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赵四娘家> 分节阅读 19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94(1 / 1)

很强的赵永忠看来,族人家的孩子出息,同样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他脸上同样有光。为此,他动了兴办族学的念头。这是件再好不过的事儿了,赵永忠的想法立刻得到全家人的赞同。其实,兴办族学一事并不是赵永忠最先提出来的,赵氏一族的历任族长都有了这个想法,只是族里的资财不宽裕,就一直没能办得起来。说到底不过是钱的问题罢了,这在财大气粗的赵四娘家看来根本就不是问题。场地、桌椅等硬件设施很快就到位了,唯一缺的就是先生了。赵四娘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宋知言的进士大伯宋承礼,别人怎么看宋承礼他们管不着,在他们看来,宋承礼此人学识既高,人品也好,实在是再合适不过的先生人选。只是赵四娘家虽然乐意了,宋承礼会不会不乐意呢毕竟赵氏族学啥啥没有,还只是个雏形,宋承礼乃是进士出身,说不定就看不上呢赵四娘家就打算去探探宋承礼的口风。当时宋承礼正四处碰壁,苦求一个教书先生的岗位而不得。当他从宋知言口中得知,赵四娘家有意办族学,也不等赵四娘家上门来请,他就过来毛遂自荐了。这下好了,两方面一拍即合,赵氏族学就这么办起来了。不得不说,宋承礼确实教得好,族人们都对这位先生赞不绝口。赵四娘家的不少伙计听说后,便问东家,可不可以让他们的孩子也来这里读书。读书从来都是一件好事,赵四娘家自来都是支持的。他们家经常会进行各项考核,其中几项考核就涉及到文化知识,考的东西不见得有多难,但肯定要多多少少读过点书的人才能通过,凡是通过的人可以领取一笔不小的奖金。这么做,也算是对读书的一种鼓励吧。如今伙计们主动提出要让自家的孩子来读书,做东家的怎好打击他们向学的积极性,自然一口应下。只不过,一下子多出那么多孩子,宋承礼一个人可应付不过来。于是,赵四娘家就想再请一两位先生回来。这一回,赵永忠提名了赵大郎。其实,当时赵三娘心中是有些不乐意的,但她并没有表示反对。毕竟赵大郎前前后后读了十来年书,还有个童生的功名在身,多么有才华不见得,可教教小孩子应该还是行的。可如今,听说了杭清溪的种种恶毒后,赵三娘就再也不愿请赵大郎回来教书了。赵永忠有些犹豫,道:“这,这如今看来,大郎他媳妇儿确实很不妥当。可她是她,大郎是大郎,不能因为她这个人不好,就否定了大郎呀大郎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品性还是很可以的,跟他媳妇儿绝对不是一路人。”“孩子他爹,你了解的大郎是成亲前的大郎,自打大郎成亲之后,咱就没怎么接触过他了,娶了个那样的婆娘,谁知道大郎会不会也变了呢。我看这事儿还是算了吧。”不要说是赵三娘了,就是姜氏这回也不支持她丈夫的想法了。一想到杭清溪的恶毒,她就有些不寒而栗,万不愿和杭清溪夫妇扯上任何关系。赵永忠显然没死心,又道:“大郎这孩子有难处呀他那条腿本就不利索,听说上回被石头砸中后,瘸得越发厉害了,这辈子肯定是没法子考功名了。偏偏他自小就一门心思读书,又不会别的手艺,除了当个教书先生,也没别的法子糊口了。既然咱家要找教书先生,请谁不是请呢就请他来好了。”“先生的品性很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更何况族学里有那么多的孩子。咱可不能为了给大郎哥安排个活计,就那那么多孩子的前程去冒险。”赵三郎表示不赞同。“我也不想大郎哥去族学教书。”就连最小的赵四郎也表明了立场。四对一,赵永忠完败。