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赵四娘家> 分节阅读 3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0(1 / 1)

萍,让她用来改善李家生活的。赵四娘想到自个儿算是间接占用了李家的钱,就更想要照顾李家的生意了。于是赵四娘笑道:“王叔叔,你怕我未来的四婶念叨,我还怕我家四叔跑来找我算账呢咱们两家虽说是亲戚,可亲兄弟还明算账呢咱家也是做小本生意的,最是知道这里头的难处,能体会到王叔叔你做生意不易。所以啊,就按我爹说的:该是多少就是多少”王和泉听了,不由得鼻子一酸,“做生意不易”这句话实在是说到了他的心坎儿里去了。今儿天还没亮,他就推着一车沉重的货物,小心翼翼地从高店村出发了。可也就只有早上卖了五十几文钱,从晌午到现在愣是没开张。其实在这儿做了半个月买卖的他也知道,今儿不是集日,下晌很难会有生意,再等下去也没用,还不如回家算了。可是不行啊,奶奶看病抓药需要钱,媳妇体弱保胎需要钱,家里日常开销需要钱处处都要用钱,一家子老弱妇孺能指望的就只有他了而一整天下来,刨去成本,他连三十文钱都没有赚到。他,必须等下去直到刚才,眼见生意无望,心灰意冷的他才决定收拾东西回家,寻思着能不能另谋个出路尽管家里急需用钱,可王和泉也不愿意赚亲戚家的钱,依然想要拒绝,却被赵四娘的话音止住了。只听赵四娘径直说道:“小碗小碟一文钱三个,要是各买八十只的话,不怎么好算,索性各买九十只,一共是六十文钱。坛子和瓦缸的价钱前天我也问过了,分别是五文钱和十文钱一个,那么十个坛子和两个瓦缸加起来,一共是七十文钱。对了,铺子里还缺不少罐子。让我想想,还需要买五个大罐子和十个小罐子。我记得大罐子两文钱一个,小罐子一文钱一个,这些罐子加起来,一共是二十文钱。共计一百五十文钱。爹爹,数钱”赵永忠忙应了一声,飞快地取了一串钱出来,又从一堆散钱里数出五十文钱,一并塞给了王和泉。“这、这怎么行就算是不认识的人来买,他也肯定要讲价,不可能给全价的呀”王和泉推辞道。“怎么不行我在别家买东西,人家可不负责送货上门,给你全价是应当的”赵四娘劝道。“是呀,王兄弟,你就收好了对了,小碗小碟和坛坛罐罐都有货吧我今儿就拉回去,明儿你只要把两个瓦缸送过来就行了”赵永忠体贴入微地说道。赵四娘忍不住在心里哀嚎一声,心中大呼:不要啊不让我砍价就算了,可这么多陶瓷运回去很麻烦的。之前是没有办法只能自个儿运,可现在人家这么乐意给咱们送上门,干嘛不接收人家的好意呢王和泉见赵永忠父女俩一片心意,无法推辞,只得把钱收了起来。不过他坚持要把所有的货物亲自给赵四娘家送去,赵永忠也只得做出让步。“这样吧,我先把碗碟带回去。不为别的,明儿一大清早铺子里就急着用呢”赵永忠说得像个真的一样。赵四娘暗笑:老实人也开始扯起谎来啦王和泉听了,只得答应下来。这时赵永忠嘱咐道:“王兄弟,明儿你来送货,一直沿着去姜家滩码头的官道走,快到码头的时候,应该能看见一间草棚,那就是咱家铺子。你把东西送到那儿就成了”姜家滩的乡间小道实在不好走,赵永忠可不好意思让人家把这批陶瓷往家里送。宁愿明儿自家人辛苦些,自己动手再把陶瓷从铺子里往家里搬。趁着王和泉把从车上卸下来的小碗小碟往塞满稻草的草篓子里装,赵永忠父女俩忙往王和泉的车上塞了两封点心、一只母鸡和一袋大米。装好碗碟的王和泉抬头见了忙要拒绝,一旁的赵四娘忙劝道:“王叔叔,这可不是给你的,是给李家小姨肚子里的小宝宝吃的”赵四娘一面说,一面又从自家车上取了好几根棒子骨塞到王和泉的车上,接着道:“这些棒子骨虽不值钱,可把它炖成汤喝了对身体有好处,王叔叔你就拿回去给李家小姨补补身子吧”王和泉望了望车上放着的那一大堆东西,心里一阵犹豫:翠莲身子弱,这些正是她急需的,可是这些东西实在太贵重了赵四娘看到王和泉的神色,大概能猜出他心中所想,笑道:“王叔叔,你也不要觉得有什么负担,这些东西不是咱们花钱买的,是帮了人家一个忙,人家送的谢礼,咱们不过是借花献佛。