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二章(1 / 2)

魏征面色严肃走上前,道,“陛下晚年竟有如此奢靡之举,耗费人力财力大修宫殿?臣恳请陛下时时记住————身为帝王,当克己制欲,去奢省费,不可以天下公器为私用!”

李世民点点头, &34;魏征言之有理!回头你上道折子,言辞须再犀利些!朕拿来贴在墙上提醒自己,老年切不可犯此糊涂!&34;

尉迟恭还沉浸在愤怒中,他站出来气咻咻道,“哼,大伙都知道我尉迟老恭是个打铁出身的冒四咂粗人,原本就不懂什么为主公从一而终,谁给我口饭吃,我就为谁效力!我效力过杨广,也帮宋金刚和刘武周打过仗!但能让我甘愿豁出这条命死心塌地追随的,只有今日的陛下昔日的秦王!那些后世之人凭什么污蔑我家陛下!背后抹黑算什么好汉,有本事喊他们来找我尉迟老恭打一架!&34;

魏征扭头瞥他一眼,凉凉道,“原”迟将军勿恼!若果真如神画所言,有陛下推翻我的功德碑一事,我也并不恼怒,反而会感激陛下愿意为死去的我立一块功德碑,当然,到时请陛下不必选名贵的石头&34; (1)

尉迟恭翻了个白眼转过头,谁要跟你这个一天到晚找我家陛下茬的人讲话!

李世民以掌击桌,爽朗笑道,“好,魏征,朕答应你!待你百年后,朕会亲手为你写功德碑文来弥补神画中朕的推碑之错!”

长孙无忌突然觉得后背凉飕飕的,在朝堂上讨论这个话题,怎么感觉有点奇怪…

此时的唐国公府大门紧闭,同样阖着门的花厅里,李渊一手抱着李二郎,一手指着面前的小屏幕,气愤得满面通红,“荒唐!二郎不靠穷兵黩武就能把突厥给灭了,还让四海疆域尽归大唐,都能跟秦皇汉武并列干古一帝了,他们为何还要抹黑二郎!”

窦氏伸手揉揉可爱儿子的小脑袋,笑道,“这有什么?嘴长在别人身上,随他们爱怎么编排就怎么编排!秦皇汉武不也被人编排吗?咱家二郎又不怕,他是不会被流言蜚语影响的,对吧二郎?”

三岁的李二郎笑嘻嘻揪着他阿耶的髯须玩, &34;我不怕!我什么也不怕!我以后要当大将军!&34;

李建成压低声音,疑惑道,“玄武门之变是何意?莫非那神画预言是提醒我们,二郎在玄武门发动兵变逼宫的?”

李渊面色凝重道,“兴许是这样!不过…奇怪,真是这般,二郎率领大军攻入

大兴城,为何不从承天门走?”

儿人白思不得其解,均是一头雾水,只有当事人拿二郎在摇头晃脑笑嘻嘻扫手玩。

李渊心间不免涌出几分悲凉,他对妻子感叹道,“方才听神画后世之人所言,晋王登上皇位后一通瞎折腾,让姨父好不容易统一的中原大地再一次陷入四分五裂的战火中,天下无辜苍生何其可怜!夫人,若大隋将来有仁君即位,咱们不让二郎抢这皇位,让四方百姓稳稳当当多过几年好日子,可好?&34;

窦氏这回倒是点点头, “认真说起来,你姨父虽与我族人有家仇,却实在算得上一个好皇帝,待他日后山棱崩,若是新君能延续他的仁政让百姓安安生生过日子,二郎倒也不必…”

李渊心头刚刚一喜,就听她话锋一转,“不过,你也看到了,咱家二郎做皇帝有多尽心尽力,那时的天下会变得多安定,连如今这般强大的突厥都被他灭啦,中原再无战火!我现在把丑话说在前头,咱们儿子的本事在这儿摆着,若你那几个表兄上位后胡乱折腾天下黎民,我定会支持二郎取而代之!&34;

李渊沉重地点点头。

大兴皇宫再次传来鬼哭狼嚎的哭叫声,杨坚累得气喘吁吁,一把扔下钢鞭坐下,神色悲凉呆呆看向殿外,独孤伽罗忙道,“那罗延,你打累了就歇着,让我来吧!”

