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反派瑟瑟发抖[综武侠]> 第145章 御妹是什么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5章 御妹是什么鬼(2 / 2)

仁宗摇头道:“不曾。”

“那为何官家如此苦苦相逼,连臣妾老父亦不肯放过?”庞妃看向叶燃,眼中满是恨毒之色,“就因她比臣妾年轻美貌?”

叶燃没想过这帝妃两人的爱恨情仇里竟然还有自己的戏份,倒有些好笑。

她自进来后手便一直暗暗按在仁宗的背心之上,此时庞妃明显心情激荡,她立时察觉到藏在仁宗丹田之中的那只蛊虫活跃了起来,几乎要脱开她覆盖在其上的真气了,当即低声提醒了仁宗一声。

随即掌心劲力微吐,将那只子蛊震了个粉碎。

守在一旁的陈琳和吴庸只见仁宗面色微白,身形摇了一摇,却撑着身边的桌子稳住了,慌忙抢着上前搀扶。

庞妃却蓦地张口,吐出了一大口鲜血,脸色瞬间灰败下来,抬手指向叶燃,似是想说什么,却又是一口血涌了出来。

叶燃左手捏着仁宗脉门不放,右手却朝着庞妃一挥一扬,只见金光闪烁,一道极细的金线便飞射而出,绕着庞妃手腕缠了数圈。

她一面朝仁宗经脉之中缓缓输入真气温养,一面将庞妃体内的母蛊亦运劲震得粉碎。

盖因母蛊若只是因子蛊感应而死,仍可驱使其余蛊虫,唯有如此方可不留后患

她自身虽不惧蛊虫,却也防着庞妃有别的后招,所以用出了昔年自胡青牛处得来的悬丝之法,此处仓促间难以寻到冰蚕吐丝,她便以金丝代替了。

庞妃本就只是普通女子,若非庞太师招揽了苗女,替她在体内种下母蛊,又教她最简单的下蛊之法,只怕她是连在仁宗身上下蛊也做不到。

此时母蛊既亡,心脉亦断,其中疼痛不问可知,就是武林中人也未必能忍得住,她却竟能死死咬住嘴唇,不发一声,一双妙目却死死地盯在仁宗身上,待见到他挥开陈琳吴庸,独自站稳了身形,才开了口。

“官家,臣妾愿您江山永固……”说到这里,庞妃又吐了一口血,看仁宗面上虽微有动容之色,却并无半点要走过来看视自己之意,眼中闪过一丝恨毒,伏在地上喘了一回,才一字一顿地续道:“……永无子嗣!”

说罢便再没了气息。

叶燃手中金线微弹了数下,才转头看向仁宗,道:“死了。”说着将手中金线亦随手扔了开去。

转头同吴庸交待道:“吴大人,庞妃尸身连同我这金线,请一并烧了去。”

略想了一想,又道:“若是不碍宫规,最好便在此处烧去,四周亦以烈酒喷洒。”

宫中放火此事非同小可,吴庸哪敢自己做主,转眼看向陈琳,陈琳却也没这么大的胆子,只得抬头去看仁宗。

仁宗面上阴晴不定,盯着庞妃尸身看了半晌,道:“便依叶护卫所说的去做。”

说罢也不等众人反应,又道:“陈伴伴同吴庸在此照管,叶护卫先随朕回福宁殿。”

叶燃本已打算告辞,但见到仁宗脸色,再想了想庞妃临死那句话,心下当即了然。

仁宗于子嗣之事上一向用心在意,无奈生一个死一个,倒很难说这其中有没有当年的刘太后,后来的庞妃的手笔。

如今这两人都已去了,庞妃却还给他留了那么一句类似诅咒的话,也难怪仁宗脸色不好了。

说起来仁宗的丹田经此一事,的确是有些损伤,但这属于可以调养的范围,绝不至于“永无子嗣”。

但叶燃她于男科之上却的确没什么研究,最多也只有当年胡青牛配出来的春天的药,她却没打算把这个流传世间。

待会儿若是仁宗要问她子嗣之事,她决定还是推给太医院罢……

叶燃主意已经打定,及至到了福宁殿中,仁宗先开口说的却不是这个。

他颇怀深意地看了叶燃一眼,道:“叶护卫救驾有功,敕封惠国长公主……”

正常来说,这敕封后面该接着的是各种待遇,然而仁宗却出人意料地住了口,只含笑看着叶燃,叫了一声“御妹”,便再无下文了。

叶燃再是历事甚多,也不由得被仁宗这出人意料的操作给震得怔了一怔。

她不过进宫除个蛊虫而已,这莫名就捞了个公主,不是,长公主名号回来?

