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还好他没动手。郭嘉喝了一口酒,斜斜的瞥了戏志才一眼,道:“刚从长安回来”戏志才点了点头:“上车。”郭嘉也不客气,丝毫不顾形象的轻轻一跳就上了马车。进了马车中,就势一躺,倚在车厢上,郭嘉看着对面的戏志才,戏谑道:“感觉如何是不是压力很大”看着郭嘉戏谑的表情,戏志才叹了一口气:“看来奉孝对于长安的情况也有所了解啊。虽然此去我只看到了一部分,但是要我说的话,那位司空,已有老秦之势。”喝了一口酒,郭嘉点了点头:“据函谷天险,虎视天下,说是老秦之势,却也不差。”点了点头,戏志才叹道:“先是继承了大汉留下的部分底蕴,现在董仲颖留下的根基又被全面接盘,这位司空大人手中的牌,实在是太多了。若不是因为朝廷就在长安,这位司空大人稍有动作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恐怕现在他已经可以出兵鲸吞天下了。”微微摇了摇头,郭嘉道:“朝廷在长安,固然会使那边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天下的关注,但是也注定了天下诸侯无法像六国伐秦一般通力协作。届时等各方打的精疲力竭,那位司空大人再兵出函谷,还是一样的结局。”“但总要一搏不是吗”戏志才反问道。“现在单一的哪路诸侯根本不可能和这位司空大人抗衡的。御林军,西凉军,并州军,羽林卫,先登死士,陷阵营,甚至还可能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隐秘力量,在这位司空大人手中的力量实在是太强了。只有统合其余各州的力量,才有与之抗衡的可能。所以,就算我们打起来可能最后会让那位司空大人渔翁得利,但是也必须一统。”轻轻一笑,郭嘉没有反驳:“志才这么说,想来已有腹稿”点了点头,戏志才缓缓吐出两个字:“联袁吞刘,平分关东。”微微摇了摇头,郭嘉又喝了一口酒,笑道:“志才,你这样就没意思了。嘉好心来找你聊聊天,结果你连对我都怀有戒心,却是什么道理”听到郭嘉这么说,戏志才目光微微一闪:“奉孝何出此言”撇了撇嘴,郭嘉道:“连袁吞刘我信,但是平分关东不吞袁,你主曹操凭什么和那位司空大人抗衡”戏志才没有说话,不过郭嘉却丝毫没有住嘴的意思:“明年开春,袁绍与公孙瓒之间必有一战。只是公孙伯圭征战边关多年,麾下多是戍边老卒,精骑更是数不胜数,恐怕袁本初很难占到什么便宜。我猜你是想以助袁本初击败公孙伯圭为条件,让袁绍出兵帮你主曹操吞并刘玄德,占据兖州,是也不是”“是。”戏志才淡淡道:“然后呢”第两百六十七章 车中对下“借袁本初之力,击败刘玄德,从而全占兖州,此乃连袁吞刘。”郭嘉徐徐道。“但是,占据兖州之后,志才当真打算帮助袁本初对抗公孙瓒吗”说到这里,郭嘉嗤笑一声,道:“徐州陶恭祖,年事已高,不复当年雄风,两个子嗣亦是庸碌无能之辈,若我没猜错的话,届时恐怕志才最多派一支偏师协助袁本初,而主要精力,则是会放在吞并徐州上吧”“若不吞并徐州,而是帮助袁本初击败公孙伯圭,那么公孙伯圭一败,那么你主曹操纵然占据兖州,但是北有袁本初雄踞幽冀两州,南有袁公路坐拥豫州,你主曹操又该如何生存只有先趁着袁本初与公孙伯圭征战,无暇南顾的时候吞并徐州,甚至如果可以话,还可以拉上袁公路许之平分徐州。”“这样一来,无论袁本初胜败,你主皆可立于不败之地。毕竟如今公孙伯圭势大,袁本初纵然获胜,短时间内也无暇南顾,你主曹操便可趁此机会发展麾下势力,届时就算是面对二袁联手也有一战之力,况且,若是袁公路与你主平分徐州,袁本初必定会与袁公路心有嫌隙,二袁势必难以齐心。届时你主曹操便可各个击破,继而具备与那位司空抗衡的实力。若是袁本初战败,那局势更好。只要打着为袁本初复仇的旗号,你主曹操便可毫无后顾之忧的北上讨伐公孙伯圭,因为袁公路绝对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攻击你主后方。