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盼着发财;周叙一家则是走仕途不谈经济,节俭持家;周复这一家子,如今到周腾周同这一辈,已大抵生财有道,同周叙与沈家相比,自是较为看重钱财。三种不同态度,开成了不同志趣。门第就算差不多,可观念要不同,显然婚姻也不能结。可现下沈家与周家结亲,文箐就在这矛盾中,要寻求一个平衡点。作为现代人,沈家的家风她故然能接受,能理解,可是自视清高半点不求钱财非要等到大难到头才被迫筹钱,她更不乐意。周腾那般过于计较产业,她也看不上。问题是,她要走的路,现下也没人能完全理解,没人赞同。而李氏那厢,却迫不及待进雨涵打发了出来,这意味着文箐得赶紧将香儿送过去。嘉禾那时还以为雨涵比香儿年龄大,更能够干活,是一件好事。所以,她问:“小姐,雨涵来了,是不是就让她跟着香儿她娘煮绒晾绒”文箐摇一摇头,道:“先让她归家歇几日。她不是绣活好吗就让她缝衣罢。”文箐瞧着嘉禾忙下忙下的身影,心里道:或许明年这个时候,她也不在自己身边了这时,她才察觉自己已经习惯有人服侍,有人陪着了。记得刚穿越过来时,还极不习惯阿素的服侍。果真是自己养成了享受的习性。若是日后到沈家,只怕万事得由自己来做。思及至此,她叹一口气,暗里想着:以后打水的活儿,自己还是亲力亲为,尽量少让人服侍为好。她这么想,到时晚间便这么做。只是吓得嘉禾以为自己做错什么事,小姐一下子疏远了自己,什么事儿也不让自己侍候了。紧张兮兮地与叶子说:“我是不是做错甚么事了不自知”叶子一想到小姐晚饭所为,头皮发麻,也胆小地道:“晚上做饭时,小姐还候在灶头,盯得我紧紧地,幸好关婆婆劝小姐且下去歇着”就在文箐决定放弃开食肆,甚至犹豫着放弃榨油这门生意,自己尝试亲自动手日常家务活计以适应沈家那般生活的时候,沈家却派来人说:老祖宗没了。文箐似乎是第一下没听清楚,可是意识里,已经清晰地知道:沈于氏风烛残摇,在九月没来到的时候,去逝了。虽然一干人早就预料到这一天,可是面对这个事情,文箐一想到和蔼的老小孩再不会向自己撒娇了,而自己在沈家日后也不能凭仗她对自己的宠爱时,也陷入了伤心中。她赶紧拔去了耳环首饰,换了衣衫,带上嘉禾与周德全,赶往沈宅奔丧。而这次在沈宅中,她的所作所为是否令人满,与沈颛的事儿能否得到顺利解决正文310崩盘1、山雨欲来文箐再次见到沈颛,吓了一跳。明明不过是隔了几日而已,可是沈颛却是脸庞瘦了大半,幼时的男生女相本来有些棱角分明了,结果一下子又变成了尖下巴的清俊少年,说话嗓子嘶哑,头儿垂得更低。他素来得沈于氏的宠爱,是以与沈于氏感情很深,曾祖母去世,他作为嫡长重孙,一身重孝,显得有几分弱不禁风。文箐看了,又想到这个少年或许是心事太重,不免又多了一分怜惜。可人来人往,忙忙乱乱,她也没机会再与沈颛私下里说话,何况是奔丧,人人一脸戚容,这个时候哪还有心情谈什么关于儿女私情的话题。齐氏对文箐道:“老祖宗临行前,一再让大侄儿待你好点,务必要娶你进门。念念不忘未能看到玄孙出世,引以为憾啊”这给文箐很大压力。沈于氏去世,二年多的孝期很快过去,到时自己刚好差不多是及笄,那时便没有理由再推拒婚事了。这她一想到自己十五六岁成亲,其实也就是刚进大学那个年纪,还被人当作初中生,撑死了也是个高中生年岁,就要挺着个大肚子,然后过一两年,手里牵着个娃娃,听她喊“姆妈姆”光是想想,就囧得无法言表,说惨点,有点不寒而栗。但是她忘了一件事,裙子再长,跪拜时,鞋子自然会露出来。于是,她一双脚明显比华嫣还要长,还要大。沈母无意中见着了,愣了。以为看错了眼,只是后来再次打量,确实那脚比华婧的也大也长,虽比嘉禾的明显小,可沈母沉得住气,直到沈于氏上了山,她才问姜氏:“箐儿可缠足”姜氏怔了一下,她也一直未曾特意去瞧文箐的脚。“大姑在时,也曾缠过,箐儿,她应该也缠了吧。”于是留了意,晚上特地去文箐屋里,伺机察看了文箐的鞋。