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袖皱起眉头,忧心忡忡地道:“话虽如此说,可是明明这疟疾已经过去了,南城的人都没有新感染了的,怎么曹副相,会被染上”谢东篱摇了摇头,“这些要太医署的人去调查,查出源头,才能根治。”听了谢东篱的话,盈袖虽然忧心忡忡,但是也知道不是她置喙的时候,因此将心里的不安压了下来,又问了几句席上的情形,还有小磊的状况。听说谢东篱和小磊演了一场好戏,盈袖才松了一口气,道:“也不知道接下来那些人会做什么。”谢东篱笑了笑,叫了阿顺进来,吩咐道:“你去拿些金鸡纳霜给曹副相那边送过去,就说是我送给他治病的。”阿顺应了,知道金鸡纳霜是治疟疾的特效药,耽误不得,忙取了药,骑了快马送到太医署瘟疫部的院子里。那瘟疫部的郎中十分欣喜,道:“有这个药就好,一定可以药到病除。”但是他们高兴得太早了。子时一过,曹副相就咽了气。他的疟疾,看起来比上一次在南城肆虐的疟疾,要严重得多,不仅发作得快,而且连特效药金鸡纳霜都不起作用了。半夜时分,谢家的大门被人拍响,谢东篱在睡梦中被人叫醒。“五爷太医署的人传话,说曹副相已经死了”阿顺在门口战战兢兢地回道,“听说这一次非常严重,连金鸡纳霜都不管用”“什么”谢东篱忙披衣起身,拉开大门,看着满脸惶恐的阿顺,“你再说一遍曹副相死了”阿顺连连点头,“报信的人还在大门口呢。您要不要去看看”谢东篱的眼神黯了黯,“我去,你快去备马。”阿顺应了,忙出去备马。谢东篱转回来,看见盈袖睡眼惺忪地从床上支起来,压低声音道:“我有事要出去一趟,你自己睡。别等我了。”“什么事”盈袖迷迷糊糊地问道。刚才阿顺的声音吵醒了她,但是她没有听清阿顺说什么,谢东篱就已经在外头制止了阿顺继续说下去。“没什么大事。”谢东篱含糊地道。“你睡吧。”盈袖便又躺了下来。谢东篱去了太医署的瘟疫部,和几个太医一起查看了曹副相的死因。“确实是疟疾症状,可是为什么会那么厉害呢发作得如此之快,就连金鸡纳霜都不管用。”一个太医绝望地道。“这可怎么办”谢东篱派人花费千金买来的金鸡纳霜都不管用的话,大家的希望确实很渺茫了。谢东篱背着手。半边面庞隐藏在灯下的黑影里,他缓缓地道:“曹副相,是唯一的一个,还是。第一个发病的人”几个太医摇了摇头,“目前只知道曹副相一个人。”谢东篱的眉心皱成一个川字。他知道,这样来势汹汹的传染病。曹副相绝对不会是唯一的一个。目前的问题是,这一次加强了的疟疾。到底会从哪一个坊区先兴起第二天天亮的时候,谢东篱和几个太医还没有离开太医署的瘟疫部,就看见有很多人进来报信。“大人大人南城又发现了疟疾这一次更加严重,一夜之间有数百人发病”“大人北城也发现疟疾,一条街昨夜都是发病的病人”“大人东城和西城也有零星的病发”“大人快请旨封城吧”一连串的噩耗接二连三报了过来。谢东篱索性不回去了,就在太医署瘟疫部坐镇,指挥各个坊区的救治和封锁。南城又一次被封了,北城也要封,但是北城的人彪悍得多,跟来封城的官兵对峙起来,打闹间,又死了几个人。到中午时分,谢东篱才离开太医署的瘟疫部,往丞相阁行去。丞相阁的人对他说,陛下知道了新的瘟疫兴起,临时召开大朝会,商讨解决方法。谢东篱忙去了大朝会,他刚一进去,就听见有人奔进来对元宏帝禀报:“陛下辰亲王病发请陛下派太医前往亲王府救治”谢东篱的瞳孔猛地一缩。小磊怎么也染上了元宏帝霍地一声站了起来,“你说什么小磊小磊也染上了”小磊染病的消息,盈袖比谢东篱和元宏帝知道得还早一些。因为辰亲王府的人都知道如果小王爷有事,要马上先报告给他姐姐盈袖,其次才是皇祖父元宏帝和娘亲沈咏洁。