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大魏霸主> 大魏霸主 分节阅读 50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魏霸主 分节阅读 504(1 / 1)

d明道:“殿下,你这是何苦呢这事情出力不讨好吧,保住了黄河河堤,功劳也要分润给地方官,可是一旦出了问题,这个黑锅就要殿下背了”“河洛地区,是我们大魏腹心,一旦出了差池,我们大魏就会元气大伤”冉明道:“这个大魏是父皇一手建立的,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咱们汉家百姓过上好日子,不再受人欺凌。孤亦是如此,不管是胡人也好,洪水也罢,孤看不得这个”张温道:“殿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一定要小心那边的”话张温也只能说到这个份上了,冉明肯定会明白的。“冉智”冉明想到了太子的种种,内心里一阵纠结。如果这个时候冉智不利用这个时机对付他冉明自然是乐意看到的。可是如果要真来对付他,冉明认为这反倒是好事。冉闵最爱惜的,不是自己的名声,也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这个汉家天下,这些血脉同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一旦被碰触了这个底线,冉闵肯定会出手的。事实上,正是冉明猜测的那样,冉智真想借此机会攻击冉明。为了消灭这个劲敌,冉智已经迷失了本心。可是,东宫还有明白人的。特别是冉智刚刚提出这个想法,就被裴弼一盆冷水浇了下去。冉智是一个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他连冉闵都敢暗杀,在这个世界上还他冉智会顾忌的事情吗事实上这也不怪冉智,要怪就怪冉明太能惹事了。冉明被封为秦王,柱国大将军,西域大都护。就连黄河决堤也碍不着他什么事。可是,偏偏冉明却不一声不吭从福禄快速回来了,不仅回来了,还带着数千兵马,并且在陈仓关受到阻拦之后,还采取诈关夺城的方式,强行闯关。藩王大忌之一就是没有诏命私自返回,带兵强行返回,这几乎可以从实谋反的罪名了,就凭这一点,冉明就算有十条命不够杀的。冉智的打算就是让一帮御史言官弹劾冉明。就算冉闵想包庇冉明,恐怕也难堵悠悠众口。“弼不提其他,只是如果这么做殿下会成众矢之的的。”裴弼这个时候有点急了。攻击政敌,利用对方所犯的错误,也可以无限放大。但是这要分是什么事情。冉明虽然是回来了,也带着兵,可是人家却自解甲胄,连弩机盾牌兵刃都没有携带,有这么造反的吗况且人家秦王连城都没有进,就守在河堤上,已三天数救危险河堤了。冉明在河堤上与官军士卒和抗洪百姓同食宿,现在不少百姓家中都给冉明立了长生牌。现在冉明就是魏国河洛地区百姓的活菩萨,谁弹劾冉明,肯定会被那些百姓骂死的。虽然御史可以闻风而奏,但是不能无底线的摸黑,毕竟冉闵也不是傻子。冉智无比沮丧的道:“难道就这样放弃这个大好机会”裴弼道:“弹劾还是要弹劾的,不过可以换一个方向”“换一个方向”冉智想了想,恍然大悟道:“先生是说弹劾他趁机收买民心”聪明的谋士不会把话说满,说一半留一半才是最聪明的选择。裴弼就是这样的聪明人,他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让自己的意见得以实施,同时也留下太子自己发挥想象的空间,当然还有表现的机会。“太子英明”裴弼拱手道:“秦王打开私囊,既无偿献出粮食和药品,特别是在陈留段河堤冲垮堤坝时,秦王还自亲用身体去堵洪水,这若不是有意收买人心,那什么是收买人心”冉智点点头,弹劾冉明违制可以,弹劾他收买人心也行,可是唯独造反这一点,太站不住脚了。