届时只要击败了公孙伯圭,然后回头反吞袁公路亦是轻而易举。”“只是不管哪一种局势,平分关东志才欺我无智否”静静地听完了郭嘉的话,戏志才轻轻一叹:“真不愧是你啊,奉孝。”言下之意,却是已经肯定了郭嘉的猜测。“不过,奉孝,你说了这么多,恐怕并不是仅仅想来卖弄的吧”轻轻一笑,郭嘉道:“还是志才知我。人生一世,不做点轰动的事情,活着有什么意思如今天下乱起,正是我等一展胸中所学的时候。”“那奉孝为何不去长安”戏志才道。“那样太没意思了。”郭嘉笑道,眼中满是熊熊的烈焰。“我入长安,天下反手可得。但是这种毫无挑战的事情,做起来又有什么意思”看着郭嘉自信而又张扬的笑意,戏志才苦笑着摇头:“这还真像是你能做出来的事情啊。不过,奉孝,我主如何”随意的灌了一口酒,郭嘉笑道:“一见便知。”听到郭嘉这么说,戏志才岂会不明白郭嘉已经动了投效曹操的心思因此,戏志才当下道:“正好我刚从长安回来,正要去向主公汇报一应事宜,不如奉孝与我同去”“志才相邀,嘉岂敢不从”陈留。曹操正在房中处理着各种事务。虽然曹老板现在手底下人才也不少,其中不乏陈群这种大才,但是曹老板的性格注定了他不会当一个甩手掌柜。而就在曹老板正在专心处理各种事务的时候,一个侍卫突然从门外走了进来:“启禀太守大人,戏长史回来了。”“志才回来了”闻言,曹操当即放下了手中的事务,起身道:“快,请志才进来。”“诺。”那名侍卫应声下去了,而在那侍卫出去之后,曹操更是亲自走出了书房相迎。没多久,戏志才便从外面走了进来。典韦跟在后面。不过,让曹操有些意外的是,在典韦后面,还跟着一个拎着酒壶,明明不修边幅,却又尽显潇洒,难以让人生厌的青年。看到站在书房外的曹操,戏志才连忙快步走了过去,拱手道:“主公。”跟在戏志才身后的典韦也是一抱拳,声如洪雷道:“主公,俺把军师毫发无伤的带回来了。”连忙扶住戏志才,听着典韦的大嗓门,曹操忍不住笑道:“好好好,不过,志才,你可算是回来了,你一日不回来,吾心难安呐。”闻言,戏志才道:“谢主公挂念。”然而,就在二人上演着一副君臣想和的场面时,一个不合时宜的轻佻声音却是响了起来:“志才,这就是你主嗯,还算不错,长相清奇,是人主之相。”听到这个声音,戏志才脸色一黑。什么叫长相清奇虽然他也知道曹操又黑又矮,但是选主公又不是选老婆,长得好看有什么用而且,你当面这么说,真的没问题吗好歹给点面子啊不说戏志才心里的纠结,听到这个声音,曹操也是愣了一下。自家长得啥样曹老板心里还是有数的,只是已经好长时间没人敢当着他的面提到这个了,更不要说拿这个打趣他了。顺着声音的来源看去,曹操看到说这话的人正是跟在戏志才后面进来的那个青年。看着那个正举着葫芦喝酒,眼睛斜睨着这边的青年,出奇的,曹操并没有感觉到任何的愤怒,而是莫名其妙的对那个青年产生了几分欣赏,就连曹操自己都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因此,曹操心平气和的朝着戏志才问道:“志才,这位是”闻言,戏志才连忙道:“回主公,此乃志才好友,郭嘉,郭奉孝,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才,志才正欲向主公引荐。”“哦大才”闻言,曹操顿时来了兴趣。虽然说,能当着自己面嘲讽自己丑的肯定不是一般人,但是既然连戏志才都说是大才,那肯定就更不一般了。因此,曹操嘴贱的就又追问了一句:“不知其才较之志才如何”然后他就听到戏志才道:“奉孝之才,胜吾百倍。”其实这话一问出口曹操就后悔了。真的,曹老板很想说,我知道你们都很谦虚,但是咱能不能换一个说辞翻来覆去都是这一句话。某某之才,胜吾百倍耳朵都要听得起茧子了。只是曹老板也明白,这是自找的,谁让他嘴贱问了呢因此,很快,曹老板就调整好了心态。他看向郭嘉,轻轻一笑:“这么说来,操倒是要见识一番了。”