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公主喜嫁> 公主喜嫁 分节阅读 13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公主喜嫁 分节阅读 136(1 / 1)

d带着孩子忙里忙外,虽然没到要自己下田劳作的地步,可是家中的活儿是没少做。说起来都是一家人,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可是全都觉得她没丈夫撑腰好欺负,要不是曹家兄弟多,曹皇后怕不让他们欺负死。福玉公主也探身过来:“娘娘,这事儿不能全听皇上的,要是把四妹妹留着老大年岁再嫁,不说旁的,就是流言蜚语也肯定少不了。况且前两年皇上才下诏,说这天下要休养生息,更要多添人口,四妹妹也不宜拖得太久了。这驸马须得好好选,现在若不先留心,等再过两年怕是都让人家挑走了。”吴夫人点头:“就是福玉说的这个道理,先挑着,选中了晚两年再嫁也不晚啊。”一面又问福玉公主:“娘娘在宫里,平常也见不着外头的人,都说孟驸马朋友多,你们府上总有青年才俊进进出出的,这事儿你得上心。”福玉公主笑着说:“娘娘和姨母只管放心,这事儿我就揽下了,交给别人我还不放心呢。前儿驸马还和我说,冬日里大家都得闲,想邀人来家赏赏雪,赏赏梅花,要是天气好,我也想请四妹妹和五妹妹一起来玩玩。”吴夫人点头:“这个好,冬天里头没什么事做,总闷在屋里烤火怕是也让炭气熏得胸闷嘛,对身子不好,多出去玩玩,散散心,多好。等将来她们一嫁了人,想再这么自在的玩乐也没这机会了啊。”福玉公主扭过头来就去问丈夫,要说当今这些少年俊彦,怕没有孟驸马不认识的。他人缘儿好,朋友多嘛,从以前没成亲的时候,有些穷书生没钱吃饭寻到他,他必定慷慨解囊救人急难,有的在京城没有居处,他还有一所庄院专门供给这些人住。直到他做了驸马,这些接济、襄助也一直没断过。出手这么大方,人缘能不好吗就算不是人人都受过他的好处,可是一传十,十传百,这好名声连从没进过京的人都知道。“四妹妹的亲事”孟驸马笑着说:“这个事儿,我可不敢揽啊。”“没让你揽事儿,你给荐几个人嘛。”福玉公主虽然是公主,可是对着丈夫从来不摆架子,家里大小事情都要问过丈夫的意思,哪怕孟驸马不爱处置这些事,总说“公主看着办就好了”,她也照问不误。不管别人怎么说,福玉公主希望孟驸马面子里子都有,实实在在的做一家之主。夫妻俩能这么和睦恩爱,孟驸马体贴是一方面,福玉公主的敬重体贴也是一方面,如果孟驸马是个风流好色两面三刀的人,又或者福玉公主是个骄横霸道的性子,两个人都不会象现在这么好。“人么”孟留想了想:“有是有的,只是要说有多出众,那就不见得了。”福玉公主特别干脆的说:“不出众的不要。”孟留乐了。福玉公主这口气不象是要嫁妹妹,象是要嫁女儿一样。孟留现在也有女儿了,十分理解这种心情。自家姑娘要长大了,那也一定要嫁一个有才又有貌的。首先人品得端正,这一条过不了那当然免谈了。再一条,出身家世不能忒差了。不是孟驸马看重门第,他自己交友倒是不在乎这些,正因为朋友多,所以很知道寒门固然能出才子,但大多数人都很难摆脱出身和族人的牵累。那长相当然也不能差,不然将来生下孩子随了丑爹,那可怎么好自己尚且如此,那皇上皇后就更不用说了。孟留笑呵呵的给妻子递茶:“其实这事儿咱们不用忙,四妹妹和其他人不一样。我看她一片赤子心性,她要嫁人,不会多看其他条件。合眼缘,脾性相投最要紧,否则,就算咱们寻了宋玉潘安来也不中用。”“那你先把宋玉和潘安寻来啊,然后再让四妹妹看看哪个更合眼缘不就得了。”这话说的真是老婆大人发话,孟驸马能说什么不过提起宋玉潘安,孟留倒是想起一件事。