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皇后嫁到,王爷请淡定> 分节阅读 4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46(1 / 1)

大好前程,罔顾全家人性命,将端木一氏推入万劫不复的绝境”tang大伦沉默的注视着他,作为吐蕃支持和亲的贵族,他当然清楚,此次和亲对两国来说意味深远。而且,素来亲汗,向往中原汉族文化的他,对于中原人的家族观念有些了解,知道武罗国乃礼仪之邦,明白中原人最重孝道,家族观念很重。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往往关系到整个家族的兴衰荣辱,在国,家与个人之见,中原人往往选择牺牲小我成全家国利益。端木浩出身将门世家,又是身经百战立下赫赫军功的将军,可以说年轻有为,前途无量,破坏和亲无异于自毁前程,自寻死路,并因此会给整个端木氏族带来灭顶之灾。自武罗王朝开创以来,端木一氏与武氏家族世代联姻,当今太后,皇后均出自端木一族,而端木浩之父,当朝大司马身居要职,手握兵权,更是武罗国举足轻重的人物。端木浩若处心积虑破坏和亲,根本不用千里迢迢行至逻些城外,再动手,以他端木氏族的雄厚实力,只要在有人提议和亲时,直接反对即可,何况,据潜入京城的密探回报,此次和亲是端木浩的父亲,也就是大司马端木敬德亲自向皇上上奏请求的,他端木亮没有任何理由谋杀公主。可是,疑惑的目光扫向侍女小环脸上,大伦肃声问道“端木将军一路护送公主至吐蕃,若他真有心要于公主不利,何必非要等到此时动手,此次路途漫长遥远,他大可以在路上下手,你如此肯定指认端木将军,到底有何证据,我警告你,如果没有足够可信的证据,你休想活着走出营帐半步”小环面上立刻露出惶恐之色,然而当恐慌的目光落到端木亮脸上时,眸光突然变得异常阴毒凶狠,语声冰硬如铁“大人请放心,属下必回呈上有力证据,揭露这个人的凶残的本性。”说着,她移步上前,快速从腰间取出一枚蜡丸,交到大伦手中“大人,这就是属下费劲千辛万苦从皇宫内院寻到的有力证据,属下相信,大人看过后,一定会相信属下对吐蕃的忠诚”大伦接过蜡丸放置火盆上方,顷刻间,蜡丸化作蜡水,里面出现一张纸条数月后,吐蕃联合匈奴大举进攻西北边境,先皇率领三十万大军,御驾亲征,任命端木浩为先锋,四皇子随行,大军行至日月山,军中突发瘟疫,病情急剧蔓延,先皇不幸感染,为确保先皇安全,四皇子亲率两万士兵护送御驾归京,谁知,御撵行至雁门关,先皇夜间突然高烧不退,随行太医用尽办法,却依然无效,最后,于翌日清晨,先皇在众人的哭泣声中,溘然离世,享年五十五岁。皇四子护送灵柩归京途中惊闻松州失陷,情急之下,调转马头,率领五千精兵绕过松州,奔赴吐蕃境内,此时吐蕃大军正与匈奴兵临桃州城下,没想到武元昊会趁吐蕃境内无兵守卫,一举攻陷吐蕃五座城池,而这五座城池均是吐蕃军事要地。吐蕃赞普问询,大惊失色,顾不得与匈奴联盟在先,下令军队立刻撤退,回兵救援被陷城池,武元昊见吐蕃撤军,匈奴孤掌难鸣,见好就收,率兵返回松州,并趁匈奴因吐蕃突然撤军而军心大乱之际,从后方烧掉匈奴营帐及有限的粮草。而松州城内,端木浩已带兵冲破重围,与武元昊前后夹击,匈奴腹背受敌,首领单于心神大乱,只得鸣金收兵。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后深夜来访月亮浅浅一钩,月色却极明,皎洁的月光如水银般倾泻下来,整座皇宫如笼罩在淡淡水华之中。合欢宫是后宫中仅次于揽雁,问星两台的至高之所,站在殿前,极目远眺,宫阙楼台连绵如山峦重叠,起伏不断。晓月吩咐铃儿将白玉观音放置暖阁内,铃儿服侍她刚躺下,门外传来雨晴急促的声音。“回禀娘娘,皇后娘娘銮驾已至门外。窒”晓月心中一惊,面上却波澜不惊,沉声道“知道了”铃儿搀扶她坐起身,不解道“皇上明明下令禁止除他与太医外,任何人不得圣旨不得前来打扰娘娘。皇后为何还会深夜来访只怕来着不善,娘娘您可要谨慎小心啊”晓月扶着她的手,会意一笑,轻声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来之,则安之。”