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求之不得,再是尽力也枉然,不如归家颐养天年。”商太朴仍是好言安慰道:“乌兄正是盛年之际,仍可大有作为。何必为些须小事,则”乌秀才一摆手道:“多谢商兄勉励,只是我决心已定。商兄少年英才,他日必得高中。而我,如今思来,年事渐高,老迈行动皆不便,向学心思日愁如今弃了学,或是还有人乐意聘我,便找户人家谋个西席”文箐与小黑子是万万没想到,自己昨天同史克朗文斗,却打击了一个老秀才的雄心壮志,一时灰心失望,便没了仕途之志。不过,小黑子却不认为自己有错,反而认为乌秀才放弃正是好事,直言道:“我说老秀才,你要归家谋个西席,在我看来倒是好事。我虽不习举业,可那史胖子一看就不学无术的,你们论个诗会,他那是附庸风雅,实是酒肉结交。诗会文会里有他,岂不是自掉身份,浪费时间么要是都同他那般不通文理,哪里能求学上进哎哟我不说了,兄弟你别拧我”文箐十分抱歉地向乌秀才道歉,道是自家兄弟嘴上没把门的,多有得罪。乌秀才被小黑子说得脸上紫红一片,可又不得不说小黑子言之有理,只是自己难得参与几次文会,哪里想到这次便遇到了史克朗以及这二人商秀才也是机敏,忙着找了话题扯了开去。此时,他原来压抑的好奇心亦慢慢转为问话,开始考究起文箐来。对于文箐来说,她也自知这三两三在人家秀才面前多卖 弄不得,可是也有心想探究一下这古代书生的斤两。于是只就自己所知进行讨论,至于其中大多不能作答的,只道是年小还未曾看得。于是,商秀才那边也终于渐渐感觉,这周小友见识甚广,所言也非一般,先时以为他行事有些阴辣歹毒,此时亦否决,只觉他言谈皆宅心仁厚,非弗先前尖锐之感。便弃了前嫌,谈兴益浓,更有某些话题,二人聊起来,却是颇为投缘。文箐怕商秀才问得太多便露了马脚,自己这三脚猫功夫,人家一试就要献丑。又虑及小黑子在一旁听得无聊,担心他性子发作了再找两位秀才麻烦,干脆便把世说新语取出来,道是有字不识,或有好些官职名不知出处,注解不多,便向秀才们请教。商秀才接了书过去,一看字迹,便已了然。果然是自己昨日抄了卖 于书铺那本。真正是:有缘啊。如此,便等于听商秀才讲了一段晋史及世说新语里一些典故。这二人说着,自是把乌秀才也卷了进来,也渐渐参与讨论。小黑子觉得这书不错,听故事听得津津有味。主客双方,一时谈得风生水起,再无昨日的恩怨计较,也不再论生员或平民身份,反而真讨论起故事来。比如说到华歆与管宁二人志向不同,谈到挖土得金与割席绝交二三事。文简在一旁听得他们讨论,却是不懂其中深意,只感叹一句道:“那金子还能换吃食与衣物,为何扔了不要多可惜”他这般童稚之语,确实只会关心如此,两位秀才亦未对此加以挞伐,只是宽容地看他一眼。小黑子道:“管宁再有名,操守再高,也不如简弟说得实在”文箐见他现在没有昨日那般冲动,也乐意他与秀才们讨论。他性子鲁直,可是常常说得大实话。不知这商秀才又会如何辩解。故也不再阻拦与他,自己也不再象先时侃侃而言,反而作出倾耳聆听之姿。小黑子在听得乌秀才道什么管宁品性高洁,华歆在这方面只能望其项背的评断后,却持反对态度,驳道:“我未曾看得此书,只听两位说这典故,却也不敢一味苟同老秀才之言。依我看,管宁这是故作清高。自己清贫道要坚持操守,自认为拾金便污了自己品性,那拾来给穷人总可以吧否则日后他人路过此地见得金子,岂不是都相拼了如此,他反而是给路人制造相争事端了。反观华歆,我倒觉得他也没做错甚么。不过是碰了下金子,谁不心动财物便是寺院里和尚还要经营田地以维持生计,要是真不问世事,岂不是吃不得穿不得说不得钱财这无主的动了也应当,要是有主的,则还是看他守住了心与否。你们不是都说他后来做了官,钱财都分与人了吗可见他不是贪财的。”乌秀才没想到他长篇大论说起来,滔滔不绝,而且哪点都直指自己适才言论。