身上被打得皮开肉绽的杨广涕泪横流爬到她脚下,“母后,您是最心疼我的呀母后!儿子到底做错了什么…”

一夜之间,自己精心筹划多年得来的太子之位没了!自己变回晋王,而杨勇那窝囊废又成了太子!父皇看他的眼神像看仇敌一样!

还接连两趟被打得个半死!为什么!到底是哪个王八蛋在背后放冷箭陷害我!

独孤伽罗居高临下冷冰冰地看向这个素日最得自己欢心的儿子,他长得俊美潇洒,自小便聪慧,又嘴甜孝顺,生活用度朴素从不奢靡,还跟萧氏感情极好从不拈花惹草,跟荒唐的勇儿比起来,简直样样都好!加上他打仗也颇有天赋,自己才劝那罗延换他当了太子!

没想到,自己这个决策,竟酿下日后大隋灭亡之祸!

原来都是假的!一切都是他伪装出来的!为了太子之位,这个心机深厚的儿子竟能隐忍那么多年!

/

独孤伽罗想到这里悲痛恼恨交加,撩起衣袍狠狠一脚朝他踢去,“孽畜!你可知这大隋江山,是你父皇顶着被天下人辱骂谋权篡位之名,从你外甥手上夺来的!”

“你可知如今这安居乐业的黎民,这天下各处充足的粮仓,是你父皇一刻不敢懈怠,兢兢业业休养生息换来的!你这混账东西,你到底是如何作天作地,才会把你父皇苦心经营的大隋折腾得亡国啊!混账!”

杨广听得怔愣在当场,我把大隋折腾得亡国了?怎么可能!我还没当上皇帝呢!他们这是老糊涂疯了吧!我有一腔比肩秦皇汉武的雄心壮志,大隋绝不可能在我手上亡国!

他急忙张嘴解释道,“母后,儿子没有…”

杨坚暴喝一声,“滚!来人!把他给朕拖出去,别脏了朕的甘露殿!”

几个侍卫进殿扶起杨广,“晋王殿下,请吧!”

杨广不甘心啊!他挣扎着大喊,“父皇,冤枉啊!儿子又没当上皇帝,怎么会亡我大隋!父皇,是有奸人要害我啊…”,有侍卫偷偷瞄了一眼陛下发青的脸色,忙掏出一块随身携带的破布塞到晋王嘴里,将他连拖带拽出了殿门。

独孤伽罗走到杨坚身旁,伸出一只手轻轻为他抚背顺气,“那罗延,打完心情好点了吧?别气了,啊,年纪大了得当心点身子!咱们往后好好培养勇儿的几个孩子吧!”

杨坚拍拍她的手背,摇摇头,&34;你也看到了,那李二郎当皇帝当成那样,都要被后人骂啊!杨广那孽子能把我大隋折腾没了…我杨家父子,我大隋,不知更要被多少后人看不起!”

“我从没想过,苦心操持这么久,最后名声还比不上武帝!伽罗,若提前二十年获知这一切,我不会害怕,我还有时间!可如今你我已是古稀之年,真的不甘心呐……”

独孤伽罗流着泪来到他面前跪下,“那罗延,是我误了你!新婚之时,你发誓此生永无异生之子,这么多年来我以此誓为由死死管着你,让你只得了我生的五个儿子,却不想这些混账东西,个个不成器!&34;

“都怪我,忘了自古皇帝应该多子多福的古训!若你眼下还有许多庶子,大隋何至于落到后继无人的地步!&34;

杨坚急忙弯腰扶她起来,“伽罗,你这是做什么?此事怎么能怪你?我待你一片真心不假,但子嗣一事也是我的责任!我总以为,历朝皇家兄弟

睨墙自相残杀,源于他们非同母所生,并无血缘亲情,才会彼此仇视到那等血腥无情的地步……&34;

“只怪我当年没想通,生于帝王之家是有皇位要承袭的,皇家子嗣是要对天下万民负责的,更该选贤能之人上位…”(2)