叶燃眼前忽地闪过小师弟的样子,心想这小子要是知道这事儿,保管又要开始闹腾了,一时间竟有些头痛起来。

直到眼角余光瞥见陈琳在仁宗身后一脸焦急地跟她比划,这才醒觉过来。

当即拱手一揖,慨然道:“谢过官家!”

待再抬起头来时,只见仁宗神情复杂,却倒也不像是生气,反倒是懊恼沮丧更多些的模样。

仁宗:想听到一声“皇兄”这么难的么?

叶燃却着实不解其意,只得揣度着又再度开口,迟疑道:“谢,谢主隆恩!”

这要是还不够,非要她跪下谢恩的话,她可就要脱身远遁了啊!

系统那里能装神弄鬼的小道具可不少,天女散花五彩霞光驾鹤西游……呸呸呸,总之各类特效一应俱全!

以前只是她舍不得花积分在这种没有实际效果的道具上,现在反正她辛辛苦苦攒的积分已经为了救小师弟清零了,还倒欠了主脑祖师爷一大笔,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还清。

想来再多欠点也没什么关系。

叶燃几乎已经要呼叫出系统兑换道具了,却只见仁宗苦笑了一下,却不再用那种充满期待的目光看着她,而是转而同她谈起了封赏问题。

金银玉石珠宝首饰田地都不足以放上台面,身为宗室最重要的唯有三项待遇。

其一是级别。

依照惯例,皇帝的姑母是大长公主,位比亲王;姊妹是长公主,位比郡王。然而真正封赏之时还是要看皇帝心中的亲疏远近来的。

譬如之前陈世美尚的那位就是仁宗同辈的堂姐,却并无长公主之位,食邑也只有百户;再譬如此时仁宗就打算给叶燃位比亲王的实际待遇。

其二是封地和食邑数量。

至少在真宗和仁宗时期,公主们都是遥领封地以做食邑,人却仍然居住在京中,并不会当真去京城之外的地方开府的。

但封地是富庶还是贫瘠,食邑多少则是和公主们的面子里子都相关,因而更为受人瞩目。

其三便是这公主府所在之地了。

汴京之中地价昂贵,便是皇帝自己所居的皇宫也不过是七里方圆,想在宫城附近找出一所空着的规制又够格的宅子来几乎是难上加难。

但到底是天子脚下,天子又怎会当真寻不出一处合适的宅邸来?

令吴庸前阵子大为头疼的,除了遴选青年才俊之外,就是四处寻人岔子,尤其是那些德不配位,或者说德不配宅的……

仁宗心中早已认定了叶燃就是和自己一母同胞的嫡亲妹子,只是李妃长女夭亡一事早已记进了档中,还是真宗当年亲口所说的,若是再加更改,岂不是明晃晃打先帝的脸?

然而认个义妹却是没什么大碍的,纵然前朝大约也会有些阻力和非议,但此时仁宗亲政已久,倒不将这点麻烦放在眼里。

所以好容易被他抓到个“救驾有功”的由头,立刻便二话不说地认了“御妹”。

事实上若非叶燃进宫除去蛊虫这事,他也迟早要命吴庸带着皇城司办几件大事,然后将功劳栽到叶燃头上,以便封赏的。

没想到还没等他安排好这等作弊的升迁之法,叶燃便真的立下了大功,不但立下了大功,还实打实了救了他一回,这却是意外之喜了。

仁宗度着从日常的皇城司密报来看,叶燃是个不图享受的性子。

是以问叶燃意见,也不过是关怀妹子,想在诸般细节上更合她心意一些,譬如封号上是否喜欢旁的字眼,食邑是否要再增些,日常喜山还是喜水,好命人在城郊觅地修建公主别院……

谁知叶燃听了仁宗发问,想了一想,倒当真提出了两个要求,每一个却都让他愕然无语。

封号级别待遇什么的叶燃都不在意。

她在意的两件事,倒是都正好可以借着仁宗这次封赏,顺水推舟地稍作些安排。

一是太师府中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此刻庞太师还没招供,而皇城司的掘地三尺也尚未完成。

