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更是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不管是董皇后,还是那些宫娥、宦官,都被冉明带入故事情节里了。董皇后听到那个恶毒的皇后居然把夏紫薇抓去了,并且施以严刑。董皇后非常着急,紧张地捏紧了椅子的把手,指节竟然有些发白,显是用了很大力气。董皇后道:“宫里的折磨人的法子,向来层出不穷,看来紫薇这一关难过啊”冉明听到这里有点讲不下去了,他还真害怕,董皇后因为故事里的曲折情节,而紧张出毛病来。冉明适时劝慰道:“母后不必担心,这只是一个故事,都是假的,乾隆皇帝是假的,那个毒皇后也是假的,有道是吉人自有天相,夏紫薇定能挺过难关的”董皇后白了一眼冉明,没好气的道:“都怪你,居然让紫薇那个可怜的丫头受这么大的罪,以本宫看,就应该先把那个毒皇后抓起来,狠狠的打一顿,要不然就打入冷宫,或者送入浣衣局。”冉明道:“母后,这都是儿臣的罪过。”“接着讲,快说紫薇后来怎么样了”董皇后急道:“没有本宫的许可,你不许停下来”冉明的双手一伸,苦笑道:“母后,儿臣讲了这么大半天。喉咙早就冒烟了,也不给儿臣赐杯茶喝。皇帝还不差饿死兵呢”董皇后道:“对,上茶,快上茶,快上好茶”冉明猜想这个董皇后应该不清楚这个上茶的典故,他发现众人都满脸揪心的样子,忍不住摇头。他暗暗感叹,琼瑶不愧为言情小说的泰山北斗,创造的故事,根本没有人能够超越。好在,琼瑶写得故事向来不是虐主,否则董皇后肯定会把冉明撕了。当冉明讲到,关键时刻,乾隆皇帝前来相救,紫薇的小命也保住了。紫薇与乾隆的父女情也越来越深厚,永琪才知尔泰也喜欢小燕子,两人为了手足情相互退让,但因为尔泰心知小燕子喜欢永琪,因此言明退让,三人打算在此次微服出巡时,为紫薇与小燕子争取特赦令,并且想办法找个适当时机,说出真相,不过尔康心中仍为乾隆对紫薇的态度惶惶不安,因此他着急地想说出真相尔康也看出来乾隆也喜欢上了紫薇,关键是乾隆并不知道紫薇是他的女儿,如果乾隆执意纳自己的亲生女儿进宫,恐怕就会上演乱伦的惨剧。不过时间已经太晚了,皇宫就要落锁。冉明作为皇子,也不可以留宿皇宫无奈之好暂停讲故事。就在离开皇宫,回胶东王府。不,应该是秦王府的路上。刘嫝也紧张的问道:“后来怎么样,乾隆那个皇帝纳了紫薇没有他怎么可以纳自己的女儿的,简直就是禽兽不如啊”谢道韫虽然也沉迷进了这个故事情节里,不过她倒是看得出冉明的兴致似乎不高,而且心事重重。谢道韫道:“夫君似乎有心事啊”冉明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半晌才悠悠的笑道:“孤今天刚刚被父皇加封为秦王了。恭喜你,如今你是秦王妃了。”谢道韫道:“汉代以郡封王,郡名有一字或二字,仅为名号差异,地位并无悬殊之处。晋大都承汉制,所以封王也有一字亦有二字王。现如今夫君以州封国,晋升秦王爵,似乎除春秋之外,并无成例。”冉明这才想起,郡王是隋朝时期才渐渐形成的,王爵分为两级,既亲王、郡王。事实这个时代王位之区别,其实分为三种,既大上国,中中等封国、小国。像冉明原先的王爵是胶东王,这个胶东国是以广固、东莱、胶东三郡合并而成的,属于大国。冉明喃喃的道:“孤的这个秦王来得有点古怪”“有古怪”谢道韫好奇的问道:“有什么古怪”冉明的皱起眉头,苦苦的思索着“这个古怪倒是在哪里呢孤也说不上来。”突然,冉明露出恍然大悟的,用手拍着额头道:“孤现在终于明白了。”谢道韫差点被冉明这一惊一乍给吓着。冉明道:“孤的最初封号是彭城王永兴三年五月,父皇罢孤的彭城王改封楚王,后来又改成胶东王。毕竟楚王只是一个过渡封号,算不得数。自孤永兴元年加彭城王,至永兴三年被废彭城王号,再改封胶东王,永兴六年,又罢胶东国,改为胶东郡,改封孤为秦王。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谢道韫道:“彭城国自魏国徐州周成以州郡降晋以后,魏国就不再拥有徐州了。