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说的两成干股,可不是指肖家一家两家铺子的两成,而是他家所有铺子加起来总和的两成。当时肖家靠上了皮家,以后自然是想开多少家铺子就能开多少家,前景一片灿烂。恰好当时,赵永孝正因大笔债务而劳心伤神。那些债务他根本偿还不起,就算他把自家和李家二房的铺面都抵押了出去也只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为了躲避债务,他甚至不惜祭出了装病哭穷的招儿。正文 第二百九十七章 脸可真大这时肖家递来了橄榄枝,条件是那样的诱人,他自然就接受了。刚开始一切都很顺利,即便他把自家和李家二房的铺子都关了,可从肖家拿来的分红远超原来的收益。可是到了后来,他发现光凭赵四娘教他的方子,根本做不出地道的成品,必须要有她家秘制的卤料包才行。可那时赵四娘家已经和他翻脸,无论他怎么哀求,她家也不肯提供卤料包给他。不过还好,后来他和肖永业合作,也做出了有七分相似的成品。生意虽不如原来那么火爆,但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如果一切都按照这个轨迹发展下去,相信很快他的债务就能够偿还请了,就能够把瞒着家里人抵押出去的铺面再悄悄赎回来。可就在这时,肖云裳派人来接走了肖永业一家。肖永业一走,给他的分红顿时骤减。赵永孝心中纳闷,分明铺子里的生意和以前没有太大差别,红利如何能够少了那么多不会是两家铺子的掌柜在弄鬼吧他就去找那两家铺子的掌柜理论,可那俩掌柜根本不理睬他。后来被他缠得不耐烦了,才开口说他要找人理论就去找他们东家,这事儿他们管不着。去就去,若是要不到应得的分红,不但讨债的会上门,就连他偷偷抵押铺面的事儿也曝光,那时他就真的完了。到了县城后,他这才发现肖家又开了好几家豆腐坊和卤味店,照理来说,这里面也该有两成是属于他的。可他到了肖家后,别说新的分红了,就是原来的分红,肖永业也死活不肯给他了。偏偏那时赵老爷子夫妇也被接去了肖家,有二老压着,任他怎么折腾,也讨不到说法,最后只得铩羽而归,空手而还。没拿到应得的分红,结果正如他所预料的那般,讨债的上门搬走了他家所有值钱的东西,还把他们住着的房子也收走了。到了这个时候,他的家人自然知道了他在外面欠下了一屁股债,他家和李家二房的铺面原来不是被他租出去了,而是早就抵押了出去,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那两间铺面和房子一样,恐怕是要不回来了。一天之内什么都没有了,一家人当然伤心欲绝。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无计可施的他们只好拿着所剩无几的家当回了高店村。其实,当时赵永孝也动过回赵家村的念头,毕竟他一个大老爷们儿,又不是倒插门的女婿,住进媳妇儿的娘家算是怎么一回事。可一则,他已经从老赵家里分了出来,在赵家村没房没地;二则他落魄至此,实在没有脸去面对他在赵家村的族人。于是,他最终还是决定去高店村讨生活。赵永孝一家到了高店村自然只能种地了。只是李家的田地本就不多,想要靠种地过上好日子肯定是不可能的。而且从播种到收获得要有个很长的过程,就是他们日以继夜地拼命干,一时半会儿也种不出粮食来,几乎一无所有的他们险些就断顿了。还是李氏一族,尤其是李家大房,在听说了他们的窘境后施以了援手,他们得以才熬过了最难熬的日子。只不过,人家就是给予救济,那也是有限的,而且他们也不好意思总受人恩惠。故而,一家人只得一直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平时能够吃饱就很不错了,至于吃好什么的,那就彻底甭想了。