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赵四娘家> 分节阅读 1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4(1 / 1)

算,一升白面至少能做四碗面条。我打听过,林家面馆的口碑很好,人家都觉得他家的面条分量十足,所以我们家要是卖面条也按照这个量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刚刚娘也说了我那肚肺汤其实不值钱,真正卖的时候还可以多往锅里掺点水,成本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我们家每碗面条的成本不到两文钱。大家说说看,码头上有这么好喝的肚肺汤面,要是只卖三文钱一碗的话,应该会有人买吧”众人寻思,一碗口味这么好,可以吃到肉味的面条,只卖三文钱,即使放在码头上也不愁没人买吧要是真有人买,一碗他们就可以赚到一文钱,这个买卖似乎可以做啊赵四娘补充道:“要是三文钱他们还嫌贵,那咱们就单卖给他面汤。反正肚肺汤不值钱,咱们就算光卖汤,一文钱一碗,也能赚到钱”听到这儿,众人的眼睛都发亮了,都觉得这个生意可以做啊“外公,爹爹,要不咱们就试一试”一直在一旁低头思索的赵三郎忽然开口道。姜老爷子和赵永忠对视一眼,都点点头。只是众人里谁都没有做过生意,都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于是两家人从堂屋里搬来长凳,一起坐在姜华的屋子里开始商量每一个环节。首先讨论的就是面铺的选址问题。“我看也不要找啥铺面了。我见过镇上在没有铺面,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小推车上,到了集市在小炉子上支起个小锅就开始卖面条的。要不咱也把肚肺汤熬好了放到木桶里,再去买个小炉子,带上个小锅啥的,推着咱家的手推车就去码头上”杨氏提议道。这时赵三郎忽然道:“小妹,我知道你学了一手做面条的好手艺,所以想开卖面条的铺子。不过咱们单卖面汤,不卖面条是不是会更好些赚得不见得会比同时卖面条少多少,最重要的是咱们可以少出些本钱。就像那个小炉子,不卖面条的话就不用买了,可以省不少钱。”赵四娘不禁一怔,她没有想到从小在地里和庄稼打交道,从未接触过生意的赵三郎能够想到这一层。“大哥,要是我卖的面只有白面做的一种,确实像你所说的,那不卖也罢。”赵四娘道。“难道你打算在白面里面掺玉米面可那样的话,客人不见得还愿意掏三文钱出来买呀”杨氏沉吟道。赵四娘摇摇头,说道:“其实我坚持要摆面摊儿卖面,是因为我打算卖用番薯做的面”“啥番薯也能做面”众人都惊到了。“这个方子其实也是师父教给我的。他说可以先把番薯打成粉,再把番薯粉做成像面条一样。”赵四娘道。“真的是真的吗要是番薯也可以做面条的话,那真是真是”杨氏握住赵四娘的手,激动得语无伦次。赵四娘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番薯做过的面条我还吃过,虽说口感不如白面好,但也差不到哪儿去”这时不光是杨氏,大家都沸腾了这里的番薯不值钱,一文钱卖好几斤都没人要,光姜家就还有好几千斤,眼看放在地窖里就要坏掉了。要是能做成面条卖掉,哪怕卖得再便宜也是个进项呀赵四娘沉吟道:“只不过我听师父说过,做番薯面条要好多步骤,做起来很是辛苦”“怕啥辛苦咱啥都没有,就剩一把力气了,不吃点苦怎么成”姜老爷子激动地说道。要是真能把这番薯面条做出来,家里欠的债就能还上了其他人也点头称是,就连赵四郎和姜小虎两个孩子也道:“咱们也不怕吃苦”“做这番薯面条得要有称手的工具,现在我们什么都没有,还得慢慢摸索,想来一天两天之内是弄不出来的。可我们急需钱,必须尽快去码头上做生意赚钱。咱们人手也多,不如兵分两路,一路在家做番薯面条,一路去码头上做生意,怎么样”赵四娘提议道。