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琴妃倾城> 分节阅读 18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80(1 / 1)

d多新鲜玩意,还常给她煮茶读书。可以说,她所知晓的许多人情世故都是从他那里学来的。她将真相告诉他,他便让她莫要再告诉旁人,还道他会帮他。后来他离开灵堂,她又在灵堂待了两日,是林天南来将她带走。后来他便极少再入宫,偶尔一两次在宫里看到,也多是见他憔悴的模样,那时她在宫里过得也不好,为免他担心,她便未靠近说话。只是她不与他说话,他便也不主动寻她。其实那时她就已有些后悔将真相告诉他。父皇母后遭贼人杀害,林青乾继位,赵家势大,柳家的权便被削减大半,柳家自身难保。他年岁不大,一边要守着柳家,一边要查林青乾和赵曾城谋杀父皇母后的证据,压力定是极大。万毒谷查这么多年都查不到的东西,那时的柳亭又如何能查到依照他的性情,答应帮她之后又寻不到证据,还不能将真相告知旁人以免打草惊蛇,定然十分自责。柳亭自嘲一笑,“帮你公主太高看草民了,公主能安然都是仰仗上天的眷顾。”他不仅没能找到证据将贼人绳之以法,还连她的命都未保住,时至今日,赵家势力渐大,为免牵连柳家,他连拼死将真相道出的勇气都没有,因为他空口无凭。他死不足惜,却不能让柳家为他陪葬。“如今公主有能力报仇,草民很高兴,却再没资格说帮你。”到得如今,他还清晰的记得当初接到她的死讯时是怎样的心情。万分悔恨。若他不将所有心思都放在保住柳家上,稍微关注她的安危,她也不会险些丧生火海。他在想什么顾月卿自然清楚,心下一叹,“当年之事与你无关,说到底都是那时我思量不周。若不是一时没忍住将真相告知你,你亦不用背负如此大的压力。”改朝换代,作为先皇最信任的家族,新皇登基,柳家处境也不好。“公主不必为草民开脱。”那时她不过六岁,面对那般痛苦的真相能忍着只告诉他一人就已足够叫他意外,若连他都不说,她岂非要一个人扛着亲眼看着双亲惨死这并非寻常事。“我并非为你开脱,确实是我思虑不周。不承想他们行事会如此警惕,竟是没有留下半分蛛丝马迹。便是我查了多年都未查到什么证据来,更况当年的你。”“柳二哥,我会给父皇母后报仇,也会将天启皇权夺回,但我需要一个可为我守住天启的人。旁人我信不过,希望柳二哥能来助我。”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她不可能一直守在天启,总得有个人来帮她守着。“我知柳二哥不重名利,就且看在当年的情分上。”这是头一次,顾月卿认真的寻求他人相助,也是头一次,她打着“情分”的招牌。她自来做事果决,从不受人威胁。若站在她身边,便是友,若站在她对立面,便是敌,就像她之前去寻左津一般。成便成,不成便罢。但柳亭不同,诚如她所言,他有那个能力,她也信得过他。“我实不想将你卷进这些纷争中,这些年才一直未寻你,只如今发生太多预料外之事,与我从前所想有许多偏差,才不得不如此。”这中最大预料外的就是遇到君凰。她当初只想着,待将天启皇权夺回,便一心治理天启及北荒七城。若有朝一日有明君一统天下,她不会与其发生战乱,只要百姓能过上安乐日子,她便将天启拱手相让,只守着北荒七城偏安一隅。如此一来,天启也不需她管太久,自有人来接管。可现在不同,她要帮君凰夺天下,届时这天启依旧他们的,还得由他们来管。她需早早寻一个不只她信得过,天启臣民也信得过之人。“柳二哥的才学也不该埋没在这山野之中。”此时实话。“我的提议,还请柳二哥能好好考虑,我便不打扰柳二哥了。柳二哥既能知我会寻来,应也知晓如何能寻到我,我便回去等柳二哥的消息。”见她起身要走,柳亭的视线终于认真落在她沉静无波的面容上,拳头紧握。