这会儿赵老爷子他们拖家带口的过来了,别说李家就那么丁点儿大的地方,安置不下他们这么多人。退一步讲,就是安置下了,李家也没有多余的粮食给他们造。再说了,赵永孝夫妇就是再宽宏大量,在发生了这么多事之后,也对他们这些人很有意见。尤其是他们当中的赵永年,把自家坑得那么惨,自家万不愿和他同住在一个屋檐下。赵永孝心想,当初就是赵永年拉着他去参加赌局,他们兄弟俩才会不慎落入人家的圈套,欠下了如山的债务。事后,赵永年为了躲债连假死的阴招都使出来了。这样一来,赵永年本人算是脱离苦海了,可明明是两人欠下的债务,却全都落到了他一个人身上,可以说,赵永年至始至终都没有为他着想过,甚至是在变相地把他往火坑里推。为了还债,他都倾家荡产了,都这样了,赵永年还好意思来投奔他,脸咋这么大呢李翠萍心想,当初就是因为赵永年假死,才闹出了赵二郎的那桩官司。人家赵二郎才会为了脱罪,当堂说出了他和自家妹子夜里私会的事儿,害得她妹子没脸做人,整日躲在家里以泪洗面。这家伙就是个祸头子,走到哪儿就祸害到哪儿,得赶紧让他滚蛋只是公爹婆母也在其中,李翠萍不好直接开口撵人,就劝他们去府城找三房,说三房家大业大的,肯定能够妥善地安顿好他们,可比他们留在高店村受苦受穷强太多了。其实,李翠萍以为呢要是他们能去投奔三房他们早就去了,何苦来这穷乡僻壤遭罪呢一开始他们投奔的是镇上的杭家,结果连门儿都没让进,就让杭家的下人给赶了出来。后来他们就想到了三房,立马动身去了一趟姜家滩,想让姜家派人送他们去府城。结果姜家断然拒绝不说,还告诉他们,三房现在当家做主的是赵三娘,他们要是想去投奔,不妨自己去试试看结果如何。赵老爷子他们立刻心生退缩,不约而同地想道,要论三房谁最恨他们,那绝对非赵三娘莫属。早在他们把赵二娘卖去当宫女的时候,赵三娘就恨他们入骨了。这么多年过去了,赵三娘对他们的仇恨非但没有消减,反而与日俱增,每次看到他们时,她眼里都闪着寒光。这要是去投奔她当着家的三房,能有他们的好吗正是因为投奔三房无门,他们这才退而求其次,跑来了高店村投奔赵永孝。正文 第二百九十八章 远方来信李翠萍见计不售,又把祸水引向了赵二郎。李翠萍“好心”告诉赵老爷子他们,前些天她听说赵二郎在乔家庄又是盖房子,又是置田地,日子过得可红火了,比自家强一百倍,去那儿绝对能够享福。此话一出,李翠萍算是解脱了,赵二郎可就倒了大霉了。赵老爷子他们在李家凑合了一晚上后,第二天一大早就直奔乔家庄而去。“她们吃咱家的用咱家的不说,还偷偷掐我。我娘去找她们理论,她们连我娘都打。后来我二哥回来知道了,就让她们收拾包袱滚蛋。那会儿我爹就站出来了,指着我二哥的鼻子骂他不孝,居然连他二娘都要赶”赵三娘听到赵五娘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控诉着郑氏母女对他们的欺负时,忍不住撇撇嘴,暗道:不是说下晌人就到了嘛,怎么到了这会儿还在哭有完没完啊你以前不是很厉害的嘛,没少给我和四娘下绊子啊,怎么这会儿就变成了哭包了果然,恶人就怕恶人磨哇讲真,赵三娘是非常讨厌她这个堂妹的,连看一眼都嫌弃的那种。如今看到赵五娘遭罪了,赵三娘非但不予以同情,反而忍不住暗爽。她就想不明白了,乔氏和赵五娘都不是什么善茬,明明那些房子和田地都在赵二郎名下,在己方占理的情况下,以她们的战斗力,怎么也该是老赵家那些祸害被赶跑,为啥最后被扫地出门的是她们自己呢好吧,就是被扫地出门了,乔氏的娘家不是在那儿嘛,赵大郎也住得不远啊,她大可以带着儿女去投奔他们,为啥要舍近求远来府城投奔她家呢赵三娘就问她娘,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姜氏一脸茫然,她也不清楚呀。虽说她陪赵二郎和乔氏母女坐到了现在,可赵二郎一直闷着头,就是问他话,他也不吱声。乔氏母女倒是肯说话,可她们颠来覆去所说的都是郑氏母女如何欺负她们,赵乔氏如何使唤她们,赵老爷子和赵永年又是如何拉偏架,至于他们怎么会被赶出来,却连一点儿口风都没透。