众人都觉得赵四娘说得有理,纷纷点头附和。“刚刚外婆提议说,直接推着手推车去码头上摆摊,这样也成。不过要是遇上刮风下雨,咱这生意就做不成了。我听娘说,通向码头的官道旁边的地也是属于姜家滩的。外公,你能不能去和那块地的主人商量一下,我们给他点租金,在那块地上搭个简单的草棚做生意这样也花费不了多少,有个固定的铺子招揽的客人也更多些”赵四娘道。只听姜月娥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说道:“哪里还用去跟别人商量,那块地就是前儿咱家从别人手上买回来的”既然有这样的天时地利,大家都同意就在那块地最靠近码头的地方搭个草棚和两个灶台。铺子的选址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大家开始商量要置办些多少锅碗板凳,还把每天的肚肺、白面用量核算了一遍。虽说是小本生意,可这么零零碎碎的一套东西置办下来,也差不多要花上一贯钱。赵四娘笑道:“爹,你怀里那一两银子刚捂热,就要送出去了”“怕啥有咱闺女在,这钱马上能赚回来的”经过今儿晚上,赵永忠对自家女儿很有信心。这时姜老爷子有些不自在,说道:“咱们两家说是合伙儿做生意,可这本钱却都要你们家出,我”他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呀“外公,您说啥呢这开铺子的地皮是您家的,以后做番薯面条要用到的番薯也是您家的咱们两家只是出的本钱不同而已。”赵三郎劝道。“是呀,外公,咱两家都出了人手不是说到这人手,咱们快来商量一下咱们中那些人出去做生意,那些人留在家里做番薯面条吧”赵四娘也劝道。于是众人又把人手分配讨论了一番,达成一致后,这才散了,各自休息。正文 第二十章 万事俱备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姜氏就摇醒了姜月娥和赵三娘。原来昨晚说好了由她们三个负责在家做番薯面条,她们打算今儿早点儿去地窖里挑选番薯,拿到河边去洗干净。赵四娘隐隐约约听到身边有动静,便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见她们起身了,便打算坐起来。姜月娥见状忙按住她,轻声道:“四娘,你再睡会儿。”赵四娘摇摇头,一家人都在为了生计努力,她也要做些什么。姜月娥见劝不住她,也只得罢了。等到姜氏她们把从地窖里选出来的几筐番薯洗好,从河边回来的时候,杨氏已经在赵四娘的帮助下,做好了早饭。这会儿家里的男人们也都起身了,于是大家围坐在一起吃早饭。桌上除了摆着杨氏早上新蒸的窝窝头和昨天晚上剩下的骨头汤外,每个人面前还摆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豆腐脑。喝上一口,只觉得入口即化,咸香可口,惬意得不得了。“这是嫩豆腐”姜老爷子诧异道。“是嫩豆腐没错,不过四娘说这叫豆腐脑。这可是四娘起了大早,拿着昨儿晚上泡好的黄豆,跑到村里的石磨那儿磨了豆浆,现做的。”杨氏赞道。众人听了,都露出佩服的神色。要知道,这豆腐可不是随便谁都会做的,那可是人家豆腐坊的不传之秘“四娘,这豆腐脑你会做,那豆腐会做不”赵三郎问道。赵四娘点点头,说道:“当然会了今儿晚上咱们就吃炖豆腐。”“那这一斤黄豆能出几斤豆腐呀要是有赚头的话,咱们就顺带着卖豆腐”赵三郎提议道。赵四娘一愣,她没想到一向沉默寡言的赵三郎,这回会率先出声。不过她随即笑道:“一斤黄豆大概能出三斤豆腐。”“一斤黄豆四文钱,镇上一块一斤重的豆腐卖两文钱,咱们要真能卖出三块豆腐,就能赚两文钱。”赵三郎合计着。有赚头众人心中一片雀跃。“我刚刚站在旁边看四娘做豆腐,也不难做,不如咱卖面条的时候就捎上两板豆腐”杨氏看向姜老爷子和赵永忠。姜老爷子和赵永忠都点点头,这买卖可以呀“外公,爹爹,大哥,你们难道不觉得我做的豆腐脑要比豆腐好吃得多吗”赵四娘一脸委屈道。