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三国之梦魇> 分节阅读 13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30(1 / 1)

点了点头,吕布重重道:“我也是这么觉得”靠在吕布怀中,严氏没有再说什么。原本她是担心吕布和楚江关系闹僵,会被算计,现在既然吕布和楚江之间有这重关系在,那她也就放心了。函谷关。一路奔波,刘备一行很快就跨越了半个司隶,来到了函谷关下。只要过了函谷关,长安就不远了。而这么一支人马突然来到关下,自然会引起函谷关守军的戒备。因此,函谷关上的守军在暗暗戒备的同时,当即便有人去通知守将。兵锁函谷,坐拥凉并。作为这个蓝图其中最关键一环的函谷关,楚江自然不会不重视。因此,函谷关现在的守将不是别人,正是昔日西凉军众将之中的一员,张济。当然,让张济守函谷关,楚江看重的并不是张济的能力。张济虽然各方面的能力都不算是出众,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但是他有一个好侄子,叫张绣。以函谷之险,张绣之勇,张济也不需要有多大的能力,只要中规中矩就够了,而张济也刚好是一个很有自知之明的人。所以,楚江便选中了张济。而楚江居然把守函谷关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了张济,张济一开始是有些难以置信的。毕竟,虽然因为李儒的后手,西凉军在董卓死后,因为谋算董卓的主谋王允已经死了,所以就归附到了楚江手下,但是他们毕竟是新近归附,根本没指望楚江能让他们担当什么重任。甚至于说白了,只要楚江不彻底把他们架空,就算是稍微削减一些他们的编制,他们也能接受。毕竟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然而,楚江不但没有消减他的实力,反而交给他这么重要的任务,张济经历了一开始的难以置信过后,便是喜出望外,甚至有一丝感激涕零。他没什么,这辈子已经快到头了,但是他要给侄儿张绣铺路。因此,张济在接到任命不但毫不犹豫的领兵来戍守函谷关,甚至主动把家小留在了长安。他只想给楚江留下一个好印象,好让侄儿张绣日后前途能更好一些。也正是因为抱着这种想法,张济在戍守函谷关的时候自然是小心翼翼,尽心尽责。第两百四十四章 二合一在听到麾下将士汇报说关外出现了一支来头不明的人马时,张济正带着张绣检查关中防务。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张济不由吓了一大跳,因为他在函谷关外可是布下了不少哨骑,现在居然一点消息都没有。不过,在问清这支人马只有五百余人之后,张济也算是松了一口气。五百人,对于重兵把守的函谷关来说,根本构不成什么威胁。只是,话虽这么说,但是张济心里还是暗暗骂了一通那些哨骑。这一次只有五百人不假,万一下一次被敌方大军摸到了关下,岂不是万事休矣然而张济却不知道这一次他实在是误会了这番在外巡逻的哨骑了。面对白马义从,天下间恐怕没有什么哨骑能赶在白马义从前面把军情送回的。不管怎么说,来人已经到了关下。因此,张济直接对张绣道:“伯渊,随我去看看。”闻言,一边的张绣心下也有些好奇,当即应道:“是,叔父。”上了城头,看着外面那支清一色骑着白马的骑兵,张济愣了一下。虽然说现在白马义从在其他方面并不怎么出名,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一支军魂军团,也不知道白马义从战力如何,但是白马义从有一点却是相当出名。白马义从从上到下三千骑,按照一人三马的配置近万匹优良的战马,全都是清一色的白马,杂色稍微多一些都不要。在这个时代,战马无论在哪里可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能丧心病狂到除了白马其他马都不要的程度的,也只有强迫症晚期,天天和胡人掐架,根本不缺战马的财大气粗的公孙瓒了。不过,就算是公孙瓒,这么干也是有代价的。