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公主喜嫁> 公主喜嫁 分节阅读 13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公主喜嫁 分节阅读 135(1 / 1)

d所以麓景轩和安和宫的关系现在还是很微妙,高二平时就觉得豆羹张扬,觉得他其实没什么本事,就是运气好,当时拨到了安和宫里。要换成自己在安和宫当差,那肯定比他强十倍。既不服,又忌惮,毕竟安和宫就是比麓景轩底气硬。高二没看到豆羹露面,就想打听。结果现在后悔不来。他这么打听,会不会已经被人怀疑他别有用心是不是已经有人去举发他了这他真的就是随便一问,如果说真有什么用心,那也是想看豆羹倒霉的小心思。他可真没什么别的用心。“那,我现在怎么办啊”冯尚宫看他一眼:“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话说得好象不管他死活一样,但高二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不然还能如何跳出去大喊大叫,说他与昨天宫里出的事儿一点关系都没有还是躲起来瑟瑟发抖不再露头,生怕别人注意不到他就象冯尚宫说的,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那么该干什么呢今天还得去宜兰殿请安,今天曹夫人她们会进宫,公主们也照来。总之该做什么还做什么,就象昨天没发生过任何事情一样。如果因为昨天那点儿事,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所有年节该有的饮宴之类一概取消,也太给那些反贼涨脸了。最后这句话是四皇子说的。刘琰觉得小哥这句话说得够霸气。没错,刘琰也是这么想的。昨晚她想了半宿,投那点毒应该毒不死人,她这个外行都想得明白,下毒的人肯定比她更明白。不为毒死人,就为了吓唬人呗真是要让他们这一手吓怕了,皇室宗室朝臣们全缩在家里不动弹,节不过了,亲戚不走了,宴会全不办了,这不就表示他们被吓坏了,认了怂,服了软,那些刺客不得乐死啊。所以今天宜兰殿里比昨天还要显得热闹。昨天来的人全是刘琰不喜欢的,今天不一样,来的人都是她喜欢的。说来奇怪,她姓刘,按理说她应该跟同样姓刘的人更亲近才对。也许是因为她小时候就没怎么在刘家生活,从刚能记事的时候就生活在了曹家,对她来说曹家人才象是她自家人。也不光为这个。主要是,刘家的亲戚们都太糟心了。连亲伯父,亲叔叔都那么糟心,更不要说再远一些的族人了。亲伯父就是溱王,刘芳的亲爹,人品性情嘛不必多说,那是个只顾自己的人。如果还有多一分心力,那就只顾亲生儿子了,对别人,他从来都不闻不问。不闻不问也很伤人,比如刘芳的后妈折腾她,溱王知道也装不知道,懒得过问。亲叔父就是宣王,刘翠的亲爹,只有儿子是个宝,吹起牛皮来天都快让她吹破了。还在乡下时,宣王这个小叔子老和曹皇后过不去,后来还是曹家几个舅舅放话要收拾他他才老实。皇上才登基的时候,他还想对朝政指手划脚,对皇上说你这样不对,那样不妥,应该听我的我才是老刘家最有能为的人,见过的世面多懂的道理也多,惹得皇上直接问他,要不要朕这个皇位让给你坐宣王当场吓跪了。他毕竟没有蠢到家,打那以后是再也不敢多说什么了,老老实实窝在王府里享乐。说到溱王一家子,还有件破事。当初皇上离家,几年后曹皇后也离开了,住在隔邻的溱王一家就看上了刘琰家的旧房子。先是院墙塌了,溱王家说是雨太大冲垮的,但是那墙好几年都没有修,后来终于修了墙,把刘琰家整个圈到溱王他们家去了。这占了弟弟家的房子之后溱王也没半点儿心虚,连皇上登基之后他们封了王来了京城,他也没有对过去的事情解释过一句。大概在他看来,反正刘琰一家不住,房子空着也是空着,他占了去天经地义啊。等弟弟成了皇帝,那乡下的几间旧房还有什么值得说的皇上肯定不会在乎啊。皇上肯定不在乎两间旧房,但是溱王这么干就是不对。