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只有五百人左右,骑着的都是清一色的白马。为首的二人,乃是一名面色敦厚,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另外一名,则是一身银甲的俊逸青年。不过在这二人之中,却又显然是以中年男子为首。中年男子不是别人,正是从东郡出发,赶往洛阳的刘备,至于他身边的银甲青年,便是在虎牢关下大放异彩的赵云。当初董卓迁都,诸侯联军却逡巡不前,刘备欲要追击,公孙瓒有意相助,但是奈何幽州胡人犯边,公孙瓒不得已而回援,但是在回援之前,却是留下了赵云还有五百白马义从助刘备一臂之力。后来,刘备虽然回返了东郡,但是公孙瓒对付胡人根本不需要赵云这般猛将,于是便依旧让赵云留在了刘备这里来帮助他这位师弟。这一次刘备来长安,关羽张飞皆是留守东郡,至于赵云,公孙瓒把他留在刘备身边的本意便是让他保护好刘备的安全,因此这一次便是赵云带着麾下的白马义从跟着刘备前往长安。有白马义从在,赵云有信心就算是再大的危险,他都能带着刘备逃出去。虽然现在白马义从的可怕还未曾在世人面前展现,甚至都很少有人知道天下间还有这么一支军魂军团,但是只有了解到白马义从的人才会知道这一支军魂的恐怖。作为从天下三大骑兵之中速度最快的幽云精骑中晋升的军魂军团,白马义从最大的特性就是速度。如果说,正常拥有精锐天赋的精骑速度为1,那么天下三大精锐骑兵,西凉铁骑的速度就是09,并州狼骑的速度就是标准的1,幽云精骑的速度大概是12。而作为以幽云精骑为模板而晋升的军魂军团,白马义从的常规速度是2。这就意味着,只要白马义从想走,除非事先已经布置好了包围,否则天下间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追的上他们。当然,白马义从能有这种速度的初衷是追杀胡人,而不是用来逃跑,但是不管初衷是什么,白马义从的速度就摆在这里。“子龙,照这样下去,我们大概还有多久能抵达长安”又前进了一会儿,刘备骑在马上道。虽然刘备此次前往长安随行的皆是白马义从,但是为了照顾到刘备,离开东郡之后白马义从并没有放开速度赶路。只是,白马义从毕竟是白马义从,就算是没有全速赶路,行军的速度也不是一般的军队可比的。因此,从出了东郡,再到离开兖州,最后踏入司隶的范围,并没有花费他们多少时间。听到刘备开口,赵云在心底稍微估计了一下,便回复道:“回玄德公,照这样的速度,最多两天,我们就能赶到长安。”“那就好。”听到赵云这么说,刘备点了点头,舒了一口气的同时,心中又不禁有些忐忑。虽然说前往长安的决定是他自己做的,但是现在真的离长安越来越近了之后,刘备的心中反而是越来越难以平静下来。当然,这份不安并非来自于对自己命运的担忧,事实上,在做出了这个决定的时候,刘备从头到尾都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安危。刘备的不安来自于,他对长安,以及现在的楚江的一无所知。他不知道现在的楚江还是不是当初他认识的那个心怀汉室的楚子玉。虽然他很想知道长安究竟发生了什么才导致那样的传言流出,但是他同时也害怕自己知道了真相之后才发现那个真相恰恰就是他最不想看到的那一个。似乎是察觉到了刘备的不安,赵云忍不住开口问道:“玄德公是在担心什么吗”刘备愣了一下,然后自嘲的笑了笑:“子龙也看出来了啊是啊,我在担心。明明是我自己决定来长安的,但是现在反倒是我自己又开始犹豫了。”皱了皱眉,赵云问道:“玄德公可是在担心等到了长安会有人对您不利这一点玄德公还请放心,只要云还在,便断然不会让玄德公受到半分伤害。”然而刘备却是摇了摇头:“我担心的并不是这个。”“哦”这下子,赵云倒是真的有些好奇了。不是担心自己的安危,那是在担心什么呢自从认识刘备以来,在赵云的印象中,刘备一直都是一个老成持重的长者形象,他还是第一次看到刘备露出这种不安的姿态。