小时候的倾城公主是何等爱笑,此番不仅在她脸上看不到一丝笑意,竟是连一抹别样的情绪都难瞧见。她这些年过得好吗不,他知道的,她过得定然不好。不是多番在生死边缘徘徊,又怎有得如今的权势地位及一身难有人能敌的高深武功“公主在君临这几个月,过得可还好”“很好,柳二哥不必挂心。”她唇角那抹柔和的笑虽极细微,却被柳亭注意到了,“如此便好。”她归来时柳亭未查到她有何倚仗,但这些年他一直派人在寒山寺附近搜寻,她若当真在寒山寺下的农户家中生活将近九年,他不可能不知。是以他知道,她归来绝非表面看到的这般。既是有倚仗,她会去和亲应就是她的意愿而非旁人逼迫,所以他才没有现身阻止。而今看来,他未阻止是对的。迟疑一瞬,顾月卿道:“我要帮君凰夺天下。”即便君凰好似并不那么看重权势,但他那样耀眼的人,生来便注定不该屈居人下。她不会让他败在别人手中。都是聪明人,她不需说太多,柳亭也能明白她的意思。她心在天下,便没有多余的心思看顾天启。“这么多年,我答应公主的事都未做到,公主还信我”“自然,否则我又怎会出现在此况且我方才便说过,那些事本就与你无关。”柳亭薄唇轻抿,微敛下眼睫,良久,抬头看向她道:“我明日便启程回去,最迟十日,朝堂上必有我一席之地。”她既还信他,他又怎好辜负她的信任也是时候履行当初的承诺了。顾月卿唇角勾起一抹细微的弧度,“好。”------题外话------明天见第063章 十日之后,人仰马翻一更十日后,天启皇城发生一件大事。柳家消失已久的二公子突然有了消息,没人知道这中发生了什么,只知陛下着人去柳家传了圣旨,赐封柳二公子为异姓王,封号武阳王,还赐下了府邸。自此,那些已将柳二公子淡忘的人们才渐渐想起他来,未听过他名声的也知他在多年前便是天启的传奇。圣旨传到柳家时,柳亭并未回府。柳如风领着柳家上下一干人等跪在正堂领旨,直到传旨太监宣完圣旨喊了声:“柳太傅请接旨”柳如风才缓缓回神。抬起头看着那圣旨,却迟迟不接,“公公,亭儿不在府中多年,这圣旨还有这武阳王,亭儿他何德何能”柳如风已有七十高龄,一辈子经历过多少大风大浪,此番还是头一次生出诸如无措的情绪。这些年陛下不是一直在想法子削减柳家的权柳家年轻一辈已尽量不再往朝堂上去,就连他自己都辞官做起了教书先生。虽则因着他先皇老师的身份,陛下并未当真罢了他的官职,只允他不必日日再去上朝,但陛下到底是防着柳家的。可这突如其来的恩赏又是怎么回事“柳太傅还是接旨吧,陛下既拟下旨意,自有陛下的道理。”柳如风仍有迟疑,“可”便是他都寻不到亭儿的踪迹,这道圣旨下来,若明日早朝还不见亭儿,柳家岂非要背上一个抗旨不遵的罪名但圣旨已下,若不接,更是落人话柄。思量再三,柳如风最终还是接下,“谢陛下隆恩。”传旨太监手中浮尘一甩搭在手腕上,笑盈盈道:“柳太傅,杂家在这里先给武阳王和柳家道喜了。”柳如风到底是见过许多风浪的人,那些担忧的情绪很快被他压下,面上也带着笑,“多谢公公,公公坐下喝杯茶”“不了,杂家还要回宫与陛下复命。”“如此,那老夫便不留公公了,来人,送送几位公公”待那些传旨的太监离开,柳家正堂便是七嘴八舌。“武阳王我们二公子被赐了王”“二公子从未入朝为官,这些年也极少现身,这恩赐从何而来”“这样一来,我们柳家是否就能恢复从前的鼎盛”“我们再也不用受赵家人的气了你是不知,赵家那几个旁支纨绔子弟纵是仗着赵家的势欺压我们现下好了,二公子封了王爷,我们柳家就再不用看赵家的脸色,也再不会受他们的欺压了”柳如风看着手里的圣旨,神色凝重,还听到这些叽叽喳喳的吵闹声,回头凌厉的扫过一眼,“够了都闭嘴”先皇老师,当世大儒,莫说在柳家,便是在整个天启,他的威严也是无法撼动的,是以他这番一吼,一众人便被吓住。鸦雀无声。“都退下”纷纷散开,正厅便只剩柳家嫡系的几人。“祖父,这如何是好虽说此是隆恩,可我们连亭儿在何处都不知。”