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权臣之妻> 分节阅读 1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0(1 / 1)

没有礼数。也要感谢他,今天还是他和张公子俩人救了晗姐儿回来。”顾暖点头应是,拱手后出了凌波苑。有丫头进来通禀说杨夫人要走了,大夫人让请她过去。武氏答应一声,吩咐孙氏守着孙女儿,她领着丫头婆子往花厅走。申时一过,日头就有蝎西了。孙氏刚坐下喝了口茶,巧珍便扑通一声跪在她的面前,哭诉道:“二夫人,是奴婢照顾小姐不周,甘愿受罚。”她的眼圈红肿着,很明显是哭过一阵了。孙氏没说话,淡淡地抬头瞧她。“二夫人,奴婢知道错了。”巧珍磕了个头,泪水流了下来。二夫人不吭不响的,可别是攆她出府的意思。“你还挺老实的,自己主动认错了。”孙氏摆手让香草扶她起来,问道:“巧珍,你跟着六小姐几年了”“奴婢自从进了府就分给了小姐,有八年了。”孙氏把手中的盏碗重重地放在了小几上,“砰”地一声,“跟了八年你都不知道轻重吗小姐常年病痛,她要去荷塘你为什么不劝着。还好是晕倒在岸边,如果是晕倒在荷塘里怎么办”她一想到就心肝疼的难受,喘了几口气,指着巧珍,狠狠地:“去院里跪着,跪足一个时辰。再有下次,直接攆出府,就不用伺候小姐了。”巧珍脸色一白,嗫嚅道:“谢谢二夫人。”小姐想做什么要做什么,她一个奴婢又怎么劝得了。她是春在堂的大丫头,平时走到哪里都是有脸有面的,何时被主子如此的不给脸面过。巧玲、桃红在一旁候着,见巧珍去了庭院跪下,她们一句话也不敢说,汗水从脸上流下来。“你们几个,去春在堂把小姐日常需要的东西和物件都搬来凌波苑。”孙氏喊了香韵、香草和巧玲、桃红一起。几人屈身退下了。孙氏喝了半盏茶水,去偏厅陪着女孩儿。李嚒嚒带着凌波苑的几个丫头去收拾东厢房,窗棂、廊柱、架子床、梳妆台等都重新用水清洗了一遍。槅窗也都打开了,既然要住人,通风是肯定要的。顾临晚上从衙门回来,就听说了顾晗的事,去东厢房看了她。顾晗精神好多了,正倚靠在床头看书。“晗姐儿,现在还难受吗”有丫头搬来了圈椅,顾临坐在顾晗的床前。他穿着绯色补子的官服,难得有做人祖父的慈祥。“好多了。”顾晗把书放下,看向他。比着家里的男孩子,祖父是偏疼女孩子多一些的,说话都很亲切。“我听你祖母说,你需要多休息,别再看书了。伤神又费眼睛。”“好。”顾晗笑着把李太白诗集放下了。“我们晗姐儿还喜欢读诗”顾临的语气像是在逗孩子。“喜欢。”“那晗姐儿和祖父说说,你喜欢李太白什么”“都喜欢吧。”顾晗的嘴角微微翘起:“他诗中所描绘的自然风光,大好河山十分的新奇,读完就感觉像在眼前发生过似的。”“好孩子,说的很好。”顾临心头一动,晗姐儿谈论起李太白时,和去世的二儿子一样,眼神里都有光彩。晗姐儿没有见过她的父亲,却和他一样,喜欢李太白的诗集。血缘真是最厉害也最一脉相承的东西。“老爷,老夫人让您和六小姐一起去正厅用晚膳。”秋月挑帘子进了东厢房,屈身行礼。顾临答应一声,让顾晗收拾下,他先去了正厅。而此时和大兴相邻的宛平杨家,也灯火通明,正在用晚膳。檀木圆桌上摆满了菜肴,杨若伸手给杨夫人舀燕窝粥。“你不是陪徐小侯爷喝酒去了”杨夫人给丈夫夹了筷鹌子水晶脍,问儿子,“怎么打个卯就回来了”杨思远脸色一沉:“你又和徐沛混在一起”他身穿家常的牙白色直裾,梳抓髻,用小冠固定。眉眼间与杨若三分相同,有着不符合身份的年轻、俊朗。大约三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父亲”杨若给杨思远斟了杯酒,笑道:“我这次就是听从您的指示,不和他来往的。”事实是他骑马赶到柳巷胡同正隆酒楼门前,却看见徐沛和定远侯的次子打得火热,大堂的酒坛、碗碟砸了无数他看了一会,才明白俩人是为了争夺一个谈琵琶的雅妓他实在没必要趟永康侯家和定远侯家的浑水,就连面儿都没露。杨思远冷哼一声,没搭理他。