裴弼又道:“太子殿下,此举一定要不着痕迹,否则必有大祸”冉智点点头,这次冉闵的动作有点大了。“天聋地哑”已经连续出动,十几家士兵族豪强和商贾都被了门,由于大雨,今天河洛的粮食肯定欠收,这些没有底线的商贾和士族居然敢囤积粮食,而且也趁机强买人口。这时,冉闵直接动用了“天聋地哑”将这十几个顶风作案的士兵士族、豪强和商贾所有人都抓了起来,经过官府审问之后,直接参与者直接杀了,没有男丁参与的男丁也按照平时的表现,給予了三年五载不等的牢狱之灾,就连女子也判了打为贱役之刑。这十几个豪强、士族和商贾,牵连了数千上万人,近千人被砍了脑袋。冉闵用这个血腥的手段极大了威慑了那些想要动手脚,准备发国难财的人们。冉闵甚至赤裸着上身,不顾言官和书记官的阻挠,直接闯进了朝会上。冉闵对众重臣道:“事实证明陈仓关不过是虚惊一场,但是现在我们绝对不能大意。这场水灾,也是对我们大魏的考验。朕的儿子现在就守在黄河河堤上,朕作为君父,一定让要这内部安稳了。该怎么做,你们都心里清楚,谁敢顶风作案,朕就诛他十族”冉闵指着自己的断臂,指着自己身上的伤口道:“魏国是朕和众位臣民共同建立起来的,为了建立咱们这个国,朕已经失去了一个儿子,一只手臂,还留下了身上大小三十七创伤,为了大魏河洛地区数十万百姓,朕这次也要继续战斗,就算豁出去这条命,朕也要保住黄河,保住河洛地区的数十万百姓。”在冉明的启发下,冉闵还是决定动用部队参与抗洪救灾。这也不是冉闵智慧不如冉明,只是用军队救灾这种事情并没有先例。“贼过如梳,兵过如篦。”从这句可以看出古代的旧时军队对百姓的危害其实比贼还大,哄抢财物、杀良冒功的事件层出不穷。历史上能像西汉周亚夫细柳营、宋时岳家军、明朝戚家军那样军纪严明的军队并不多。基本上都是比土匪还土匪,指望着他们去救灾,还不如说是去祸害百姓。就像北宋末年的西军,在西北时西军非常能打,可是跟着童贯平定方腊之乱,在江南偿到了搜刮百姓的好处后,在后来东京保卫战以及太原保卫战中,表现都非常差。其实不是西军水服不服,而是因为西军在西北时,面对他们的乡亲,他们还不好意思下手。就算下手也不会太过份。可是客军作战,他们抢的都是陌生人,自然不会顾忌。失去民心、失去了百姓的支持,西军就悲剧了。事实上,历史上还有一支军队军纪同样严明。那就是冉闵以冉氏乞活军为基础组建起来的大魏军队。在自己没有军粮时,冉闵并没有率领士卒抢百姓的粮食,而是把军粮分发给百姓,带着一支给养不过十余天的步兵部队,扑向了燕军主力人马,就食于敌。冉明训练的秦军可以做到与百姓秋毫无犯,冉闵的大魏精锐部队同样也能做到如此。冉闵脱下了他的那身心爱的宝甲,轻装进入城外军营中。因为陈仓关的五色狼烟燃烧而起,大魏射声、长水、屯骑、越骑、中垒军等军队都开始一级战备,随时都可以外出征战。在接到冉闵抵达的消息后,大将石越、张艾、曹伏朐等都出来迎接冉闵。对于这个亲手缔造了大魏铁军的灵魂,满营数万将士,望着冉闵的目光充满了狂热。“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众将士免礼平身”冉闵大吼道:“朕的忠勇无畏的将士们,朕带着你们去打一场仗,我们在河洛百姓正要受洪水灾害,朕带着你们去战天灾”“战天灾”众将士暴发出震天的吼声。对于这些将士们来说,冉闵是他们的灵魂,也是心中的信仰。无论做什么,只要冉闵挑头,他们就会跟着去。传令兵策马在营中奔驰着,边策马奔腾,边大吼道:“陛下有令,战天灾”这些将士们自然不清楚战天灾,可是冉闵下了命令,他们就会去做。这和实力无关,也和胜负无关,纵然败了,他们都一样的一如既往。第732章对贪官绝不姑息第732章对贪官绝不姑息冉闵带着驻守的邺城,原准备对晋国致命一击的大魏精锐部队浩浩荡荡的开赴河洛地区。就在冉闵带着大魏精锐部赶赴河洛时。而冉明则带着百余部曲围住了成皋今荥阳汜水镇的县衙。