼仪赞名传宣之后,几位宰执进殿。小黄门设了座,取来赏赐的茶汤,几个人简单用过。赵祯取了徐平的奏章出来,对坐在首位的李迪道:“朕观徐平所上奏章,虽然所写所论都无前例可循,不依故事。但所论的事也有他的道理,并非一无是处,少傅因何批其荒谬呢莫非有我想不到的,不如详论。”李迪做事一向都不细心,当时拿着奏章并没有详看,只是注意到了不应该设官场,当下对赵祯道:“陛下,徐平年幼,不知朝堂故事,所言多不中理。大中祥符五年,开封城天降大雪,炭价暴涨,先帝发宫中炭四十万斤,置场半价发售,很快城中炭价平息。官民两便,城中百姓因此存活无数,是为善政。”赵祯与徐平同龄,听见李迪说徐平年幼就已经有些不高兴,待听到李迪还是老调重弹,并没有什么新意,就更加深了心里的不快。对李迪道:“少傅,此一时彼一时,岂能一概而论那时开封大雪是十二月底,眼看着就要开春,半价卖炭只要挨过那一时,便就再无后患。现在却还不到十一月,刚刚入冬没有多久,冷的日子还在后头。如果存炭卖光,道路又不通畅,外州县的炭运不到开封城里来,那时又该如何依徐平所说,现在的炭价,买的人家都是有家底的,寻常穷苦百姓也买不起,这样冷下去,穷苦百姓如何挨得下去”李迪听了只是怔在那里,后面的内容他也没有详看,如今被赵祯一问,更是连一点印象都没有了。突然想起吕夷简说的话,什么按户发炭,对赵祯道:“徐平所想或有道理,但其论事却不合实际,什么按户发炭,不说炭价,京城百姓以百万计,开封府如何做得过来”赵祯听到这里已经有些失望,李迪说的毫无建设性,竟然就随手批下了那八个字的评语,想起前些日子中书责备徐平的“文理荒谬”,那事情明明是自己与徐平谈过的。把奏章放下,赵祯随口问吕夷简:“吕相公以为徐平所论如何”吕夷简恭声道:“陛下,徐平所奏确实不依故事,为臣也是闻所未闻。不过观其奏章里所说,也并不是全无道理。尤其是如果真如其所料,炭卖光而天气不转暖,则京城必出大乱。不管徐平说的有无道理,都应深思。臣已行下札子,让许申暂罢铸钱,京城内各场务凡用炭的去处,能停则停。如果徐平料差了,做这些事也无关紧要,影响不了什么。如果一旦被徐平料中,有这些存炭在手,也有回旋的余地。至于置场卖炭的事,还是依李相公所说,前朝故事,行之有效的办法,自然不能停。”李迪听到这里,心里就觉得不对劲,转头瞪着吕夷简。吕夷简神情泰然,只是肃容面对皇上。赵祯被徐平奏章里说的官府存炭全光,街上冻死百姓枕籍的景象吓得头蒙,听吕夷简说已经开始收集存炭,心里才稍稍安定下来。李迪在一边怎么琢磨吕夷简的话怎么觉得不对味,但又说不出什么来,只是憋在心里,越想越是难受。赵祯又翻开徐平的奏章看了一番,问道:“既然吕相公这么想,那就说明徐平所说的并不是全无道理。那么,如果官场里的炭卖光了开气还不转暖又该如何还要不要再加一些到场里接着发卖”吕夷简道:“到了那一步,再加炭售卖只怕也是无济于事了,当另想办法。”至于什么办法吕夷简一时也想不起来,不过有什么关系最坏还有徐平的办法在这里呢。什么开封府忙不过来,他也只是随口说给粗心的李迪听,京城里面又不是只有开封府一家,还有各衙门的官吏,实在不行还有数十万禁军呢。李迪越听越是不对味,不过今天他当值,根本没时间详看徐平的奏章,再加上固有的印象,徐平二十出头的年纪,爵至郡侯,官至郎中,少年义气必然是有的,才随手下了那八个字的评语。现在皇上明显不认同,但又怪得谁来赵祯又问其他几位宰执的意见,宴殊在政事堂当值,王随和宋绶本就是看着吕夷简的意思行事,自然说来说去就把李迪晾在了一边。