一时又失却了面子。文箐在心里暗叫一声好。小黑子常常不按牌理出牌,果然考虑得角度就是不一样。就是自己要是此时同他论一两句,只怕亦只能承认管宁独善其身。可是他要将管宁说成一介好沽名誉之徒,倒也不妥。那边商秀才果然亦直言反击,道:“兄台所言,虽有其理,但得金相争也不过是假设。既未发生,也当不得真。再者,古来士人向来重名节,轻财物,视金钱如粪土。管宁那般举措,自是遵众圣人之训罢了。至于沽名钓誉之论,此言太重。”乌秀才亦接着例举割席绝交一事,以及管宁不为官即不图名利。小黑子想了想,更是振振有词了:“管宁自己不问世事,难道还非得规定其他人跟着他一道才是贤能之辈他博个好名声,可是他为百姓可曾做得多少好事要我说,为官,利民,便是好的。什么隐士,我看不过是籍口罢了。我倒认为这管宁是故作清高,要不然就是写这书的故意歪曲编撰,谁晓得内里事”乌秀才被说得哑口无言,末了只道:“大郎不知后来华歆为官后所为,背孙氏,迎曹氏,杀汉后亦不为人所齿。虽然为官方面,确也为民有所作为。奈何”小黑子坚持自己言论:“非也既逢乱世,若是还称甚么隐士,道小隐于山林,中隐于市,大隐于朝的话,在我看来,不过是他要么看不清形势,故此想哪方都不得罪,贪生怕事只求保命的籍口罢了。否则,既读得圣贤书,当知孰对孰不对,便是不能力挽狂澜,亦不能倾了自己心志,反而以隐士自居,嘲于他人。华歆若是投机,其意不坚,杀了前朝皇后,有不妥之处,可相较起来,那曹孟德先是为篡国奸贼,后又被尊为魏武帝。在我看来,他既当得一介枭雄之名,为何华歆算不得一介谋臣功过是非,盖棺定论,岂能一人是,另一人非管宁能当得圣贤之辈,华歆就真奸险小人不成我就听不得你们读书人这般给人下死套儿”商秀才这时亦十分了解到小黑子乃性情中人,只是对其直言直语之习性却有所虑,此时亦隐含劝诫道:“一事一议。兄台勿要激愤。管宁与华歆,终究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不过是一讨论,至于是否临川王编书有误,也不得而知。既是咱们无从考究那二人如何,如今也只得按晋书来一一细说”文箐想到,小黑子要是在那个朝代,是不是就是一代枭雄呢这一路上自己同他与弟弟讲三国,是不是也给他一些影响而商秀才懂得迂折曲回,并不直接与人短兵相接,不曾刻薄为难于人,时时也落个好,却是半点儿不落下风,颇有些与年龄不相当的历世老练之处。她这厢观察思考,可小黑子被对方驳了,便找帮手:“庆弟,你说呢”文箐想了想,方道:“如商秀才所言,志不同道不合,求学时的友谊不过是水中月雾里花。逢了乱世,在不同位置上,作平民的管宁想得是独善其身,所行之事便少见惊天动地的,不过是世人多记录其言语留世;华歆既为官,所行之事,时势逼不得已,取舍之间皆涉大事,自是关注更多,难免被人评论指点一二。再说,凡事各人皆有考量,不在其位谋不得其政,更是无法了解其中辛酸。况且,谁人不在背后议人,谁又不被他人背后议论呢今日是你我论前人,岂知他我中有人功成名就,不被他人议”商秀才听得“谁认不在背后议人,谁又不被他人背后论”之语,心里一惊,唯恐言多有失,再不多言。反而是乌秀才长叹一声道:“周小友,果然看得透彻,世事洞明,老朽真是痴长年岁也。”小黑子叹一声气,道:“庆弟就是想得多,虑得深。今日咱们说割席断义,你昨日还同我道嵇中散即嵇康绝交,可见古人的信义,说断便断,也没个情义深长的。”文箐笑道:“大哥,昨晚讲的嵇中散一事,可只讲得一半。不若请二位秀才同大哥讲解讲解那篇与山巨源绝交书”说罢,看向商秀才。商秀才略一沉吟,道:“嵇中散写绝交书,非是真的断情绝义,实非不得已,表面上同好友山巨源断绝关系,实际上是为了保护对方罢了。便是嵇中散身后事,亦是山巨源料理,并且将其子女养大成人,最后再次举荐其子为官,可见仁义”小黑子诧异地道:“这么讲来,确与华歆管宁相较起来,大不同也。