“咱们四娘做的豆腐脑当然好吃了,你爹我这辈子就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赵永忠忙安慰女儿道。“那咱们卖啥豆腐呀,就卖我做的豆腐脑呗”赵四娘提议道。有没有搞错面条铺子兼卖豆腐,你们可不可以专业一点儿“四娘,你做的豆腐脑咱当然会卖,不过也可以同时卖豆腐呀”赵三郎劝道。“大哥,一斤黄豆大概可以做十五斤豆腐脑,要是咱们每碗装一斤豆腐脑,卖价两文钱,一共可以卖三十文钱,黄豆和调料的成本顶了天了算是十文钱好了,咱们就可以赚二十文钱,要比卖豆腐赚的钱多得多”赵四娘低下头吸了一口豆腐脑,接着道:“做豆腐是不难,可咱们家没有石磨,还得跑到村里的公用石磨那儿,把豆子磨好了再运回来,太费力气了豆腐脑能赚不少钱辛苦点儿就算了,做豆腐又赚不了几个钱,费那个力气做什么”不等赵三郎接话,杨氏开口道:“你这孩子,咋就不懂积少成多的道理呢三斤豆腐只能赚两文钱,那咱们做十六斤一板的豆腐,每天做两板,要是能把这三十斤豆腐卖出去,也能赚上二十文钱呀”“咱们村和附近的几个村子里都没有豆腐坊,要买豆腐还得去镇上。要是咱们在铺子里放上两板豆腐,干活的人路过咱家铺子,总有人会愿意买上两块带回家的。”姜老爷子也觉得顺带卖豆腐是个好主意。“就为了两板豆腐,少说得磨十斤豆子,”赵四娘撇撇嘴,表示不赞同。“你这孩子,不就是十斤豆子,我虽老了,这点儿活儿还干得动的磨豆子这事儿,就包在我身上了”杨氏坚持道。“娘,哪能劳累您呢反正咱们几个要去磨番薯,顺便就把豆子给磨了呗”姜氏忙道。说罢,姜氏瞪了赵四娘一眼,赵四娘只得乖乖闭嘴。吃完早饭,杨氏留在家里料理家务,照顾姜华和孩子们。姜氏、姜月娥和赵三娘要去切番薯,然后再把切碎的番薯磨成番薯浆。姜老爷子则带着赵三郎,去找同村的人帮忙搭草棚和砌灶台。至于赵四娘嘛,就跟着赵永忠一起去镇上采购。众人商量好了,要尽量在今天之内,把准备工作做完,争取在明天就让铺子开张。当赵永忠和赵四娘爷儿俩推着一辆装得满满的手推车回到姜家滩时,又快到了申时。今儿赵四娘一下子买了五副猪下水。因为大家商量了,铺子刚开始,不懂行情如何,东西不敢多做,每天就烧两副试试看。又想着明天是开张第一天,恐怕会很忙,就把后天的量也一起买了回来。反正把猪下水处理好后,腌在罐子里,不但不会坏,反而会更加入味。至于多出来的第五副,那是买回来今晚烧菜请客的。这不赵四娘刚回姜家,屁股还没捂热,就被抓到灶间帮忙了。自从赵四娘露了一手后,大家都觉得下厨这种活计缺她不可。不过最悲催的还是赵三娘,虽然她已经做了心理准备,可当五副猪下水摆在她面前时,她的嘴角还是忍不住抽搐起来。在听完赵四娘讲解好处理猪下水的方法后,姜氏和姜月娥终于明白赵三娘为啥会露出这副欲哭无泪的表情了。没想到呀,一向彪悍的侄女居然会被几副猪下水给弄得没辙,姜月娥很不厚道地在心里暗笑。“三娘啊,你别担心,咱们一起洗”姜月娥好不容易憋住笑,一本正经地安慰道。“今儿买得有点多,以后一天就只有两副,娘和小姨全包了,就不用你动手了。”姜氏也忙哄道。赵三娘轻哼一声,噘嘴道:“反正这猪肺我是受够了,剩下的我全洗了也成”姜氏见自小就主意大的二女儿,居然撒起了娇,不由得也乐了,忙连声答应她。一旁的赵四娘听了,神色复杂地看向赵三娘,暗道:姐,你确定吗今天的猪下水里可有猪大肠呀原本赵四娘是只想买肚肺的,一副猪下水肉铺老板开价四文钱,赵四娘砍到三文钱,又问能不能不要猪大肠,两副给五文钱,结果老板死活不肯。要知道肉铺里的猪下水是用来做添头的,很少有人会掏钱买,这中间最难送出去的就是猪大肠了。如今好不容易有人愿意掏钱买,还不赶紧把猪大肠给卖出去。无奈的赵四娘只得把猪大肠也拿了回来。赵四娘心里在不停地天人交战,到底要不要劝家里人把猪大肠扔掉呢不劝吧,让她洗的话自己固然是下不了手的,让别人洗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