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重生颜娇> 分节阅读 21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17(1 / 1)

一次把他推开,推远,他还是愿意帮助我,可我在他绝难的时候连看一眼都不曾。”“你还欠我银子呢,不会忘了吧”那躺着人嘟囔了一句,背过身蜷着身子。“你忘了我可没忘,我都记着呢。我可不会因为你帮助过我就不让你还,我等着你还我的一天。”也等着他清醒的那天。颜含玉继续道,“流年虽易逝,可人生路漫长;岁月虽无情,但情深在心上,永生难以忘。”“漫漫人生,莫忘初心,才得始终。”那躺在地上的人纹丝不动,似乎一句话也没听见,睡着了一般。“该说的我也说了,这封休书我在谢姐姐那里看到就拿了过来。”颜含玉放下那封休书,“别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总要问过别人才行,这才是尊重。我相信我初识的赵惟吉还是那个明朗公子,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等她出去,鲁南在外面等着,拿了一包银子递过来,“欠县主的银子,我替主子还了。”颜含玉惊讶的看着他。“拿回去吧,让他自己还。”她要的只是他站起来的一天,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醉生梦死。第四百五十一章 遗诏随着婚期越来越近,朝中的局势也愈加紧张。接连两个太子出事,让皇帝更加阴郁,性情暴虐起来,面对谏言的老臣,丝毫不顾大臣颜面。楚王被废平民,又被发配筠州,朝臣上前求情,认为楚王应该留在京城。楚王一直以来温敦有礼,秉性良善,这次对楚王的处分未免太重了些。而许王心机深沉,人品也有待商榷。许王被夺去一切官职,幽禁许王府。两位皇子的处置明显偏颇,朝臣不免拿两个皇子的人品来做比较,又对两个皇子的处决生出异议,更多人觉得对大皇子的处分太不公平。有朝臣带头替大皇子求情,称其留在京城更妥,大皇子身体不佳,如今离开京城只怕对大皇子身体的恢复受到影响。皇帝未听臣谏,又提议立三皇子为太子,这一次在朝堂上一意孤行,不听臣谏,使得一两个倔脾气的老臣当场以死相逼。皇帝拿这两人杀鸡儆猴,下诏打入刑部大牢,一时间朝堂上下的官员都噤若寒蝉。转眼间过了立冬,燕王娶妻的日子也快到了。只是在大婚前一日,燕王进宫谢恩,青天白日里宫门紧闭,城门警戒,宫墙外戒备森严,就算是从外墙路过的百姓都能看出紧张的气氛来。颜含玉得到消息的时候正在祠堂拜别先祖,听闻宫中发生内乱,心中不免不安。那位动了杀机,也不知他可有对策化解。“来人,把这个乱臣贼子给朕抓起来。”燕王站在殿中,听那气势汹汹的声音人却丝毫未退。一连串的禁卫眼看着就要冲进来,却见站在殿门口的燕王近卫拔出手中的剑横空拦截。“放肆”皇帝站起来指着他们大喝,“殿前持刀,杀了他们”那为首的禁卫却丝毫未动。“高朗,你还愣着做什么快杀了他们”皇帝似乎明白什么,身形一晃,身边的内侍扶住了他。“陛下”“高朗”那双眼中满是阴鸷,周身弥漫出杀气腾腾的气息。“大殿之上动刀持枪,高大人忠心护主,不进殿来只是怕伤了皇叔。”殿中大大小小的官员看着面前的场景一声不敢吭,乱了,真的要内乱了“你如今私自调兵,换掉朕的禁卫,还暗中勾结高朗为你所用,野心勃勃,你还有何话可说”“皇叔何必动怒,高大人只是正义明理。”颜茂华第一个站出来,站在燕王跟前。“颜卿也要谋逆不成”“陛下,燕王殿下明日大婚,进宫只为谢恩,不知陛下为何要以乱臣贼子称呼燕王殿下”“进宫只为谢恩他进了宫门之后宫门紧闭,还把皇宫围的水泄不通,现在高朗也成了他的人,不听朕的命令,朕倒要问问朕的好侄儿在谋划什么是想逼宫不成杀了朕吗”“侄从未想过逼宫,倒是皇叔一直在咄咄逼人。”一向温润的声音此刻带着几分冷漠。“你逼的朕废了一个又一个太子,是你在逼朕”那声音带着几分激动和高亢。