别人的东西,即使人家现在不用,那也是人家的,不能说你不用,我拿起来用那就是我的了,你这原主就该老老实实双手奉上。总之要让刘琰自己说,刘家的族人就没几个好东西。可曹家挺好的,她在曹家过得挺快活,还有吴小惠家,吴小惠是刘琰的姨表姐,吴家刘琰也挺喜欢的,而且吴家出了好些读书人,比曹家更多了一分书香气唯一不大喜欢的就是吴家住得靠湖,夏天蚊子特别,特别的多,吃罢晚饭在外头乘凉,一会儿功夫腿上被咬了十几个疙瘩,十几个吴家姨丈真是个好人,读过书,脾气好,前几年还曾经在户部做过事,众人都赞他心细又肯担责,是个好官。可惜就是身子不太好,现在只能在家里休养着,不能劳累。吴小惠也定下了亲事,她定的那人家姓华,是小儿子,名叫华彦,上头还有两个兄长,亲事就定在春末夏初的时候。吴小惠对刘琰一向直言不讳:“他这才出父孝,母亲也就这两年的事了,我们成了亲差不多就可以分家另过,不用和一帮子妯娌叔嫂的挤在一起。”刘琰赶紧看看左右:“你小声些,让人听到该说你对公婆不孝了。”吴小惠就笑:“怕什么,我对旁人才不说呢,就和你说两句。华彦是小儿子,他母亲今年都快七十了。我见过她两次,老得不成样儿了,靠在那儿只会喘气,耳背得很,跟她说话她也听不清,她还中过风,右半边身子不大听使唤。”那听起来是不大乐观。福玉公主听见了,先是狠狠剜了吴小惠一眼,才低声告诫她:“这样的话以后不能说。华夫人她也是命苦,生了八个孩子,最后只活了三个,对长辈怎么能这样轻慢你要下次再这样轻狂,我一定不轻饶你。”吴小惠最怕她,赶紧缩头装鹌鹑。第二百九十一章 懒人刘琰在一旁捂嘴笑。吴小惠就是这样,你说她坏其实她也不坏,她也不会盼着旁人不好。但你要说她这人特别好吧那倒也没有。她就是挺普通的一个姑娘。姨母吴夫人很担心这个女儿,从小时候就看出女儿心眼儿有那么点不大够使。吴小惠两个哥哥都挺能干的,一个现在在兵部,另一个在户部,都前途无量,偏吴小惠自己,从小是念书不行,女红不行,就连身子骨都不大行,一年起码要病一回,且不是小病。吴夫人早就说,给女儿寻婆家不求门第高,人品端正,能待她好就行,而且最好嫁得近一些,自己能时时看顾,帮衬着。刘琰记得当时曹皇后和吴夫人说起这件事,一起笑了。曹皇后还说:“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你说这生儿育女是为了什么呢真是要替他们操一辈子的心。”吴夫人就笑。她和曹皇后不一样,虽然是亲姐妹,但是曹皇后念过书,后来跟着丈夫东征西讨的,眼界见识都不同于一般妇人。而吴夫人是个很贤惠的女人,相夫教子操持一大家子人的生活,对公婆、妯娌都很好,底下几个小叔子也都敬服长嫂。吴夫人娶的两个儿媳也都挺好,大儿媳妇是书香门第出身,人干瘦了些,进门后先生了个女儿,隔一年又生了一个儿子。二儿媳人泼辣些,但为人处世也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进门当年就生了个胖小子。如果说吴夫人还有什么心事,那就只有女儿吴小惠了。这孩子不傻,就是比一般人脑子转的慢点儿。吴小惠还小的时候,因为吴家日子比旁人家好过,邻家的孩子们常哄着她把自家的吃食拿出去供他们分享,还在背后笑话她傻。其实要说,她也不傻,她只是想不到很多太复杂的事。而且她还懒。没错,吴小惠就是懒。教她什么她都不好好学,资质是一方面,人太懒这就没法子了。吴夫人曾经给她请了两个人专门教她绣花,然后她花了三四个月的功夫,给吴夫人绣了一个小炕屏真是小炕屏,四面纱屏每一面也就比巴掌大一点,上面分别绣的梅花、牡丹、荷花和腊梅,绣的还算不错。她能拿得出手的绣活就这么一件。不是她真不会,她就是不愿意干。要说她最喜欢干什么除了胭脂水粉,漂亮衣料首饰,那就是玩。只要有人陪着,玩什么都行,哪怕她最不喜欢的下棋她都能玩得高兴,就算下一天都在输她都乐滋滋的。当然最喜欢的还是玩各种牌戏。说起这个吴夫人真恨不得再揍她一顿,能把她打得聪明些就更好了。她玩牌戏就是图高兴,图有人陪着说话,热闹。