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你这话我爱听。”陆瑞兰笑眯眯说道,坐在妆台前卸了钗环,看着镜子神往道:“明天就进京了呵呵”带着这母女俩上门。真是大快人心京城的谢家大宅里,初一很安静。小磊跟着盛青黛去盛家隐居地,一时半会是不会回来了。沈咏洁嫁了张绍天。又生了儿子,需要避嫌。对盈袖和小磊这边虽然心里依然疼爱,但已经不能如同以前一样毫无顾忌了。所以初一的时候,盈袖和谢东篱一起进宫,向元宏帝恭贺新禧。初一朝臣都要进宫向皇帝皇后拜春。东元国这几年没有皇后,一般只有元宏帝一个人坐在保和殿的丹墀宝座上接受大家朝拜。不过今年的大年初一,保和殿的丹墀宝座上居然坐了三个人。一个是元宏帝,一个是盛装打扮,穿了皇贵妃吉服的婉皇贵妃,坐在他们中间的,就是小小的玉皇子。谢东篱是大丞相,盈袖是护国公主。这两人又是夫妻,两人就站在了所有朝臣的最前端。看着元宏帝引了婉皇贵妃从大殿后堂出来,一起上了丹墀宝座,盈袖的脸色就有些不好看。谢东篱也没有言语,只对盈袖使了个眼色,让她先说话,不用怕,凡事有他。虽然是皇家,大年初一也是要先家后臣。因此盈袖可以先发话。自从元宏帝带着婉皇贵妃和玉皇子一起坐上保和殿的丹墀宝座之后,大殿上就一片静谧,就连总管大太监都不敢说话,觑着眼睛看着元宏帝的脸色行事。但是元宏帝面色平静,一派莫测高深,总管大太监也猜不透他的心思。盈袖垂下眼眸,思忖元宏帝这样做,应该是试探他们来着,看看他们对婉皇贵妃和玉皇子有几分敬重,对元宏帝还有多少顺从之心。如果真的是把元宏帝当皇帝,那么皇帝无论做什么,下面的人应该都只有听从而已。这种事,朝臣确实不好发话,往大了说,也不过是皇帝宠妃宠小儿子而已。往小了说,就更不值一提了。盈袖一想到自己被当了诱饵的弟弟小磊,还有被利用给她的儿子扫清宫里内奸和外患的夫君谢东篱,心里就很不舒坦。婉皇贵妃还没做上皇后呢,就享受起皇后的殊荣了知不知道什么叫名不正,言不顺呢盈袖踌躇半晌,有了主意。她举步向前,径直对着婉皇贵妃拱手道:“皇贵妃娘娘,请带玉皇子下宝座,退回后殿,等家宴之时,再接受朝贺。”婉皇贵妃没料到盈袖居然当着这么多朝臣的面让她下去,就如同当面扇了她一耳光一样,气得手都抖了起来。她没有理会盈袖,而是转头看向元宏帝,意思是,陛下都没发话,你算老几也来管我盈袖抿唇一笑,婉皇贵妃养尊处优,生了儿子之后越发心大,大概是忘了自己这个护国公主的头衔,是元宏帝特封的,有实权的公主衔,当朝一品,跟皇后的品级一般,皇贵妃只是从一品,还矮自己一级呢。官场之上,官大一级压死人,可不是说白话的。元宏帝却如同老僧入定了一样,一动不动,也不发话。满朝文武大年初一赶上这宫廷大戏,也是醉了,个个伸长了脖子支楞着耳朵看这护国公主和婉皇贵妃如何斗法。大家都知道护国公主的嫡亲弟弟刚刚被废了皇太孙的位置,婉皇贵妃悄没声儿地弄出个大胖儿子,而且肚子里还揣一个,昔日里好得如同亲姐妹的婉皇贵妃和护国公主就这样一拍两散了。盈袖本来是等着元宏帝发话她也要辩驳一番的,可惜元宏帝就是不说话,盈袖只好把满肚子的理由咽了下去,只对准婉皇贵妃一个人:“皇贵妃娘娘,今儿大年初一,破了例了东元国一年都会倒霉遭殃,您要是不在乎东元国,您就随便坐,我们不多说了。”“你”婉皇贵妃被气得站了起来,伸出胳膊指着盈袖,抖得几乎说不出话来。这话实在是太恶毒了她本来估摸着盈袖最多也只能拿她的位份说事,说她不是皇后,不配跟皇帝并肩而坐,接受大臣们的新春朝拜,她甚至都想好了借机向元宏帝哭泣一番,说不定就真的做皇后了没想到这女人居然直接拿东元国说事什么破了例了东元国一年都会倒霉遭殃这种话说出来,谁担待得起那岂不是下一年东元国下场暴雨,发场洪水都得算在她头上“皇贵妃娘娘,我可是正一品。