身为首相李迪自然有许多特权,但说到底政事堂有些集体领导的性质,李迪孤家寡人一个,哪里比得过吕夷简笼络了宰执人员中的一大半。这也怪不了别人,李迪一向不结党,不结党也就罢了,脾气还不好,跟很多人都合不来。范讽是他的姻家,结果在李迪与吕夷简别苗头的时候,范讽竟然还是跟吕夷简勾结在一起,而不是帮着自己的亲戚,可想而知李迪的人缘了。第58章 升任副使nb天气不见好转,京城里的形势变得严峻起来,多次发生百姓聚众闹事的乱子。权知开封府张观无计可施,甚至上奏要求皇城司参与强力弹压。nb皇城司是天子耳目,官僚士大夫防范极严,极力防止皇城司人员参与京城治安。张观的主意一下犯了众怒,内外交章论列不止。nb二十八日,罢开封府知府张观,出知孟州。nb开封不能没有知府,中书拟定了人选,以仍然借口大典善后在京城逗留的范讽为第一候选人。结果熟状回来,皇上赵祯别选了三司使程琳。nb三司使空了出来,中书再次以范讽为第一人选。nb与此同时,盐铁判官许申铸杂铁铜钱劳而无功,又浪费了巨量的宝贵燃料,也成了集火对象。特别是外放满任回京述职的原三司使寇瑊,极言许申祸国殃民,当予严惩。nb二十九日,许申罢盐铁判官。但有司依然对杂铁钱有幻想,让许申改任江南东路转运使,继续研究铸新钱,以一年为期,铸新钱一百万贯。nb同一天,赵祯再次出人意外地没有选范讽,而是选寇瑊为新任三司使。nb至此,朝中内外都知道皇上无意改变邕谅路安抚使的人选,吕夷简才彻底死心,让范讽正式准备赴岭南上任。nb三十日,依新任三司使寇瑊建议,盐铁副使任布升任右谏议大夫,出知真定府。原盐铁判官、兵部郎中徐平升任盐铁副使。依寇瑊和徐平的提名,原邕州通判韩综、殿中丞知馆陶县郭谘为新的盐铁判官。nb数日之间,三司完成了大换血。nb此时,皇宫里发出来的炭即将卖完,而天气依然不见好转,头脑清醒的官员都明白到了这个地步,可能真地要按徐平的提议按户发炭了。对于徐平几个月的时间登上盐铁副使的高位,再没有人出来说三道四。nb如果说现在朝堂里有哪个官员的履历跟徐平相似,那就只有新任的三司使寇瑊了。nb寇瑊出身寒微,进士登第之后任蓬州军事推官,擒李顺余党谢才盛等人送京师。此后川峡一带出了盗匪,或是蛮族闹事,多次招寇瑊前去或招或讨,从未失手过。除了没有像徐平一样巨大的战功,和少了蔗糖务这样一项惹眼的政绩,寇瑊的履历比徐平的还好看。nb但是寇瑊很倒霉,或者说是性格决定了命运,几次都是因为解送举子或是荐举人才失当而被贬官,起起伏伏,官最大的时候是给事中、三司使。当然寇瑊最倒霉的是与丁谓关系非常好,丁谓倒台后虽然一是因为自己能干,再一个与丁谓大多是私人关系,并不算政治上的同党,没有受太大的牵连,但贴在身上的丁谓同党的标签却揭不掉。甚至被真宗皇帝称为“江西三瑞”,以文章知名的秘书丞彭齐专门做了一篇丧家狗赋,来讽刺丁谓倒台后的寇瑊。如今彭齐已逝,丧家狗却成了寇瑊的外号。nb十年过去,丁谓的影响终于慢慢淡了,现在朝里是吕夷简的时代,但寇瑊也老了。这次再次入主三司,是他的最后一搏,能不能在生命的最后位至宰执,进入政事堂,就看这一次了。nb十一月初一,徐平上朝,谢过恩,下朝之后便回到了三司衙门。nb韩综本来就在京师待命,改任盐铁判官后立即视事,徐平一回来便过来拜见。nb这是自己的老部下,多年以来早已形成了默契,看着韩综,徐平自回京城以来有些压抑的心情终于有了些好转。