末了,他只得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正文 第三百三十八章 看好戏喽张胜水确实很会办事儿,一会儿工夫就让人把那几间屋子收拾了出来。赵永忠夫妇一直在自家堂屋里接待赵老爷子他们,这会儿听说屋子收拾好了,忙让赵三娘领着他们过去,打算让他们好好休息一番。赵永忠见赵三娘不把人往自己的院子里头领,反倒带头出了家门,心里就奇怪了,不禁低声问道:“三娘,不应该带去厢房吗你这是要把人往哪儿领呀”“他们人太多,咱家地方小,安置不下来。只能安排他们去这条街的最西头,那里的屋子够敞亮,能够装得下他们那么多人。”听了赵三娘的回答后,赵永忠想了想,不禁诧异道:“最西头的屋子”赵四娘家附近这一大块,几乎都是他们家的产业,赵永忠自然清楚,最西头一共有六间屋子,虽不像别处那样是二层高的小楼,没什么特色,可也盖得极为宽敞空阔、周正耐用,是不可多得的好屋子。可问题是,那几间屋子是准备用来当仓库的呀要是他没记错的话,里头空空荡荡的,啥都没有,根本没法儿住人呀“爹,你只管放心好了。方才我已经吩咐张管家,在屋子里头放置里好几套寝具,就连灶间里的家伙事儿都备齐了,暂住几天绝对没问题。”赵三娘胸有成竹道。那几间屋子里赵四娘家不算远,一行人很快就到了。六间屋子一溜排开,从外面看起来甚是宽敞体面。赵乔氏见了,心里头还是有些小满意的,不过她脸上却丝毫不显。一脸嫌弃的她赶紧进门转了一圈儿,她那张老脸就立刻拉了下来,这回她不用装了,是真的嫌弃了。这些屋子里头,就只有其中两间各放着一张床,床上各铺着一床薄薄的被褥,看着就觉得冷。还有就是,最靠里的那间屋子里支着一张木桌,桌上放了几个粗瓷碗。偌大的屋子里,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这还了得,赵乔氏立刻就炸毛了,冲赵永忠吼道:“好哇,你的亲爹亲娘难得来你家一趟,你就是这么招待咱的啊”不等赵永忠做声,赵三娘就快言快语道:“当年咱在老家,你们给咱的待遇不就是这样吗大冬天的,咱想从公中支钱置办一条棉被御寒,你们不答应就算了,还骂咱不知好歹,狠狠奚落了一番。既然你们知好歹,那你们就该睡这样的床呀,怎么还口出怨言呢再说这些家伙事儿,想当初”听着赵三娘翻旧账,赵乔氏脸上一阵不自在,不过她脸皮够厚,很快就打断赵三娘,强词夺理道:“过去的那些事儿就让它们过去好了,干啥还要拿出来说,显得多小家子气要说咱就说眼下,你们这分明是富贵了就忘本了呀,连亲爹亲娘亲爷亲奶都不放在眼里了啊你们这个些畜生,居然忘了亲恩,也不怕遭天打雷劈”“不满意,那就滚”赵三娘听到这儿,再也忍耐不住,悍然打断赵乔氏。赵三娘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立刻就把事先安排在附近的十几个下人叫了进来,让他们赶紧把赵乔氏一行“请”出门去。说起来,赵乔氏一行算上两个襁褓中的孩子,加起来也有十个人,也不是说请就能请出去的,可那十几个下人个个生得膀大腰圆,他们请人就跟拎小鸡崽子似的,瞬间就把赵乔氏一行给清空了出去。不得了了,不得了了,三房居然敢如此嚣张尽管在来之前,赵乔氏就被赵老爷子耳提面命过一番,知道赵三娘绝不会给他们好脸色看。可她万万没有想到,赵三娘竟然做得如此之绝,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就把她的亲爷亲奶给丢出了门去。她,她,她就不怕被别人骂不孝,被世人戳脊梁骨吗如果赵四娘还在,自然不会选用这么激进的方式,肯定会做好表面功夫,背地里却让赵乔氏他们有苦说不出。可惜赵四娘不在,赵乔氏他们碰上的是赵三娘,赵三娘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说翻脸就翻脸,直接让他们没脸。赵乔氏从未在三房手里吃过如此大亏,顿时恼火之极,立刻使出了她那老一套,满地撒泼打滚起来,口口声声诉说着赵永忠一家的不孝。