显然是不相信他说的话。杨若无奈地耸耸肩,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吃饭。“若哥儿,你今日看上了顾家的二姑娘没有”杨夫人见父子俩不说话了,开口问询道。“谁”杨若想了一会。“就是顾家的嫡长孙女顾晴。长相很秀美的那个。”杨夫人感概道:“还真别说,顾家的女孩儿个个都白净好看,十足的美人胚子。”“没有。”杨若回答的很是干脆利落。“为什么啊”杨夫人问他,“我看顾二姑娘落落大方的,和你很相配。”“母亲。”杨若放下手中的筷子,反驳她:“落落大方就和我相配吗要按您说的,天底下的姑娘我娶都娶不完了。”“怎么和你母亲说话的”杨思远怒斥儿子,“古人云成家立业,就是先成家才能立业,我像你这样大时,你长姐都会给你缝制衣衫了。”杨若叹气:“我知道了。”父亲也算是翰林院出去的内阁重臣,学问渊博是毋庸置疑的怎么一劝他娶媳妇,就搬出长姐,都没有一点别的说辞吗杨夫人看儿子被丈夫训的垂头丧气,又心疼了,打圆场:“好了,好了,吃饭的时候不说不开心的,影响食欲。”她换了话题:“我今日还见了晖哥儿和暇姐儿,他们都长高了,被教养的很知礼数。”杨思远听到外孙和外孙女的消息,脸色缓和了些,随口问起杨真。“四姑娘在顾家过的很好,姑爷是个实心眼的,一点都不曾亏待她。”杨夫人喝了一口粥,又说:“倒是顾家二房的小女儿,是个可怜的听四姑娘说,病弱的很”杨真在杨家姑娘行第里排名为四。她说了一半,想起一件事,转头去看儿子,“下午时她犯病晕倒,还是若哥儿和张公子把她救了。”“张公子”杨思远重复了一句。“哦,就是你看重的张居龄。他目前在顾家的族学读书。”杨夫人和丈夫说道。“倒是巧了,我还让若哥儿去张府找他,没想到在顾府你们就碰到了。”杨思远笑了一下,“若哥儿要和他好好处着,没准儿以后的杨家还得靠他提携。”杨若没吭声,他想起顾晗在凉亭里提醒他的事情。第21章夫妻俩说了一阵,见儿子一直闷头吃饭,诧异地互相望了一眼。儿子满腹心事心不在焉的很。“若哥儿”杨夫人伸手推了推右侧的儿子,“你怎么了”“没有啊。”杨若抬头笑了笑,“我吃饭呢。”杨夫人眼睛眯了眯,电光火石般领悟了什么。她看看丈夫,又看看儿子,开口问道:“你是不是对顾家的六姑娘有意思”“”杨若刚喝一口粥,被母亲说的话吓呛住了,咳了半天才缓过来。他接过仆从递过来的漱口水,又拿了锦帕折腾了好一会,无奈道:“母亲,您怎么想到这一层的”“你不是救过她吗”儿子的反应太大了,杨夫人一下子底气就不足了。“救过她就应该对她有意思”杨若啼笑皆非,漂亮的桃花眸弯成了月牙。“也没有”杨夫人轻咳一声,“我和你父亲一提起顾六姑娘,你就不说话了,还以为”她笑道:“是母亲误会你了。你不喜欢她正好,就是你真的喜欢,我还不愿意呢。她长得是好看,柔柔弱弱我见犹怜的,母亲看一眼就很怜惜了。但你娶媳妇回来是要做正妻的,能干、好生养、为杨家开枝散叶顾六姑娘的面相不是个有福气的”“母亲。”杨若想起张居龄抱起顾晗的慌张,出口打断她:“我吃好了,您们继续。”语罢,便拱手离去。“这孩子”杨夫人气急,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儿子就走了,真是越来越没有规矩了。“好了。”杨思远劝她:“吃饭吧。你也是,儿子都大了,再说他时也注意点,不要总是唠叨。”杨夫人皱眉,自己气了会,又想开了:“他的脾气我是管不了的,只等娶进一门厉害的媳妇儿来,让他媳妇儿管。”夜渐渐深了,凉风习习,银白色的月光洒向大地,明亮无匹。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美好。第二日,大房的来凌波苑给武氏请安,顺带也看了顾晗。嘘寒问暖的,很是热切。赵氏还专程带了顾晗喜欢的金糕卷和莲藕酥,拉着她的手,说道:“大伯母知道你喜欢这些,里面都是添了蜂蜜的,很甜,能中和你吃药的苦味。”顾晗笑着道谢,让巧珍收了起来。