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与此等功名无缘。若主父兄还记得当年情谊,就请代为隐瞒一二。”“你,”主父偃看着李希,叹了口气,“若你真的不想我的奏折离开辽东城,难道我能办到吗我想是我应该说,谢谢你还记得当年情谊。”“小弟并不想和主父兄起任何冲突。”李希脸上露出了笑容,“而且,主父兄如今是朝廷命官,小弟如何敢得罪。”两人俱是聪明之人,都深深明白,如果他们二人真的不能相容,要来个鱼死网破的话,只能是两败俱伤之局。主父偃所依持者,朝廷兵锋之力,李希所能掌控者,辽东城之天时地利。李希所惧者,乃朝廷,而主父偃所畏者,乃辽东城。主父偃一生所求,不过是“名留青史”四个字,这两日在辽东城的所见所闻,已经明明白白地告诉他,这个城池里所见到的一切,将会极大地改变整个大汉。而他主父偃作为沧海郡的长官,只要处置得当,在后世史书上必将留下一页辉煌。眼看着功成名就转眼到手,此时此刻的主父偃舍不得死,更舍不得失去这座城池,所以对李希意图不明的隐瞒,他选择了同意。“主父兄放心,你主理辽东事,绝对不会受到任何阻拦。你想做的事情,小弟绝对支持。只要你遵守我们的承诺,对于小弟和小弟的家人之事,绝口不提。”李希微笑着给予了保证。“如此甚好。”主父偃也点了点头,他又拾起那封奏折,问道,“为兄现在再写一封奏折,李贤弟代为送出吧。”“有劳主父兄了。”李希也不客气,直视着主父偃动笔。“韩先生,你一路小心啊”陈娇带着纪稹等一众学校学生,在城外给韩墨送行。主父偃的六月条陈,详细述说了辽东城墨门的情况,并献上了墨门的诸多“发明”,在朝野均引起了轰动。虽然在陈娇的刻意隐瞒下,很多东西都被堆在了辽东城的仓库里面,但是被送到京城的很多东西还是引起了轰动,比如说马蹬,比如说自来水,风车,水车。当今陛下御口亲评墨门子弟为“天下奇才”,并连下三诏,召墨门众人京中觐见。诏书传到辽东之后,却让他们一班人犯难了,墨门中人都是典型的“科学狂人”,压根没人打算奉诏。这可不是可以封还诏书的宋代,就连主父偃也觉得难办,最后还是韩墨主动挺身而出,代表墨门子弟前往京城。主父偃本就觉得韩墨此人,人才难得,此次他肯进京,自然是点头不已。“先生知道了。你们自己在学校里学习也要认真,要听小姐的话,知道吗”韩墨一贯很受学生们爱戴,此次离去,这些小不点很是舍不得,一路拉扯着,送到了城外。“少爷,这些都是韩先生的东西,我们先收起来吗”一个奴婢走到李希身边请示。李希正留在府内整理东西,将韩墨之前留下的一些公务处理好。“嗯。你们放到库房里,等韩先生回来交给他。”李希没有抬头地说道。“那,这个呢是韩先生的吗小的不识字。”那奴婢拿出一张刚才在韩墨桌下拾到的纸,递到李希桌前,李希抬头看了一眼,立刻被上面的字迹吸引了。这是韩墨的字迹,相处了几个月后,李希能够一眼认出来,但是上面所写的东西“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野有蔓草,李希当然知道这是诗经中著名的情诗,是一个男子在赞扬自己路遇的一个美人,表达自己的思慕之情。“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李希默默念着最后一句,回想起韩墨往日的所作所为,眼中一亮,心中暗道,韩墨,难道你此时的城外,韩墨安抚好了一众孩子,抬头问陈娇道:“陈小姐,在下想和你单独聊聊,可以吗”“我”陈娇有些奇怪,不过马上点头道,“好啊。我骑马陪你走一段路,让孩子们先回去。”过多月艰苦卓绝的训练,现在的陈娇也能骑马了,而不是最初那样看到马就脸色发白。上马之后,陈娇看着韩墨笑了下,吐舌说道:“不过韩先生,你得慢慢骑,不然我会掉下来的。”“陈姑娘,在下应该向你说声谢谢。”韩墨骑马走了一阵之后,说道。“什么”陈娇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情。