当初白马义从晋升军魂的时候,其实本可以规模更大一些的。但是就算是土豪如公孙瓒,想要找更多的白马也不容易,因为当时整个幽州北部草原上毛色纯正的白马基本上被他搜刮完了,所以最后白马义从的规模被限制在了三千人。所以,虽然白马义从本身战力什么的很少有人知道,但是却很少有人不知道公孙瓒手下有这么一支全部由白马组成的骑兵部队。因此,在看到城外这支全部都骑着白马的骑兵时,张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只是,随即他就困惑起来。按理来说,公孙瓒和他们并没有什么交集啊,他派人来干什么而且最近公孙瓒不是忙着要和袁绍掐架吗莫非是公孙瓒想要借朝廷以占据大义的名分还是说公孙瓒觉得搞不定袁绍所以想要来求援短短一会儿的功夫,张济想了很多。不过,站在他身边的张绣所关注的地方就和张济不同了。张绣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到了下面那支骑兵中为首的那名青年将领身上。但凡是曾经参加过虎牢关之战的武将,恐怕没有几个人会不认得那个人。赵云赵子龙。虽然即使是赵云最后也没有击败吕布,但是他却是唯一一个和吕布打了个不相上下的人。而且,对于张绣来说,赵云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他们都是童渊的弟子。虽然童渊收赵云为徒的时候张绣已经出山,他们并没有见过面,但是当初在虎牢关下赵云一出手张绣便确定赵云就是传闻中师傅收的那个天资卓绝的小师弟。只是,虽然是师兄弟,但是当时赵云和他却是分属不同的阵营一个在讨董联盟,一个却是在西凉军中,所以并未相认。没想到,他现在居然会在这里又见到了赵云。“叔父。”张绣喊了一声,指了指赵云,没有多说什么。虽然赵云是他的师弟,但是职责所在,他必须提醒张济。虽然说一支五百人的骑兵按理来说很难对函谷关造成什么威胁,但是领军的若是赵云这般绝世猛将,又另当别论。小心一些,总归没错。他知道张济会明白的。果然,顺着张绣指着的方向看去,张济不禁面色一变。虎牢关之战他也在,所以他也是认出了赵云。顿时,张济心中又小心了一些。他并没有亲自上前问话,因为赵云和吕布比拼箭术的那一幕他也看到了。一挥手,当即有一名士卒上前探出头去喝道:“关下何人”闻言,函谷关下的赵云纵马上前一步高声应道:“东郡太守,玄德公欲入长安谒见天子,还望放行。”刘玄德此言一出,不管是张济还是张绣都愣住了。他们之前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赵云身上,还真没注意到被护在中间的刘备。只是,这个赵子龙不是公孙伯圭麾下大将吗怎么和刘玄德混到一块去了不过,不管是什么个情况,既然赵云报出了刘备的名字,张济自然便不能继续再让麾下士卒传话。因此,上前一步,张济亲自探出头去,问道:“玄德公何在”虽然不认识张济,但是看到张济的装扮刘备也知道多半是函谷关守将出面的,因此刘备当下也是策马上前,抱拳道:“东郡太守刘玄德,欲要入长安谒见天子,还望将军放行。”看了一眼刘备,虽然张济并不认识刘备,但是刘备的气度显然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更何况,一般人也不会有胆子假冒大汉宗亲。虽然仍是不明白赵云为什么会跟在刘备身边,但是张济也明白这个刘备多半是真的。而刘备身为汉室宗亲,想要入朝谒见天子,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根本没有阻挠的理由。因此,仅仅只是稍微犹豫了一下,张济便回头低声吩咐道:“伯渊,立刻派人把这个消息送往长安,告诉司空。”张绣点了点头,便去布置去了。看到张绣下去了,张济这才又探出头去,道:“既然是玄德公要入朝谒见天子,末将自然不敢阻拦。来人,开关,放玄德公入关。”见状,刘备抱拳谢道:“多谢将军。”说完,刘备转头道:“子龙,我们入关吧。”关门缓缓打开。赵云在前,刘备则是被护在中间,一行人缓缓入关。