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明朝生活面面观> 分节阅读 34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44(1 / 1)

没有对象。文箐亦来请安,见得赵氏与沈肇吃闭门羹,她也没答话,只略点个头。却瞧见沈肇本低着的头,此时见她来,却是立马抬头,眼露敬佩之色,目光追随着她的身影。文简被姐姐牵着,却热情地沈肇打起招呼来:“肇哥哥,你怎么不进去”因为沈肇不招沈家待见,也没人将他沈家男儿排序,文箐一再吩咐文简,莫要叫错了,只需叫肇哥便是了。文箐见弟弟在沈吴氏门前这么说话,牵弟弟的手立时紧了一下。赵氏客气而又感激地行礼:“表小姐,表少爷。”沈肇也小声地道:“表姐,表弟。”文箐对她亦回了个客,客气而又不显疏远地道:“舅姆身子不适,兴许此时来请安不是时候。”也不好意思进去,便在那里与沈肇说话:“文简说你记性特好,先生教一次,你便全记得下来”沈肇这是到得苏州后,第二次得了来自赵氏以外的人夸奖,便有些脸红地低下头去。第一个自是先生当堂夸赞,可是被华庭暗里打压,他偏不掩饰,仍是格外表现得好。典型的就是弹簧性格,越压越反抗。赵氏立时道:“肇少爷就是记性好。表小姐夸他,他可不自在了。”赵氏对文箐十分感激,上次文箐出手相救,这是她在沈家收到的第一份友善的帮助,虽然那时文箐也是迫不得已。现下文箐到沈家来,她有心走近表小姐,却又怕对方嫌弃,又担心沈吴氏指责,老太太训斥,故而总是既想保持距离,又想靠拢,挣扎着。她来不好意思打成文箐,却不知文箐此时另有心思,正想打她来,却这么巧,碰个正着。于是,也没再管时间地点,索性便也她同行,聊了起来。沈肇这人却是聪慧,连文箐初见他时,都不得不多看他两眼。想他刚到苏州没多久,就能学些苏州话了。如今在杭州呆了半年,竟连杭州话也说得十分流畅。倒是赵氏,如今说的话仍是南北夹杂,听着十分碍耳。文箐与沈肇对答着,问沈肇现下学些甚么学得如何可喜欢现在的先生家中吃食可习惯喜欢南方的天气吗喜欢与文简玩吗明明这些可以从文简嘴里打中,她却直接问本人。待问到喜欢杭州还是苏州时,沈肇一愣,抿嘴,不吭声。文箐便轻声道:“是不是同北地比较,更喜欢北地一些”沈肇低下头去,赵氏慌道:“表小姐,肇少爷也喜欢这里的。”推了一下沈肇,沈肇别扭地说:“喜欢”。文简在一旁道:“苏州杭州多好啊,比成都府还有归州都要好。”文箐轻轻敲了一下文简的头,道:“因为这是家所在。”文简吐一吐舌头,点头,道:“嗯。苏州我有哥哥,杭州我也有表哥表弟。”沈肇羡慕地看文简一眼,文箐却认真地对沈肇道:“华庭表哥不是坏人。上次与你打架,是误会。你可莫记在心里。舅姆也是好人,你瞧,现下都让你读书习字了。若是对你坏的,自是一日打你三遍,不给你饭吃,哪还能让你读书”这话赵氏亦在沈肇耳边说过,为此还特意给沈吴氏磕头,此时沈肇轻声“嗯”了一下。文箐瞧着这个比自己略小的男孩,叹口气道:“我是为你好。你与表哥同父兄弟,兄弟之间没有隔夜的仇,只能同仇敌忾,一致对付外人才是。”这事她确实是管得宽了些,可是若不及时化解沈肇心里的疙瘩,只怕日后就是没了债务,沈家的日子也不好过。沈肇抬起头来,眼露疑惑,他时半懂不懂。文箐却没再说下去,只道:“日后你总会明白我这话的。你现下只需安心读书,书中自有学问来解答。”赵氏见表小姐十分关切地问沈肇,可是问话是东一句西一句,纯粹是聊天,不禁也听得入神。只是,对于最后几个问题,她也有些紧张,生怕沈肇答得不如文箐意。好几次要插嘴,可是文箐根本没给她说话的的机会。此时见表小姐好似说完了,立时接了话题道:“多谢表小姐宽解,这些,我也与肇少爷说过的,他,是个好孩子。”文箐瞧向赵氏道:“肇弟是个懂事的。如此甚好。幼年在北方呆得久,想来是初来乍到,难以习惯南方天气。可是既贯了沈家姓,进了沈家门,身为沈家儿郎,从此便在苏杭开枝散叶。”