“皇叔颠倒黑白,侄儿无话可说。”燕王挺直的身形一偏,语气中带着几分漫不经心,“今日各位大人都在,有些事不如我们开诚布公的好好说一说。”“这些年皇叔一直派人暗杀侄儿,侄儿其实早就知晓,只是碍于情面不想和皇叔闹的不痛快,可想想自己多次生死一线心中不免伤怀,若非先祖眷顾,侄儿怕是早就命丧黄泉,皇叔又为何不念在先祖的份上饶过侄儿”“你如今领兵逼宫,又何曾心系先祖朕倒是想问问皇侄是否还敬着朕这个皇叔”“皇叔是长辈,侄自是不敢忘,只是事由皇叔挑起,侄自然没有退缩的道理。身为赵氏儿郎,侄若遇事就退岂不是丢了先父的脸面。”他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他们不可能共存朝堂。“你别忘了,这是朕的朝堂,这是朕的朝官,在朕的皇宫由不得你放肆”燕王对着众臣抬手,“各位大人,本王今日并无逼宫之意,想来也是有通情达理的大人,若是认为本王无谋逆之心的尽管站出来替本王细说一二,本王感激不尽。”他眼睛虽看不见,却直直的面对着一群大臣,说完后作了个揖。燕王话落,三三两两的朝臣站出来,为首的都是重臣,一小会儿功夫近半的朝臣都站了出来。很显然,这站出来的都是燕王的人。皇帝看着这样的场景却是脸色越来越黑。“陛下,燕王殿下并无谋逆之意。”为首的正是吕章事。“吕卿,你竟然”皇帝指着那为首护着燕王的人,“朕信任你,你却第一个出来为他说话”“陛下,臣并无私心,只是就事论事。”“你你们好一个无私心朕记住了,记住了今日站出来的每一个人。”皇帝怒目而视,语气凶狠。“陛下,凡参与谋逆者一个都不会放过,臣忠于陛下”“好,爱卿说的对,爱卿请起,往前面站一站。”“朕今日正好肃清朝堂”威严十足的声音响彻整个大殿。“皇叔说的是,是非曲直,总要弄个明白,今日侄正好和皇叔分辨分辨。”“皇叔,侄明日大婚,今日进宫特来谢恩,谢陛下赐婚。”燕王整肃面貌,弯下身,又缓缓直起,“侄这么多年未娶,独身一人,早就向皇叔表明心态,不争不抢,不夺不占。可皇叔步步紧逼,容不得侄松懈半分。皇叔既然扣下谋逆的帽子,侄不得不为自己辩解几句侄如今好不容易成亲,自然对亲事尤为在意,这些日子即便眼有伤疾,可依旧亲办婚事。宫中禁军由陛下掌握,侄没有通天之术可以让所有禁军听令,关闭所有宫门,可自侄进宫后宫门紧闭,皇叔依此倒打一耙,颠倒黑白,无中生有,谋害亲侄,侄心痛不已。今日朝臣都在,本王今日有些话不得不说,众位读书科举,为官称宰,行的都是正道,若有朝一日,有一人是匪行盗却列入官位与众位同僚,不知众位大人如何是好”“自然要处置这种匪盗之徒。”颜老爷附和。紧跟着一两个官员点头附和,“与匪盗为伍,岂不是让我等蒙羞让百姓受到欺瞒”“好,那本王就替先皇请出金匮遗诏,让众位大人都看清楚先皇遗诏的内容,让众位知道皇叔坐在上面的位置是否理所当然。”“你要做什么朕还是皇帝,你还想在朕的面前掌控朝臣不成”皇帝的紧张泄露了他的心思。“大家要看遗诏,为何不可”“请出先皇遗诏”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婚那些等在宫门外的官员家丁生生的在冷风中吹了一天,等了一天,从早晨等到傍晚都不见宫门打开。有人去问宫门守卫,却被无情的赶走。京城内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官员家属心急火燎的想要打听宫里的内容,没一个能打听到,谁都不知道宫里面发生了什么事。“皇上下旨,打开宫门”一声呼喊伴随着宫门缓缓打开,只见一个个面色疲惫,身体僵硬的官员眼神麻木的往宫外走。等待门口的车夫也纷纷迎上去,“老爷。”“回府,赶紧回府。”一个个声音都是打着哆嗦,有些人甚至发出声来。一个个官员也不相互打揖告别了,各坐各车,各上各轿,各回各家。文德殿空空荡荡,燕王送走颜老爷,独自站在殿前。耳边隐约还能听到那疯狂无比的声音,“这是朕的天下,你们任何人都休想夺走”权利熏心的人你无法让他保持清醒。