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也都担忧着,可家里的情况迫使他们只能做一天算一天了。于是听赵四娘说到这儿,众人心中的隐忧一下子都消散了,个个眼睛都亮晶晶地,仿佛看到了铺子的美好前景。c正文 第三十九章 思虑不周“爹,我看你也别忙着杀啥鱼了,这活儿有我呢要不你现在就去瓦匠那儿问问,盖间铺面要花费多少银钱、得置办哪些东西我看这事儿越快越好啊”姜月娥是个急性子,觉得这屋子确实应当盖,便忙不迭地催促她爹赶紧去打听。“你这丫头,怎么这么性急下晌再去问也来得及,爹都忙了一早上了,你也让他歇会儿”姜氏轻斥妹妹道。姜老爷子摆摆手,忙道:“你妹妹说得在理,这事儿确实得赶紧办。要知道这屋子晚盖一天,咱们就得在草棚里多做一天生意,说不准哪天就会碰上下雨天,到时出不了摊儿,肯定得少赚好些银钱呢嗯,是得现在就上路,毕竟盖房子是件大事儿,我得多跑几家问问看。打听清楚了,咱们晚上再合计一下,弄出个章程来。”“话是这么说,可咱们村没有瓦匠呀要打听的话还得跑去邻村,要是想多问几家就得跑好几个村子呢那得多累呀要不”姜氏本想让赵永忠代替她爹去,可一想到赵永忠待会儿得和赵四娘一起去镇上,不禁犯了难。“外公,您也说了,盖房子是件大事儿,咱们可以分几天访,细细地打听,用不着这么着急。退一步讲,就算少做一两天生意也不碍的”赵四娘也生怕姜老爷子会累着,忙跟着劝道。姜老爷子心里甚是熨帖,笑道:“你这孩子,尽瞎操心你外公我在船上劳碌了一生,都没觉着累。就这么几里地,还能把你外公给累着不成”说罢,他就准备即刻出发。赵四娘知道姜老爷子也是个恨活计的主儿,能够今天做完的事儿决不愿意拖到明天,她怕是劝不住了,于是说道:“我看这样吧,您也别一个人上路,还是领着我大哥一块儿去,两个人路上也好有个照应。”“是啊,外公我陪您一块儿去吧”赵三郎也道。“你一个人跑那么多村子,咱们都不放心呢就带上三郎吧”姜月娥真想打自己的嘴两下:让你嘴快,教唆你爹赶几十里路于是她也出言恳求道。“铺子里少了我一个应该还转得开,可要是少了三郎”姜老爷子沉吟不决道。如果可以姜老爷子也不希望让家里人担心,他也愿意带上赵三郎一起上路,只是条件似乎不允许呀家里安排他专门负责迎来送往、收款结账,不让他接手其它活计。有时他见赵四娘她们太忙,想要过去搭把手,孩子们太孝顺,生怕累着他,都拦着不让他干唉,他这活计最轻省了,少了他也没啥。可三郎不同,他负责跑堂,那可是主力军,要是把他带走了,铺子里恐怕会忙不开。“我看这样吧,今儿咱们备的料都用得差不多了,继续留在这儿也没多少东西好卖的了,倒不如把铺子收了,用剩下的东西整治点吃食,权当是晌午饭。吃好了外公您和我大哥就直接出发,咱们也回去各忙各的。”赵四娘建议道。“就这么收了,多可惜呀还有好些东西没有卖掉呢”姜老爷子心疼道。姜氏她们虽然都希望姜老爷子不要担心铺子里的生意,带着赵三郎同行。可听见现在就让收摊儿,虽没有出声,可都是一脸犹豫。赵四娘笑道:“哪里还有好些东西可卖呢您看,肥肠一大清早就卖光了,猪头肉、炖猪蹄和烧小鱼,对了还有豆腐脑,差不多都被刚才的商队包圆了,就剩下一点儿零头。大骨汤也用完了,肚肺汤和鱼汤都只剩下小半锅。再说面吧,白面就剩下几截面头,三和面虽剩下的多一些,可至多也只够做十份儿的了。咱们现在有九个人,把这些东西解决掉刚刚好,今儿就不要再想着做生意了”众人听了也只得罢了,姜老爷子刚要点头答应,勤俭节约的姜氏却不死心,说道:“剩下的两种汤看着不多,可加起来也有三十碗左右。咱们吃面最多用掉十碗,还有二十碗可卖呢那可值二十个大钱呢反正光卖汤也不费啥事儿,我和孩子他爹俩人留在铺子里就足够了,其他人可以回去歇着。”