您这样急赤白脸地指着我的鼻子说你,我的脸往哪儿放”盈袖挑了挑眉,双手束在身前,护住自己的肚子,“看看,您今儿是不把这保和殿闹个天翻地覆不罢休吧您是跟东元国有仇还是跟陛下有仇东元国国民供养您,陛下宠您护您,您就这么地看不得他们好”字字句句杀人不见血,元宏帝不说话都不行了。“你下去吧。”元宏帝抬了眼皮,对婉皇贵妃淡淡说了一句,又看了看身边的玉皇子,“把他抱下去。”婉皇贵妃的脸噌地一下红得跟猴屁股一样。大年初一被人从丹墀宝座上赶下来,这个脸可真是丢得结结实实。但是元宏帝既然发了话,婉皇贵妃不依不行了。她抱着玉皇子从丹墀宝座上走下来,来到盈袖身边,凑过去在她耳边轻声道:“护国公主殿下,退一步海阔天空,你这样咄咄逼人打我的脸,又是何苦”她的声音说得很轻,在他们近前的人都听不见,只看见婉皇贵妃含笑对护国公主耳语,似乎她们刚才并没有针锋相对过一样。盈袖也轻声道:“婉皇贵妃,您要不把脸凑过来,我怎么打得到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婉皇贵妃的笑容顿时僵在脸上,她的眼风飞快地往谢东篱那边睃了过去,谢东篱却两眼直视前方,对她们这边根本不闻不问。在婉皇贵妃看来,也没有给盈袖撑腰的意思。她收回视线,对着盈袖微微颔首,便抱着玉皇子回后殿去了。总管大太监这才大声道:“新春伊始,百官朝拜”朝臣马上付身下拜,对着丹墀宝座上的元宏帝三跪九叩首。众臣朝拜之后,元宏帝放了赏,留他们吃一顿饭,他们就能回家自己过年了。盈袖和谢东篱被总管大太监专门叫了过去,道:“护国公主、谢大丞相,陛下留两位家宴。”东元国皇室,如今也就他们几个人是比较近的亲戚关系了。盈袖和谢东篱今日入宫,本来就是给元宏帝拜年来的。刚才是国宴,现在是家宴。两人跟着总管大太监去了内宫元宏帝的寝宫。“公主殿下跟老奴进去吧。”总管大太监只领了盈袖进去,谢东篱被引到配殿里候着。第691章 僭越谢东篱抱着胳膊,坐在配殿的楠木交椅上,伸长一双长腿,看着配殿门口出神,结果看见婉皇贵妃迤逦而来,“谢大丞相怎么没有进去”婉皇贵妃对着谢东篱侧了侧头。她穿着一身大红凤凰戏牡丹宫装,头上的五凤朝阳挂珠钗亮得跟雪地上的灯笼似地,映得整张人脸黄澄澄的。谢东篱也颔首示意,淡淡地道:“祖孙当然要先聚一聚,我又不急。”说着瞥了婉皇贵妃一眼,“难道皇贵妃娘娘着急了”婉皇贵妃干干地笑了笑,“我更不急了,成天见,有什么急的”谢东篱略笑了笑,站起来就要往配殿外走去。婉皇贵妃一看急了,跟着往前一步,要不是碍着配殿里有宫女伺候,恨不得伸手拽谢东篱的衣襟。“谢大丞相,我有话要说。”婉皇贵妃压低嗓子,“您请留步。”谢东篱眉头不耐地皱了起来,也没有回头,背着手淡淡地道:“大年初一,皇贵妃娘娘消停些吧。我们袖袖是个爆炭脾气,若是真惹恼了她,皇贵妃娘娘吃不了兜着走。”话里带着毫不掩饰的宠溺听得婉皇贵妃酸了鼻子。“哟,难怪天下人都知道我们东元国的谢大丞相最疼妻子,啧啧,盈袖这妮子上辈子也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这辈子才能得谢大丞相这样的佳婿相伴。”婉皇贵妃索性倚老卖老,仗着辈份高,斜睨着谢东篱,嘴里一点都不饶人。谢东篱没有再理她,脚下加快步伐。走出配殿。他算是元宏帝孙女的夫君,光论辈份,婉皇贵妃比他高两辈,就算口舌上争赢了,也没什么趣儿。盈袖被总管大太监领进元宏帝的寝宫,看见元宏帝正抱着玉皇子逗乐。快七十的人了,又有了小儿子。