然后他就听到刘备似是对他说,又似是在喃喃自语一般:“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在担心什么。”第两百四十二章 二合一“玄德公自己也不知道”似乎是没想到刘备居然会这么说,赵云一时也愣住了。刘备苦涩一笑,岔开了话题:“子龙怎么突然想起来问这个”赵云笑了笑,道:“云只是看到玄德公面有忧色,故而发问罢了。”“面有忧色吗”轻轻一叹,刘备道:“大概吧。”他现在在想,如果等到了长安之后,他发现情况真的是他最不想看到的那样,他真的要和楚江刀兵相见吗颍川。颍川多名士,颍川多望族。而在这颍川诸多名门望族之中,当以荀氏与陈氏为首。颍川荀氏乃是荀子之后,家学渊源自然不用多说。至于颍川陈氏,严格说起来可能比荀氏的来头还要大一些。颍川陈氏始祖陈轸,本是田齐齐王之子田轸。后来田轸任楚国宰相,被封为颍川候,所以举家迁至颍川,恢复陈姓,所以才有了颍川陈家。至于为什么是恢复陈姓,因为他们老祖叫陈完,是跑到了齐国之后才改成了田姓。所以说,陈氏一脉实为诸侯王之后。但是正所谓发家靠祖宗,发展靠自己。虽然陈氏来头要比荀氏大,但是发展至今,或许论底蕴陈荀两家差不了多少,但是论目前的状况,荀氏却是当之无愧的颍川牌面。且不提上一代的荀氏八龙压服了一代人,单说这一代人,荀彧,荀谌,荀衍,荀悦,荀攸,哪一个不是惊才艳艳之辈荀彧更是被称为王佐之才。至于陈家,虽然陈家这一代也出了一个陈群,亦是惊才艳艳之辈,换做平常一代出这么一个人才已经算得上是烧高香了,但是跟荀家一比只能说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废话不多说。颍川多俊杰。这点楚江自然也知道。所以,在长安大局已定之后,他也是派人到颍川来访贤纳士。就算是招揽不到荀彧郭嘉这一级别的顶级谋士,能招揽一些治理郡县的中层人才也是好的。反正,无论是凉州,还是并州,甚至是处于楚江掌控下的半个司隶,其实都有点缺中低层的官员。并州,凉州是因为胡患严重,司隶则是因为最近动乱太多。以前怎么样暂且不说,现在这些地方已经纳入了楚江麾下,他便自然不能不管。毕竟,这些地方日后便是他进取天下的根基。因此,招揽足够的中低层官员,治理发展手中的这两州半土地,可以说是当务之急。至于招揽不到人才,这一点楚江却是不怕。世家,世家,看重的皆是自己的利益。如今天下乱象已现,也是到了世家大族该分散押注的时候了。而只要世家下注,不管怎么说,手握两州半的土地,还有汉室正统在手的他,都是最好的选择之一。况且,他派去颍川的还不是一般人。颍川荀家。两名身着儒衫,看上去年纪大概皆在三十岁左右的青年美男子相对而坐,各执黑白。其中一人坐姿端正,纵然在细微之处亦是一丝不苟,浑身上下从穿着到坐姿完全找不到一丝瑕疵,都说人无完人,但是当你第一看看到此人时却只能感叹,世间还有这般人。而另外一人相较于前者坐姿就要随意的一些,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懒散而又洒脱的气质,却又难以让人心生厌烦。那名让人见了会忍不住怀疑人无完人这种说法的男子不是别人,正是荀家这一代被称为王佐之才的荀彧荀文若,而坐在他对面的,论辈分却是荀彧的侄子,刚从长安回到颍川的荀攸,荀公达。“公达此来为何”一丝不苟,然而动作却不显半分僵硬的拈起一枚棋子,以最标准的姿势放到棋盘上,荀彧淡淡道。闻言,单手托腮的荀攸随意的着了一子,轻笑道:“文若既已心知肚明,又何必问我”虽然论辈分两人是叔侄,但是实际上荀攸却还要比荀彧大上几岁,因此两人平时彼此之间只是以表字相称。听到荀攸这么说,荀彧表情没有丝毫的变化。又拈起一子落下,荀彧才道:“所以说,公达已经投效了当朝司空”毫不避讳的点了点头,荀攸道:“天下大势文若应该比攸看的清楚才是。原本董仲颖当权之时,我本想找个机会托病辞官,但是却不想朝中会突逢此变。兵锁函谷,坐拥凉并,我不信文若看不出来,如今司空对天下已成鲸吞之势,又兼有朝廷在手,相较于其他各路诸侯,司空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既然如此,近水楼台,司空又折节相邀,我又何必拒绝”“公达如此,置汉室于何地”虽然荀彧面色未变,但是荀攸却可以听出他的语气重了一分。