因此送信的人先来到谢家,对盈袖禀告小磊的病情。盈袖一听急得不得了,也顾不得在跟小磊装“不和”,忙拿了药箱,将金鸡纳霜装了一堆,迅速来到小磊的亲王府。小磊满脸潮红地躺在床上,大热的天盖着几层棉被,屋里还有一盆炭火。“冷冷我好冷”小磊裹在被子里,哆哆嗦嗦叫道。盈袖沉着脸走过去,先看了看小磊的症状,然后自己写了几个方子,先命人去煎药,然后将金鸡纳霜加重了份量给他吃下去。一遍不行吃两遍,两遍不行吃三遍,只要能赶紧先把他的高热降下去。不然一直烧下去,他就算病好了也会被烧成傻子。盈袖这辈子都不想再看见小磊变成“傻子”东元国京城这一次的瘟疫来势汹汹,连特效药金鸡纳霜都不管用。死的人越来越多,传出去的消息也越来越恐怖。甚至有传东元国京城已经十室九空,尸横遍野。中州大陆若是有极恶性的疫情出现,隐居在药山的盛家都会第一时间知晓。这一次,东元国京城的疟疾疫情转恶,终于到了惊动盛家的程度。盛青黛听说东元国京城快要被这病弄得封城了,急得要命,等不及跟盛家老祖和大哥盛青蒿一起走,自己一个人骑了快马,日夜兼程,带着他们盛家祖传的治疟疾的特效药黄花蒿,来到东元国京城。第552章 扭转“大小姐,前面就是东元国京城了。”盛青黛这一次没有一个人上路,而是带着随从和家里的下人。盛家老祖和盛青蒿在她之后出门,他们要带的人和东西更多。盛青黛勒马看了看前面灰暗的城墙。天上乌云密布,刚下过雨,地上泥泞四溅,风从海上吹来,还带着大海特有的咸腥之气,提醒他们这东元国京城是一座临海的城市。从药王谷来的盛家下人们很少见到海,而且他们也很少出谷。一般盛家人倾巢而出的时候,都是中州大陆恶疾瘟疫横行的时候。幸运的是,这一千五百年来,这样的时候屈指可数。但是东元国居然就占了两次。数天前东元国出现疟疾的时候,盛家老祖就让盛家人准备着了,只是后来听说危害不大,已经控制住了,他们就没有出山了。没想到数天之后,本来以为销声匿迹的疟疾卷土重来,而且厉害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盛家老祖也没有见过这种情形,好在他们盛家在医术上的积累不是一般厉害,他们家传的医书上恰好有专门针对恶性疟疾的药方,那药草他们也是一直种植在自家药园里。数千年过去,盛家医书还能活人无数,也是一桩大功德。盛青黛心急火燎地赶来,是要来救命的。但是看着城墙下密密麻麻摆放着盖着白布的人形担架,还是倒抽一口凉气,吩咐道:“戴上手套和面罩,不进到城里不能取下来。”盛家下人应了一声,将自家准备的有隔离效果的手套和面罩戴上。下马到城墙边上查看。东元国京城的城门半开,还有人陆陆续续往外抬着担架,一个个放到城墙根底下。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圈圈白花,将整座京城围绕起来。盛青黛的心里不由沉甸甸的。看来形势比他们预想的还要严酷。“这位大哥,请问这是怎么回事”盛青黛拦住一个抬担架的老人,轻声问道。那人见盛青黛从头到脚包得严严实实。点了点头。道:“这位姑娘,你快带着你的人离开这里吧。”“这是为何我我是来东元国京城走亲戚的。”盛青黛不动声色地道,“您为何要劝我离开呢”“亲戚”那老人惨笑一声。“你要不要去那边城墙下看看,你的亲戚有没有躺在那里”盛青黛扫了一眼,又道:“好像没有”“没有那也许前几天烧了埋了。”那老人沉了脸,“得了瘟疫死了的人。都不能久放的。这边这些尸体,很快就要埋起来了。”盛青黛听见这话。眼皮忍不住跳了跳,咬了咬唇,不再问话了,回头上了马。对自己的人招呼一声:“走”很快,一行人骑着快马进了城。