转而问沈吴氏道:“弟妹,文箐前几年是在杭州缠过足吧”沈吴氏点头,幸好华嫣在一旁,她知晓表妹当日明里一套暗里一套的把戏,立即接口道:“说来怨我们。本是缠得好好的,只家中那次走水,表妹为了救火,伤了足,杨婆婆道:若是不解开,只怕时日一长就成了跛子。一再叮嘱,日后也不能缠得太小了”姜氏有些后悔地道:“她伤脚的时候,我还曾见过。她说没事,我便也没多问了。都怨我疏忽了。”女儿当着自己的面诳大嫂,沈吴氏只能圆谎:“箐儿最是能忍,疼也憋着不说的。想来是说了怕大嫂担心。好在是没有落下残疾。这个,还真正是怨我,要没那次走水,也不至于”姜氏走了,沈吴氏骂女儿竟撒下这般弥天大谎。华嫣挨姆训后,才缓缓道:“表妹当时一再叮嘱的。她帮我们家甚多,我不过帮她圆一下谎罢了,再说,若不救火只怕我们那宅子都烧去大半。”“你好歹也先与我通一下气啊。如今真是大了,个个主意都大得很,你弟如此,你也如此”华嫣想早与你通了气,你定要表妹缠足,她又不乐意,何苦搞得两人都为难。“姆妈,你也晓得大伯母家就算有闲钱,可也是不乐意雇丫环侍候的,文箐嫁来,若也是个小脚的,走路都难,还能下地做活大伯母与二伯母浇个地,一下午都做不完,嘉禾大脚,一个多时辰则浇好了,还不是因为大脚好走路,能提得多一些水”沈吴氏发觉女儿受文箐影响很深,可这到底是好,还是坏呢文箐帮自己一家那真是不遗余力。在文箐没意识到的时候,一个曾被她想法瞒天过海的缠足问题就这样被华嫣给忽悠过去了。沈于氏送葬上山后,沈母与姜氏双双病倒。齐氏照顾沈母,再照顾姜氏,还要打理家务,一时很是吃力,文箐被沈吴氏暗中提醒,带着嘉禾留下来侍候姜氏。华婧因嫁在苏州离沈家并不太远,闻讯也赶了过来侍疾。这些日子,沈颛在文箐面前很少露面,偶有看到,面上都十分不自然,文箐觉得他比上月瘦削了很多,她虽不会自做多情地想这与自己有关,可还是有些不安,寻思着,关于解除婚约一事,也许该与他开诚布公地谈一变自己的想法,她与他之间或许需要更多的沟通与彻底的了解。虽然以前时有来往,却从没谈过心,他不了解她,而她亦不怎么了解他。要嫁一个人,别冲动莫太认命;可是放弃一个婚约对象,也莫象那日冲动之下轻易下决断。文箐是这么想的,她也想这么去做,想把自己的决定好好在沈颛面前澄清,尤其是不开食肆,不再四处收绒,只养点鸭,做些绒衣以图家用。而不开食肆,那赁下来的铺面听周德全送信过来,想退租,却遇到了些麻烦。周德全为这事着急,在去徐家给徐妍送贺礼的时候得了风寒,文箐生怕他出个意外,赶紧让他先别忙这事,等自己归家再说。故而,临归家前,便打发了嘉禾去寻沈颛。可是,华婧却拉着华嫣找上文箐,姐妹欲聊心事。时节正逢十月,秋风刮得紧,园中植得一槭树,经了秋露与薄霜,叶儿红红黄黄青青参杂不一,若是有心作画,本是美景取材,只是无人在欣赏,故而树下飘零的叶子折射出来的是一股秋凉萧瑟之感。华婧先同文箐扯了几句闲话,比如说:“听华嫣讲得,你现下绒衣生意很是兴隆。”文箐并不以为这种家庭式小手工作坊都不如的经营能够得上“兴隆”一词,自觉惭愧,谦虚地道:“还凑合吧,挣些零花钱而已。”华婧以为她这是故意气人的话,表妹那等买卖还叫零花那自己家日常开支所花费岂不是连零花都不如“表妹好大口气,这零花钱也实在是不一般。”文箐不知哪里得罪她了,自认为这是一句客套话而已,怎么就被她抢白指责上了华嫣赶紧道:“表妹自然不是这个意思。想当初她做这个绒衣,也没想到会做大,当时只图有些零花钱,不要看她三婶脸色罢了。”华婧似乎给了华嫣一个面子,这个话题没有再追究下去,可是接下来说的话,却是十分开门见山。“表妹,我本是出嫁的人,沈家的事不该多管,可这毕竟是我娘家,沈颛是我亲弟弟,来便是我弟妹,有些话我也不愿背后说三道四,寻思着与你当面锣对面鼓地说个明白,正好华嫣也在,一起听听表妹的意思。”“当面锣对面鼓”华嫣瞧瞧大堂姐,又瞧瞧表妹,大惑不解。平素她们二人并无芥蒂,再说华婧都出嫁了,最近丧事期间自己一直陪在表妹身边,真没见她有失矩之行为。