成皋县令姓郑名申,乃是荥阳郑氏安远堂嫡系三房嫡长子。郑氏的安远始祖郑吉,因郑吉打败了车师,封为安远候,所以这支郑氏子弟就组成了安远堂。因为开国元勋郑系的原故,冉闵对郑氏多有照顾,所以对郑氏在本地为官开了先例,就连冉闵的祖籍内黄都没有受到这种待遇。然而,就是有人不知死活。郑申贪没了成皋府库六千余石栗米,在冉明命令各郡县开放府库放粮赈灾时,郑申推脱道:“若无刺史手书或陛下圣旨,他不敢承担私自开放粮仓的责任。”冉明还以为这个郑申只是一个死脑劲的书呆子,谁曾想这货在拒绝冉明之后,居然挂印逃跑了。冉明命人砸开成皋府库,发现里面只有一百余石陈年旧米,帐面上的六千余石粮食不翼而飞。这其实根本不难查,一查之下发现这个郑申简直就是衣冠禽兽。冉明命令人打造的新型犁子,原本分期付款的形式下发的,郑申倒好,每具犁居然卖出三千余钱的高价。成皋百姓大部分百姓没有钱购买,他就指使管事委托泼皮放高利贷。百姓无钱还债,他就逼迫百姓卖田卖屋或妻女还债。因为背靠荥阳郑氏,郑申所作所为,就算知道也没有人敢声张。特别是郑豁与郑简与冉明交好,三川郡太守也不敢管这个郑申的事。郑申也确实是一个人才,他在暴雨开始就利用赈灾的名义,把成皋粮商以囤积之罪,抓了一个干净。然后又让这些商贾缴纳高额罚金。当然这些钱,都跑到了郑申的腰包中了。在得知郑申的事情后,冉明是彻底暴怒,他下令将郑申抓起来。然而,三川郡根本不敢抓郑申。无奈之下,冉明只能自己派出麒麟卫来捉拿郑申。看到郑申的家仆居然公然拒捕,冉明也恼了。直接下令强攻。这是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点头,甚至连最低级别的冲突都算不上,当林黑山这个最强的打手出手之后,那一百多名麒麟卫就当观众,看着林黑山表演了。郑申的那些家丁仆役让他们欺负一下普通老百姓那是一把好手,但是真论战斗力,那绝对是一个渣渣。林黑山那是什么人他是冉明麾下第一号猛将,拿林黑山对付一个欺压良善的恶霸,怎么都有高射炮打蚊子的味道。时间不长,从林黑山出手到结束,不过是一柱香的功夫,数十名郑申的扈从就倒了一地。林黑山如同拎着一个小鸡子一样把郑申拎到了冉明面前。冉明并没有审问郑申,事实上也用不着审问。冉明带着麒麟卫直接冲进郑申府上,开始了抄家。这一抄,简直把冉明吓了一大跳。光铜钱,郑申府府邸上就有一百多万钱之多。一百多万钱事实上的购买力并不弱,现在即使有水灾的影响,邺城的粮价也在二三十钱一斗米。栗更便宜一点,只需要十五钱左右。如果是风调雨顺,栗都会跌至十钱以下。百万钱就能购买足够一县人口食用的粮食。可是一般人谁储藏这么多笨重的铜钱,富贵人家一般都是储藏金银,黄金和铜钱的比例是一比一万,而银铜之比也是一比一千。虽然这个价格会有波动,事实差别也不算太大。关键是便于保存和运输。一百万钱足足有七万多斤,换算成吨也有将近四十吨。就算在后世,也需要用一辆重型卡车才能装完。在这个时代,马车一般载重五至十石,如果是手推车则只能装载三五石,这些钱足够装载数百车。至于粮食郑申府上倒是不多,只有几百石,金银各数千。冉明道:“只给他们留下一幢草房,其他的全部推倒。”“殿下,这样会不会太过了。”李业担忧的道。他是陇西人,知道陇西李氏的能量。而荥阳郑氏是和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齐名的七宗五姓超级士族。这七宗五姓都是起于汉朝,盛于晋,乃至隋唐不绝。“孤就是让他们也偿偿无家可归的滋味”冉明道。事实上冉明仍有自己底气,杀一个郑申肯定会得罪郑氏,但是不会碰及郑氏的底线。长期以来,君主和士族豪门就是一个斗法的过程。隋朝先废除九品官人法,然后提出科举制度,这是碰触了士族的底线,一起用力,推翻了隋朝,所以才有了唐朝。事实上,冉明一直在考虑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