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大魏霸主> 大魏霸主 分节阅读 44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魏霸主 分节阅读 445(1 / 1)

d,让那些不安心的危险份子,主动跳出来。褚蒜子与司马聃母子,也开始纺织起了一张,这张主要目的就是收拢皇权,把权力从地方收到中央。名义上打着北伐的口号,实际上准备对付国内的敌对势力。秦国上邽,冉明也接到了天眼送来的情报,由于这个时代消息的延迟,他并不知道北汉国已经向北攻打柔然人了,只是感觉魏国因为坚壁清野的损失而触目惊心。将近八万户,三十七万余人举家迁移,填实水井六千余口,推毁房屋三十余万间,钱财损失预计交达到六十万金以上。如果再算上那些被污染的水源,推毁的基础设计,损失至少过百万金。看着冉明满脸不忍心,王猛忍不住的劝道:“殿下,陛下和朝堂上的诸公,采取的应对之策是正确的,这些损失虽然大,如果任由这些百姓被胡人屠戮,损失将会更重。两利相较取其轻,两害相较取其轻,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沉默了好一会儿,冉明这才轻声道:“政策虽然不错,可是做事的方向却错了。”“方向错了”王猛诧异的道:“什么方向错了”冉明道:“我朝的军备体系错了。我朝的军备体系效仿西晋武帝司马炎采取的保守策略,为杜绝藩镇之祸,地方独大,采取了弱枝强干的策略。”王猛默然,因为司马氏是篡的曹魏的位子,所以为避免以后臣子仿效他们司马氏再来篡他们司马氏的皇位。司马炎在登基之后,罢郡国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置武吏五十人。这点人马,别说护境安民,就连维持地方治安的能力都做不到。郡县无事,罢其兵。实施军已分治。这些虽然无法让地方领兵将领拥兵自重,但是损失的却是边镇之祸。即使再有效,效率再高。朝廷得到边郡之兵祸的消息,从发兵到平靖地方至少需要数月或一年以上的时间。让武备不再,胡祸越演越烈。魏国虽然没有完全照搬晋朝的武备体系,不过方向却是相同的。最精锐的兵马仍是冉闵的嫡系军队,都集中驻防在邺城,次一等的精锐的军队再驻防边关。无论是大将军董润、还是骠骑将军张温都没有自己直系的部曲,他们只有统兵打仗之权,却无军队的直接控制之权。就连安北大将军籍罴手中的军队还分别属于许远、冉烽、籍罴三人管理。冉明最初在青州实施的地方军队、民兵体系,在以后的日子中,慢慢被限制改革,渐渐成了一纸空。王猛虽然懂得这种政策不利及时有效的反应,不过他倒没有感觉这么做有什么不对。毕竟古代人的思维方式,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王猛道:“殿下是如何打算”冉明考虑了一会儿,把后世的预备役制度与宋朝的保甲制度,经过加工总结了起来。县以下的行政单位分成三级体系,以镇、保、甲三级。以户为单位,设户长,以十户为一甲,设甲长,十甲百户为一保,设保长。以十保为一镇设镇长。一县之地,按照居住人口,再设若干镇。实施管、教、养、卫等工作。户、甲、保长皆实施地方公推,而只管军事工作的镇长则是退役的精锐部队军士充任。冉明刚刚把想法说出来,王猛就提出了反对意见。第一点就钱呢。“要想构建这三级武备体系,就算甲长、保长不用支付俸禄,可是至少要在税负上面对这些人有一定的优待吧。甲长、保长为了武备工作,脱离农耕,至少要给他们果腹的钱粮。这些丁壮也要给一定的税负补贴”王猛拿着笔,在纸上龙飞凤舞的书写着。“地方武备,肯定需要甲胄、兵刃,弩机。这些东西都是消耗品,平时需要养护”王猛接着又道:“殿下我们来算一笔帐。以一个中等万户县来计算。这就要分成一千甲,一百保,十个镇。即使每户出一丁,一个也有一万余名后备军,即使装备其最为廉价的长矛手步兵克制骑兵的最佳方阵。人手一把横刀、一柄长矛,一面盾牌,着皮甲一万套甲胄哪怕是正卒战后淘汰下来的,也需要七八千钱,横刀九百钱、盾牌一千四百钱,弩机两万钱,弩箭四十钱只标准装备为三壶三十六只,矛或枪五百钱,这样算起来每一个士卒光装备投入就需要四万钱,一县一万丁就是四万万钱,既四万金。