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您来的正巧,臣正有一些事情要向您禀报。”在政务厅中找了个位置坐下,楚江打了个哈欠,问道:“什么事,说吧,我听着。”“昨日主公大婚之时,以董承为首的一批人欲要对主公不利。现在一应乱党已被诛杀,董承,刘服,吴硕等为首者也被收押,只待主公发落。”程昱道。“国舅董承啊。”楚江沉吟了片刻,道:“先关着吧,别让他死了,他还有点用。”“是,主公。”程昱点头应下。两人在政务厅中谈了一会儿,也就到了各部官员正式上班的时间。荀攸踩着时间进了政务厅,看到坐在厅中的楚江,也是一愣。今天是什么日子而看到荀攸这幅表情,楚江也是有点小郁闷。怎么,难道我出现在政务厅很奇怪吗心里这么想着,所以楚江也就开口了:“公达为何这幅表情”此言一出,别说是荀攸的,就连本来已经淡定下来的程昱都忍不住想要吐槽了。您平时是什么样,自己心里没点数吗不过,荀攸还有程昱这幅表情,却是让跟在荀攸后面走进来的另外一个人有些奇怪,不过奇怪归奇怪,他还是先对着楚江行了一礼,道:“颍川荀文若,见过楚司空。”看着面前这位除了谦谦君子之外,没有其他合适的词可以形容的儒雅男子,楚江站起身来,虚扶笑道:“久仰文若之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不过公达,今日既然要带文若过来,也不提前和江说一下,难道是想给江一个惊喜吗”听到楚江这么说,荀攸已经无力吐槽了。他只是单纯的想要带荀彧过来看看,谁知道您会在这儿啊。不过想归想,话肯定不能这么说,所以荀攸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司空明鉴。”只是,虽然荀攸这么说,但是一边的荀彧总感觉气氛哪里有点不对劲,但是让他来说,他又说不出来。就在这个时候,又一个人从政务厅外面走了进来。看着厅中的情景,来人微微一愣,随即直接转身往外走去。见状,楚江不禁有些哭笑不得。一个个的,你们至于吗看着憋笑的程昱还有荀攸,以及一脸不知所云的荀彧,楚江只能开口道:“先生这是做什么”能做出这种事情的,除了贾诩也不会有其他人了。闻声,贾诩也是转过身来,胖乎乎的圆脸上满是揶揄:“我不是在做梦吧子玉你居然在这里既然是做梦,那我就回去再睡一会儿好了。”“先生你也天天迟到吧”楚江一脸黑线。“这个”听到楚江这么说,贾诩倒是略显尴尬了。平时迟到不要紧,只是今天迟到却被自己这个弟子抓了个正着。有点尴尬。不过他很快也是反映过来谁都有资格说我迟到,但是你楚子玉恰恰是最没资格的那个吧别说迟到了,咱就算算你一共来过几次吧想到这里,贾诩一边优哉游哉的朝着政务厅走了进去,一边道:“子玉你这话就没道理了,诩若是和你一般,绝对也从来不会迟到。”看着这对师徒在这里互相埋汰,程昱和荀攸对视了一眼,满眼无奈。你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可不是吗,干脆就不来了,哪还有迟到一说然后荀彧:你们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似乎是看出了荀彧的疑惑,荀攸忍着笑传音给荀彧解释了一番,顿时荀彧整个人都不好了。身为司空,结果司空府加起来都没来过几次,一应事务全都交给了麾下的人去处理。还可以这样荀彧突然怀疑,楚江之所以极力让荀攸拉拢他来长安为官,根本不是看重他的智谋,而是只想找他当苦力不过,与此同时荀彧心中也产生了一丝疑惑。如果楚江真是这般的话,那么这样一位惫懒的司空,又怎么会目无天子,独断专权呢难道说,真和公达说的那般,那只是这位司空故意放出的流言又闲谈了几句,程昱,荀攸,还有贾诩就开始各忙各的事情了。至于楚江和荀彧,反正迟早都要谈一谈的,那么择日不如撞日,今日既然见了,那就在今日把问题谈开吧。因此,在程昱几人开始忙起来之后,楚江和荀彧便不谋而合的一同往外走去。两人一前一后在司空府中走着,一路上除了偶尔有遇到的司空府中的官员向楚江行礼之外,谁都没有先开口。“今日之前,彧没有想过,原来司空大人居然是如此如此特别的一个人。”