虽说已经开了春,可地上还很凉,看他娘在地上滚个不停,赵永忠心里头怪不落忍的,就想要上前去扶,却被赵三娘一把拦住了。赵永忠见赵三娘一脸寒霜,不敢把自己的手强行抽出,只得软语相求道:“三娘”可无论赵永忠怎么求情,赵三娘丝毫不为所动,就站在那儿看赵乔氏唱大戏。看着看着,就连姜氏也有些不忍心了,开口劝起了赵三娘。“陆锦今年十六岁,她就快要成亲了。我大姐比陆锦还要大上一岁,要是她还在的话,也该嫁人了吧”面对爹娘的轮番劝说,赵三娘不置可否,反倒是慢悠悠地说起了赵二娘。自从发家之后,赵永忠夫妇就千方百计地托人去燕京打听赵二娘的消息,可无论怎么打听,都始终无果。如今赵二娘就是赵永忠夫妇心中永远的痛,只要稍一提及,他们就会痛彻心扉,哪怕愚孝如他们,也会不由自主地憎恶起那些始作俑者来。这会儿,夫妇俩听赵三娘提起了苦命的大闺女,顿时歇了替赵乔氏求情的心思,两人站在一旁,默不作声。不得不说,赵乔氏虽已年过半百,可她依旧中气十足,哭嚎了半天,居然丝毫不显疲态。不过,她可能意识到自个儿就一个人,能量有限,就把肖氏和郑氏也拉了过来,三个老女人共唱一台戏。赵乔氏婆媳仨这些个哭丧的不累,赵三娘这个看戏的都有些累了。于是,赵三娘让下人搬来一套桌椅,拉着她爹娘坐下来接着看。不光如此,喜欢凑趣的她还让下人端来清茶和瓜子,又是喝茶又是嗑瓜子,一副看好戏的架势。正文 第三百三十九章 武力镇压怎么办赵乔氏婆媳仨有些进行不下去了,倒不是她们几个哭累了,实在是没有听众捧场,她们没了唱戏的劲头儿。原本赵永忠一家是最好的听众,可今儿个他们显然不是来捧场的,分明就是在砸场。那么退而求其次,她们把这出戏唱给赵永忠一家的街坊邻居听听好了,让他们也知道知道,比邻而居的赵永忠一家是多么多么的无情无义、不忠不孝,去狠狠地戳一戳这一窝禽兽的脊梁骨,最好用吐沫星子淹死这些禽兽,让这些禽兽再也无法在这儿待下去。可她们都快把长城给哭倒了,就是不见一个街坊出来看戏,这还让她们怎么唱这回不用人劝,赵乔氏就率先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就无精打采地回到了赵老爷子身边。肖氏和郑氏紧随其后,也站了回去。赵乔氏她们铩羽而归,一直充当背景板的赵老爷子不得不开口道:“永忠啊,如今你翅膀硬了,爹娘是拿你没办法了。可你要知道,你这般做法到底是于孝道有碍,要是被别人知道了,恐怕很难在府城立足了呀”杭清溪细声细气地接口道:“听说不远处就是陶山书院,里面都是读过大书的人。人家读书人就讲究个忠孝仁义礼智信,排在忠君后面的,就是孝顺了。要是让那些读书人知道,三叔家做出了不孝的事体,别说府城了,怕是连东山脚下都很难待下去了。”赵三娘深深地看了杭清溪一眼,似笑非笑道:“哦,这样啊,多谢你们的良言相劝啊。你们头一回来,可能还不知道,出了这条街一拐弯,那儿就有一家高朋满座的茶楼,里面汇聚着来自府城的各路客人。为了向你们表示感谢,我就给你们指条明路好了既然你们喜欢闹,那就去那儿闹,不出一天,咱家不孝的名声定能传遍这个幽都府。这样一来,不就合了你们的心意了吗”姜氏闻言,立刻紧张了起来。当初为了那个孝顺的虚名,害惨了自己的大闺女,这是她一生的痛。说实话,什么孝不孝顺的,现如今她也不在乎了,可不孝的骂名那是万万不能够背的。毕竟眼瞅着二闺女就到了说亲的年纪,家里要是顶着这个骂名,还怎么给她说亲呀哎哟喂,二闺女办事想来靠谱,今儿个怎么就口不择言,给老赵家指了那条路呢这不是在坑自个儿吗赵三娘见姜氏真有些急了,忙拍了拍姜氏的手,安抚了她娘一番。看着蠢蠢欲动的老赵家诸人,赵三娘冷笑一声,声音拔高三度道:“闹,只管去闹你们敢去闹,我就能让你们见不着明天的太阳你们要是够胆,那就试试看,看我是在说笑,还是在说真的。”说罢,赵三娘拍了拍手。掌声刚落,就有二十几来个虎背熊腰的大汉现身。仔细观察就能够发现,这些个大汉和先前那十几个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