除去装备,每一个壮丁以一年训练一个月计算,就需要耗费粮食一石八斗,另外还需要牛羊肉食、盐等消耗品,算上装备损耗费,一个县的开支至少五万金。即使富县,良田充其量也不过万倾,三十税一所供赋税也仅仅万金左右。即使殿下有心,恐怕每一县光截流赋税,至少需要四五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武备军的建立。”冉明陷入了沉思,在这个时代百姓过得太苦,也没有什么底子。虽然他采取鼓励兴商的策略,事实上走的路子还是像邓伟人一样,以少部分人先富起来,广大贫苦百姓依然很穷。如果不计算商税,光依靠传统的农税,根本无法支撑武备体系的消耗。当然以明朝的军户制度,利用免税的措施把军户捆在土地上,这样仅仅几十年的功夫,军户制度也有名存实亡,贪腐成风。可见在这个时代实施武备体系,唯一欠缺的就是钱的问题。如果有钱,自然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没有钱,光依靠朝廷的威压下去,很可能就会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冉明茫然的道:“难道这个路子走不通”王猛当然知道冉明的想法,不过他此时却想偏了,还以为冉明想以武力夺得皇位,打着防备外敌的旗号,藏兵于民,以备不时之需。冉明的想法非常新奇,就像当初在建康城,利用商贾轿夫的方式,把自己的力量,散布的民间,在需要时可以立即拉起一支以供自己所用的力量。这个想法,王猛是支持。他还没有迂腐到想依靠仅有的大义或名份,让冉明去跟冉智争。冉明跟冉智相比,唯一的优势就是在军方,因为冉明从廉台之战以军功名扬天下,这让军方一系的将领,对冉明有着无比好感。当然此时,也仅仅只是好感而已,他们是在忠于冉闵的基础上,对冉明有了好感。关键时刻,若冉智依靠冉闵的诏命即位,获得大义之名,冉明建立的这些军方人脉和威望,根本起不了半点作用。冉明利用自己的方式秘密组建军队,秦国现在有七郡九十八县,其中超过万户以上的县仅有十六个,不过如果按照冉明的办法,秦国目前的人口基数,至少可以组建十万以上的武备军。如果冉明手中握着十数万大军,不仅可以自保,在冉闵百年之年,一旦风起云涌,就可以背靠西域,连通关中,坐看风云再起。王猛想了一圈,还是感觉以冉明的办法是一个好办法。现在虽然没有钱,可是冉明却有啊,以冉明的经以济世之能,还怕无钱可用当初冉明依靠青州经济实力,几乎供养了魏国超七成的军需。其中过半军队从装备和人员的训练,都是冉明一手促成的。王猛道:“殿下,臣以为此法还是上书陛下,让陛下决定为妙。”冉明听闻此言一怔,随即高兴笑道:“先生妙计”冉明和王猛开始又完善保甲制度。保甲制度不仅可以让百姓拥有自保的力量,同时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制衡地方豪强,完善的保甲制度,配合监察御史的监督,就能隐约制衡那些在地方独大的豪强。秦州是老秦的故地,这里的民风彪悍,作风硬郎,也是天下雄兵的良好孕育之地。如果处置得当,这里不仅可以成为魏国的西北屏障,还可以拉出一支强悍的野战之军。第632章我们成为弃子了第632章我们成为弃子了在冉明构思、酝酿,王猛亲自捉笔,再由秦王府长史李贤润色,最后这篇平戎策出台了。随着平戎策,冉明还集中力量给邺城运送了三万余张羊皮,五千匹战马,外加十万余头牛羊的干肉。虽然这场雪灾给吐谷浑、羌、氐、北汉国造成了损失,原本魏国的灾情并不严重,而且随着煤炭、地龙、以及羽绒服的大规模应用,这场雪灾对魏国的影响其实并不算大。但是因为为了防备北汉国突袭,幽并两州边镇军民大规模迁移,也加重的魏国的负担。原本略为盈余的国库,快速见底。若非有了冉明从占城国弄来的米粮,说不定魏国也会饿浮遍地。秦国虽然刚刚打下基础,并不殷实。冉明为了向冉闵表表孝心,硬是从牙缝里挤出这些东西支援国库。魏国并州上郡平定县,魏国大将军董润躺在一辆马车上,百无聊赖的打量着天空中若隐若现的云彩。进入上郡,董润终于赶紧北汉国进攻之前赶到了。