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梦幻如真物语> 分节阅读 17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70(1 / 1)

的一个进贡国,朝鲜一直把自己看作中华大家庭的一部分。除非中国皇帝自愿割舍就象后来清朝将越南送给法国,朝鲜国王自己再无能,也不敢忤逆全国的民心,擅自向丰臣秀吉举旗投降。三国之间的战争就这么摇旗开场。日本方面的军队最初节节胜利五月二日占领汉城、可是后来陷入僵持次年一月平壤惨败、最后不得不提出议和。这时候丰臣秀吉意识到,自己议和的对手不是朝鲜王朝,而应该是明朝政府。无能也无权的朝鲜国王,和日本天皇一样无任何政治用处。丰臣秀吉开始幻想,自己正手捧一份丰盛的大餐。他想跟明朝皇帝协手,将朝鲜半岛进行南北瓜分。丰臣秀吉提出的议和条件如下:1:迎娶明朝皇女为后妃婚姻联盟这里有一个分歧。丰臣秀吉其实自己想娶明朝皇女,却被错误的记录成了与日本天皇联姻[わが后妃]。须知当时其它来往国书中,从来没有提到过日本的天皇。而且,万历皇帝送去日本的王冠,也直接落到了丰臣秀吉的头上。2:重开中日贸易贸易联盟。3:中日两国大臣互换誓词政治联盟。4:将朝鲜划为南北两部分,北部包括汉城归中国,南部归日本统治殖民地联盟。议和条件共有七条,下略丰臣秀吉的想法很有意思。他觉得自己辛苦占领朝鲜全土,现在送一半给中国人,中国人算是占了大便宜。毫无疑问,我们可以称他为一位有趣的政治家。丰臣秀吉的出生不好、文化程度也不高,小学生似的思绪方式与明朝大学院的儒生们确实很难合拍。然而在当时,与日本统治者不同,中国明朝的皇帝万历对资源贫乏的朝鲜中国人看来并无兴趣。而且中国自己的疆土已经太大,大到让万历皇帝头疼的地步。现在他只希望边疆安宁,大家捧好朱家儒学,多念八股文不闹事不打仗就行了。至于对待外国贸易,中国皇帝的态度也是十分消极的。能不贸易就不贸易,中国的皇帝已经应有尽有。在万历看来,外国的商人就象老鼠一样这里所指的外国不包括进贡国、从属国,放他们进仓没有好处,反而要担心他们吃光家里的粮食。更糟糕的则是后面,迎娶明朝皇女这一项。丰臣秀吉的肖像被带回中国,万历只看了一眼,而后整个星期不能进食。不仅如此,每天还对臣下发出雷霆咆哮:“那个耳朵象猪八戒,鼻子象沙悟净,嘴唇跟牛魔王似的人,走进京城的烟柳巷都会被妓女赶出来,我怎么能把自己的皇女,送给一个妖怪为妻”至此,我们不得不遗憾的说,在历史的任何时期,当权者的长相对以后历史进程都有莫大影响。大国的皇帝们为什么重视血脉希望长得最帅的儿子继承皇位呢仔细想一想,丰臣秀吉要是长相略好一点,朝鲜战争大概都不用打了于是乎,万历皇帝给了丰臣秀吉一个严厉的答复,内容非常简单:1:日本首先无条件从朝鲜退兵。2:归还全部朝鲜领土,将来朝鲜不向日本朝贡这一条被错误翻译,成了明朝不向日本朝贡。万历他老人家要是知道,恐怕又有一个星期不能进食。3:日本应立誓永不侵犯朝鲜。万历皇帝的回答,是基于中国人的儒道、正义的观点。只是很可惜,丰臣秀吉别说中国儒道,他连汉字也不识几个。再说仗打到这个份上,丰臣家族也是骑虎难下的局面。早先唐入的计划,现在已经没有人再提及。兵器落后日本好几百年、正规军几乎没有战力的朝鲜都搞不定,入侵中国那是不可能实现的梦。丰臣秀吉无法答应万历皇帝的理由,是日本国内对这场战争同样怨声载道。大名们连年发动战争,从国内一直打到国外,军费和物质储备早就被掏空了。这时候要是灰溜溜从朝鲜撤退,丰臣秀吉的权威将要一落千丈,整个政权体制随时可能土崩瓦解。明白此严重后果的丰臣秀吉,听从了臣子石田三成的建议,他假装与中国使者讨论降伏事宜,一边秘密筹划第二次的对朝侵攻。