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赵四娘家> 分节阅读 17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74(1 / 1)

就是女孩子也是要读书明理的。尤其是我大伯,他读书有成,正经的二甲进士出身,绝对称得上光耀门楣;他程家嗯,祖上好像也有几个了不起的,可到了程昱这里,除了自夸就什么都不剩了。”赵三娘心里头忍不住反驳道:人家那是性情沉稳、面貌清秀好吗怎么到了你嘴里就成那样子了呢还有什么读不读书的,你以为他不想读啊,那不是他娘偏心不让他读嘛,又不是他的错。再说了,书读多读少又有什么关系,只要人明理就行了。还家世,她还是那句话人明理就行,她才不管他家是读书的还是种地的呢可怜赵三娘有一肚子话要为程昱说,却没法儿说出口。毕竟这样的话,就是当着她亲娘都没法儿说的,更何况对方是那啥一表三千里的长舌表哥,就更加没法儿说了。赵三娘不能诉诸于口,她就用眼睛瞪着宋知言,要是她眼里的火苗能够窜出来,估计宋知言早就被烧得连渣儿都不剩了。“不行,不行,就是不行”赵三娘拍着桌子朝宋知言吼道:“我才不管你那什么性情相貌的,反正你就别痴心妄想掌柜的位置了”那是程昱的,谁都别想和他抢如果不是赵三娘不好意思出尔反尔,她连茶馆都不想让宋知言呆着了,就想让他从哪儿来滚回哪儿去。正文 第二百九十五章 自惭形秽宋知言被小丫头的狮子吼震得两耳发麻,他很痞气地掏了掏耳朵,嘴角带着坏笑道:“反正都来赵家铺了,待会儿我就顺便去拜访一下叔叔婶婶呗,好长时间不见了,还怪想念他们的。到时候我可得和他们说道说道,你是怎么的胳膊肘往外拐,不向着我这个表哥,却一心向着程昱那个外人的。果然是女大不中留啊”“停”这回轮到赵三娘认栽了,她实在是拿至贱无敌的宋知言没办法,只得无奈地妥协道:“新茶楼的掌柜已定,绝对不能出尔反尔随便换人,不然我以后说的话还有谁会听哎,你先别急,听我把话说完。新茶楼的掌柜是不行了,但可以让你当其他铺子的掌柜。“咱家很久之前就在东城外办了一间造纸坊,就是一直没能造出满意的纸来。直到上个月,那里的管事告诉我纸成了,还拿过来几张给我看。那纸我看了,确实要比外面卖的好得多。而且我不妨跟你透个底,那种纸的成本绝对是一般人想不到的低。“只不过造纸的技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苏家指导改进的,所以当时就说好了,纸成之后得要优先供应他家。依照造纸坊现在的产量,就只够给他家供货,是没有办法给其他家发货的。不过,我可以和苏家商量,匀一部分货给你。“你看,纸本身就好,成本又低廉,肯定不愁卖。你要是做这门生意,保准稳赚不赔。而且你想想,是茶楼的掌柜听起来好听,还是文具铺的掌柜听起来好听。说实话,你要是去茶楼当掌柜,你家里人说不定还会反对,可要是去文具铺,他们肯定举双手赞成”宋知言拼命憋着,才好不容易让自己没笑出声来。这小丫头,也太不经吓了。自己不过随便唬了她一下,就把她唬得一愣一愣的,忙不迭地抛出了一门生意来。其实,根本不用赵三娘这么苦口婆心地劝说,当他听到一半的时候,就已经完全被打动了。这么好的一门生意,只有傻子才不做。茶楼和文具铺,两个选项之间让他选,他铁定要选文具铺呀现在就是赵三娘求他去当茶楼的掌柜,他都不会去了。不过宋知言这个狡诈的,就算心里早已被说服,可脸上却丝毫不露,还是摆出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后来逼得赵三娘说出本钱全由她家来出,铺面也由她家来找,甚至她还会想办法去找笔墨等其他文具的货源,让那铺子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具铺。直到那时,宋知言才勉为其难地点了点头,那表情要多委屈就有多委屈,不晓得的,还以为他吃了多大的亏呢。