赵三娘素来讨厌二房的人,就是良心还算不错的赵二郎她也喜欢不起来,若是可以,她现在就想让他们滚蛋。可她知道,她爹很看重赵二郎这个侄儿,决计不愿意袖手旁观。此外,姜荷莲子肯定也不忍看他们流落街头。赵三娘想了想,人还是要收留下来的,但绝不能让他们和自家同住一个屋檐下,就把他们安排到了百味堂附近村庄里的一所房子里。安排给他们的这所房子原来是一个孤老头子在住,老头子死后,族里便把房子收了回去。赵三娘见这所房子建在官道边上,便把它买了回去,原是打算以后用它来开间杂货铺的。小村庄里头的杂货铺,赵三娘不可能在它上面投太多的钱,只是把房子加固了一下,其它什么都没弄,茅草房还是茅草房。乔氏和赵五娘见房子如此简陋,里面一件家伙事儿都没有,即便赵永忠给了钱,让他们自己置办,可她俩还是有些不太高兴,觉得受到了慢待。赵二郎听他娘和妹妹一直在说赵四娘家的不是,指责他们家太过小气,就忍不住道:“爹我就不说了。娘,就是你的亲儿子,妹妹,就是你的亲大哥,他也只给了咱一串钱,连杭家的大门儿都没让咱进,就把咱们给打发了。呵呵,一串钱连来府城的路费都不够。要不是三叔的岳家看咱们可怜,派车把咱送了过来,咱就得一路乞讨过来了。相比起那些人,三叔已经对咱们仁至义尽了,你们就知足吧”赵五娘闻言缩了缩脖子,就连乔氏也只是张张嘴,终是没有说话。其实,乔氏为人很是糊涂,还是个左性子,平日里没理也要胡搅蛮缠一番,今儿个她肯就此住嘴,并非是她知道了好歹,不敢跟以后给她养老的儿子呛声。事实是,方才赵二郎提了一嘴赵永年,她心虚得厉害,有些不敢接茬。他们仨会落到如此境地,全是因为她做了不光彩的事儿,让老赵家抓住了把柄。赵二郎为了护住他,不得不把自己名下所有的恒产都转给了老赵家,又有她的娘家人说项,才好不容易封住了那些人的嘴。如今那事儿虽是解决了,可事关名节,她一个妇道人家,没法儿不心虚。素来不知好歹的她都忍不住后悔道,要是当初不那么做就好了,唉。可话说回来,谁又能想到老赵家的人会突然来乔家庄了呢赵三娘在想,就连二房的人都来投奔她家了,怎么她家四娘就是不着家呢其实,不光是赵三娘在想念赵四娘,赵永忠夫妇也在念叨着。毕竟小闺女离家这么久,音信全无,他们做爹娘的自然很是牵挂呢。这一天,一位自称来自宁国的客商给赵四娘家捎来了一封信,赵三娘接过一看,登时欣喜万分这居然是赵四娘的来信。一家人拿着那封信翻来覆去地看还不够,赵三娘还把姜荷莲子一起叫过来看。姜荷莲子拿起信,装模作样地看了起来。其实她就是不看也知道,在这封信里,赵四娘先是给大家报了平安,然后就介绍起来宁国的风土人情来,接着就说宁国很美,她想看遍宁国的山山水水再回来,可能会晚一些才能归家,最后自然是吩咐家人保重身体。这封信里写着什么,姜荷莲子为什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呢原因很简单,这封信其实是由她一手炮制出来的。姜荷莲子先是以赵四娘的口吻,写了一封看似很长,实则内容很空泛的家书出来。生怕赵三娘他们能够分辨出赵四娘的笔迹,她还拜托万俟弦找来能够模仿笔迹的能人,让人家照着赵四娘的笔迹将信誊抄了一遍,然后才托人将信送去了赵四娘家。正文 第二百九十九章 满血复活姜荷莲子会这样做,是因为赵四娘的家人由于她的迟迟不归而牵肠挂肚,她看到后心生同情,便想要安慰他们一二。赵四娘的家人在收到信后,放心了下来,可姜荷莲子明知那是封假信,自然放不下心来。四娘,你到底在哪儿呢为何殿下翻遍了全燕国,就是找不着你的踪影呢每当想起杳无音信的赵四娘,姜荷莲子的心中就焦躁不已。在为赵四娘焦躁不已的人远不止姜荷莲子一个,苏记的少东家,也就是苏家的二公子苏瑾也是其中之一。或许是天气太热的缘故,自幼身体欠佳的苏瑾近来恹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