尚未不出大殿,皇后在一群宫女内监簇拥下,依依徐行,盈盈立定于殿阁中央,端庄娴雅,仪态万方。正红宫装,织金繁绣,赤金钗环,鲜明耀目正红,翔凤,天下唯独皇后可用的服制。盛装华服下的女子笑颜温然,恍若神妃仙子戛。晓月忙上前福身行礼,恭声道“奴婢林晓月参见皇后娘娘,愿娘娘万福金安,福泽绵延。”皇后神情微微一惊,面上隐约浮现一丝笑容,垂目注视她片刻,微微一抬手“皇上既然已经册封你为昭容,今后不用再本宫面前自称奴婢,不然被皇上听到,会误认为本宫气度狭窄,不能容忍身边宫婢得到皇上宠幸,这善妒的罪名,本宫可担当不起”晓月低头道“奴婢惶恐,请皇后娘娘恕罪。”神情极是卑谦柔顺。短暂沉默,上方终于响起皇后清冷的声音“平身吧”烛光下,镶宝石金护甲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晓月在铃儿的搀扶下,缓缓站起身,抬头发现皇后正注视着她的小腹出神,恭声问道“皇后深夜到访,不知所为何事”皇后唇角浮起一抹笑意“本宫听闻林昭容身怀龙裔,特意前来道贺,不过走到合欢殿前,却被守卫拦住,声称皇上有旨任何人不得擅自入内打扰昭容娘娘养胎。”她走至晓月面前,伸出手轻轻托起她下巴,缓声说道“本宫就告诉他们,这合欢殿内住着的不是什么昭容娘娘,而是一直侍候本宫身边的宫女林晓月,倘若他们执意拦截,本宫会以惊扰凤驾的罪名将他们就地正法。”她凤眸微敛,迫使晓月直视着她“不知昭容娘娘可曾想过,如果那两个守卫顽固不化,下场会是如何吗”晓月看她云鬓高髻,珠翠金玉,正红蹙金五凤凌云宫装,盛装之下,神色阴郁,目光锐利,却毫不畏惧,凝视着她,微笑着道“皇后娘娘贵为一国之母,母仪天下,当然不会与两个身份卑微的守卫计较。皇上虽然有旨,禁止后宫众人未得允许不得踏入合欢殿,但奴婢知道,这道圣旨于娘娘而言,形同虚设。奴婢虽迁出椒房殿,但在奴婢心中,始终认为自己是皇后宫中为娘娘梳发髻的小宫女。只要皇后娘娘喜欢,合欢殿随时欢迎皇后。”声音柔缓沉稳,丝毫不显惧色,皇后淡淡一笑。“果然是双燕调教出来的,还算懂事”皇后放下手,转身向暖阁走去。雨晴快步上前为她掀帘子,皇后朝她微微颔首,晓月由铃儿搀着跟在后面,经过雨晴身边时,铃儿忍不住向她狠狠瞪了一眼,雨晴低头不语。皇后刚步入暖阁,迎头看到案几上摆放着的白玉观音,神色不由一怔,那莹润光洁散发着冰冷光芒的白玉观音,却滚烫地烙在皇后心上,直痛得眼中酸涩,视线模糊,再难分辨眼前景物。怔忡瞬间,继而眸中闪过一丝冷笑,转身看向众人时,已是神色如常,看似漫不经心道“昭容可曾听过吴王与猕猴的故事”晓月不解其意,回道“奴婢愚钝,请皇后娘娘明示”皇后垂眸注视着晓月,抚然一笑显出惯有的傲色,淡然道“本宫知道林昭容出身鄙贱,自然不会知道这个故事那好,本宫便与你讲讲这个故事。”晓月含笑道“奴婢幼时常听长辈说,上天给与一个人聪明才智,是要让她来教诲众人的愚昧,皇后娘娘聪慧过人,学识渊博,奴婢愿闻其详。”心中却在暗自思忖,皇后深夜到访,先在殿外威吓守门侍卫,先在又要讲什么故事,真是捉摸不透她目的何在,吴王与猕猴的故事,晓月到偶有所闻,具体详情已经记不清,左右躲不过,索性洗耳恭听。言念及此,她向铃儿使了个眼色,铃儿立刻退出去,不一会儿端着茶盘走至皇后身畔。皇后淡淡一笑,然后扶着侍女的手缓缓走至贵妃榻上坐下,晓月则坐在雨晴搬过来的圆凳上,神情极是恭顺。皇后抬手怔了怔髻上发簪,端起茶盏,浅啜一口,看了端坐于下方的晓月,合了盖盅,悠然道“古人云,天贤一人,一诲众人之愚,天富一人,以济众人之困。昭容果然聪明。不过聪明有时候也未必是好事相传,吴王渡过长江,曾登上猕猴聚居的山岭。猴群看到吴王打猎的军队经过,都惊慌的躲进荆棘丛生的山林深tang处。而有一只猴子却很例外,它从容不迫的翻身越过一个个树枝,灵活敏捷的跳来跳去,故意在吴王面前卖弄它高超的攀援本领。吴王起初颇感好奇,于是含笑欣赏,甚至连连抚掌赞叹。那猴子见吴王对它很是欣赏,于是更加得意,竟然跳到吴王头顶树枝上,抢走吴王的帽子,吴王顿时恼羞成怒,于是张弓搭箭,瞄准想射死它,它非但不害怕,还巧妙的腾身避过一支支飞来的利箭。