二人相对无言唯有涕泪连连,道不尽的绝望苍凉。

此时,天音再次响起,

【当然,李世民也有犯了糊涂的地方——自从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后,他就把满腔柔情寄托在他们的孩子身上…无差别的溺爱坏了继承人的规矩,导致太子李承乾谋反被废,他最宠爱的魏王李泰夺嫡被流放,剩下体弱多病的晋王李治登基,为李氏皇族后来的悲剧埋下隐患…】

【但微瑕不掩瑜,李世民依然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如同人们缅怀秦皇汉武时代的赫赫功勋一样,干年后华夏仍有无数热血后人在怀念唐太宗开创的大唐治世,怀念强悍勇武而包容开放的大唐气度…】

偷偷躲在偏殿角落的杨广瞪大眼睛看着面前突然出现的小屏幕,神迹?李世民?不是李渊的二儿子吗?他竟然灭了我大隋!原来,两个老东西突然撤掉我的太子之位,又把我打个半死,全是因为李世民会从我手上夺走江山!他眼中闪过浓重的怨毒之色……

天音之言如一道惊雷在太极殿劈过,满殿贞观群臣的血液霎时都凝固了。

昨日谣言里关于皇后娘娘早逝之事竟是真的?太子要谋反?如今的越王殿下会夺嫡?九皇子当了皇帝却又体弱多病?李氏皇族怎么了?大唐江山怎么了?难道要二世而亡?苍天呐,你为何对我们如此不公!

李世民急急起身朝后宫奔去,张阿难忙大喊一声“退朝!”,跟在他身后跑去。

李世民心急如焚,自己听到这个消息尚且心神俱裂,观音婢如何受得了这打击!

承乾,青雀…观音婢……贞观十年离如今只有六年了……此事绝不能发生!

他双眼通红冲进立政殿,一把楼住面色苍白的妻子,“观音婢,我来了,不要怕……上天仁慈,既然愿把这些预言提前告知,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来避免那些事情…&34;

长孙皇后一颗心剧烈跳个不停,这是二郎戎马南北打下的江山,怎么可以败在儿子的手上!她虚弱地笑了笑提醒他,&34;二郎,当务之急是孩子们的教育问题…&34;

br /李世民忍着眼泪道, &34;嗯,我往后再不能妄想一视同仁地宠爱青雀和承乾…回头要尽快为孩子们寻几位处世风格不同的老师,因材施教…承乾是储君,他们虽是亲兄弟,也不能乱了君臣纲常…”

“稚奴一向体弱,我本以为,他长大了就能养好身子的…我待会就命人张榜寻名医…还有咱们的女儿,不知道后来都怎么样了,呜呜…&34;

夫妻二人执手相看泪眼,俱是悲从中来,连绵不绝。

秦始皇遗憾地摇摇头,听仙人这意思,如此辉煌的大唐竟亡在那个叫李治的崽子手上了?可惜,世民样样都好,唯独儿子不好!兴许,胡亥都能比李治强上几分……

椒房殿,卫子夫也在抱着刘据放声大哭,同样是皇后,同样是嫡子,人家死了皇后就对嫡子百般溺爱,为何我和据儿的命运却如此坎坷!

刘彻摸了摸自己的脸颊,怎么觉得有点烫?其实,我和李大哥同样在子嗣问题上犯错,这也算是跨越时空的缘分吧!不过,李大哥也有点太过儿女情长了…

他发出一条弹幕安慰李世民,

【汉武帝刘彻:李大哥,别伤心!天涯何处无芳草,皇后死了再立一个就好!儿子不中用,赶紧多生几个!】

【高皇后吕雉:呵呵,兔崽子!】

【唐高宗李治:刘彻,你礼貌吗?】

【汉文帝刘恒:世民,莫要悲伤,预言之事尚未发生,来日可追!当务之急是管好皇子,不可任其长歪!】

【秦始皇赢政:其实无须立皇后。】

【明tal祖朱元璋:世民,大唐有位很厉害的神医叫孙思邈,尤擅小儿和妇人科,快派人去寻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