一入关,方才还在城墙上的张济便率人迎了上来,对着刘备抱拳道:“长安方定,玄德公便欲要入朝谒见天子,这等忠心当真是天地可鉴,当为天下楷模啊”张济亲自相迎,刘备自然不好继续待在马上,于是也下马道:“将军客气了,不知将军是”张济哈哈一笑,浑不介意道:“武威张济,无名之辈,蒙司空看重,如今忝为函谷关守将。”“原来是张将军,久仰久仰。”听到张济口中的司空,刘备神色微动,不过却也并未露出什么,只是继续寒暄道:“这番还要多亏了张将军肯为备放行,不然备空有谒见天子之心,亦怕是难以实现。”摇了摇头,张济笑道:“玄德公言重了。玄德公乃是汉室宗亲,如今要入朝谒见天子,某又岂敢不放行不过,玄德公从东郡至此,一路奔波,某设下酒宴,为玄德公接风洗尘,还望玄德公不要嫌弃。”当然,张济和刘备根本没什么交情,接风洗尘自然是假的,他这么说,只是为了拖延一些时间,好让情报传到长安后让长安那边有足够的时间准备罢了。而听到张济这么说,刘备不禁露出了一丝为难之色:“张将军,备谒见天子心切,这宴席之事,还是算了吧。”闻言,张济故意装出一副不快的样子道:“玄德公,这过了函谷关,只要某为玄德公开一张过路凭条,接下来玄德公要过潼关,乃至抵达长安都只是须臾之间的事情,又何必急于一时莫非玄德公是看不起某这粗人,所以不愿赴宴”“这”刘备苦笑一声,张济把话说到这种地步,他再拒绝的话就有些不合适了。摇了摇头,刘备叹道:“既然如此,那就叨扰将军了。”张济这才转怒为喜,笑道:“既然如此,某这就去为玄德公及玄德公麾下将士安排一处营地,今晚某当于府上设宴招待玄德公,届时还望玄德公屈尊。”说完,张济也不待刘备回应,直接转身离开。一边,早有得了张济吩咐的一名小校上前道:“玄德公请,某奉将军之命带玄德公去营地。”刘备点了点头,对着身后的赵云道:“既然张将军如此热情,子龙我们就歇息一日,明日再启程吧。”闻言,赵云也是点头应诺。张济乃是故意拖延时间,这一点刘备和赵云自然都是看出来了。只是虽然看出来了,但是如果要戳破的话,对于双方来说都不是好事,因此刘备这才答应下来。而刘备刚刚这句话看似是说给赵云听的,但是其实是说给那名张济派来带路的小校听的我知道你是在拖时间,但是,我只等到明日,明日你若是再耍什么手段,那就别怪我翻脸。他知道那名小校事后肯定会去禀报给张济,而张济也一定能明白他话中的意思。“刘玄德果真是这么说的”函谷关,张济府上,之前那名给刘备等人引路的小校正站在张济背后汇报着什么。“回将军,是这么说的。”点了点头,张济道:“你下去吧。”那小校应声下去了。沉思片刻,张济道:“既然他们明日要走,那就让他们走吧。一天的时间,也差不多了。”闻言,坐在一边的张绣也是点了点头:“叔父以宴请刘玄德为由拦了他一日,已经足矣,就算是司空得知,也不会怪罪叔父。若是再刻意为之,反而不美。”长安。自从宴请完吕布之后,楚江就又闲了下来。朝中事务他不管实际上现在诸般事务皆出于司空府,现在的长安朝廷只是个摆设。司空府的事情,楚江则是完全丢给了程昱。至于程昱能不能忙得过来,楚江就不管了。程昱怎么说也是最顶尖的那一批谋士,就算专长没有点在内政上面,怎么着也能应付一下吧再者,就算程昱忙不过来,他还不会找人帮忙吗所以,这些事情楚江一点儿都不操心,他更关心的是自己接下来的婚事。虽然结婚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仪式而已,实际上楚江并不怎么看重,但是就算是为了蔡琰,以他现在的身份,也不能草草为之。他现在不仅是司空,还是楚侯,所以他要结婚,按照礼法,程序可以说是相当的繁琐,就算是提前半年忙活都不为过,像他现在这般提前一个月已经算是非常赶时间了。好在,蔡琰也不是特别看重这些方面的事情,对于她来说,只要能和楚江在一起,这些其实并不是特别重要,因此,对于楚江因为怕麻烦所以把这些事情压缩到了一个月内的行为,蔡琰并没有什么意见。而既然蔡琰自己都没有意见,卞玉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楚江给她一个平妻的名分,卞玉已经是喜出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