赵四娘扶额,她娘这是掉到钱眼儿里去了吧刚要开口劝她,却被赵三娘使眼色止住了。要搁平时,姜氏也不会把碗汤都算计得这么清楚,肯定会招呼大家多喝几碗,也就解决掉了。可是刚刚提到了房子,这触动了她的心弦:她们家的房子还没有着落呢如今住着的娘家地方太小,一个炕上睡了八个人,今儿她大嫂回来了,那就成九个人了。现在勉强还能挤挤,可孩子们渐渐长大了,以后可咋办呢不行这房子得赶紧盖起来为了筹钱,不要说能赚二十文钱了,就是一文钱她也不能放过呀都说母女连心,姜氏的这种急切的心情,赵三娘这个做女儿的完全能够体会得到。至于赵四娘嘛,那是个冒牌的,自然是感受不到的。“能赚一文是一文就按娘说的办吧不过我也留下来,卖汤虽说不费事儿,但最后收拾铺子的活儿可不轻省,我得搭把手。”赵三娘道。众人觉得姜氏母女说得有理,于是商量了一下,决定吃完饭后,让赵永忠、姜氏、赵三娘和赵四郎留在铺子里继续做生意,让姜月娥带着赵四娘和姜小虎回去歇息。赵三娘见赵四娘嘴上虽没说什么,可满脸的不以为然,知道她是因为今天赚了五两银子,就看不上这些小钱了。“咱们不留在铺子里做生意成吗汤咱们每人多喝两碗是可以喝掉,可这些豆腐呢难道也每人分上那么两三块当饭吃掉也不知道你这账是咋算的,这么大两板豆腐明晃晃地摆在那儿,你都没算进去。”赵三娘指着豆腐挑眉道。心想:本来看你今天表现上佳,想放过你的,可看你那气人的小样儿,就忍不住想刺你几句。豆腐啊,对啦赵四娘猛然想起:今天做了两板豆腐一共三十二块,做汤用掉五块,邻村来人买了两块,还剩下二十五块。和昨天的一售而空相比,实在是销售惨淡。之前她还在担心豆腐会卖不掉,可那支商队一来,就忙忘了。放豆腐的地方又离灶台较远,刚才做余货统计的时候,她一时大意就没把豆腐算进去。不过死要面子的赵四娘怎么可能当着大家的面,承认自己的疏忽于是她硬着头皮狡辩道:“我没提那些豆腐,才不是因为我忘了,是因为我早就给它们寻好出路了”除了眼尖的赵三娘,大伙儿还沉浸在赚了大钱的喜悦中,谁都没有发现还有那么多豆腐没卖掉。经过赵三娘的提醒,大伙儿这才想起那些滞销的豆腐,都有些着急了。这时听赵四娘说有解决的好法子,众人听了都一脸惊喜地望向赵四娘:四娘,你给豆腐找了啥好出路呀出路其实我还没想过呢看见大伙儿用殷切的眼神注视着她,她只觉压力山大,一双美丽的眼睛,滴溜溜地转个不停。c正文 第四十章 一人计短赵三娘见赵四娘眼神游移不定,就知道妹妹又在扯谎。不过刚才那些话甫一出口,她心里就后悔了:妹妹小小年纪就整日为家计操心,铺子里最要紧的活儿全靠她一个人撑着。今儿能赚到五两银子,确实全是她的功劳,就算有些得意又怎么了还有那些豆腐到现在都没有卖完,其实自个儿要负主要责任:就是因为自己不停催促爹娘,他们一慌神才没把豆腐装车,使豆腐错过了最好的销售时机。自己亲眼看到早上好几个客人过来要买豆腐,铺子里却拿不出货来。唉,自己这个姐姐本就做得不够称职,现在还去刁难妹妹,让妹妹下不了台,真是太混了于是赵三娘忙替赵四娘解围道:“咱们晌午不是没多少汤好卖了吗正好刚刚外公去买鱼的时候,摊主送了两斤小鱼做添头。我猜妹妹肯定是想把豆腐和小鱼一块儿烧成豆腐汤,就跟早上一样还是妹妹聪明,这豆腐汤可比单卖豆腐赚钱多了呀”要是其他死要面子的人这会儿好不容易有个台阶下,肯定会顺着赵三娘递过来的梯子往下爬。可赵四娘不一样呀,她除了死要面子之外,更要命的是脾气还很别扭。哼,说了我会给豆腐找个好出路,就一定会做到。烧汤多没创意啊赵四娘迅速在脑海里搜寻用豆腐做原料的吃食。要不就做豆腐丸子吧不行,太费油,而且豆腐是素的,销路未必好。那怎么办呢电光石火之间,一个念头涌上心头。“二姐说得对,咱们可以把豆腐烧成汤晌午卖。可烧汤也用不着几块豆腐,估计还会剩下不少。