“要说人品相貌,你可还记得原先李家兄弟吗”“李家你是说李崆,李峥兄弟俩他们不是回乡守孝了吗”“孝期已满了,我记得李崆今年已经二十二了吧李峥也十八了,年纪都合适。要论相貌,满京里能和他们兄弟相比的也没有谁了。”其实还是有的。单论相貌,京城少年中还有一个徐崇贤、一个王芝,孟留都熟悉。不过徐崇贤年纪大了些,而且吧,他丧妻。这人成婚早,虽然才刚刚二十出头,老婆却已经死了两年了。这一关在皇上皇后那儿肯定过不了。王芝倒是不错,孟留记得他应该与四公主同岁,家世也还过得去。第二百九十三章 馈赠吴小惠和刘琰挤在一乘辇轿上,悄悄问她:“今天宜兰殿好象少人了。”刘琰问:“少了吗”吴小惠细想想:“也没少,就是”虽然叫不出名字,可有的面孔时常见着,总是眼熟一些。今天来宜兰殿,她总觉得和以往有哪儿不一样。想了又想,吴小惠归结于,多半是因为熟面孔少了那么几张,生面孔多了那么几张。尤其是侍卫,看起来从头到脚都象是紧绷着的,吴小惠进出的时候本能的离他们远一些,感觉离得近了会被他们身上的那股锐气刺伤一样。“过年嘛,总会和平时不一样。”吴小惠没再为这事儿纠结,这个理由很顺利的就把她给说服了。“咱们这是去哪儿”“回安和宫一趟,我让人拿首饰衣料你挑些喜欢的吧。”昨天宫里的事,吴夫人是肯定知道的,但吴小惠不知道。这姑娘藏不住话。刘琰也没打算告诉她,说来吴小惠也只能在家里过这一个年了,明年这时候她就是旁人家的媳妇,回娘家或是进宫都没有眼下这么方便啦。还是让她高高兴兴的把这个年过了吧。虽然吴小惠年岁比她大,可刘琰现在却觉得自己看吴小惠象看个妹妹似的。一见到样式新颖珠光宝气的首饰,还有那些精致织绣绸缎,吴小惠顿时把什么都忘了,眼里只有这些金灿灿亮晶晶的小东西,还把缎子翻开来搭身上,在镜子前头照来照去。“这个我要做裙子。”“这个正好做夹袄,做鞋面儿也好。”桂圆笑着在一旁跟着收拾:“那可得赶着做了,不然等到做好,天气都暖和起来了,做了也不能穿。”吴小惠看着这个喜欢,那个也舍不得放下。刘琰让人搬出了好几只匣子,一层一层打开,看得吴小惠眼都花了。对刘琰来说这些东西太花哨了些,多是旁人送的礼物,很舍得下工本,一只步摇怕得有四两重,要是戴上一对、两对,感觉头发就沉甸甸的往下坠,脖子扭转的时候象是能听到里面的骨头喀喀的响,就象年久失修的门轴一样,真怕脖子转快了,把脑袋转掉。平时还好,遇到年节庆典的时候必须穿吉服,首饰戴多少,怎么戴,也都各有讲究,折腾一天下来整个人快废了一半了。刘琰并非不喜欢漂亮首饰,可她只有一个脑袋,把自己插成刺猬也戴不了这么多。嗯,这会儿吴小惠倒是巴不得自己多长几个脑袋,不然这么多漂亮首饰戴不下了啊这个珠花漂亮,那个凤钗精致,还有那支步摇,上面的镶的宝石一粒粒光华璀璨,正月十五赏灯赴宴时戴一定能把所有人都比下去。起码这么些年吴小惠从来没见旁人戴过这么好看的步摇这个她谁也不给,求她也不会给。“银杏,你去找个大点儿结实点儿箱子。”东西太多,不找个结实点儿的箱子怕是不好装。银杏应了一声,看看吴姑娘挑出来的这些东西,暗暗决定箱子起码要找三个,一两个不够装。吴小惠挑了不少,剩下的刘琰也没让人收起来,吩咐桂圆:“你们一人挑一样,缎子什么的不经放你们也不能穿,将来再赏你们。”桂圆赶紧劝:“公主,年前就赏过一回了,今天就不赏了吧。奴婢先收起来,等正月十五公主再赏也是一样的。”一旁李尚宫赞赏的看了一眼桂圆。她就喜欢桂圆这一点,识大体,不贪这些小小的好处。再说了,底下的人也不能太惯着,公主宽厚是一回事,可不是人人都懂分寸,公主这么三五不时的赏,他们要是习以为常了,不知道感恩,不赏反而要招他们怨怼。刘琰就笑:“行了,我知道了。”领过宴出宫时,吴夫人看着太监们吭哧吭哧帮着抬上车的箱子,脸都要绿了。“你这是把安和宫洗劫了一遍啊”要是揍一顿狠的能把她揍开窍了,吴夫人绝对不会手软。可是白搭啊。以前她没少管教,可这孩子典型的记吃不记打,打了手心肿得象馒头一样,泪都不擦转头就去拿糕吃。