文箐这是哪里得罪了华婧她们二人要是论个曲直,自己是帮哪个“表姐请讲,小妹洗耳恭听。”文箐心想:这是来者不善华婧说话有些含枪夹棍的,自己说什么话她都要挑嘴,自己可有哪处得罪过她她想了想,没有。再想想,若出嫁了的大姑子要找没过门的弟媳麻烦,想来对华婧也没好处啊。“洗耳倒不必,表妹与我说话,倒不必咬文嚼字,我读书不如表妹多。只是,我这人有话藏不住,同我弟弟正好相反,他是有苦宁愿自己咽着也不吐半个字。”文箐听到这里,就猜测起华婧的她来意:莫非沈颛将自己说“取消婚约”的事告诉了他姐那么,华婧这是要替弟弟讨个公道话是自己说出去的,既然人家寻上门来,她现下甘愿挨数落。“表姐既是长姐,小妹所为若有失矩之处,表姐但管教导、指点,小妹定然虚心接受。”华嫣在一旁习惯性地替文箐辩护道:“表妹一到说正经话时就这般,平时嬉闹时倒是随意得很。”华婧瞧一眼华嫣,对于她明显的维护文箐的话,也没生意。可是她在意的是自己故意出言相激文箐,而文箐依然说得客客气气,半分没有恼意,可是用词就是这样客套而让人不亲近,有一两分疏远之感,就是这种态度时常有些让她难受。明明比自己小很多,偏摆出来一副举手投足言语都好似比自己年长心胸宽广凡事不计较的样子,相反,倒衬托得自己很小家子气。她认为这是文箐的官家小姐气,所以才越看越觉得难受,一难受就越发认真琢磨,越认真就越挑剔,越挑剔就越担心弟弟被文箐压制抬不了头。但凡人有了成见,就会刻意吹毛求疵本来平常的一句话也会左右审视,甚至钻牛角尖地以为那是针对自己。华婧细瞧文箐打扮,也着了孝服,从头到脚,没挑出错来。“表妹认为我们家如何可有哪处不适”这个问题太大,文箐一时不知该从哪个角度来说,最后也只能笼统地回复一句:“甚好。”见华婧嘴角些抽搐,只怕不合她的意,忙又加一句,“十分的好,小妹挑不出甚么来。”“挑”华婧心中念着这个字眼,压抑着不满,想着自己这是要与表妹谈事,千万莫发作,否则姆妈那里必不能给自己好果子吃。于是,又敛了敛心神,摆出一副语重心长的面孔,说起了沈家的家风,然后又道了奢俭两种治家的结果。比如:“但凡那些富贵之家,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醋豢高眠,一呼百诺。如此,一个奢字必败家,一个骄字必讨人嫌”文箐扭着脖子琢磨着她的话,一条条与自己去比照所说的奢,自己待下人和善大方,工钱较三婶与伯母她们要多,可这谈不上奢;自己虽然每个菜都要求做得精一点儿,几天菜式不同样,这或许寻常人家确实做不到,可自己并没有浪费,因为自己与太姨娘和文简一顿也最多也只吃得两个菜,只能说讲究了些,但不至于到奢糜的程度;自己穿衣也合矩,不违制,长身体了穿不得的衣物都送了人,合理利用,也没有一季做得十来套衣衫,不过是三四套罢了,这与以前自己的生活相比较起来,那是节约到抠门的程度了。至于骄,自己好似一直兢兢业业,取得点成绩虽然也高兴自豪,可也没到骄傲自满的程度啊,自己还是一个十分追求上进的少女呢。讨人嫌吗文箐觉得自己虽然有时高估了一下在她人心目的地位,与外人存在一定的自我认识偏差,但也不至于沦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总结来,总结去,她认为自己没做错什么,偶尔出点风头也是没法避免的,她这已经是刻意低调了。所以,她认为华婧这些说教对她没有半点益处,要是华婧认为自己是这样,她觉得大姑子这是鸡蛋里挑骨头,她懒得辩解。华嫣一见这场合,表姐那处好似有点火药味了,赶紧推了一下表妹,又讪笑着对堂姐道:“大姐教导得对。平日里我们再多注意一二,节俭持家,不奢不骄。”华婧没领堂妹这个情,还等着文箐低个头表个态,偏表妹是一径地半歪着脖子眼光似乎落到了天边,这不明摆着把自己的话当耳边风吗想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