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公主喜嫁> 公主喜嫁 分节阅读 13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公主喜嫁 分节阅读 132(1 / 1)

d自家子侄吹成了一朵绝世奇葩牡丹花儿,可刘琰从一开始注意力就跑偏了。因为她牙挺大,挺黄的,更重要的是,她抹的那红红的口脂沾在了牙上,嘴巴每开合一次,就露出那沾了红渍的黄牙直到英罗让人把她给拉走,刘琰都没记住这位“伯母”到底姓甚名谁,更不知道她介绍的自家儿子还是侄子抑或是外甥。但这样的着实不少。大家都知道,皇上与皇后疼爱四公主,做这个驸马最难的一关其实就是公主自己那一关。假如皇上与皇后择了一个人,他哪哪儿都好无一处不完美,但四公主自己不喜欢,这人也没戏但假如有个人,可能家世不显,文才武功都欠缺些,长相嘛,不算多俊美惊艳,可四公主自己喜欢,那皇上和皇后那一关反而好过了。可惜的是公主并不那么好接近,以前公主还年幼时,出宫游玩的次数多,可话说回来,公主还年幼他们有什么好盘算的现在公主已经及笄,正是待出阁的好年华,可出宫的次数锐减,让想接近公主的人难寻机会。上次那个曹家的亲戚,打的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主意。亲戚虽然远,可也是姓曹啊。曹皇后也是曹家女啊,把公主嫁回曹家,这亲上加亲多好啊不得不说,这么想的人可着实不少。就连前阵子缩头避祸的马家,也就是二皇子他老丈人家,也动了心思。嫁一个女儿给皇子,本以为是一本万利,结果现在看来是赔本买卖。虽然有皇上赐名,二皇子不能提再娶个正妃这回事了,可他看马氏横看竖看都不顺眼,以前两人还有些恩爱,自从马氏生了孩子,二皇子根本不进她的屋,不见她的面了。这样下去,马氏生了长子也不算多大优势。可要是能娶到四公主,那就不一样了马家人也算消息灵通,四公主替二皇子妃和小刘贲求情的消息他们辗转打听到了。看看,四公主就是有这么大的面子,在皇上皇后那里说话就是这么有分量要是马家子弟能做了四公主的驸马,起码马家这几十年的平安富贵是不用愁了,再也不用象上次一样战战兢兢,时时刻刻唯恐皇上降罪。而且,马家觉得要是娶了四公主,对二皇子妃和刘贲也是大有好处啊,没准儿马家的外孙,现在还不到一岁的小刘贲,将来就能能当太子,当皇帝,那马家的荣宠权柄还用说吗第二百八十四章 清静被那些目光打量,那感觉很不舒服。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是一块肉,正被这些人称斤论两,他们想着怎么把她吃下去。再和这些人待在一起,刘琰怕自己忍不住会掀桌子。宜兰殿的桌子是不能掀的,所以她只能自己出来。桂圆替她把斗篷系紧,轻声说:“里头确实闷得很,那么多人搽着脂粉头油,还有身上熏的香,奴婢都觉得这鼻子快要给熏坏了。”外头天晴得好,蓝蓝的,冬日里这样的晴天不多见。冬天的太阳光也不刺眼,照在脸上微微的暖。树叶该落的都落尽了,不落叶的依旧苍翠。刘琰其实没有走远,她就站在宜兰殿宫墙外,一墙之隔,墙里的喧嚣热闹和墙外的寂寥空旷象是全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公主,咱们先回去”刘琰想了想:“回去也没什么事做。”没人作伴,一个人孤零零的待在安和宫没什么意思。豆羹伶俐的接话:“可不,离用午膳还好半天呢,公主想去哪儿逛逛听说御园北边暖房养出了在冬日里开放的茶花和牡丹,公主想不想去赏花”刘琰头摇得象波浪鼓。可能因为最近别有用心的赏花邀约太多,她现在听到赏花两个字就只想摇头。