二就是她来此间世界的终极目的——襄阳王。

白玉堂原本是死在襄阳王营造的冲霄楼中的,而这位包藏祸心的襄阳王此时反意还无人知晓,但他多年苦心经营的领地却是在襄阳一郡之中无误。

叶燃想定了主意,这才肃色拱手道:“臣请以原太师府为公主府,请以襄阳为公主封地。”

在一旁随侍的陈琳陈公公没忍住,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住,好一阵咳嗽之后,方急急伏地叩请官家恕罪。

仁宗仁厚,岂会因这等小事怪责于他,何况莫说是陈琳了,就算是他自己也一时想不透叶燃所为何来。

太师府的规制倒也勉强合式,然而仁宗实在嫌弃此处晦气,况且庞太师在其中还不知道搞了些什么鬼,万一有些蛊虫或者别的毒素未清,又该当如何?

至于遥领襄阳,此事则更为蹊跷了。

襄阳王乃是□□一脉,却已是三世孙了,在太宗一朝是极为受忌惮的。

到了真宗仁宗两朝,对宗室都格外宽厚,襄阳王方得封了这个郡王位,能不能再传一代,却要看圣心如何裁断了。

因此平日里这些外地藩王们之中,襄阳王算得上是最为识趣,对仁宗也最为恭敬的一支了。

如今叶燃上来便要夺人世代经营的封地,就算是仁宗的嫡亲妹子,此事只怕也要费些斟酌。

更何况襄阳那处并无什么特殊出产,每年的租税亦不高,较仁宗原本给叶燃准备的京畿周遭的富庶之地,实在是差得颇远。

以仁宗的天子圣心,一时之间竟也看不出来叶燃她的用意何在。

沉吟再三,见她意甚坚决,到底是无奈应了,却又有些头疼要如何同阁老相公们解释了。

要说在这京城之中什么传得最快,那无疑就是消息了。

仁宗御口亲封了一位民间女子为“御妹”,并且上来就赐了长公主待遇,食邑千户,与亲王同级,甚至还在这寸土寸金的汴京城中御赐了一座占地甚广的公主府。

这是自开国以来不曾有的奇事,自然成了近日来京中最为热门的话题。

若单单只是如此,大伙儿早就上赶着去烧这热灶了。

纵然她并非皇室血脉,但有这救驾之功保底,只要这位长公主不杀王造反,享这一世的荣华富贵总是没问题的。

然而御赐的这座公主府却偏偏是由刚被捉拿下狱的庞太师的太师府改建而成的。

之前不曾领旨便敢擅自出手捉拿这位权倾一时的庞太师的人,正是这位前·御前三品带刀护卫,兼现·惠国长公主大人。

于是官家此举到底有何深意,便颇令人费解了。

此刻惠国长公主的公主府前冷冷清清,倒是因为满朝文武都还在揣测圣意到底为何,是恩宠还是敲打,是用过就扔还是器重有加……

唯有开封府众人无惧外界猜测,除了少尹包大人公务繁忙,实在脱不开身之外,上上下下一干人等,捡了个大伙儿都有空的休沐日,由公孙策和展昭领头,一并登门前来替叶燃暖房了。

公孙策站在公主府的大门前,看着此刻已经被摘了匾额,尚且空荡荡的门楣,想到不过月前,此处仍是金碧辉煌,人潮如涌的情景,不由得点了点头,感慨了一声“物是人非”。

眼见得他抬手捻着自己颌下的三柳长须,便是个要开口吟诗作对的模样了。

然而跟他前来公主府的一干人等却都是没有一个爱听酸诗的,却又的确敬重公孙先生,不便拂他的意思,遂一个个努嘴挤眼的,朝展护卫直看,意图拱他上去灭火。

换了白玉堂必定就是在一旁抱臂冷笑了,也幸而他不肯同众人同来,偏要独自做一路,这会儿才没人出言讽刺展爷,展爷也才得以上前随手指了个别的事,打消了公孙先生的兴头。

一旁的赵虎却没有公孙先生这样的文人情怀,他愁的是另一回事,小心拉了拉身边马汉的袖子,小声道:“待会儿咱们见了叶护卫要怎么称呼?要磕头么?要行礼么?”