赵贤抬头,感受到空气中的寒意,他的双眼时不时会痛,就比如此时刺刺的,像毒蜂一下一下锥他的眼,但这种疼痛远远比不上从小到大寒毒发作时的痛,更比不上父亲和兄长相继离去带给他的伤痛。他幼时受过多少宠爱,长大就受过多少冷落。他自幼身体不好,父皇怜惜,为他在福宁宫建造暖阁,每每寒毒发作的时候,那个温暖的身躯总会抱着他,一下一下的安抚。父皇低沉的声音,开怀大笑的样子,遥远的像是上一世的事情。他们是血脉相连的亲人,却遭受至亲的毒箭。这世上最残忍的事莫过于我把你当亲人,你把我当敌人。父亲,兄长,他们当年遭受至亲的背叛又是多么痛心。弑兄,杀侄,仅仅是这两件事就足以让人不寒而栗。这样的事本就是罪大恶极,可一个上位者为了得到皇权的手段残忍若是公之于众,岂不是让世人借鉴让后人唾弃他选择不把这些事列入典籍,就让这些事情的真相留着给后人揣摩吧。身后不远处站着一个清瘦的身影,康全扶着他过去。“四,四哥。”少年退了几步,终究没离去。“此事我并不想瞒你。”逼皇叔退位的真相,他不想隐瞒堂弟,以免让他误入歧路。少年眼中含着水光,倔强的不肯滴下,“那些事都是真的吗”“没有半点虚假。”“大哥离开京城是不是因为这事”“是。”少年垂下脑袋,抹了一把眼泪,“自幼夫子教导兄友弟恭,三纲五常,凡事有是非曲直,四哥放心,这其中对错我还是分的清楚的,我更不会去抢那个位置。”“小七,你能明白这些,就不枉四哥一片费心,这世间有善有恶,有对有错,皇叔犯下的错你们任何人都不应该承担。你如今也大了,已经明理懂事,也该分担一些事情,皇叔自此不能再掌事,皇位空悬,宫里的事还要你多照看一些才是。”“我,我怕自己做不好。”“四哥相信你可以做到的。”直到次日天还未亮,市井隐约能听到有关皇城的事,皇帝病体沉重,连人都认不出了,由太子赵昶监国,秦王辅佐,六位大臣辅政。燕王大婚,宫中传出旨意,休朝三日,与民同乐。天还没亮颜含玉就被叫醒梳妆打扮,大半天都在昏昏沉沉的状态下任人摆布,直到穿上嫁衣,闻着满室的香气才感觉精神些。“哎呀,原来是这嫁衣上的香气啊,我怎么说这屋子这么好闻嘞,我还是头一次闻到这样的味道,香又不浓,还经久不散,这嫁衣一抖,满屋子的香气都飘到外头去喽。”“这可是我们大小姐亲自调的香。”林素馨看着女儿一身嫁衣,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一下子红了眼,她忙避开,生怕女儿看见,说了句她去外面招待客人。颜含玉朝门口望了望,看母亲笑脸迎客,想要喊住母亲的想法瞬间没了。她早应该想到母亲比她想象中要坚强,那些年的无助全因一个占着他父亲的面容出现在母亲面前所导致的。一个死去的人三番五次出现在本就伤心欲绝的母亲面前,任谁都会崩溃无助的吧。在母亲殷切切的目光下遮住了红盖头。出了闺房,只听熟悉的声音,“小丫头要嫁人了呢。”听语气也不知是高兴还是失落。“有劳小舅舅。”她微微弯膝,红盖头遮住了视线,只能看到一抹红色的衣角。她没有兄长,由小舅舅背她上轿。小舅舅一步一步把她背出颜府,直到坐进轿子的那一刻,颜含玉才真切的感觉到要离家了,心底浓烈的不舍袭来,眼中的泪意萌生。皇室婚礼本就少见,满京城铺红盖绿,喜气洋洋。皇帝和先皇后都是燕王长辈,理应观礼,只是先皇后病重卧榻,无法亲自前来观礼,只留下一句话,燕王成亲便是尽孝。花轿平平稳稳,十里红妆相送,在京城转了一圈,才到燕王府。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随着礼官一声礼成,只听堂中传来恭贺之声。“恭喜殿下恭喜王妃。”她蒙着盖头,只能看到红色的袍角,她看不见路,而他也看不见,她从上了花轿就开始担心他看不见,走路必定要有人馋着,迎她的时候必定不方便,可他走在前面,身边却看不到另一双脚。“不然我走前面”走出喜堂她在身后悄悄问他。“别担心。”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让人心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