荀攸摇了摇头:“所以说,如果我现在邀请文若,文若怕是不会随我去长安的吧”“公达又何必明知故问”“那文若打算投奔何人”荀彧还没开口,就听荀攸又道:“文若暂且别说,让我猜一猜。”闻言,荀彧也就没有开口。然后他就听荀攸说道:“如今天下,局势已经渐渐明朗。有机会成就一番大业的,也无非就那么几位。”“幽州公孙,冀州袁绍,兖州刘玄德、曹孟德,豫州袁术,徐州陶谦,荆州刘表,扬州刘繇,益州刘焉,以及司空,不知这一点我说的可对”荀彧点了点头,算是赞同了荀攸的观点。荀攸轻轻一笑:“幽州公孙,虽然在常年与胡人的作战中练就了一支精兵,但是此人好断无谋,兼与幽州牧不合,难成大事。”“冀州袁绍,文若刚从那里回来,情况如何便无需我多说,再者友若眼下却是在袁本初那里,我也就不多费口舌了。”“豫州袁术,勇而无断,纵然有汝南袁家的底蕴,但最多兴盛一时,最终怕是难成大事。”“徐州陶谦,昔日英豪,但如今已经垂垂老矣。”“益州刘焉,虽有益州天险,但成也天险,败也天险,守成有余,进取不足。”“扬州刘繇,自顾且不暇,何论其他”“荆州刘表,虽然坐拥荆襄之地,但是刘景升为人性多疑忌,且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如此一来,除了司空之外,能入文若眼中的,恐怕就只剩下兖州刘玄德与曹孟德二人了吧”荀攸一番话说下来,荀彧只是静静听着,没有反驳,也没有赞同。他只是问道:“那公达你觉得,我是要投刘玄德,还是曹孟德”荀攸笑了笑,一本正经的分析道:“刘玄德占据东郡,麾下精兵良将皆是不缺,甚至就连北军残部也被刘玄德收入麾下,可以说,虽然刘玄德占地不多,但是根基却是无比稳固,若论麾下大军战力,能稳压刘玄德一头的,恐怕寥寥无几。而相较于刘玄德,曹孟德虽然也算是根基稳固,麾下也不缺良将,但是却是有将无兵,麾下士卒基本上都是新兵,根本没有经历过几次大战。更何况,刘玄德还是汉室宗亲。因此,虽然这两人皆有明主之姿,但是论条件,刘玄德却是要比曹孟德好上太多。因此”荀攸顿了顿:“文若你会选择曹孟德。”“哦。”荀彧淡淡的应了一声,不过随即便反应过来有些不对。“你说的是曹孟德而不是刘玄德”看着荀彧难得露出的讶色,荀攸装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点了点头。荀彧:所以说,你分析一大堆刘玄德的优点,到底是为了什么轻轻一叹,荀彧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公达,此番你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呐。”然而,这下子却轮到荀攸惊讶了。“文若,你不会真的是想要投奔曹孟德吧”“嗯”荀彧皱了皱眉:“公达既然已经猜中了我的心思,又何必再问”谁知,荀攸却是摇了摇头,似是有些感慨:“文若这话却是猜错了。其实,我本以为你是要投奔那刘玄德的。”“我知道文若心系汉室,那刘玄德又是汉室宗亲,因此,于情于理,那刘玄德对于文若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可是公达你方才猜的是曹孟德。”荀彧眉头皱的更深了。荀攸摇了摇头:“猜中文若心思的不是我,是司空。”荀彧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抹精芒:“楚子玉”荀攸点了点头。荀彧沉默了。良久,荀彧方才开口道:“他可曾解释原因”荀攸看了荀彧一眼,眼中犹自带着一丝难以置信:“司空说,正是因为刘玄德乃是汉室宗亲,所以文若才会弃之而选择曹孟德。文若与其说是心怀汉室,倒不如说是心系天子,而刘玄德若是平定天下,以其汉室宗亲的身份,取天子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