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慢春风> 分节阅读 4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41(1 / 1)

赵家儿郎,以及赵青河。自从赵青河身世揭晓,府里的议论就没消停过,各房面上尊重老太爷的决定,私下并不乐见其成。赵青河可不是一般的私生子入户,将以大老爷第一任嫡妻的嫡子身份记族谱,不但分家占大优,还成为仅次于大老爷的家主候选,这让他们很难接受。毕竟,这个侄子冒出得太突然,他们无法用血浓于水来亲近他,表面客气着,更多得是猜忌疑虑。如今才过去半个月,赵青河刻意躲着他爹,年夜饭桌上直接撂话不认亲,让人看来也并非随口说说,故而各房能暂观望。受大太太郑重托付,赵青河来帮忙保护女眷们安全。他可以说不,夏苏却在邀请之列,他这个兄长当然要随行。大年初一他连累她再遇凶险,而且吃花生吃到她嘴上去了,虽然一起愉快看过新年日出,半个月来却觉得她有些冷漠。夏苏甚至不惜改变昼伏夜出的作息来避他,身旁总有别人,让他头一回埋怨家里人多。他实在不太喜欢这般相处,又不懂如何哄回,只擅长跟着赖着,慢慢陪磨。正午开席,长屋长案,女子一大间,男子一小间。今日饭庄里,除了夏苏,就是一屋子赵家儿女,没有别家,所以不放帘子,两边的绵纸格门皆拉开,一边戏台一边花池,爱听热闹戏的,爱看捉湖鲜的,任君挑选。赵大太太看菜上得差不多,使人喊来巡庄的赵青河,“累你忙了半日,辛苦了,快去你弟弟们那桌吃酒,。”夏苏悄然抬眼,就和那双冷锋的眼睛对上,视线一颤,又落他唇上,心头狂跳。她慌地耷拉下眼皮,暗念石头脸不俊不俊,拣菜吃,无滋味,只是胡乱想着弟弟们赵大太太对大老爷的夫妻情不浅,事事齐心,这回显然帮忙在父子之间穿针引线。赵青河看过去,一桌半大不小的儿郎,也有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十二。因为都岁数不大,没有赵府其他人想得复杂,瞧他的目光多好奇,也有些翘盼。就他所知,四郎六郎忙着读书大考,又过了二十,与十来岁的弟弟们平时玩不到一处。这是突然多出了一个大兄,不知厉害关系的少年们,大概以为他能带他们玩耍无论如何,不能当这些少年的面驳回赵大太太的话,赵青河不多言,走到隔壁那间,落座。二太太睨着,嘴角刻薄抿住,一转眼对大太太笑开了花,“听说三郎不愿认大伯,我们还担心你们不好受,如今看来到底是骨肉亲情。”老太太不在,大太太就是最大,可她没摆架子,哪怕二太太打着笑脸揣着酸溜溜的心,仍态度晴好。“如二太太所言,不管三郎认不认,骨肉血亲不可否,父子就是父子。”夏苏一旁听了,心里叹气,出身果然难改,自己再不愿,也是徒然。她,和他,都一样,逃得一时,最后却一定被过往追上。这么想着,她心情不由沉,吃酒都少了贪杯的兴致,听九娘说着备嫁的琐事,看花池那里开瓮挑蟹,冷冷淡淡瞧桌上撤去席。但望赵青河,见他带着赵家小儿郎们捉蟹钓虾,时而爽朗得像个大孩子,时而又很稳重,将每个弟弟照顾周到。她想,这人原来就有兄长气质么大概看少年郎们玩得欢,十七娘就抱怨起诗社散了,又不爱听戏猜灯,怪没意思。赵二太太总对别人挑剔,自己亲女儿是掌上明珠,想法子让女儿开心,“要不咱上画舫吧,难得出来一趟,怎能不游太湖”大太太道,“本来就是这么打算的,不过要等等华夫人,我让她准备着呢。”华夫人来得很快,“大太太,都布置好了,不知何时上船”“就这会儿。”大太太站起来,拉着华夫人的手往外走,与她笑言,“已经开始跟我抱怨无聊了,一台子好戏也没人认真听,劳烦你让班主他们吃饭去罢。”华夫人吩咐了掌事的去办,一手揽着大太太,另一手揽着二太太,“赵府里就养着伶官,今日老太太又没来,姑娘公子们自然无心听戏。