到了庆长二年二月,丰臣秀吉发表第二次出兵文书。日本海军发起突袭,在巨济岛全歼朝鲜海军。朝鲜海军在第一次朝鲜侵攻文禄之役的时候,给日本人的运兵补给线造成过致命伤害。将他们消灭以后,丰臣秀吉对第二次侵略更有信心了。战争的开场,果然进行得十分顺利。然而与前一次侵攻不同,丰臣秀吉第二次侵略朝鲜的目标与计划,有了本质性的改变。文禄之役的时候,为了长期占领的目的,日本军队的军纪尚算严明,没有对占领地进行恶意的烧杀抢劫。甚至,在某些地方还实施了比朝鲜王朝更开明的土地政策。然而到了庆长之役,丰臣秀吉已将占领的政策改为掠夺。长期与中国、朝鲜军队作战已不现实,现在的当务之要,是从朝鲜掠夺物质、奴隶,来安慰大名们不满的情绪。重臣石田三成提出的意见,当然正合丰臣秀吉之意。不仅仅是物质,大名们对朝鲜廉价的劳动力也很感兴趣。运用自己的军船,大量朝鲜人作为奴隶被运往日本。短短几个月间,从朝鲜运往日本的奴隶人数便超过了二、三万人本书在此再次基于人性角度,而非国家视点来评述以上事情:在我们人类的历史上,一个国家吞并一个国家、两个国家合并为一个国家,这都不是稀罕的事情。中华帝国一千年来,也是不断发动侵略战争,才会有大明朝的疆域领土。或许再过几百年、几千年,整个地球的人类终究要放弃争执,毫无差别的融合在一起然而,即便拥有这种观点的国际主义学者们,也必须注意下面的问题:为何会有成功的侵略又有失败的侵略汉高祖、唐太宗,这些伟大的君主成功了,不单单因为他们军力强大;拿破仑、希特勒,这些伟人在某些方面失败了,也并非因为其军队不够强大。想要打破民族、国家界限的人,首先应该尊重别的民族、别国的人民。如果做不到,那么其所做所为只不过是挂着民族融合的猪头,卖着入室窃贼的狗肉罢了。庆长之役才刚刚开始。但日本军队的非人道暴行,已经注定他们在朝鲜失败,只是时间上的问题罢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深深的海洋第二百五十六章深深的海洋公元一五九八年,朝鲜海峡。有人说,大海时而象淑女般安静,时而象狂人般暴躁。然而今天的大海,既不象淑女也不是狂人。平静的海面,看上去连浪花也懒得跃起来翻腾。可是倾刻之间,无数激昂的水柱又突然从海面冲上天空。那是大型的舰载火炮在作怪,中国人将它们称为大将军炮。大将军不是炮的名称,而是指这种炮的尺寸。正在喷射怒焰的是朝鲜海军的战船。共有上百艘大型战船,在洋面呈一字型横向展开。每一次整齐的大炮怒射,大海都要发出悲吟与颤抖。战船的侧甲板上,脸黑得跟锅盖似的炮兵们来回奔跑着。“打死那些狗狼养的。”一边骂着脏话,那些炮兵手舞足蹈地将铅弹塞进炮台的子统。李舜臣脸上带着笑,把不中听的脏话当成了春风。“这样就行了,这样很好”露梁的海战,开始在三小时以前。李舜臣面前的这一片大海,朝鲜人唤它做露梁海峡。三小时前,日本海军以铁甲船为护航主力的船队载着大量陆军,打算通过这里前往巨济岛。这个时候,三艘中国战船出现在了日本舰队的前面。三艘中国战船在海峡最窄处横向排开,开始向日军军舰炮击。当时中国的海军,舰船主炮配备了西班牙人协助制造的佛郎机炮,射程最远可达五至六哩。而日军使用和陆军一样的枪铳,射击距离大约两百米。当然这并不意味,中国海军拥有绝对的制海能力。事实上,火炮虽然可以及远,精准度却相当低下。中国军船吃水太深,机动性也不如日军。一旦形成接近战,往往中方的损失更加惨重。因此这时,见到中国战船停船炮击,日舰正中下怀地包围上来。在清晨漆黑的洋面上,日舰甲板上枪声大作。行驶在最前面的,是船体庞大坚固的铁甲船。三艘中国战船,很快就被百余艘日舰团团围住。到了一二百米的距离,火炮已经无法发挥威力可是在这个时候,三艘中国战船突然扯起船锚,摇晃着巨大的身体,向接近中的铁甲船队笔直撞去。日舰慌忙用铁铳狙击,但那就跟蚂蚁蹬推大象一样毫无用处。