嘻嘻,就当是我家四叔送给未来岳家的节礼吧”见王和泉还是不敢收的样子,赵四娘大呼一声:“哎呀,都这个时辰啦再不去买东西,人家铺子就要打烊了不能把咱家铺子里缺的东西补齐全,明天就没法儿做生意啦”她一边说,一边招呼赵永忠搬上碗碟赶紧走人。于是父女俩和王和泉匆匆打完招呼,就推着小车跑了。留下的王和泉心里涌起一股暖流。c正文 第四十八章 趁机敲诈为了节省时间,赵永忠领着赵四娘从集市旁的一条小巷抄近路向南大街走去。赵四娘见这条巷子的两边都是民宅,巷子中央有一棵两人合抱的榆树,榆树的四周这时恰巧一个人都没有。于是赵四娘站在树下,拉着赵永忠低声问道:“爹,刚刚我看你差不多把铜板都数给了王叔叔,咱们手上没几个铜板了吧”赵永忠见小闺女这么谨慎,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他也不自觉地跟着压低声音道:“是呀,就剩十几个铜板了。”其实赵四娘这是明知故问。她很清楚前两天手头紧,就没买多少白面和黄豆,如今家里的白面用完了,黄豆也所剩无几。早上得了五两赏钱,手头宽裕了,她爹就把家里所有的铜钱都带了出来,除了去肉铺提货外,打算全部用来买白面和黄豆。可再多的铜板也禁不住她这么花呀,就算加上汪掌柜给的六十文番薯粉钱,肉铺、铁匠铺、瓷器摊儿,一路下来,肯定所剩无几。“那可怎么办咱们不是还要去买粮买糖的吗没有钱可怎么行”赵四娘故作焦急状。“四娘你不用担心。咱们不是还有十两银子吗待会儿直接给银子呗十两银子对咱们来说是大钱,可那些大铺子应当找得开的”赵永忠宽慰道。“哦,提起银子,咱们不是还有一张银票嘛我记得南大街上有家钱庄,咱们顺路去把银票给兑换成银子吧比起一张纸来说,还是真金白银让人放心呀”赵四娘绕了半天弯子,终于用很细小的声音说出来她的真实意图。在孙记肉铺里看到赵永忠掏钱,赵四娘就开始打起那一百两银子的主意了。虽说这笔银子是她赚的,可要是拿回家,估计就落不到她的口袋里了。不如趁其他人不在,哄赵永忠把银子兑出来,自己从中抽那么几成,再用剩下的银子堵住家里人的嘴,她们也就不好意思再让自个儿把银子吐出来吧哎呀我也不贪心,只留三十两做私房钱就够啦赵四娘正美滋滋地想着,却被赵永忠的一句话给打碎了美梦。“四娘说的有道理。可刚刚回家的时候,我已经把银票交给你娘保管了。”赵四娘登时心头喷出一口老血,差点儿倒地不起:苍天啊三十两白花花的银子就这么飞了这银票若是落到家里其他人手上还好,落到了姜氏手上,加上她的坚定支持者赵三娘,别说是三十两了,就算是三两也别想扒拉出来。看到刚刚还精神抖擞的小闺女一下子焉了,赵永忠一怔,想了想,恍然大悟道:“四娘啊,实在对不住那一百两银子都是你赚回来的,爹爹也想让你抽个大头的。我原本不打算直接把银票交给你娘的,可你娘听说赚了这么多银子,生怕我会在路上把银票给弄丢了,就硬是让我把银票留在了家里。”见小闺女的脸色越来越黑,老实人赵永忠为了撇清自个儿,不惜把姜氏和赵三娘给供了出来,说道:“你娘和你二姐还让我把这十两银子也留在家里呢你爹我死活没肯答应,硬是给抢了出来十两虽说比不上一百两,可也够买好多好多东西啦四娘啊,你有啥想吃的、想要的,爹这就给你去买”一蹶不振的赵四娘听了她爹的承诺,精神稍稍一振,一咬牙,一跺脚,决定化悲愤为力量,前去南大街扫货。可还没走上两步,赵四娘就匆匆退了回来,示意赵永忠不要做声,拉着她爹连同手推车悄悄往榆树后面挪了挪。