一会儿孙氏和杨氏也结伴过来了。顾晞跟在最后面,扶着丫头的手,走的慢吞吞的。“妹妹,你身子好些了没有”顾晞坐在了顾晗的身边。“已经好多了。”顾晗看她的眼睛有血丝,脸色也很不好,问道:“你不舒服吗”孙氏摸摸女孩儿的头发,说道:“你五姐姐走路时不小心崴了脚”顾昭笑着摇头:“她是从戏台子的台阶处摔倒的。”声音里带着幸灾乐祸。她就是看不惯顾晞和顾晗姐妹情深的样子。一个庶出的,一个嫡出的,规矩都弄不清楚。话一出,就被顾晴瞪了一眼,她柔和地:“五妹妹是听说你晕倒,着急去看你,没注意脚下韩大夫已经看过了。”顾晗非常担忧,“脚踝处肿了吗”“没有。”顾晞说道:“韩大夫说歇息两天就会好的。”武氏正在问顾曙,顾暖怎么没过来请安。好像没听到她们小姐妹的对话,也或许听到了只当没听到。“祖母,我来晚了。”顾曙才说了两句,有守门的丫头挑开细布帘子,顾暖走了进来。同行的还有张居龄。俩人拱手给武氏行礼。“近前来说话。”武氏笑着招手。顾昭看见张居龄,眼前不由得一亮。几日未见,感觉他变的更好看了。她本来还在为昨日他抱了顾晗的事情耿耿于怀,这会子倒忘记了。第22章顾暖笑道:“临出门时被宋先生叫去了,说我前天晚上交的制艺理解的不透刚好在那里又碰到了夙之,就和他一起过来了。”武氏拉着孙子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宋先生虽然脾气坏些,学问却是最好的,你可要悉心受教,别觉得落了少爷面子。”顾暖点头,笑眯了眼:“放心吧,祖母。我都晓得了。”“好孩子。”武氏夸了一句,又拜托张居龄:“顾暖生性慢吞吞的,又不太聪明,在制艺这一块,还麻烦你多指教他。”张居龄温和地开口:“您太客气了,我们都是相互切磋的。”武氏正经问话的时候,其余人都不敢言语,只静静地听着。顾晗记得前世时顾暖比顾曙还要更早中进士,后来进了翰林院,在大伯父的照拂下,仕途很顺畅。母亲也算是跟着享福了。武氏见张居龄如此谦虚,心里更喜欢些。她转向身边的顾晗,喊道:“晗姐儿,你过来。昨日是张公子救你回来的,你还没有谢谢他。”顾晗起身走到武氏的面前,笑着屈了屈身:“多谢张公子。”“六小姐不必多礼。”张居龄抬眼看她。精神尚可,笑起来脸颊露出浅浅的梨涡。给人十分亲切的感觉。顾昭瞟着俩人对视,眼热的很,忍不住插嘴:“张公子侠义心肠,实属我们之典范。六妹妹晕倒在荷塘边,事情紧急,倒是麻烦你。” 她越说的冠冕堂皇,俩人之间就越无可能。救了顾晗又怎么样,府里人的别想着他们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充其量也就是张居龄同情或救助弱者而已。张居龄礼貌地,“客气了。”孙女儿当着外人把话说的如此不伦不类,武氏难免不喜,“昭姐儿关心妹妹的心思着实不易,你三叔让人送了一筐福橘过来,奖励你一篮留着吃吧。”说话间,示意秋月下去拿,又和顾昭说:“现在就可以吃了。”顾昭的小脸腾就红了,祖母是什么意思,堵她的嘴她不就是说了几句话吗难道还有错不成也太偏疼顾晗了吧。“祖母,您对四姐姐真好”顾暇什么也不懂,以为是祖母疼爱四姐姐。羡慕的小手都举了起来。“好孩子,祖母也对你好,待会福橘也有你的一份。”武氏被逗乐了。赵氏的脸色很不好看,昭姐儿实在是不聪明。既然事情是武氏认准的,肯定是藏了心思在里面她一个小辈出什么风头。福橘很快拿了过来,由丫头们装到磁盘里,分给众人吃。皮看着很青嫩,但剥开后,酸酸甜甜的,倒也好吃。顾晗吃了半颗,还要再吃时,一旁的张居龄看了她一眼,低声道:“你身子弱,橘子太凉了,少吃些吧。”顾晗抬起头,先看了看周围的人,发现并没有人注意到这边,便笑了笑说道:“多谢你关心。”倒真的不再吃了。武氏眼睛一弯,只当没听到。孙氏剥了橘子,走到老夫人的身边递给她,说道:“母亲,我有件事情想和你商量。我嫁去南京的长姐来信了,说她的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