宋知言从赵三娘这里榨到了足够多的好处,这才心满意足地告辞。出得门来,他目不斜视地就往前走,好像根本就没注意到前面杵着那么大一个人,径直越了过去。被他这么狠狠一撞,程昱不禁向后踉跄了两步,才好不容易站稳了脚跟。程昱忍不住和宋知言对视了一眼,只见宋知言眼中全是志得意满,而他,想来应该满是落寞。好不容易把宋知言那个瘟神送走,赵三娘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她刚端起茶碗,想要喝口茶润润嗓子,就见程昱敲门进来了。赵三娘忙把茶碗放下,招呼程昱赶紧坐下。赵三娘本想和程昱寒暄两句,可一副公事公办样子的程昱根本就没给她机会,径直向她汇报起新茶楼的筹备情况。整个过程中,程昱低垂着眼皮,始终没有抬眼看赵三娘一眼。赵三娘问了几个细节,又有提了几点意见。虽然程昱有问必答,可她总是觉得他对自己淡淡的,心中不免有些失落。见程昱汇报完了工作就要走,赵三娘忙问起了他表哥朱鸿程的亲事,想借此和他拉些家常话。谁想程昱并没有和她多聊,直接从怀里取出一张请帖,说朱家请她去喝喜酒,再无一言。他随即告了个辞,转身就走了。赵三娘盯着桌子上的请帖看了好久,暗想:她要是不问,他是不是就要把这张请帖昧下了还有他今天怎么回事儿怎么真好像宋知言说的那样,好似谁欠了他几千贯没还,一脸阴郁。程昱他本人自然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原本听说赵三娘叫他过去,他心里是很高兴的,二话不说就跑了过来。跑到一半儿,他忽然想起他大姑让他转交给东家的请帖没拿,忙折回去取。其实,距离朱鸿程和小杨氏成亲的日子还有好几天,请帖明天送后天送都没有关系,完全不必特地回去取。只是,他想要尽快借着送请帖的机会,和赵三娘多说几句话。话说回来,这个送请帖的机会也是他创造出来的。原本他大姑是想亲自把请帖送过来的,还是他想办法说动了他大姑,她才肯让他代为转交。他知道小杨氏能够彻底脱离丁家,这里面有赵三娘的手笔。想来收到小杨氏的请帖时,她会有很多话要说吧。然而,当他取来请帖兴冲冲来找赵三娘时,宋知言已经先他一步过来了。这些天,宋知言一直赖在同福茶楼里不走,他二人多多少少会有接触。他知道宋知言此人惯会胡说八道,嘴里说出的十句话里能有一句是真的就不错了,对于宋知言所说完全可以无视掉。可是心里明白是一回事,是否能够做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程昱明知宋知言是在瞎说,可还是被他所说搅得心绪不宁。他在想,宋知言所说也不无道理,性情、相貌、学识和家世,他确实是远不及宋知言,甚至他心里清楚,自己的条件要比宋知言所说的还要不堪宋知言可能不知道,他还有一个泥沼一样的家。不但不会给予他任何东西,还会抢夺他所拥有的一切。以自己这样的条件,就是寻常人家的姑娘也不会嫁进他家,更何况是东家的小姐呢正文 第二百九十六章 前来投奔这一刻,程昱为自己一直以来的痴心妄想而感到羞愧。他开始清醒地认识到,东家小姐不是他所能够企及的,他俩绝无可能。既然注定没有结局,那就早点断了吧。他暗暗告诉自己,从今天开始,赵三娘只是他的东家,再无其他。故而,今天他才会对赵三娘淡淡的,从头到尾都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可怜赵三娘这个傻丫头,直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第一次喜欢的人已经暗下决心要和她划清界限了,还幻想着过几日去喝喜酒时能够遇到程昱,到时候可以弥补今天的遗憾,好好和他说说话。这几日是赵四娘家一个月中最繁忙的日子,有各种帐需要结算。即便不久前赵三娘设立了专门的账房,从她家那些能写会算的伙计里考试选拔出了前三名,把他们仨调入账房来协助她管账,可她每到这几天还是会忙得不可开交,感觉累得要死。