“在下的父亲,生前一直希望能够振兴墨门,所以给我起名为墨。”韩墨淡淡地说道,“这次,因为姑娘你不计名誉,所以我墨门才能再度显名于世。”“韩先生胸中自有治国文章,这次上京对答,必能如上意。到时候,墨门才会和儒家一起再度成为显学。陈皎所作,不过是抛砖引玉。韩先生的感谢,小女子受之有愧。”陈娇听到这方缘由,摇了摇头,又笑着说道,“韩先生真要谢我,也应该谢我让你有了机会金殿面君。”“在下本无意功名。”韩墨撩了撩头发,衣袖在微风中飘扬,原就十分俊秀的容颜在阳光下显得十分耀眼,“陈姑娘,在下”“什么”陈娇好奇地望着停口不说的韩墨,撩了撩被风吹到嘴边的头发。“不,没什么。”韩墨忽然笑了笑,笑得意味深长,“只是有句话,在下希望能够在回来后,和你当面说。希望到时候,你能给我一个好的答复。”“现在不能说吗”陈娇歪着头,说道,“我现在就可以回答你。”“不,现在的我,还没有资格。”韩墨摇了摇头。“神神秘秘的。”陈娇撇了撇嘴,说道,“那你回来后,再和我说吧。”她揭下面纱,对着韩墨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说道,“一路走好噢。”第一次,看清楚陈娇的容貌,韩墨愣在了当场,从此这个笑容深深刻在他心中,终身难忘。元朔元年的七月,韩墨告别陈娇踏上了前往长安的旅途。然而他不知道,有些话,一旦没能及时说出,他将失去这个机会,一生一世。第二十三章干戈用尽人成血其明年秋,匈奴两万骑入汉,欲掠辽东,为太守派人阻之。史记匈奴列传第五十韩墨走了,辽东城的日子依旧平静。陈娇看完韩墨写来的平安信,双手扶着下巴,靠在窗台上看着院子里面的李希和纪稹,从半个月前李希就开始亲自教导纪稹的武术。“皎儿,你今天不去实验区吗”李希完成了和纪稹的功课,带着这个小弟弟来到陈娇身边,问道。“等稹儿去了学校我就去。”陈娇一脸娇憨笑了笑。“姐姐,你的头发乱了。”纪稹说道,他马上对着走廊的另一头喊道,“阿奴,你快来”陈娇始终也没学会汉代女子的发髻应该怎么梳理。最早是长门宫的宫婢,然后是张萃,离开了张萃之后庄昕的手艺也比她自己好,现在给她梳头则是她的贴身侍婢阿奴的重要任务。“不用了,我自己梳一梳就好了。”陈娇皱着眉头说道,她实在是不愿意在这件事情上显得这么低能。“别”这次抓住她的手的人,是李希,李希几乎是忍着笑地说道,“这么好的头发,给你再打几次结,说不定就毁了。你还是等阿奴过来吧。”“姐夫”陈娇知道李希是在说她最早到他们家时候,把头发弄结了的糗事。“哈哈”秋日的阳光下,辽东城里面是一片安乐。“不知道,韩公子这次寄来的信中说了什么”李希进到屋内,给自己倒了杯茶解渴,接着问道。“他说已经到长安了,金殿对答,尚算如意。”陈娇毫无保留地说道,想起韩墨在信中说与汉武帝君臣相得,或可有一番作为。“是吗”李希对此倒不意外,韩墨此人确实是个人才,此去朝廷,也算得上是一个助力。只是,李希不觉想到韩墨无意间留下的那首野有蔓草,眼神一暗,心道,韩墨本也是个妹婿的好人选,只是,眼前这个妹妹身份非凡,韩墨如今入朝为官,恐怕难有善果。“不过,”陈娇看着李希犹豫地说道,“韩先生在朝中毫无根基,姐夫为何不向公孙先生打个招呼,好有个照顾”“皎儿,”李希放下手中的茶杯,转头说道,“公孙先生是一个谨遵臣道的儒者,如果他知道在辽东城立城的人是我们,那么恐怕会毫不犹豫地向陛下坦白一切。到时候,张骞、韩墨、你、我,以及城中诸人,恐怕皆有杀身之祸。”“公孙先生还不至于”陈娇被李希的分析惊了一惊。“先生不是会以私情乱正法的人。只要他认为我们所为,有害社稷,便会毫不犹豫地对我们动手的。”李希淡淡地说道,“所以,有些事情,还是别让他知道就好。”“我知道了。”陈娇点了点头,心情有些低落,一年前和公孙弘在新丰的相会给了她深刻印象,却没想到自己和公孙弘之间却如李希所说,有很多不能说的事情。两人正说话间,高利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少爷刚刚有人送了一封信来。