赵氏觉得表小姐这话,另有其味,“嗯”了一声,仔细琢磨。文箐让文简拉沈肇到一边玩,待到了各向各屋的分道之处,却出乎赵氏意料之外,开口邀请了赵氏到自个房里说话。赵氏心生喜意,又有些扭捏地道:“表小姐,有何事”先时,沈吴氏恨赵氏不老实,说是阿惠出走前几天,明明有不对劲的地方,赵氏与她走得十分近,却没提醒家中诸人。好在是阿惠有良心,没有多拿沈家钱财。可是她这一走,让家中人手困难,沈老太太又是个惯常受人侍候的,铃铛与吴婶又要忙着家事,便十分吃力。吴婶暗里骂阿惠与赵氏:恶狗咬人不吭声。陈妈来沈家,吴婶没少与她说赵氏的坏话,又说赵氏行为不端,兴许还可能与刘进取有染。陈妈正色道:“捉奸捉双,吴娘子,这事说不得。传了出去,舅奶奶面子也丢了,一家人都不好受。”吴婶闭嘴。陈妈暗中十分注意赵氏,见她很是关心沈肇,行路有些妖异,旁的倒也没瞧出来。她对文箐小心地道:“这赵氏只怕不是个正经货。”文箐眨眼,过了一会儿方才明白陈妈暗指赵氏可能是暗窑子出生。她想到了徐姨娘,便道了句:“就算是,那也与我们无关。再说,前事不究,只瞧今日与来日。现下她是个好的,咱们莫管那些旁的。”不过还是心生好奇,问陈妈为何认为这人来路正。陈妈嘀咕道:“小姐信我便是。我可不象沈家老太太与舅奶奶,只呆后院。我不是吃素的,走了这么多路,历了些事,瞧了这么多人,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文箐有些奇怪:不吃素那陈妈又在哪处见过陈妈见说漏了嘴,这一来,又扯到了徐姨娘,便赶紧住嘴没与小姐再解释。可是生怕小姐不信自己,又来例证:“舅奶奶不是也说她不老实吗她若老实,就该将变卖产业的钱财全部交来才是。”文箐前几日忙得晕头转身,只顾着帐本与刘进取一事,竟差点儿漏了赵氏这个人了。此时,还债一事也没个奈何,只能寻法子时,陈妈提到她,她便动了动心思。债主们之所以急着讨债,不仅是外间传言沈家另有钱财,更是因为赵氏带了沈肇来,无形中证实了他人的猜想,于是闻风而动。沈家这边没钱,只好拖着,沈吴氏央求道:“诸位,且待我家二哥从山西归来,讨回那些产业,再还诸位钱财,要好”好说话的自是点头同意,可不好说话的又怕被其他人占了头份,便索性专来堵门,就等着沈恒吉归家了。拖得时间越久,这帮人耐性也有限,再加上本就有人暗中怂恿,一挑拨,自是来寻是非。陈妈对赵氏没有好感,甚至于有些厌恶,道:“他带沈肇来投奔,既不想出钱,又想靠着沈家,天下哪来这等好事也只有舅奶奶好脾性,若依我,要么不认这个私生子,要么便立时拿出所有钱财来”文箐道:“舅姆不是讨要不到吗她也个嘴硬的,半点不松口,愣说给舅姆的就是全部,咱们既不知真实情形,现下又能奈她何”陈妈听了,只道是自己多此,给小姐图添烦恼。文箐趴在桌上,却是想了好久,道:“我有一计。且试她一试”正文253 恐吓之道赵氏随了文箐到屋里,发现表小姐屋中最明显的便是桌上一堆帐本,实在不象个小姐的闺房。曾经因为文箐救过沈肇的命,故而她对表小姐十分好奇,可没有人与她讲这些。幸而是阿惠因同情沈肇,便与她走得近一些。借机,她屡次向阿惠打听表小姐,是不是十分能干为何表小姐乐意向自己伸出援手来她满腹疑问。阿惠听她是表小姐,立时满眼都流露出羡慕与佩服之神色,便也与她多说得几句话,将表小姐的经历细细与她说。末了,很是由衷地道:“莫看表小姐年幼,可是她真是聪慧得紧。人又十分好相处,很体贴人的。”赵氏听得也心生佩服,道:“她这般小小年纪,竟这么能干”阿惠叹气,道:“你别不信。只说你和表小姐均是行得几千里到得苏州,可是表小姐说起地名与世事来,又说得旁的一些事,却是有根有据,十分详尽。”文箐当时只是应付她,对对她讲的还是十分粗略,可对阿惠没见过世面的人来说,却已是详细了。文箐若是知阿惠这么捧自己,还不知如何想呢。赵氏有些羞惭,又有所遗憾:“可是我们才来,她又归家了。若是得她照顾,肇少爷的日子兴许好过些”阿惠见她这模样,又给她出主意道:“肇少爷若想得奶奶宽释,你日后得了机会,只需向表小姐求情便可。