丈夫倒是心疼女儿,她要管教的狠一些,丈夫就来拦阻,儿子们也心疼妹妹。可这孩子光长个头不长心眼,吴夫人生怕她将来要吃大亏。“这是四公主一定要送我的。”吴小惠防备的看着她娘。就算挨打这些东西她也不会送回去的。吴夫人原先只以为四公主送女儿一两样首饰之类,那倒是能收下。可眼下这,这也实在太多了。当然是不可能再给公主还回去的,这傻女儿都已经要了来,眼下都搬上车了。只是也不能让她由着性子来,今天戴一头金银,明天挂一身珠宝,不但让人看笑话,说吴家没底蕴,一身暴发户习气。还有她时常来往的那些姑娘,吴夫人想起来就头疼。那些小姑娘里有人品尚可的,可是喜欢占小便宜,拿吴小惠当傻子哄的也不在少数。只要不是太过分,吴夫人也不至于和她们认真计较。以前她只严禁两个不许再登吴家的门。一个是嘴太坏了,你占点便宜不要紧,你不能占了便宜再在外头满世界的糟践吴小惠蠢钝吧另一个是手脚不太干净,吴小惠手里散漫,东西都没数,自己东西少了什么都不知道,还是吴小惠身边的管理妈妈来说,说那姑娘趁别人不注意进了内室,出来时袖子里掖了一个鼓鼓囊囊的手帕包,那里面的东西吴夫人最后都拿回来了,包括两副镯子,几对耳坠,一串明珠项链和好几个戒指。大的东西倒是没有。这可不是她不想偷,是实在不好藏,不好带出去。除了这些首饰居然还有一盒胭脂。胭脂是宫中内制,外头买不到,胭脂盒子也别致,是个烧蓝的莲花扣模样,胭脂用完了还可以自己再填些别的进去,串了丝穗可以佩在身上,也是个妆点。连这点东西都要偷吴夫人都要气笑了。别人家的孩子什么品格吴夫人管不了,但是她不能再放任女儿和这些人来往了。俗话说,近墨者黑,吴小惠这拿公主的东西毫不知道客气分寸的模样,显见是沾染了那些人的坏习气。再待久了,谁知道还会学些什么哪怕要得罪人,也要把自家闺女和她们隔开来第二百九十四章 探望桂圆给自家公主端了一盏莲子羹。鉴于过年嘛,大宴小宴不断,膳房恨不得把所有的锅都用来炸鱼炸肉炸丸子没办法,过了油的菜料理起来特别省事儿快捷,一席十个菜,蒸炖溜焖乃至于凉拌,做汤,它们全能包办了。东苑这边膳房的人被抽了不少去帮忙,剩下的嘛,也不是说就不能干活了,可总是感觉差了许多。公主这几天胃口又不大好,桂圆就琢磨着,是不是还在自己宫里弄个小厨房更方便。现在只有个茶房,烧水沏茶,热个点心什么的还成,连做当权派莲子羹都费劲,茶炉子火太小嘛,不是专门做饭烧菜的灶头。刘琰的勺子在碗里搅了两下:“豆羹怎么样了”一早起来刘琰听李尚宫说,豆羹病了。什么病呢李尚宫说:“昨晚着凉了,起了烧,我就做主让他先养着,不用急着起身当差。”刘琰就点头:“知道了,让人照看他一下,如果病迟迟不好,还是想办法看一看。”李尚宫说:“公主说得是,只是现在这时候,不好请医延药。”没错,病的日子不好,大过年的,哪有奴才病了看病、熬药的道理李尚宫并没有骗刘琰,豆羹确实病了。昨天晚上受的惊吓太大,他还穿着半湿不干的衣裳在那么冷的夜里自己摸回安和宫来了,即使回来后就换了衣裳,李尚宫还让人给他备了热汤,天没亮的时候豆羹就发烧了,病得还不轻呢,一早上都没醒,直说胡话。胡话嘛,说得当然很含糊了,不过也能听清楚几个字。那几个字是“我没有”和“别杀我”。李尚宫听了禀报之后摇摇头。看来豆羹是真吓坏了。不过在宫里头活得久了,什么事儿都能遇上一两回。豆羹这关要是过了,以后没准儿有大出息。桂圆伺候公主吃了莲子羹,又端了温水来服侍公主漱了口洗了手,轻声说:“吴姑娘今天得着这么些新鲜料子和首饰,怕是高兴坏了。”刘琰就笑:“她这个脾气就改不了。我们还小的时候住在外祖母家里,舅母给我们东西从来都是一人一份儿,不偏不倚,哪怕是头绳,都会一人一根。可她从来都觉得我这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