不过大家大可不必担心,我真的有办法把卖不完的豆腐用掉。”赵四娘自信满满地说道。“啥办法呀”赵三娘好奇地问道。妹妹看上去不像在瞎说,就这么一会儿工夫,她真想出了解决的法子“办法嘛待会儿再说吧咱们先做晌午饭吧,外公和大哥还得赶路呢”小心眼儿的赵四娘故意卖关子不肯说。哼,让你抢白我,就要吊吊你的胃口。不过这回赵三娘不以为忤,反而欣然听从赵四娘的意见,开始忙起晌午饭来。铺子里的其他人也没有闲着,纷纷忙活起来。有的洗碗刷桶,有的收拾桌子,还有的杀鱼剥虾不一会儿,方才有些凌乱的铺子就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灶台上一口锅里微火温着肚肺汤,另一口锅里小火煮着鱼炖豆腐汤。这锅鱼汤可不是早上剩下的,而是赵四娘新做的。里面不仅放了两斤小鱼和五块豆腐,还放了好几个剔除了鱼肉的鱼头和鱼骨,使汤汁闻起来更加香醇。一时间伴着汤水的香气,一股温馨的气息弥漫着整个铺子。铺子里一共坐了两桌人,其中一桌是一对带着两个小孙子的老夫妇俩。他们点了一碗鱼汤和一碗肚肺汤,把随身带着的窝窝头掰进热汤中。这汤他们自个儿可不舍得吃,要喂给两个孙子吃,那两个孩子却很孝顺,坚持要和爷爷奶奶一起吃。一家人其乐融融。而这边一桌围坐着赵四娘她们九个人,每个人手上都捧着一碗汤面,桌上放着一盘内容丰富的菜:有好些黄豆,有几块猪蹄,还有几片猪头肉,吃到最后还能发现几条小鱼这些都是卖剩下来的边角料,可大家伙儿都吃得有滋有味。这时姜月娥瞥见灶台边放着的草捂子,忍不住赞道:“四娘做的这个叫草捂子的东西还真好使刚才做大骨汤面的时候,从里面舀大骨汤,那汤都放了一早上了,竟然还是热气腾腾的”“是呀,要是多几个就好了就不用为温肚肺汤占用一口锅了,还能省好些柴火呢”姜氏也叹道。原来铺子里只有一个草捂子,现在里面装着早上烧好的鱼炖豆腐汤。肚肺汤要想保持温热,使客人随到随吃,就只能放在锅里不停加热。“这事儿容易办待会儿我不是要去好几个村子嘛,总有村子会有稻草或是麦秆的,我问人家要几捆回来。晚上咱们跟着四娘做,多做上几个就是了”姜老爷子笑道。接着他又转头问道:“四娘,真的不用外公帮你把鱼肉剁成鱼茸这活计可有些费力气呢”“是呀,要不然你就在这儿把鱼丸和虾丸给做了呗咱们帮你把鱼虾剁好,省得你回去费事儿”赵永忠也劝道。其实之前赵四娘是打算在铺子里制作鱼丸和虾丸的,为此她还特地让赵永忠回去取了鸡蛋。不过那时她以为过了早上的饭点儿一直到晌午,铺子里都不会有什么生意。可是到了现在这个点儿,外面依然时不时有路人经过,好些人往里面好奇地张望着,还有几个人被香气吸引,直接进来询问。对于铺子的生意来说这是好事儿,可是对于她做鱼丸和虾丸可就大大不妙了。赵四娘见那祖孙四人吃完后离开了铺子,这会儿铺子外面正好也没有人经过,于是低声说道:“这儿人来人往的,我生怕做鱼丸和虾丸的法子被人家看去了,还是回家做的好。”赵永忠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小闺女只让小姨子帮她把鱼肉和虾肉取出来,却说什么也不肯接着往下做了。“爹,实在是对不住,让你白跑了一趟,结果这篮子鸡蛋都没用得上”赵四娘歉疚道。“这有啥前后也没几步路,累不着你爹我。再说了四娘你带回家去做,也是为了铺子的生意着想嘛还是你想得周全呀”赵永忠赞道。“呃四娘啊,有几句话不知当不当讲”赵三郎犹豫道。“大哥,有什么话你尽管说呗”赵四娘笑道。“其实吧,我是觉得做鱼丸的法子并不复杂,哪怕别人没看见是怎么做的,只要用心一琢磨,就能明白个七七八八。所以这鱼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