真的,你信我。”阿惠生怕她不信,还特意加了一句。说是这么说,表小姐在阿惠嘴中,确实是厉害无比,这种人,除了神仙,还能是甚么她当时还有些怀疑,表小姐虽在自己面前露了一手,会些医道,可是她真能左右当家奶奶的意可后来,华嫣来与她说让沈肇随华庭一道上学时,提了这么一句:“你可要知好歹才是。平日里多教他一点,让他晓得甚么是本份。若不是我家表妹在姆妈面前替他说尽了好话,哼”这让赵氏十分明白,沈吴氏真个是看在文箐的面子上,经了表小姐的求情与劝说,沈家一家人才勉强接受了沈肇的存在,并开始略对沈肇加以宽待。这个,当初连沈老太太的意思,沈吴氏都不能接受,却能听得进外甥女的话,不可谓影响不深。虽然,在很多地方沈家人还是无视沈肇,可是,这毕竟是沈吴氏接受了沈肇,不是得知沈肇竟能上学,她痛哭流涕,感激不已。她这才万分相信阿惠之言,实非诳语。自此,对文箐,她是真的敬若神明一般。此时,她对于表小姐的邀约,带着十足的期盼:小姐找自己是何意同自己谈肇少爷一事还是她猜测着,偷瞧文箐两眼,发现表小姐面露憔悴,眼角仍有血丝,只是对自己仍是客客气气,既不特热情,也没有同沈家人一般疏远。她想:自己要不要借此机会讨好表小姐,多说些好话怎么开口要是自己开口,会不会让表小姐误会自己是在告状这里是沈家,表小姐自是与沈吴氏亲厚,自己要是说得不当,便是得罪了人。她踟躇,只想到了再次表示感激:“表小姐,多谢你在奶奶面前说好话,肇少爷能去读书,多托表小姐的福”她没料到,不仅是她说话前在思考,文箐亦在琢磨。文箐在开口前,确实有些犹豫,可是有些事顾不得那么多,虽然手段或许不光彩,但为了沈家,却不得不用计陷刘进取。她自认为有些不耻,却也在心中为自己辩解过。此时,面对着赵氏,她虽不会对她用刘进取那一招,但,也不值得太称道。陈妈事前宽解过她,道若是她不出面,那自己去应付,说了一句:若是夫人在,自是会对其盘问。文箐一听她是及周夫人,想当安装自己认识这个古代社会,也是由偿债开始,没想到,事隔两年,巧了,又是逢人追债。她摇头道:“我自个来问吧。”有些事,终究是面对,成长需要代价。她坐下来,考虑了一下措词,是迂回一些还是直接开门见山见赵氏旧话重是,便顺着赵氏的话回道:“这些感激的话,你莫老说。前几日我来时,你与沈肇都说了,这话我也不爱听。什么托我的恩,那都是舅姆一家的宽厚。舅姆本是好人,她好心待沈肇,你要感念的是舅姆一家的恩德。”赵氏没想到一出语,就是错,有些讷讷,只点头道:“是,是,表小姐说得是。我自是感激奶奶的。”文箐见她态度十分好,便提醒道:“这事儿,我年幼,舅姆家事我本不该掺合,只是我既开口了,也免不得说两句。你感激也罢,可终归日后还是沈肇要与舅姆一家过日子,得教导他明白感恩才是。”赵氏没想到表小姐说话这般直接,道:“是,我也日日教导肇少爷需知规矩,谢奶奶厚待。”“你比我年长,见过的世面也多,自是比我要明白处世之道,我不再置喙。”文箐说了这句话后,直指着那堆帐本道:“如今沈家是个什么情形,你也晓得。三舅在山西有哪些产业,你更是一清二楚。现下沈家的债若不及时去还,这些债主已经忍无可忍了,这么闹下去,只怕这宅子是保不住了,到时表姐他们亦没有容身之所了。难保就只能寄人篱下,这滋味,你或许有过感受,日子肯定不好过。”她说的话乃实情,并不是故意吓人。赵氏闻言,不吭声。半天才抬头道:“那表小姐的意思”文箐盯着她道:“我么我没旁的意思。我一己之力也难支,我现下变卖家业来还债,日后哪还顾得上舅姆这儿可是,表姐他们不得好,我想,沈肇也难独安。不是么既是一家人,自是甘苦同当。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赵氏如坐针毡,她已经明白表小姐叫自己过来,所谓何事了。可是面对表小姐询问的目光,她硬着头皮道“表小姐说得有理。”文箐见她就这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