三年彭城王,三年胶东王,如果这不是巧合,一定是陛下有意为之。”冉明道:“肯定不是巧合,而是父皇的有意为之。孤的这个秦王也仅能做个三年或者五年,然后肯定又会改封其他地方。”谢道韫看了看马车外面的人,发现他们都沉浸在还珠的故事里,尚没有清醒过来。谢道韫这才轻声道:“其实这么做也很好啊,采取轮换封地的制度,让藩王无法在封死笼络人心,就算不服朝廷,想反也有心无力。这样以来,既可以避免汉朝时的七国之乱,亦可避免晋朝的八王之乱,是社稷之幸,也是苍生之幸”冉明喃喃的道:“事情是这么简单就好了,这个世界最不缺少的就是那些自作聪明的蠢货。”“夫君这是杞人忧天了”谢道韫看着冉明心中仍顾虑重重,忍不住劝慰道:“夫君就应该看开点,作为冉氏子弟,从出生那天,就应该有这点牺牲的觉悟。”这一瞬间,冉明想了很多。在封建时代,如果不重用宗室,也不是什么好办法。一旦皇室后继无人,就会出现动乱。用或不用,其实历史上并没有成功的例子。就像宋朝,大宋把藩王像猪一样养起来,结果在国难面前,他们根本一点作用都没有。明朝的藩王政策,初衷是很好的,可是燕王朱棣靖难起兵之后,害怕他的兄弟们也效仿他,所以采取了更隐秘的削藩之策,让明朝的藩王也退出了政治的舞台。至于唐朝,在武则天时期,宗室大量被杀,所以在安史之乱时,也没有人可以出来力挽狂澜了。冉明其实并不知道,自从冉闵颁布册封他为秦王的消息传出来以后,整个邺城立即沸腾了。特别是那些商贾。秦王的封地在秦州,就是以凉州三郡、雍州四郡,合并组成秦国。这个秦国,辖境大抵相当于后世甘肃省定西市静宁县之南,清水县以西,陕西省凤县、略阳县、四川省平武县以北,青海省黄河以南贵德县及甘肃省临潭、迭部等县以东的渭河、西汉水、白龙江上游和洮河流域等广大地区。秦州相对中原来说,是一个寒冷贫苦之地,不过对于西北来说,这里绝对是富饶之地。而且属于西域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商贾们听到这个消息,首先想到的就是囤积原料,扩大生产规模。他们对冉明都有相当的信心,他们感觉,只要冉明到达秦国,也能像胶东国那样,在原地平地拔起万丈高楼。当初的胶东国,其实也是一片贫穷之地。没有基础设施不可怕,他们可以建设。商贾们立即召开了华夏商盟的专门会议。会议上刘原道:“想必诸位已经听说了,胶东王殿下已经改封秦王,不日将离邺就藩。秦州将来大兴,势在必行。我等商贾的机会也来了。一旦秦王殿下抵达上邽,定会极力发展秦国。而我们能不能跟着秦王殿下发财,就看诸位的表现了”张询接着出声道:“刘会长,别扯这么说没用的,说点实际的吧。我们谁不知道西域商道肯定会扩大规模,一旦西域商路扩展开来,我们的各种商品,就会顺着西域商路销售到西域各国。你没有看到,街上已经找不到闲人了,一个普通伙计的工钱都升到每天三十钱了,而且还经常招不到人。”刘原和张询的关系很是密切,他们二人也经常开一些不伤大雅的玩笑。刘原笑了笑道:“张副会长说得极是,秦王殿下曾言,要想富先修路,虽然那条高速公路没有全线通行,不过这句话已经得到了验证。这条高速公路,大大的方便我等货物运输,也减少了大量的运输成本,所以,西域要修路也是必然的。要发财,找准机会要趁早。错了这个村,可没有那个店了。”参加会议的商贾传来一阵哄笑。“计划中的邺城至洛阳、长安的高速公路来年肯定会开工建设。”刘原顿了一顿,道:“恐怕秦王殿下也不会想到他会就藩秦国,肯定也同样不会想到修一条从长安至西域高速公路。所以,我们要赶在殿下前头,修这条路。”第595章闻血而疯的狼三更第595章闻血而疯的狼一听要修路,肯定要付出大量的金钱。如果在以前,就是把刀子放在他们的脖子上,他们也会极力推脱。可是现在他们却像是一群冒着绿光的饿狼,一大群着红着眼睛,像是拼命一般不断的高叫道:“我出多少钱”与此同时,胶东国却迎来了经济的寒潮。那些在胶东国布置下大量产业的商贾,开始陆续出手手中的商铺、店面。这就像是后世的股市,秦国股利好,大涨,处于涨停,而胶东股则是大跌,一下子跌停了。