第两百六十八章 兵种的分级虽然清楚戏志才口中的“其才胜吾百倍”听听就好了,不需要当真,但是曹操也明白能让戏志才这般推崇的肯定是一个难得的大才,因此不由就升起了考教的想法。然而,面对曹老板的目光,郭嘉却毫不领情。又喝了一口酒,郭嘉撇了撇嘴道:“曹太守还是先听志才说说此去长安的所见所闻吧,免得嘉卖弄一番之后,曹太守又被志才吓破了胆,让嘉白费口舌。若是曹太守听完志才的话还能心存斗志,再容嘉开口也不迟。”郭嘉此言一出,曹操还没反应,站在一旁的典韦率先对着郭嘉怒目而视起来。戏志才也是一手捂脸。奉孝啊给我点面子不行吗“吓破了胆”闻言,曹操愣了一下,接着哈哈大笑起来:“我曹孟德虽不是什么一世名将,但是从黄巾之时便开始统兵作战,董贼乱权之时更是率先起兵伐董,董贼火烧洛阳,敢去追击董贼的只有我曹孟德和刘玄德。虽然称不上身经百战,但亦是久经战场。吓破胆我怕能让曹某人吓破胆的事情这世上还没发生呢不过,既然奉孝这么说,那么志才,就由你先来说说吧。”说完,曹操转身朝着书房里走去。见状,戏志才也是跟了进去,郭嘉随后跟上,至于典韦,则是如门神一般守在了门外。进了书房,曹老板走到书案后坐下,直接道:“志才,此去长安,究竟是什么状况,说说吧。”提到长安,就算是戏志才,脸上也是不由得浮现出一抹凝重之色。对着曹操一拱手,戏志才道:“主公,此去长安,我暗中了解了一下现在这位楚司空手底下的实力,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主公,按照现在的情况,恐怕天下间已经没有哪一路诸侯可以和他抗衡了,甚至于,就算是天下诸侯联合起来,胜负都是五五之数。”看着戏志才脸上的苦涩,就是以曹操的大心脏都是呆了一下。天下诸侯联合起来都是五五之数似乎是怕曹操不信,戏志才犹豫了一下,还是道:“以我的观察,保守估计,眼下这位司空大人手下至少有三十万以上的百战精兵。”“怎么可能”下意识的,曹操脱口而出。事实上,不只是曹操,听到这个数字,就连郭嘉眼中也是闪过了一丝骇然,不过却是被他很好的掩饰下去了。而曹操在脱口而出之后,很快也是意识到自己失态了,因此他很快就调整了过来,不过语气中还是有着死死骇然:“三十万百战精兵,志才,你不会弄错吧”如果戏志才说楚江麾下有三十万人马,曹操丝毫不意外。但是三十万百战老兵,和三十万兵,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啊要知道,兵这种东西,和武将一样,也是分等级的。最低级的兵,就是那种没有经过任何的训练,甚至没有正式的武器装备,随便拿个镰刀锄头就能上战场的那种,这种兵基本上没有什么可靠的战斗力,最大的作用就是凑人数。而这种兵,一般被称为杂兵。甚至于,严格点说,他们连兵都称不上。黄巾起义之初黄巾军中大多数黄巾都是处于这种状态。比杂兵好一点的,是新兵。新兵,就是经受过正儿八经的训练,但是还没有经历过战事的兵。虽然新兵的战斗力如何还有待商榷,但是起码经受过一定的训练,还有相对统一的制式装备,至少要比杂兵强上不少。再然后就是老兵了。经过训练的新兵,只要能经历过三五场真正的战斗而不死,基本上就可以成为老兵了。相对于新兵,他们知道怎样才能在战场上更好地保护自己,杀伤敌人。他们的战斗力远胜新兵。正常情况下,一万老兵,打五万新兵不成问题。而这种老兵,无论在那里,都是绝对的中坚战力。同样,这种老兵也是正常士卒能达到的极限。老兵想要再进一步提升,只能通过一场又一场的战斗来打磨。然而战斗这种东西,谁也说不好谁能活下来。能活过三五场战斗的老兵就是各个部队的中坚战力了。能活过十场战斗的老兵更是凤毛麟角当然,如果你能经历过十场战斗而不死,肯定不会再是一个普通的小兵了。因此,虽然理论上来说不断地战斗可以让老兵的战斗力更强,从而达到另外一个层次,但是这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