幽幽一叹,最后,还是荀彧率先开口了。不过,似乎是没有想到足够恰当的形容词,在说到“特别”两个字的时候,荀彧的语气明显有些停顿。然而楚江却是毫不介意的笑道:“文若直接说江这般惫懒便是,又何须拐弯抹角”看着笑意盈盈的楚江,荀彧也笑了。第两百六十三章 荀彧加入荀彧这么一笑,无形之间,两人之间的气氛却是轻松了许多了。这大概也算是一个意外吧,无意间的碰面,让荀彧看到了楚江不为人知的一面,也使得楚江和荀彧的第一次见面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肃甚至会剑拔弩张。“文若来长安也有数日了,不知感觉如何”对于荀彧这种智者,楚江也没有绕弯子的想法。毕竟,大家都是世间最顶尖的那一小撮人,谁也不比谁差多少,差距可能会有,但是绝对达不到一个人能把另外一个人忽悠的团团转的程度。既然如此,直来直往,毫无疑问是最有效的交流方式。既然谈到正题,荀彧也就缓缓收敛了笑容。微微思索了一下,似乎是在斟酌如何用词,最后,荀彧长长一叹:“承蒙司空看重,在公达的带领下,这几天彧看到,也了解到了很多东西。只是,彧自认有几分识人之能,但是对于司空,彧只能说,难辨忠奸。”“难辨忠奸”楚江笑了笑:“不是汉贼吗”听着楚江略带玩笑的声音,荀彧微微摇了摇头。“一开始,彧也是这么觉得。可是在真正了解司空的所作所为后,彧却是觉得,司空并不像董卓,而是像博陆侯。”“博陆侯”楚江笑了笑,没有赞同,也没有否认。博陆侯霍光,一代权臣,权势甚至达到了可以废立天子的地步。但是,就算霍光在朝期间独揽大权,甚至干过废立天子这种事,但是霍光却仍然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荀彧这么说,意思已经不言而喻。“司空诛杀董卓,独揽朝纲。虽然未还权于天子,但是却也未曾做过那大逆不道之事。”“况且,天子无能,臣子担当重任,辅佐天子,本就是应有之事,若是这般便是汉贼的话,那大贤伊尹,还有博陆侯岂不都是乱臣贼子”“更何况,如今天下已不复大汉所有,天子若贤明到罢了,然而若天子无能,还权于天子岂不是丧送了大汉江山”顿了顿,荀彧继续道:“相反,若是司空掌权的话,且不言其他,但是司空的能力彧却是皆看在眼中。以司空之能,平定天下并非难事。在这种情况下,若是还坚持要还权于天子,那就是愚忠了。”荀彧的一席话有些出乎楚江的意料,但是他想想也就明白了。历史上虽然荀彧忠于汉室,忠于天子,但是也并非那种愚忠之人。别的不说,至少在天子试图从曹老板手里夺权的时候,荀彧并没有站在天子那一边,因为他明白,曹操掌权,还有可能平定天下,但是若是刘协掌权并不是小瞧刘协,只是刘协除了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小聪明之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明君的潜质。他不帮刘协夺权,恰恰才是为了大汉江山和刘协考虑。历史上的那个荀彧是这样,而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现在的情况。看了一眼荀彧,楚江感慨道:“文若,你似乎和我想象中的形象有点不一样。”荀彧微微一笑:“彧未见司空之前,不也没想到司空会是这般惫懒之人吗”玩笑般的话语让两人间的气氛又轻松了几分,不过随即又沉寂了下去。良久,荀彧转身看向楚江,郑重道:“司空,虽然公达已经和彧说过,但是彧敢请司空亲自说一遍对彧的承诺。”楚江知道荀彧指的是什么。他让荀攸转达给荀彧的承诺有两个。第一个,只要荀彧入朝,他会举荐荀彧为尚书令。但是他知道荀彧在乎的肯定不是这个。看着荀彧认真的目光,楚江直视着他的目光,淡淡道:“只要江一日掌权,天子姓刘,天下姓刘。”看着楚江丝毫不似作伪的目光,荀彧拱手,躬身:“臣,颍川荀文若,见过主公。”这,就是他的决断。虽然,楚江并不强求一定要入他麾下,即使只是在朝为官亦可。但是,荀彧很明白尚书令的权利有多大。若是不入楚江麾下,他怕天子会因为他的存在再次升起什么不该有的想法。为了杜绝这种可能,所以他选择了直接投入楚江麾下。