无奈他是个天生大嗓门,一开口便声如洪钟,至少前前后后的人是都听得清清楚楚,一旁王朝简直恨不得拿脚去踹这个夯货。

此时庞太师“里通外国”之案已审定结束,开封府上上下下俱有封赏,一时间风头无两,竟是连皇城司都被比下去了。

包拯原本就是入阁拜相的种子,那就不必说了。

单就开封府内而言,公孙策自主事升成了主簿,展昭的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升成了三品,与叶燃之前的品级持平。

白玉堂洗清了其兄白锦堂的嫌疑,又在庞太师一案中立下功劳,经仁宗御前考较之后,对其品(相)性(貌)极为满意,补了展昭原本的四品护卫的缺。

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四人原是六品校尉,此时也都升做了五品。2

至于丁氏双侠,他们此来开封府原是为送小妹来同展昭解除婚约的。

然而这两人到底是将门子弟出身,眼界与寻常江湖人不同,在开封府中盘桓了这些日子之后,也不知他们同家中尊长是如何商量的。

末了,仍在镇守雄关的丁总兵丁家老爷竟是亲笔写了封信给包大人,道家中三子顽劣不堪,还望包少尹多加管教,任从驱使,任打任骂绝无怨言云云。

包大人哭笑不得,索性将此事交予官家定夺。

他却不知仁宗心里那点替妹子择夫婿的心思还正在兴头上,考较丁氏双侠之时见他们两人生得亦是颇为俊美,一人稳重一人机敏,更难得是面容一般无二,立在一处交相辉映,更添了几分趣味,便暗暗动了个拿他们备选的念头。

遂御笔一挥,赐了从四品的御前护卫出身,与展昭白玉堂一道在开封府中供职,听从包拯调遣。

因此这时他们两人也算是名正言顺的开封府中人了,此刻并不走别的路子,便跟着大伙儿一道前来了。

却说公孙先生被展昭岔开了话头,待将公事谈完,也没了念诗的兴头,遂看了同来的四大校尉一眼。

马汉知机,便上前欲寻门房通传,却不由得怔了一怔。

盖因这敕建公主府的大门着实古怪,不但门楣上未挂匾额,门上不设门环,连太师府中原有的门房都被拆了,以青石封得严严实实。

摆明就是个索性不迎客的架势。

竟是比八王府还要光棍……八王府好歹也有个门房收拜帖呢。

开封府众人加起来也算是见多识广,却也没人见过这样的府邸形制,一时之间竟是茫然对视,不知如何是好。

展昭同丁氏双侠倒是能施展轻身功夫飞檐走壁进去,然而他们此来是拜访暖房,又非查案,怎能如此失礼。

正在踌躇间,却忽然见那朱漆正门“吱呀”一声自内被打了开来,一位身着鹅黄裙衫的美貌姑娘提裙从里面迈了出来,看向立在门外的开封府众人,冷冷道:“各位请进罢,师姐在里面候着呢。”

却正是仍然不得不身着女装的叶灼。

大伙儿同他处得久了,早知道他此刻黑脸为的是什么事,亦知道这位小爷脾气纵然不好,然而既然叶燃在场压着,他却也做不了什么,不由得一个个憋着笑地同他拱了拱手,鱼贯而入。

丁氏双侠特意落后一步,见众人都进去了,丁兆蕙方拍了拍叶灼的肩膀,摇头道:“小弟莫急,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

他看了看自家小弟那张明显涂脂抹粉,描眉打鬓的芙蓉面,便知道必定是被叶燃按着折腾的,心想你都百依百顺成这样儿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后面的话便吞了进去。

丁兆兰自觉有长兄之责,不能眼看着二弟调侃小弟,也不能眼看着小弟打死二弟,遂开口调停道:“小弟莫急,官家替长公主选婿也不是这一时的事,便是选定了,礼部吏部钦天监尚有得吵呢。”

他不说话倒好,越说叶灼的脸色越黑,简直恨不得将这两位直接给扔池塘里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