这里距离魏国边境不足六百里,好在没有看到北汉国的探骑,证明北汉国如今还没有打到这里。董润松了口气,还好,还好,终于赶上了。董润这一路轻装疾行,丢弃了不少辎重和装备,仅带了少量的干粮,为的就是赶紧北汉军队之前抵达北地,减少魏国的损失。董润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睡意渐起。董润行军哨骑已经距离大军前锋百里,至今没有接到接敌的战报,可以想象,形势远比当初想象中要好。虽然身心疲惫,董润的心情是好的,终于自己的同袍,魏国的子民不用被胡人像宰割牛羊一样屠戮了。作为魏国的大将军,名义上的三军统领。董润想的事情远比普通将领要多,北汉国算是魏国背后唯一的牵扯了,如果解决了北汉国,他们魏国就可以引兵南下,统一天下了。屁股决定脑袋,董润的位置不同,眼界自然也不同,他非常清楚,这一次并不单单抵抗北汉国入侵这么简单,冉闵在秘旨中给他交了底,最好这一次一劳永逸,解决北汉国。如果北汉为避魏国的锋芒,远遁漠北,以魏国目前的实力,还没有承担劳军远征的北汉。但是这一次北汉国却主动跳出来,放弃他们的野战之长,硬要在魏国城池面前撞得头破血流,正好可以借机解决北汉国之患。这次雪灾对北汉国几乎是灭顶之灾,他们能做的就是南下寇边,就食于敌,转嫁损失。对于魏国来讲,这既是一场挑战,同样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如果操作得当,魏国统一天下的时间至少可以提前三五年,甚至更久。虽然从洛阳赶至平定,一路将近一千里的转进,无论将领还是士卒,都吃了不小的苦头。不过,董润却感觉,吃点苦没有什么,只要歼灭北汉国的有生力量,为了魏国,就算再苦再累他们也没有怨言。看了看天空的太阳,似乎快要落山了,董润看了看遥遥在望的平定城,随即下令道:“全军速进,在平定城安营”得到董润号令,原本疲惫不堪军士身上突然涌现了力量,部队的速度渐渐加快。平定城虽然是上郡北部的城池,距离边境还有一段距离,可是这点距离对于以骑射所长的北汉军队来说,也仅仅一天多的路程,让军民继续待在这里,肯定不安全。所以此时的平定城也是一座没有民人,只有屯卒的军镇。大军进城宿营,董润让亲军烧了热水,他美美泡着澡,居然在木桶里睡着了。当董润醒来时,原本烫人的澡水已经变得冰冷。董润起身快速擦汗身体,穿上了内夜,还没有来得及穿上羽绒服,就听到亲兵禀告道:“大将军,邺城有天使驾到”这个天使自然不是那种长着翅膀的鸟人,而且代天宣旨之使,简称天使,通常都是没有卵子的宦官充任。这次天使也是一个宦官,不过不是非常重要的角色,董润也不认识。这个宦官年龄不大,看着衣服着显示的品阶,应该是不入流的小宦官。宦官没有让董润摆开香案,大张旗鼓的接旨,而是从内衣中撕开一张画着鬼画符的布帛。董润不敢大意,他知道这不仅仅是密旨,而且是密码级别非常高的密旨,董润拿着密旨,递给书记官道:“速去翻译”不一会儿,董润看到了书记官翻译出来的密旨,脸上的表情精彩极了,有悲,有喜,也有惋惜。董润喝令拿酒来。亲兵递过来酒壶。虽然魏国军士已经装备了羽绒服,可惜由于体格问题,汉人仍无法适应北方的严寒,高度白酒就成了军中御寒的必备品,在军中饮酒,也不是不可以,只要别喝醉,不算违军法。但是喝多了发酒疯,当然会加倍处罚。白酒在这个时候,可是好东西,特别是急行军的情况下,已经成了稀罕物。董润连续喝了大口,小小的铜酒壶已经快速见底,董润喝令道:“点鼓聚将,本帅升帐”“咚咚”急促的战鼓声响起,得到号令的董润各将领满脸兴奋之色,终于可以开打了然而,董润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这些将领完全找不到北了。“陛下有旨,各部接令后迅速回防,不得有误,违者军法从事”尽管各级将领仍不明白这道旨意的真正意思,可是他们是职业军队,自然遵命而行。很快,来到平定城距离前线边境仅一步之遥的魏军趁夜色秘密南下了。大魏豫州刺史部汝南郡慎阳县今正阳县,随着魏军大举北上,这里虽然没有动员百姓迁移,但是大战来临的阴云,也压上众人的心头。慎阳县令许承祖是泌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