说话的柳亭兄长柳询,将过而立之年。是柳家如今唯一在朝为官的嫡系子弟,官拜二品,中规中矩。只是自幼身子孱弱,是以柳家才会选定柳亭为继承人。“老爷现下可能寻到亭儿”柳老夫人由丫鬟扶着上前,面上虽是凝重,却没有惊慌,端的是一品诰命夫人的风范。柳如风摇摇头,“不能,这些年我们总想寻亭儿回来继承柳家,你也知他心不在此,便藏着连我都寻不到。”柳询迟疑,“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可是要着人去寻亭儿”“不必,以亭儿之能,这道圣旨传到柳家他当就已知晓,都回去吧,等亭儿的消息。”柳家能在天启还有一席之地,而不是被新皇铲除,亭儿功不可没,他相信亭儿能处理好此事。想着,柳如风又深深看手中的圣旨一眼。柳家接到圣旨的消息很快传开,东宫和赵家也接到了消息。在这之前他们没有一人收到半点风声,是以此番都十分的震惊。东宫。“你说什么父皇赐封柳亭为异姓王”林天南走出书房,正要去赵菁菁的院子例行查看,便听到手下人的禀报,震惊的愣在当场。柳亭消失了整整九年,林天南都快忘了有这么一个人。犹记得当初他偶尔随着尚是镇北王的林青乾入宫,就经常瞧见他与顾月卿待在一处。天才少年,柳家继承人,国之栋梁又与小小年纪便显露出倾城之貌的小公主感情极好。无疑,那时的林天南对柳亭是嫉妒的。只是后来发生那么多事,先皇去世新皇登基,倾城公主与他有了婚约,柳家逐渐势微,柳亭也渐渐淡出众人的视野,之后再听不到一点柳亭的消息,林天南便将这个人淡忘了。可此番,分明消失九年的人,作何又突然冒出来还是以异姓王的身份归来。那通禀的侍卫见他面色变了又变,是发怒的征兆,生怕被波及,忙连连应“是”。“柳亭何时回来的怎无人告知本宫”早不回晚不回,偏偏在他想尽办法防着倾城时回,林天南心里越来越不安。“回回太子殿下,柳二公子并未归来,据属下探到的消息,陛下派人去柳家传旨时,柳二公子并未在府上。”“没回来”侍卫头垂得极低,“是”“没回来父皇何以会下这样的旨意”又是封赏又是赐府邸,难道是要对付柳家可若要对付柳家,法子多的是,何必多此一举他的话侍卫不敢应。“好了,你先退下。”侍卫应声离开,林天南身后跟着的小厮便恭敬问:“殿下可要继续去看望侧妃娘娘”林天南回头看他一眼,小厮被他的眼神吓得一个哆嗦,忙垂下头。“去,怎么不去”他分明已将赵菁菁怀有身孕一事瞒下,并警告底下人不得乱说。不知怎地,父皇母后竟都知晓了,还多番嘱咐他好生照看着。他若再对赵菁菁不闻不问,指不定会闹出更大的事情来。近日当真是,没有一件顺心事与此同时,大将军府。“你说谁”“回父亲,柳亭,柳家那个消失九年的二公子。”赵邵霖一脸阴沉,他刚接到这个消息时,震惊并不比赵曾城少。“武阳王陛下这是要做什么”“不知,在这之前我们的人并未接到任何关于柳亭的消息。”赵邵霖抬眸看向坐在主位上的赵曾城,“就连我们安插在皇宫中的内线也没有收到任何风声。”“如此说来,是陛下临时起意”赵邵霖摇摇头,“应该不是,陛下自来对柳家颇为介怀,便是要重用也不会重用柳家之人。若要对付柳家,也断不必如此麻烦,更况陛下如今并无多余的心力去对付柳家。”“那霖儿如何看待此事”“儿子接到的消息是柳亭至今尚未回启宣,不过儿子觉得陛下拟这道旨意应与柳亭脱不开干系。”“你是说,柳亭其实已经回来”“不排除这种可能,柳亭此人并不好对付。”赵邵霖眸中划过一道阴狠,“若非这些年一直遍寻不到他的踪迹,儿子断不会留他活到现在”尤其是柳亭与倾城公主幼时交情便极好。“此番柳亭归来,怕是与倾城公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倾城公主”赵曾城忽而想到此前赵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