许是疫情严重,这些天根本就没有外人来东元国京城。城门口连守城查路引的官兵都没有。盛青黛他们一行人是这些天唯一一队进城的外地人。进到京城里面,盛青黛立刻感觉到城里的愁云惨雾。每个人都是行色匆匆。都将自己从头到脚包得严严实实,互相之间连话都不说一句。街市上的店铺都关着门,连客栈酒楼都没开。一阵风吹过,卷起几张烧了一半的黄裱纸,荡荡悠悠扑到人身上,虽然是在盛夏,也渗出凋零的寒气。盛青黛的眼珠都快瞪出来了。这哪里是她几个月前见过的那个繁荣喧闹的东元国京城真的都快成死城了“大小姐,我们要去哪里住店呢这客栈都关了”一个盛家下人四处打量,寻找着能住人的克客栈。盛青黛跟着他们在东城坊区走了一条街,最后道:“去西城坊区吧。”她本来想先去救人,但是看见这幅情形,她还是先去找谢东篱问个清楚明白吧。一行人又往西城坊区行去。没想到西城坊区前面拦了数个路障,还有很多官兵在那里站岗放哨,一般人根本不能接近西城坊区。盛青黛看了心里有气,拿着马鞭上前问道:“我要去拜访谢副相,请问能不能让我进去”“谢副相”那守着路障的兵士翻了个白眼,“谢副相不在这里面,你们去东城坊区找他们吧。”“啊他们不住在这里吗我记得他们是住在这里啊”盛青黛很是惊讶。她曾经跟着盛家老祖和盛青蒿在谢府借住过一阵子,还记得他们家宅子的位置呢。那兵士切了一声,“以前是。不过呢,小王爷遭了瘟,被从西城坊区赶出去了,他们就跟小王爷一起住到东城坊区去了。”“你说什么”盛青黛听见这话,两眼一阵发黑,几乎站都站不稳了,她冲动之下,一把勒住那兵士的领口,怒喝道:“小王爷怎么遭了瘟了你敢乱说一个字,我让你好看”“你这娘们儿,发什么疯”那兵士一把将盛青黛推开,骂骂咧咧地道:“哪里来的小娘皮拉拉扯扯也不嫌丢人我都告诉你了,你还不听他们在东城东城认得东南西北吗”盛青黛还要再踹那人一脚,盛家的下人已经围了上来,强行将她拉开,低声劝道:“大小姐,这里不是耍横的时候。您快想想,我们还能去哪里”“去哪里我怎么知道”盛青黛瞪了那兵士一眼,“东城坊区什么地方你把话说明白”那兵士被盛青黛勒住了脖子教训了一顿,也有些后怕,虽然都说小王爷不行了,皇帝陛下也病倒了,日后都是皇太孙的天下。但是谢副相和护国公主还好端端地没事,谁知道以后会怎样呢这样一想,他也不敢对谢家的亲戚太过怠慢,只好整整衣领,咳嗽一声,道:“东城坊区的忠贞国夫人府,他们住回护国公主的娘家去了。”盛青黛皱了皱眉。想起来谢东篱的夫人元盈袖正是护国公主的封号。她翻身上马。“走,去东城坊区”于是他们又回到东城坊区,挨家挨户问了过来。终于找到了忠贞国夫人府门前。盛青黛惴惴不安地下了马,仔细打量这屋子,发现没有挂白,应该是没事吧她努努嘴。让下人去敲门。那角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个包得严严实实的门子从门内探出头来问道:“什么人你们找谁”盛家下人暗道。总算见到一个说人话的活人了,他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笑着道:“我们是盛家人,我们大小姐担心东元国的瘟疫。专门来帮着治病了。”“盛家人盛家谁啊”那门子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而且盛青黛上一次和盛家老祖、盛青蒿是住在西城坊区的谢家,因此忠贞国夫人府这边的人对盛家人不熟悉。“你去通传。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