吴王更加生气,召集身边所有打猎的人,一齐发箭,顿时箭矢如雨般射向那只猴子,结果”皇后突然停住,端起茶盅,又啜了一口,目光再次投向全神贯注听故事的晓月脸上,淡淡一笑道“本宫知道昭容聪明过人,不如由昭容娘娘猜猜这只猴子的结局怎么样”晓月心中了然,故意做出困惑不解的神情,回答道“这么多人同时向那猴子射箭,奴婢想,那猴子最后肯定会被射死”皇后唇畔浮出一抹笑意“没错,昭容可知本宫为何要讲这个故事给你听”晓月摇摇头“请皇后娘娘明示。”皇后凝视着晓月,眼中笑意渐浓,“昭容觉得那只猴子为何会死在吴王箭下”晓月困惑的看了看皇后,默然不语。“很简单,那只猴子虽然聪明灵活,但是它却依仗着自己的敏捷而不把吴王放在眼中,甚至公然挑衅吴王的权威,以至于最终惹怒吴王,命陨当场。由此可见,无论是猴子还是人,都不要恃才傲物,恃宠若娇”晓月忙跪在地上,神色惶惶不安道“奴婢不敢,请皇后息怒”装傻充愣,也要适可而止,如果此刻在假装不知其意,可真要惹怒这位盛气凌人的皇后了。“众三宫六院,嫔妃众多,皇上向来要雨露均沾,若是那位嫔妃仗着皇上宠爱胆敢用邪术魅惑皇上,本宫决不轻饶”皇后将茶盏重重搁置案几上,殿内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敛眉,大气不敢出一声。晓月早料到,皇后不会无端深夜来访,现在看来是想借这个故事给她下马威,于是,跪伏在地上,连声道“皇后娘娘息怒,奴婢绝不敢做出任何有损皇室威严的事。从今而后,奴婢定竭尽全力服侍皇上,并与宫中众位嫔妃娘娘和平共处,绝不敢做出恃宠若娇,僭越宫规的任何事”皇后脸上怒气渐消,双唇轻启道“地上凉,你有孕在身不便久跪,起身吧”“奴婢谢过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凤凌九天,母仪天下,是后宫及全天下女子的表率,奴婢在娘娘面前永远是侍奉娘娘的小宫女,娘娘的教诲,奴婢终生受用”皇后站起身,缓缓向暖阁外走去,行至帘前,她忽然转回身,目光直直投向墙边案几上白玉观音,冷声道“本宫知道你与四王爷的关系,所以,有时间,你要替本宫好好劝劝这位四王爷,请他好好善待公主,莫要再任意妄为”晓月不由一怔,后背阵阵冷汗,垂首答道“奴婢领命”待送走皇后,晓月忙吩咐雨晴与雨萱去打听一下近来吐蕃公主近况。第一百一十七章 惊悉真相翌日午膳后,晓月觉得神思倦怠,浑身酥软无力,遣铃儿出去,独自一人躺在榻上昏昏欲睡。轩窗半开,有风吹进,殿前一棵西府海棠花瓣零落,偶尔飞入窗内,有一片轻轻飘落在她的樱唇边,而她对此却浑然不知。殿外,铃儿坐在廊下逗弄笼中红嘴鹦鹉,身后有人影走近,她回头一看,神色蓦地一惊,仓皇着向面前一身明黄龙袍的皇上福身请安窒。皇上似乎心情甚好,对铃儿的慌乱并不以为意,浅浅一笑低声道“昭容可喜欢这只鹦鹉”铃儿见皇上并未怪她御前失仪,暗中松了口气,福身恭声道“回皇上话,昭容娘娘非常喜欢皇上送来的鹦鹉,每日无事便教鹦鹉说话,说来也怪,这鹦鹉似有灵性,其他人教它都不理人,惟有娘娘在跟前,它才肯开口,而且一开口便唤皇上吉祥”皇上眸中笑意渐浓,目光投向半开的轩窗,缓步踱入暖阁。花瓣纷落,榻上人云髻倾斜,粉颊凝脂,一袭月蓝色的对襟羽纱衣裳遮住她美好的身姿,皇上不由放轻脚步,走至榻前,目光在唇畔那片海棠花停滞。武元彻颇有趣味儿的望着她红润的樱唇,想起寿阳公主梅花妆的典故。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一日闲卧于含章殿前,庭中梅花开的正盛,微风吹过,花瓣纷落,恰巧有一朵飘落至她额间,五片花瓣伸展平伏,形状美丽,拂抹不去,几日之后才随水洗掉。宫中女子见后觉得很美丽,遂纷纷效仿,都在额间作梅花状图案,并有人为此妆起了一个雅致好听的名字落梅妆戛。晓月唇边的花瓣形态娇美,颜色艳丽,唇畔原不是合适位置,可衬在她脸上就连这点不妥也被轻易化去。花瓣下肌肤与唇色透着魅惑,武元彻心中一荡,心旌摇曳,不禁俯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