湖上风光好,我还打听过,正巧今日不系园游来太湖,在湖正中开集,有文人墨客当场作字画竞卖,也有名倌吟诗助歌舞,还有名书古画鉴赏。姑娘公子们即便上不得船,也能就近看热闹。不系园是杭州闻名遐迩的大画舫,文人才子聚会之所,不时还办书画雅集。第二更。女排打进决赛啦、第88片 不系出日一听不系园,除了大房里的九娘和十一娘,其他赵家姑娘们立时雀跃。她们能起诗社,自然对书画也知道几分,更何况不系园名声响亮,难得到苏州来,机会珍贵。大太太与几位太太商量一下,对华夫人嘱咐,“不能上不系园,但可驶到近处看一会儿。”华夫人笑应了,关照船娘们去湖心。夏苏站得稍远,却听得只字不漏,不知不系园,也知有画展可瞧,神情较之前大振。“妹妹之面色变化,委实昭然。”赵青河是船上唯一成年男子,夏苏是船上唯一待字亲戚,他全仗着义兄妹的名头,毫不避嫌,与她袖碰着袖。所幸夏苏也不敏感这种事,“我又非偷鸡摸狗,昭然如何”九娘之外,她只得赵青河一个说话人。九娘正回头找夏苏,见赵青河与夏苏并立,直觉竟是好俊的一对人物。她性子温和偏静,赵青河身世揭晓后,还未曾与他照面,此刻正好,上前盈盈施礼,诚意道声三哥。赵青河一怔,大太太有心刻意,他可不理会,只是赵九娘发自真心,却令他不好敷衍,淡然哦了一声。夏苏闻画心情舒畅,慢腾腾道,“九娘,你三哥应了这声,你可问他要份大一点的贺礼。”赵青河忍不住笑出,“九娘莫上苏娘当,这贺礼就得问她要,她管着家里的银子,三哥我从她那儿支银子,十足可怜。”夏苏冷白一眼,“你归你送,我归我送。”扯。她何曾掌过他手里的银子,顶多抠过分过。“这样好,一份变两份。”赵青河继续闲扯,“九娘得跟我说声谢。”九娘真张口。夏苏拉着赵九娘却走,“就算要谢,等拿到礼再谢,谁知是不是空口白话。”赵青河一向不急于洗白自己,且在这点上,他万分赞同夏苏。事实胜于雄辩。他只道,“别忙着走,妹妹莫非不想和我上不系园”夏苏刹住身形转回头,以乌龟的速度来说,简直成精了,“你有何办法”“泅水过去”赵青河抬眉,好看的眼,好看的笑。他今日既非来当大众保镖,也非来当孩子王,只来凑某位妹妹的热乎。她之心愿,就是他之挑战,越难越有意思。夏苏瞥开眼,对心跳全然放弃,“满出来了。”猜妹妹的字谜,也是一大乐趣,但赵青河也放弃得极快,“什么满出来了”“自信。”夏苏咬字。“谢妹妹夸奖。”稀奇了,居然没来“兜财手”那招夏苏哼笑,“谁夸你自信满出来就是自大自狂自我毁灭。”赵青河无语,瞪了她半晌,按着太阳穴呵笑,“乌龟妹妹有尖牙。”九娘看两人斗嘴,不觉得不妥,只觉得羡慕,即使是在大家族出生长大,兄弟姐妹那么多,她也不曾经历过这般轻松却亲近的相处。撇开两人其中难言的感情,实实在在是彼此信任的。“不系园”十七娘欢呼。烟波浩瀚的云水湖面,水光笼罩着一艘大舫。它仿佛第二轮金日,拉近四面八方的船只,吸引,聚拢,又散开,却停得不远,呈明月之下星罗棋布。而日光月光,都掩盖不住船身三个刚劲大字,不系园。这番景象,连几位太太都望入了迷,任船娘们驶得很近,忽听不系园上有人喊赵青河之名。那男子满头灰白发,身旁有位笑容可亲的妇人,似一对夫妻。夏苏并不认识,但也不稀奇,赵青河这几个月一直在画市里探路,人脉开拓。倒是大太太二太太显得惊讶,又同声招呼那对人物,态度十分尊敬,称其董先生董夫人。这位董先生三言两语,道明两点,不系园不随便放人上船,不系园是观学识慧的好地方。董夫人也想请岁数较长的姑娘陪同。于是,大太太二太太就允了适时提出请求的赵青河,让赵家儿郎,九娘和夏苏,登上不系园。乍看起来,赵青河并未想到特别上船的法子,只是运气好而已。夏苏如是想,却听到赵青河与董先生的对话,当下愕然。赵青河道,“多谢先生帮忙。”董先生道,“不必客气,前头那位就是喜爱丹青的义妹么”赵青河答是,“不系园仅停留太湖一日,而长辈之请不可推辞,才劳驾先生特意跑这一趟。”