nb说过一些闲话,徐平道:“自今以后,你便掌管兵、胄、商税和设案,郭谘还要过些日子才到京城,其他三案这些日子你也代管。”nb韩综应诺。nb徐平又道:“这些日子,最重大的事情莫过于京城采暖。今天初一,旬估的日子,一会你跟着一起去。炭行在官置场卖炭的日子一直不降价,想的就是官场卖光他们就由自己心情,想一称卖多少就卖多少。那你就告诉他们,在京城里的雪化光,地干了之前,炭价定在一百文一称,他们要是觉得划不来那就不卖。还有石炭行,一称定在一百二十文,同样雪化地干之前不许涨价。且看看这几行能熬到什么时候,如果这次压不住他们,日后旬估定价就会越来越难,搞不好就得由着他们了。”nb韩综道:“我明白,自会照长官的意思做。不过不知道现在官府储存的炭有多少,如果炭行闭市,民众无处买炭,不定就会闹出什么大事来。”nb“程琳不是张观,有他任开封知府,哪里会出那种乱子一会我去找省主,商量定了之后由省主出面去找开封府,总要有个稳妥的法子出来。”nb“卑职明白,这便去了。”nb送走了韩综,徐平看了看案前的卷宗。他自己已经任盐铁判官多日,什么都明白,任布也没有什么好交待的,无非还是一些日常杂事。nb三司是官僚化很深的一个部门,一切公事都有章可循,公吏也大多是熟手。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没有了主官,大多数部门还是能正常运转。nb现在徐平不想多生事,除了几件重要的事情,比如停铸新钱之类,别的都暂时按惯例行事。不管怎样,先要应付过去现在面临的天气危机。nb处理过一些文书,没等徐平去找寇瑊,他先到盐铁司来找徐平。nb让过了座,又让杂吏上了茶,徐平道:“下官第一天上任,本来要去拜见省主的,怎么敢劳动省主移驾本司”nb寇瑊道:“不过虚礼,在意什么如今非常时期,当立非常之功,一刻不可迁延。今日午后,圣上召我与开封府御前奏事,先来听听你的意见。”nb徐平恭声道:“我年轻识浅,又能有什么见识不过现在天气严寒,宫中发出来的炭马上就要售光,也不能再指望宫里有多少炭发出来。非常时期行非常事,我建议与开封府商议,命炭行和石炭行在雪化地干之前以每称百文和百二十文发卖,擅自提价的以违法论。现在集中起来的炭,则立即让开封府统计户口,准备按户配发。先渡过这段严寒的时间,再慢慢理论。”第59章 民间乱相nb北风终于慢慢小了下来,但依然冷得厉害。一直不断,虽然并没有雨雪落下来,但却阻隔住了太阳,开封城地上的积雪一直不化。nb蔡河位于城南,与汴河夹着的地带由于正当两条漕路,平时热闹非常。不知有多少苦力聚集在这里,靠着两条河上的货船讨生活。如今河里封冻,漕运不通,这些苦力一下子都失去了生计,日夜苦熬,只盼着天气转暖的那一天。nb一个戴着荷叶巾的精瘦汉子沿着结冰的蔡河走来,臂上挎着一个小篮子,一路上东张西望,小眼睛滴溜溜乱转,谨慎得很。nb这一带住的都是卖苦力的人家,房子破旧,房檐低矮。好多人家都只能勉强遮风避雨,却挡不住呼啸的北风。nb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靠在避风的地方,借着天上惨白的太阳洒下来的那点可怜的阳光取暖,看见精瘦汉子走不,高声道:“兀那汉子,你篮子里是什么东西东瞅西望的,一副做贼的嘴脸莫不上到我们这里来张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