在天下一统之前,天子只需要做天子就好了。伸手扶起荀彧,楚江笑道:“仲德不擅长政务,以前把事情都甩给仲德江还有点内疚,现在有文若在的话,江就更可以彻底放心的偷懒了。”闻言,荀彧愣了一下,一时有些哭笑不得。话说我经历了这么激烈的心理斗争才做出了决定,然后你跟我说这个我这算不算是进了贼窝了带着荀彧回到了政务厅,第一时间,无论是忙的死去活来的程昱,还是给程昱帮忙的荀攸,以及咸鱼划水党贾诩都把目光看了过了。他们也很好奇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见状,楚江也没有遮遮掩掩的意思,直接道:“从今以后,文若亦是诸位的同僚了。明日早朝,我将奏请文若为尚书令。仲德,你的苦日子到头了。”闻言,就算是心志坚毅的程昱也不禁松了一口气:“有文若的话,我总算是不需要担心哪一天就猝死在这里了。”而看着程昱一脸轻松,不似作伪的模样,荀彧心中也是一定。说实话,尚书令总领朝中大小事务,放到楚江麾下,绝对是最重要的位置之一。现在楚江要举荐他为尚书令,然后顶替程昱之前的位置,程昱却没有丝毫的不满,这无疑表明楚江麾下还是十分团结的,或者说,每个人对于自己的定位都很清楚,并不会出现什么争权夺利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的话,毫无疑问可以发挥出众人最大的力量,也让荀彧对于楚江可以一统天下,恢复汉室江山又多了几分把握。心里分析着,同时荀彧自然也不会忽视外在的理解。对着程昱微微一拱手,荀彧笑道:“彧初来乍到,对此间事务并不熟悉,还要仲德多担待才是。”第两百六十四章 朝议刘协最近很不安。前几日,董承入宫,告诉他准备在楚江大婚之日动手,一举铲除楚江。当时刘协无疑是十分兴奋的。他感觉权利已经在向他招手了。只要楚江一死,谁能阻止他重掌大权咳咳,或许用重掌大权不太合适,因为刘协这个倒霉孩子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掌权过,反正就是差不多的意思。然而,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刘协从一开始的兴奋,到慢慢冷静,再到惴惴不安。董承说在楚江大婚那一日动手,而楚江大婚的日子刘协也知道,毕竟,楚江给蔡琰和卞玉一人弄了一份夫人的文书,可是要经他的手的。可是,现在楚江大婚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刘协却是什么动静都没有听到。刘协的第一反应就是董承是不是骗了他,不过随即他就否认了这个可能。董承作为国舅,与他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必要欺骗他,也没有理由欺骗他。也正因为如此,在衣带诏的人选上刘协才会选择了董承。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董承要在楚江大婚那一天动手,现在日子已经过去了,为什么一点动静都没有呢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总该有点风波吧然后刘协又想到董承这段时间都没有入宫来和他商议什么了,这让他益发不安起来。他突然想到,会不会是董承事发之前就暴露了,所以没等董承发动就被杀了脑海中出现了这个念头之后,刘协越想越有可能。不然的话,如果董承成功了,那么应该早就进宫来见他了,就算董承失败了,也不该一点动静都没有。这种情况下,唯一的解释就是董承还没来得及发动,就被对方先发现了。这么一想,刘协心里更慌了。他现在想的并不是董承现在死没死,他现在担心的是楚江知不知道衣带诏的事情。隐隐的,刘协突然觉得如果董承已经死了反倒是件好事,至少,董承一死,衣带诏的事情暴露的可能性就小了许多。就在刘协这种惴惴不安的情况下,又到了大朝会的时间。怀着一种忐忑的心情,刘协在郭胜的陪同下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