偏生她又答应了宋知言给他筹办文具铺,生怕晚上几天他又过来聒噪,只得在百忙之中抽空去办这件事儿,有时候得忙到天黑才能到家。这天晚间,在外奔波了一天的赵三娘回到家,意外看到了赵家二房的人。原来白天的时候,赵二郎带着乔氏和赵五娘过来投奔了。赵永忠虽然决意要和老赵家一刀两断了,可赵二郎这个侄子和老赵家的人大为不同,他还是放心不下的,一直关心着他。上次回姜家滩喝姜月娥的喜酒,他还亲自去乔家庄探望了一番。经过三个月的休养,身受重伤的赵二郎就能够下地了。伤好之后,他不愿意回老赵家,打算留在乔家庄。只是乔氏的娘家并不宽裕,无法让赵二郎一家久住。还是赵永忠听说后,特地请人给他盖了房子,还给了块地给他。原来,当初赵四娘家除了买下乔家庄靠河的那块地外,还在那儿另买了几块地,就将其中一块最肥沃的分给了赵二郎。有了赵永忠的多方帮衬,带着娘亲和妹妹的赵二郎总算是在乔家庄安顿了下来。谁知赵二郎还没过几天清闲之日,就有不速之客上门了老赵家的人一股脑儿地跑了过来。原来赵老爷子夫妇和肖氏为了躲避仇家的报复,相继逃回了赵家村。他们原以为逃回老家就安全了,却不想,范氏对肖云裳恨之入骨,连带着对他们也恨得要死,就算他们逃回了乡下,范氏也不肯放过他们。那天,范氏从庙里为儿子祈完福回来后震惊地发现,早上还好好的儿子如今居然就只剩下了一口气。为了救回儿子的性命,范氏将县城里甚至是府城里的名医都请了过来。那些名医却不约而同地表示,皮智杰头部受伤过重,又没有得到及时施救,拖到现在,他们也无能为力。于是回天乏术的皮智杰当天晚上就咽气了。她好端端的儿子到底因何而亡,范氏自然要查个水落石出。调查结果和她料想的一样,所有丫鬟都指证,正是肖云裳那个贱人亲手重伤了她的儿子。不仅如此,肖云裳伤人之后非但不及时去请大夫,还想法设法遮掩此事,害得他儿子最终失救而亡。范氏心里头那个恨啊,恨不能亲手将肖云裳撕碎了。可肖云裳那个贱人见机倒快,早就和她祖母跑得不见了踪影,让她遍寻不着。范氏心想,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肖云裳一个大肚婆带着一个小脚老太婆能跑到哪儿去十有八九是逃回了乡下的老家。范氏忙派人去老赵家拿人,出乎意料的是,肖云裳和厉氏居然不在那里。不在老赵家能在哪里找不到杀死儿子的凶手为他报仇,范氏简直就要发狂。狂躁的范氏再次派人前去老赵家,这一回,她让人把老赵家砸了个稀巴烂,连房子都拆了好几间,还打得赵老爷子夫妇和肖氏满地找牙,就连赵永年一房也受池鱼之殃,被打得满头包。这还不够,范氏还让人在老赵家挖地三尺,搜出了他家所有的细软,就连房契和田契都没有放过,一并夺走,连一个铜板都没给他们留下。细软倒还罢了,房契和田契上是有署名的,一般情况下,就是不见了也可以去官府补办。可那是一般情况,对于范氏来说,官府就相当于是她家开的,她拿走了房契和田契,可以很轻松地把名字改成她自己的,就彻底没老赵家什么事儿了。这样一来,赵老家积攒多年的家底一下子就一干二净了,甚至连他们现在住着的房子也不是他们的了。要是别人拿着他家的房契,他们还敢赖着不搬,可拿着房契的是范氏,借他们胆子也不敢赖着不走。当天他们就麻利地跑路了,栖栖遑遑地奔忙了半天后,最终去了高店村投奔赵永孝。或许会有人奇怪了,赵永孝不是在长乐镇上有房有铺吗就算铺子被挤兑得关张了,可房子应该还在呀,怎么不住在镇上,又搬回高店村了呢这里面的故事就比较曲折了。赵三娘离得远,凡是只能靠托人打听得知,有些内情自然无法悉知。就比如说,她一直以为赵永孝和李家二房的铺子是被肖家挤兑关门了的,其实事实并非如此。事实是,肖永业向赵永孝提出,让他关掉自己的豆腐坊,并说服李家二房也关掉他家的饭馆,然后过来帮肖家经营豆腐坊和卤味店。当然不会让他白关白帮忙,作为报酬,肖家会分两成干股给他。这里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