任凭谁都会乐开花。看见元宏帝脸上畅快的笑容。盈袖暂且将心里的辛酸收了回去,肃了肃,“给皇祖父请安。皇祖父新春万福。”元宏帝抬眼看了看她,笑着点点头,“坐吧。”盈袖又对元宏帝怀里的玉皇子纳福行礼:“给玉亲王请安,玉亲王万事如意。”元宏帝似笑非笑地看着她。道:“盈袖,今儿你在保和殿。那气势可足啊。”这是要敲打她因为她对他的宠妃不敬盈袖在心里嘀咕着,不准备让步,“皇祖父,孙女是依礼而行。大年初一就乱了套。确实不是好兆头,皇祖父,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你说得也对。”元宏帝感慨地点点头。玉皇子的小手一把揪住元宏帝的胡子,元宏帝嗷嗷叫着忙将头别过一旁。又道:“可你看看,朕这么大岁数了,这孩子才一岁,还不会说话,皇贵妃为东元国皇室立下大功,朕”“皇祖父,请问婉皇贵妃给东元国皇室立下什么大功”盈袖挑了挑眉,不解地问道,“她是保家卫国还是为国争光”“呵呵,她为东元国皇室生了个儿子,这还不叫大功”“呵呵,这确实是大功,但还是比不上皇祖母的大功。皇祖母为东元国生了三个儿子,生最后一个儿子的时候,甚至为了东元国皇室主动去死”盈袖说得是元宏帝的元后陈仪。元后陈仪为元宏帝生了三个儿子,前两个都不明不白地被人弄死了,生第三个儿子,也就是盈袖和小磊的亲爹元健仁的时候,恰逢北齐皇太子带着北齐公主齐雪筠逼婚。陈仪拼死生下了元健仁,自己就“大出血”而死。“等婉皇贵妃能为东元国皇室献出自己性命的时候,再说她立下大功也不迟。”盈袖举起宫人上的茶,放到嘴边意思意思,一点茶水都没有喝进去。元宏帝本来想劝一劝盈袖,跟婉皇贵妃和解,可是听盈袖提到元后陈仪,他的心情又低落下来。这么多年,没有人能取代陈仪在他心目中的地位。盈袖见元宏帝半天没有言语,心情才好了一些,若无其事地道:“其实吧,孙女也没有别的意思。皇祖父如果真的想抬举婉皇贵妃,直接封皇后,她不就名正言顺坐在那宝座上了吗”何必要敲敲打打弄边鼓,考验这个试探那个遇到盈袖这样油盐不进的主儿,直接兜头打得满头包。不是自找的吗元宏帝跟盈袖想得当然不一样。他年纪大了,这么多年谨小慎微,又多疑多思的帝王生涯早就让他的思维成了定势。凡事都要先试探,先吹风。任何时候都不要将自己逼到进退不能的地步。所以在面对如今变化了的局势,他总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如果盈袖是个男孙就好了元宏帝不无感慨地想,但是想到自己的亲儿子,又觉得还是儿子继位的好。孙子再好,总隔了一层,他不放心。再说还有婉皇贵妃,十六岁就跟了他这个老人,不给她点儿念想,以后的漫长岁月怎么活下去呢这边祖孙俩说完话,就命人上宴席,又把谢东篱和婉皇贵妃都请了过来。谢东篱和盈袖坐在一起,婉皇贵妃和元宏帝坐在一起,玉皇子不能吃这些大人吃的东西,被乳娘抱去吃奶了。盈袖瞥了一眼一直被抱来抱去的玉皇子,垂眸道:“皇祖父,玉亲王已经一岁了吧怎么不下地走路呢我记得小磊一岁的时候,已经满地乱跑了。”不等元宏帝说话,婉皇贵妃已经抢着道:“玉儿生下来身子弱,担心难养活,才一直抱着的,等他的腿脚有力再放下走路不迟。如今腿脚没有长好,放到地上恐磕着碰着。”她是盼了七八年才盼到一个儿子,而且这儿子干系太大,实在不能出一点纰漏。养在她娘家的时候,娘家人简直战战兢兢,跟捧凤凰似地捧了这么大。带回宫里,婉皇贵妃更加稀罕,不是自己抱,就是乳娘抱,还有太监宫女抱,从来不让玉皇子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