待她觉得藏稳妥了,才微微探出头去,只见赵永年和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女子,领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女孩子,有说有笑地走向前面不远处的一间民宅。赵四娘细细打量,只见那年轻女子中等身材,颇为丰腴。身上穿着裁剪合体的绸制衣裳,头上挽着妇人髻,插着金钗玉簪。虽谈不上多么美貌,一张杏核脸上,倒也有几分姿色,要比记忆中的二伯母乔氏年轻貌美得多。待得赵永年“一家三口”进去良久,赵四娘才低声揶揄道:“二伯真是好福气,不单坐享齐人之福,还多出个这么可爱的小女儿。啧啧,在镇上还另有这么大一间宅子爹,你不羡慕吗”“羡、羡慕有啥好羡慕的咱、咱们快走吧”赵永忠愣愣巴巴地说道。赵四娘扑哧一声笑道:“又不是爹你做坏事儿被人捉了现行,干嘛这么不好意思”“四娘啊,爹和你打个商量:这事儿昨儿你也没和你娘说,这以后能不能也不要提呀”赵永忠恳求道。赵四娘转了转眼珠,一口答应道:“行啊”见她爹满脸喜色,忙补充道:“不过我要封口费”“封口费那是啥”赵永忠奇道。“就是我答应不往外声张,爹你也得答应给我一笔小钱。”赵四娘狡狯地说道。赵永忠听说条件这么简单,长长吁了一口气,笑道:“刚刚不是说了吗十两银子,你要买啥都行”“真的买啥都行那待会儿不管我买啥,你都不拦着”赵四娘要求再次确认。赵永忠坚定地点了点头。赵四娘满意地笑了,见赵永忠这么好说话,开始得寸进尺,狮子大开口道:“那还不够。爹你得答应我,待会儿用那十两银子买东西,剩下来的钱都得归我。”“这”赵永忠有点儿犹豫。赵四娘立马变脸,撅起了嘴巴,嗔道:“爹,你不讲信用就算不是用来当封口费,你也答应过让我从里面抽点个大头的”赵永忠见小闺女有点生气了,忙道:“不是爹不答应,只是十两银子到最后一点儿都不拿回去给你娘,我怕你娘会不依呀”赵四娘先是摆事实讲道理,正色道:“这十两银子可是贵客因为丸子给我的赏金,虽说用来做丸子的材料是铺子里出的,可待会儿为铺子里买糖、买作料、买粮食,都会从这十两银子里面扣。这下两两抵消,铺子只赚不赔,那剩下来的钱理所应当要归我所有”然后开始灌甜汤,教唆道:“爹,你才是一家之主,只要你发话把剩下银子都给我,我娘就不敢不答应”最后决定下猛药,威胁道:“要是拿不到封口费,我心里一难受,失魂落魄的,说不定会控制不住自个儿的嘴,把二伯的秘密不小心说出来呢”忠厚老实的赵永忠哪里是奸诈狡猾的赵四娘的对手,在这番软硬兼施之下,立刻败下阵来,只得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志得意满的赵四娘这才迈开她的小短腿,继续向南大街进发。c正文 第四十九章 化整成零到了南大街,赵永忠父女俩最先去的是位于街口的杂货铺。杂货铺的掌柜也一眼就把父女俩给认了出来,倒不是他记性有多好,主要是这父女俩三天都没换衣服了,而穿成这样却舍得花钱买那么多作料的客人,实在是少见得很。“小姑娘,这回你想买些啥呀”那掌柜问道。赵四娘上回买的作料足够平常人家吃上一年了,他可不认为这回小姑娘又是来买作料的。“您家的作料我用着挺好的,打算再买一些。另外还要称上几斤糖。”赵四娘答道。得到出乎意料的答案,那掌柜不禁一愣,探头看向父女俩停在门边的那辆手推车,登时悟道:“小姑娘,你家不是要请客,就是开吃食铺子的吧”“掌柜您眼力真好,猜得一点儿都不错咱家就是开面铺的。以后啊,会时不时来您家铺子里添置些东西,这价钱上您可得多让点儿呀”赵四娘笑道。“这个好说,我肯定给你最优惠的价钱”那掌柜忙应道。赵四娘笑着谢过了,便开始挑选作料。之前赵四娘为了把赵永忠给拐到南大街来,撒谎说要买贵重的作料。如今赵四娘为了圆谎,只得让伙计把各种作料都包上了几大包,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