中国战船与铁甲船撞上的瞬间,漆黑的海面似乎颤抖了一下。“小鬼子们,大爷带你们去海底观光吧”在爆炸声中发出狞笑的人,是中国援朝的副总兵,年逾花甲的老将邓子龙。原来,邓子龙的三艘船不是要逞能与敌人炮战,而是打算在海峡最窄的地方引燃自爆。顷刻之间,十几艘铁甲船被火海的怒焰卷了进去。旁边的一些战船也被波及,有些失去了动力,停在海上无法动弹。与此同时,更加响亮和整齐的炮声在远处轰轰响起。犹如地狱中吐出的火信,铅弹从天空中呼啸落下。日舰无法挤开三艘爆炸中的中国大船,在露梁海峡最狭窄的地方,数十上百艘日舰挤成一团,进退不得。“邓子龙,我的祖国不会忘记你”邓子龙的舍命战法,原来是和朝鲜水师统制使李舜臣商量制定好的,全歼日本水师的周密计划。日朝两国开战已有七年时间,不管是陆战还是海战,一直都是互有胜负不用说,双方都鼓吹自己全胜。从武器方面分析原因,中国人提供的火炮可以及远,但日本军队的枪铳杀伤力更强。在陷入持久消磨的战场之上,任何一方要想全歼对手,那都是极为不易的事情。“以老迈的我作为诱饵,再在水浅的地方布好暗桩。当敌船纷纷搁浅的时候,你们就用火炮,将它们全部送进海底去好了。”中国将领邓子龙年已老迈,又对朝鲜水土不服,因此染上重病,自想难以活着回到中原。这位一生戎马之老将的最后愿望,是在战场上熄灭自己的生命火花。中国人虽崇儒道,但武将们也有其奇异的行为法则。三哩以外。三艘中国战船点火爆炸的同时,李舜臣率领的朝鲜水师突然出现在宽阔的洋面上。朝鲜龟甲船一字型排开,战船均侧朝向海峡的方向。连布置在船首和船尾的机炮,都移动到甲板的一侧。所有大炮一齐发射的时候,天空中宛如有无数条红色巨龙在翻腾飞舞。“真是绝妙的计谋。中国的战船吃水深,狭窄的水路一旦被它们阻碍,就很难将其移开。日本战船的枪铳攻程只有一二百米,现在这种情况,他们的武器都成了摆设用的废物”“正是如此。西山大师的观察,真的非常仔细。”李舜臣身后站着一个老僧,那是朝鲜的当朝国师,人称西山上人的佛门豪杰。当然,在日军第一次入侵朝鲜的时候,还很少有人听过西山这个名字。直到李昖国王逃出汉城,西山将许多佛门弟子组织起来,成立了一支佛教徒的义军。这支义军和防御使金应瑞一起投入平壤战役,平壤大捷之后,西山上人名声大噪,被册封为朝鲜国师。“可惜,只是可惜”“大师在可惜什么”“可惜战争就要结束。李将军的功绩,就好比中国的岳飞。对了,您知道岳飞的故事吧。”李舜臣怎么可能不知道。岳飞是宋朝的民族英雄,岳家军在战场上未遇敌手,可是英雄往往难逃自家人设计的冤狱。“大师是想告诉我,国家的奸臣比外敌更加可怕吗”李舜臣其实早有体会。几年前,朝日第一次停战的时候,李舜臣就被奸臣陷害,被关进了朝鲜王朝的大牢。那一件事情,曾经使他对腐朽的朝廷失望透顶。“不。要知道狡兔死,走狗烹。”西山大师却道,“可怕的不是奸臣小人,而是畏惧臣子力量的无能君主呀”急着烹狗的不是别人,正是狗的主人。这一件事情一般人无法看清,没有人比无所作为的主人,更讨厌叫声响亮之猎犬的了。“大师的一席话,好象点到了我的痛处。”望向远方,日方军舰搁浅的越来越多。这场战斗胜得轻松,李舜臣反而感到背脊后面阵阵冰凉。古往今来,到了战争结束的时候,象自己这样的人通常是怎样的下场“大人,敌人突出了峡口,他们开始向东北方向突围了”这时候,身边有将领发出惊呼。李舜臣定睛望去。只见十几艘敌舰突破了炮火的防线,朝东北逃窜而去。“要让全军追击吗”西山大师问道。可是他的语气,好象事不关己似的。“全军追击您在说反话吧。”李舜臣听懂了,转过头去对西山大师笑笑。转回头,又对那几个将官下令,“传我的命令,全舰原地继续炮击。如果敌人突破过来,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