胶东国的各项物资都疯狂吸纳,但是固定的资产却大幅度缩水,以前价值千金的商铺,现在五百金没有人问津,挂上三百金的价格,甚至也没有看。现在商贾们还在观望着胶东国的行情,他们都在观望,再加上冉明即将离去的阴霾还缠绕在所有人的心头上,大家都是惶惶不可终日。伴随着胶东国固定资产的抛售风潮,胶东国的各项原料价格却不断上涨,生丝短短三日的功夫,就翻了两倍有余。而且人工工钱也不断长涨。特别是熟练的技工,他们地位没有县令高,不过收入却不比县官低。商贾是这个世界上嗅觉最灵敏的人,他们在冉明没有任何动作时,就开始了行动。不仅长安至上邽的高速完成了组建,资金也在极短的时间内,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到位了。大量车马官道上排起了长龙,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西域冉明得到这个消息时,已经太晚了,长安至上邽段的高速公路分段施工计划书已经摆在他面前时,他才知道了外面的情况。良久,冉明这才回过神来。他喃喃的道:“真是一群闻血而疯的狼”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趋利避害,这是商贾的本质。由于胶东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如今的胶东国廉价的劳动力已经找不到了,为了压缩生产成本,这些商贾自然而然的想要寻找更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可是在这个时代,商贾根本就是一个富得流油,却毫无自保能力的可怜虫。所谓的法津,基本上等于空话。也连基本表面上的公平都做不到,而冉明则成为了他们的保护神。秦国的气候和地理和胶东国完全不一样,胶东国可以靠海吃海,可是秦国却没有这个便利。不过,这里却有一项优势,那就是与羌、氐等诸胡杂居,他们都是游牧民族,所以动物的皮毛以及马匹以及牛羊相对比较便宜。冉明并没有在西北秦国发展工业的想法,他的想法是因地制宜,以当地的优势产业,畜牧业为主。以承包合作经营的方式,从各胡族牧民手中收购他们的马、牛、羊等牲畜,利用丝麻混合羊毛,大量制造御寒能力超强的羊毛衫,利用中原缺少牛羊的特点,与中原互通有无。冉明把脑袋中的思路大致的说了一下,让谢道韫执笔,帮他书写了一个计划书。谢道韫突然问道:“如今秦国周边以吐谷浑部鲜卑慕容部的分支之一,创立者就是慕容吐谷浑,慕容恪的祖父慕容廆之庶兄势力最强,他们如今已经成为了西北边塞的诸胡事实上的领导者。而且这个吐谷浑人生性残暴,反复无常,如果秦国经济稍有一点起色,他们就会寇边,恐怕要想保境安民,颇为不易”冉明真的不太清楚吐谷浑部族是怎么回事。要说冉明对吐谷浑部的认知,也只知道吐谷浑部在唐朝时期,由于吐谷浑部投靠了吐蕃,因二十万控弦之士加入吐蕃军,四十六吐军对战五万唐军,唐军几乎全部阵亡。这有了大唐开国以来,首次溃败。大非川之败。因而冉明对这个吐谷浑部并没有多少好感,可是冉明还以为这个吐谷浑部也像突厥一样,是南北朝后期渐渐形成的部落。在谢道韫的解释下,冉明这才明白。吐谷浑部和慕容部是同一个族源,而且还和慕容恪他们是近亲关系。按照汉人的族系,吐谷浑部的现任首领是叶延儿子碎奚或称辟奚,则算是慕容恪的族侄和前燕王慕容晔同辈。在历史上,由于燕国慕容部与氐族苻氏在全力争夺中原,而西凉国则因为张重华死后,王位旁落,内斗不断,实力大损,所以吐谷浑部则趁机崛起。成为了西北超级势力。冉明笑呵呵的道:“燕国慕容部也曾反复无常,现在他们在魏国是否安分”谢道韫道:“他们如今倒也老实”“知道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吗”冉明又问道:“为什么鲜卑慕容部并入魏国之后,他们却老老实实,不敢有异心”谢道韫茫然的摇摇道:“妾身不知”冉明道:“其实说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