只是,你们既说嵇中散作不得官,为何山巨源还要举荐其子为官岂不是与其父之志相违”文箐笑道:“此一时,彼一时。当不得一议也。”小黑子想了想后,又郑重地道:“我且不管他们如何,我只求咱们兄弟几人情比金坚,不失不忘。不要如管宁那般轻言断义,也不要遇了嵇康那般无奈,被逼断义”商秀才在一旁感叹道:“两位情深义重,令在下好生羡慕。”几人又接着讲嵇康与山巨源之间的情义一事。扯着扯着,便又扯开来,成了哪些古人不爱干净,不洗澡的笑谈。文箐没想到,今日说的一番话,在他日看来,差点儿一语成谶chèn,虽没有完全一样的事发生,却也有类似事件出现。正文83 生员怕岁考乌秀才在船上用得午饭后,便上了岸,商秀才给他忙着找了车,打点好,方才返得船来,继续往下游行进。由于他这一走,难免不让人伤感,商秀才虽然心高气傲,自认比他要强过几倍,只是亦难免有“物伤同类”之感万一自己历经多年不中,可是也放弃不成小黑子却返舱叹道:“唉,幸亏乌老秀才为廪膳生,要不然,还得自己往里搭米饭钱,这学业要是经年累月读下去,岂不是读得家图四壁”末了,又同自家兄弟道:“兄弟,我看这举业也真是难啊”文箐点头,光是生员资格便要经历那三场大试,还不是人人都能有资格去参加,也得有举荐人才是。作了秀才又如何再要中个举人,可是又得经一番苦读不说,还要过得了各场考试才是。难啊难,众人挤独木桥。小黑子又瞥一眼商秀才,见他衣着虽不是过分寒酸,想来家中亦不宽裕,便小心地问道:“我见乌老秀才对你颇为推崇,他既为廪生,想来你也是月有米钱了”商秀才微赧,点个头。文箐拉了小黑子不让他继续就这话题说下去。商秀才反而放开来,就此话题说得几句关于生员等级一事。原来,县学师生虽是开国时期朱元璋规定由官府每月廪食米,每人六斗,间以鱼肉。只是却不是人人有得,需得按岁考而分出等级排序。考试得优者,一等即为廪膳生,其后为增广生,这考试得一二等则有供给赏赐等,要是考个三等,则不罚不赏。至于考到四等,则会受到挞责。要是由前面一二等廪生或增广生考个五等,则当年待遇降一等,如果是当年的附生则降为青衣,考到六等,则革除其资格。便是去进行乡试即应试取得举人身份,也不是所有生员都有资格可以应试,还必须为三等之前的方有资格,三等以后的想应试,那也是不可能的。文箐听得一愣一愣的,难怪鲁迅在阿q正传里还说“讨饭怕狗 咬,秀才怕岁考”,以前不曾留意,原来说的就是这个名堂难道后世的高中有会考制度便是由此而发明的想想高中要有人会考不通过,便没有高考资格,生员岁考不及三等,便不能考取举人。果然差不离啊。看来历史真是一面镜子,不管穿越到哪里,前世与后世之间总会有些桥梁来贯通。文箐叹口气,日后文简要是中个秀才看来是不管用,怎么着也得爬到举人这个位置上来才是,那对于他来说,也真是艰难的一段历程啊。小黑子同商秀才在说廪膳生待遇问题,她这边听得略为一算,也就是一天一人二升米的膻食。乌老秀才想来是吃不得这多,略有节余,也领了归家。文箐叹道:“可惜,这乌秀才既是廪生,那想来次次岁考当在前三等之列,学业既好,入闱有望,今日放弃,岂不是我多有罪过”商秀才安慰道:“乌兄亦是时运不济。先时年轻既为生员,可是后来又接连家中遇白事,守制多年,便入不得试,如此,人已过中年。奈何岁考皆好,一到大比举第之时,便是紧张,八股总是作得不如意。想来命中如此,周小兄弟莫要自责。”小黑子一旁道:“庆弟,你便是太过于心慈了。他虽如今放了这廪生的缺,少得这几斗米,若是归乡谋个西席,好赖也有项营生,总比那几斗米强。若是教得好,再教出一两个人才来,他日中了举入了阁,岂不是比今日这般耗得无功无名的面上更有光好赖也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