不过,他说一定要面呈给少爷你。”高利接着从手中拿出一个碧绿的手镯,说道,“那人说,这是信物。”李希看到碧绿手镯,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说道:“那人现在何处”“就在大厅之中。”高利答道。李希来到大厅,发现是一名黑衣男子,正双手负背,在厅中等候。“天眼”李希对那人说道。“属下参见主上”那名男子转身向李希叩拜道,他是一个长得十分普通的中年男子,基本上一旦到了人堆里面,就不会被人认出来的那种。“天眼,出什么事情了”李希右手一挥示意那人起身,紧接着问道。“回主上,属下有紧急军情禀报。”天眼说道。“紧急军情”这话让李希心中略有些不安。“是的,据属下得到的消息。匈奴左谷蠡王将率两万骑来袭辽东城,两日后即可到达。”“什么”此言一出,随后而来的陈娇与高利两人都大吃一惊。两万匈奴骑兵是什么概念,去年的数千匈奴骑兵入掠上谷已经让大汉朝廷疲于奔命,两万匈奴骑兵恐怕足以将整个辽东城踏成碎片。“为何会是辽东城”陈娇有些激动地问道,自去年以来,匈奴和大汉在边关时有激战,往来的商队和陆续来到的流民让她对于这个世界的战争多多少少有了一点认识。“回小姐,自元光二年以来匈奴与我大汉商贸断绝,虽然一直以来骚扰边关,但是所得不多。如今,我辽东城富庶之名随着商队在草原中远播,匈奴人起了掠夺的念头并不是什么意外。”天眼向陈娇禀报道。“这”李希在厅中来来回回地走动着,“只有两日,即使现在立刻派人到右北平求救也来不及了。而且韩安国将军并非有胆量出关击敌的人。”“高利,你现在立刻去请主父大人过来。”李希对着高利说道。“是”在李希极度烦恼地想着该如何处理此事的时候,陈娇的脑子也在高速运转着。辽东城虽然用砖石造的十分坚固,但是城中缺少士兵,而且普通百姓恐怕难为守城的主力。虽然在主父偃来到之后,一直试图将这座城池打造成边关要塞,但是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即使是主父偃也没能收到多大的成效。以现在的汉兵的单兵素质来说,城里现有这数千士兵是绝对不可能对付那即将来到的两万骑兵的。“李贤弟,找老夫来,不知道所为何事”主父偃爽朗的笑声从门外传来,在辽东城的这段日子,他可是过得十分舒心的。李希深知他的品性,便让陈娇在成立的玻璃公司里面给他留了股份,从这个公司里得到的暴利让主父偃乐得合不拢嘴。同时,在这个城市里的日子也是舒服到了极点,主父偃心中明白,可能连皇帝此刻也没能享受到的一些东西,他都提前用上了。“主父兄,”李希看着主父偃苦笑道,“恐怕我们的好日子是到头了。”“出什么事情了”主父偃看着李希的神色,也觉得事情可能有点不太妙。等到李希将匈奴两万骑兵即将来到的消息告诉主父偃,他也不觉有些愣了,他虽然可以指点江山,却毕竟只是一介书生。“主父兄,在下现在想的是,如果你我全力合作,两日之内,是否能够将城内现有的七万民众,全部送离出城。”李希苦笑着问道,在卫青和霍去病还没有成功击败匈奴的时代,汉朝对匈奴的战争往往是以多击少的,甚至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也不见得能够胜利而归,所以李希在此形势下,第一个想到的是如何完整地保护好辽东城中的民众。“李贤弟,城外就是荒无人烟之所。我们能把人往哪里送而且只有两日,一旦失去了城墙的保护,这些人都会成为匈奴铁骑的蹄下鬼。”主父偃也很是无奈。“难道,这一切繁华都要在匈奴人的铁蹄下,化为灰烬吗”高利不觉愣愣地出声说道,让室内陷入一片寂静。“不,不会的。”陈娇看着陷入苦思的主父偃和李希,知道这次匈奴的危机,对他们来说也是很棘手的。或者还会有办法的,好好想想,好好想想。陈娇在心中如此对自己说。如果无法依靠现有的人力取胜,那么。“高利”陈娇看着在一边发呆的高利,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