董先生道,“无妨,不过举手之劳。若只因女儿身就受到拘束,岂非可惜令妹能作一手好画,难能可贵啊。”赵青河谦言,“算不得多好,却真用心。她尚未许人,我这当兄长的,自然想多宠着她些,待她嫁入夫家,未必能有这么自在了。”董先生叹,“的确如此。就说这赵府,大户广宅规矩多,要不是教着四郎六郎,老夫恐怕也帮不到令妹”原来,董先生是赵四赵六的夫子。赵青河请来这对夫妻,就是要让赵府夫人们变点头哑巴,看似一场偶遇,看似十分运气,全是他一手谋就,从接下大太太的邀请开始执行,最终一定会让夏苏登上不系园。除了许人嫁人那句多余,夏苏无甚怨言,也自叹不如。董夫人如面相一般亲切,发现夏苏落后,就笑等着她赶上,“我家先生十分喜爱夏姑娘的画,让我今日找机会跟你再购一幅,不知可否”夏苏即便不如赵青河长袖善舞,也懂得人情世故,只是她性子不爱兜不喜绕,直接就问画的事了,“不知先生喜欢谁的画”夏苏的话直,却正对董夫人的脾气,遂也不费舌客套,“我家先生已有一幅你仿的李公麟人物白描,这回想购你的画。”她的画夏苏一怔,兀自低头想了片刻,才道,“董夫人,只怕我画不好,您还是说一位董先生喜爱的大家吧。”赵九娘不知夏苏擅画,更不知她擅长摹画,连董先生都求她的画,心里正佩服,听到这儿就糊涂了。九娘问,“仿李公麟的白描难道不是苏娘所画么”今天给大家三更哈,月票还差3票,我就伪月票加更了哈。加精额度用完了,会给亲们的评论奖分哈,感谢你们一直在这儿支持聆子。、第89片 又见暮江董夫人代夏苏答,“是夏姑娘画的,却不是夏姑娘的画。赵九娘豁然开朗,随即又奇,“苏娘仿李公麟的白描可获董先生赞,想来画功不同一般,为何说画不好呢”夏苏对上董夫人明朗的目光,答赵九娘问,“摹仿与自绘是两种境界,我并无自绘的天赋。”董夫人温和笑着,“画来看看就是,你不是我家先生的学生,不必怕他苛责,顶多当心他不付银子。”这是董夫人说笑,夏苏尽管慢一拍,还能跟上赵九娘,一同笑,“我尽力一试。”答应了。董夫人趁九娘和夏苏说话,回头对丈夫眨眨眼。董先生开口,“夏姑娘既然应了,可容老夫指定题目”夏苏转身行礼,她自幼从画师多位,十分尊重师者,“先生请说。”“冬去春到,夏姑娘就画一幅春暖花开的小青绿吧。”“是。何时交画呢”董先生一句话,别人听不出名堂,夏苏就理解了。主题:春暖花开。设色:青绿。内容:小写意。“夏姑娘自觉水到渠成之时。”董先生道。“先生也教画么”夏苏沉思半晌,突然问道。董先生摇头,捋过黑中渗银丝的胡髯,“老夫喜赏,画无才,勉强习得一手不难看的书法,也是为了摆教书先生的门面。不过,老夫以为,读书与画画相通,急智惊才者,细水长流者,资质各不同。”然而,教她的人,恨不得她一夕学会天下大成,丹青笔不可离一日手,稍有退步就挨训罚挨戒尺,如此复复年年,练出上乘摹技,夏苏却反而不会自画了。董夫人这时唤董先生过去,似看到熟识,而赵九娘自觉走到前头带弟弟们,留夏苏和赵青河在最后。“听说今日雅集的字画是不系园主人亲自相请,由苏州各位收藏大家出借,虽只有四十六幅,皆为珍贵藏品,平时无缘得见,其中不仅有你最喜爱的唐寅书画,最古可追溯至南北朝王羲之的字。不系园还邀请到苏杭一带的画家和名鉴,要在顶舱举行评画茶会,当场开价竞购,也能以物易物。妹妹若有看中的,不妨告诉我。”赵青河放慢脚步。“告诉你又当如何”夏苏嘴角轻勾,一抹“你买啊”的笑。赵青河也笑,“我自会想办法让妹妹高兴的。”夏苏静静走了一会儿,“能上这条船已是足够”想谢他,却压在舌尖说不出口,这人欠她的旧债太多。前头少年们开始出现方向分歧,九娘明显无力,夏苏赶紧推赵青河一把,“别说空话,不如管好他们,让我把所有的画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