人家合起来坑她的牌她也看不出来,首饰都让人赢走了她也就是抱怨几句,一点儿没想到自己是被骗,下次人家一下贴子邀她,她又高高兴兴的去输钱去了。这在自己娘家,父母兄嫂护着尚且如此,等她出嫁了可怎么得了。吴夫人哪能放心她远嫁最好就在眼皮子底下能天天看着才好。那边刘琰和吴小惠正说话,声音大了些。“你要喜欢,我那儿有一盒新得的各式嵌宝首饰,珠簪、步摇,耳坠都有,我又戴不过来,回头你去挑一挑,挑些喜欢的送你。”吴夫人听得清楚,赶紧说:“四公主留着自己戴吧,不用给她,她也不缺这些东西。”而且女儿心眼儿太实,这些好东西到她手里,她忍不住要出去炫耀,一炫耀,没准儿要不了几天又会被别人给哄了去。刘琰笑着说:“不要紧的姨母,过年就该打扮得鲜亮喜庆些嘛,那些正合适过年戴。”曹皇后也说:“她们姐妹要好,你就别多管了。”皇后都这样说了,吴夫人也就不多劝了,不过她下定决心,回头一定给女儿身边再多派两个机灵些的丫头,一定把公主馈赠的衣裳首饰看严了,不能再叫人给骗走。福玉公主不太喜欢吴小惠,在她看来,吴小惠太不讨人喜欢。她生得不算太漂亮,这不能怨她,长相是父母给的。吴夫人夫妇俩都生得不错,吴小惠的两个兄长也都是姿仪不凡,长兄浓眉大眼,笑起来更显得可亲。老二生得更加清俊,不知道是不是兄弟俩把吴家的灵气儿都占尽了,吴小惠生得不丑,但远不如两个哥哥好,心智什么的更是差了一大截。不聪明吧这也不能怨她。可是这么懒,真让人看不过去。福玉公主是天生的勤快,没做公主之前她各种活计都做得来,甚至骑马射箭也不输于男子。成了公主之后,她比以前更加勤力,知道自己书读得不多,这些年一直坚持读书练字,现在她一笔字写得也相当漂亮,力道间构都阔朗挺拔,象个男人的字。所以她格外看不惯吴小惠这样不求上进,不想想怎样安身立命,只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睡之外只想着玩乐。现在她是有父母兄长护着,可等她嫁出去了,谁知道她的日子能过成什么样。她还有些贪心。小时候她看见刘琰有件好看衣裳也想要,看刘琰有漂亮的绒花也想要。刘琰倒也是大方,她要就给她。要福玉公主说,就不该惯她这毛病。看出刘小惠不大自在,刘琰拉着她手起身,跟曹皇后说:“母后,我们出去转转,一会儿回来。”曹皇后点头:“别乱跑,天这么冷,记得午膳前要回来。”天固然冷,但更要紧的是因为昨天的事,曹皇后不大放心,一面嘱咐刘琰,一面示意一旁的英罗。英罗会意,自然会安排人手跟紧了四公主。瞅着她俩出去了,吴夫人轻声问皇后:“四公主的亲事,不知道娘娘是怎么个打算”以前吴夫人还曾经想过,要是姐姐不放心将四公主外嫁,就让自家二儿子娶公主。这小子生得比他哥哥好,也聪明,知道上进。后来看皇上皇后并没有这个意思,吴夫人也就给儿子下聘娶妻了,现在二儿媳妇魏氏也挺好的。第二百九十二章 美少年这会儿殿中坐的都不是什么外人了,曹皇后也就说:“皇上很舍不得,总说要再留个两年。”吴夫人乐了:“当爹的都一样,我家小惠的爹也是这样说,总觉得女儿在家是宝,到了旁人家,人家是要使唤的,伺候公婆,相夫教子,自然不能与嫁人之前相比。”说起来,现在宜兰殿里的坐着的,差不多都是已经出嫁的人了。吴夫人一向都有人羡慕,有人家办喜事常请她去做全福人,曹皇后更不用说,皇后娘娘啊,天底下还有谁比她嫁得更好的可是尽管她们现在儿女、富贵都有了,夫妻也远比一般人和睦,可是真要说真心话,这一生中最快活无忧的日子,那还是出嫁之前。什么事也不用担心,有父母护着,快快活活的和姐妹们在一起。等一嫁了人,这种好日子就再也没有了。头一条,这一家柴米油盐的开支得自己管着了,什么该用什么不该用,这都是当家主妇头疼。要是婆家一大家子人在一起过,天长日久的委屈多了去了,哪怕象曹皇后一般能干大度,架不住公婆偏心,小叔子大伯子都难缠,丈夫又数家不在家是啊,这最后一点最要命。曹皇后那些年日子不好过,就是因为丈夫不在身边,只留下曹皇后一个在家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