豆羹马上换了提议:“听说今天下午晌安排了宫戏,这会儿乐署的人八成已经把台子搭好了,公主要不要去那儿看看”豆羹本来以为这个提议十拿九稳了,毕竟宫戏平时可不是想看就能看的,就算公主想听,顶多叫两三个人来唱上一折,不会单为了她搭起台子,乐署上下更不会全副出动整出偌大的阵仗只为了让公主高兴一回。刘琰还是摇头。“呃,听说西苑那边有两只大鹦鹉,会说不少话呢。”还是刘琰自己说:“西苑太远了,去锦绣阁找本书看吧。”豆羹赶紧应下:“是。”一面要去传步辇。“又不远,走过去就成了。”一传步辇难免兴师动众,让人知道她偷溜了。桂圆其实不大赞同。倒不是公主去锦绣阁有什么不妥,而是原先小津就在锦绣阁当差,后来病重回了锦绣阁,死在那里。公主好久没到锦绣阁去了,怕也是因为这事心里有疙瘩。要换成平时,去也就去了,可是现在过年的大好日子,去那儿难免想起不高兴的事儿,有点晦气。桂圆劝了句:“公主,难得过年这些日子得闲,平时写字念书的怪累的,公主也该好好歇歇。”“不要紧,就去转转。”桂圆也不好再劝了。锦绣阁比旁的地方都要清冷,安静。这儿一年到头都是如此,很少有人过来。为了防火,锦绣阁这儿连树都没栽,空落落的。迎出来的太监面生,刘琰以前没见过。“胡公公不在这儿当差了吗”“胡公公身子不大好,前阵子更是病的起不来身,实在支应不了差事,上个月他病有些起色了,就自请回乡养老,掌事李公公宽厚,已经允他出宫了。”“是吗”刘琰也没有要追问的意思,问过这句话也就算了。桂圆松了口气。姓胡的不在也好,不然公主要是见了他,难免会提起小津来。象这种年老的太监出了宫其实也没什么地方可去,说是回乡,但一般都不会真回去。说到底,太监比宫女还要命贱,能够挣扎着活命的人家,怎么也不会送孩子做太监。太监一般在宫外都没什么亲人,而且又是身体残缺的人,就算回了乡也不能进祖坟,死了也没脸见祖宗。手里有些积蓄的,出宫后还能过两年安生日子,找人给操办一下后事。手里没钱的大多就老死宫中了。锦绣阁里格外安静,新书搬进来也很快就会变得和陈书一个气味,陈旧,安静,象是凝固了的时间。刘琰站在门口微微出神。靠门边的地方摆了一张矮桌,有个身形干瘦的小太监跪在桌旁,可能因为乍见公主心里慌,还紧紧攥着一把扫灰的刷子。桂圆心里都微微一惊,仔细看才发现不是小津。看年纪可能差不多,可是这个小太监肩膀窄,人也很干瘦。刘琰走到近前,伸手将书翻过来看了看封面:“这是在修补”小太监结结巴巴说不出句整话,还是一旁的人替他回话:“这些书存的时间久了,有的都生虫子了,得好生清理干净。”刘琰点点头:“今天过年你们也可以歇歇。”桂圆垂着头。公主肯定想起小津来了。小津虽然已经去了,可桂圆有时候总有种错觉,总觉得他还在。每次公主写字、作画、看书的时候,桂圆总觉得书房里还有那么一个人站在那儿,似乎一转头还能看见他。也许公主也有这种感觉。有的时候,公主写字写到一半会停下来,怔怔的坐在那儿不动,隔一会儿才会重新蘸墨继续向后写。刘琰随意取了两册书,然后吩咐给锦绣阁今天当值的人每人多赏一个月的月例,中午再给他们加两个菜。这赏的合情合理,既不多,也不算少。别处的奴婢过年总得能多得些赏,锦绣阁太偏僻,放赏的好事儿总轮不着他们。要是公主给多了,旁人难免侧目。再说,真给多了,锦绣阁的人不会巴结,赏钱未必真能落到他们自己手里。只是赏一个月的月例,外加两个菜,既不薄也不厚,好歹是过年,添点喜庆。倒是从锦绣阁出来之后,有个太监气喘吁吁寻了过来,说是皇后娘娘让人来寻公主。“这还不到午膳的时候,”桂圆替公主问:“娘娘这会儿寻我们公主为着什么事啊”她问话,来寻人的那个太监不敢不答,可说实在的他只是个跑腿的,究竟为什么他也说不出来:“是英罗姐姐吩咐的,只说见着公主的话请公主快些过去,到底为着什么奴婢也不知道啊。”曹皇后应该知道刘琰是出来躲清净的,没事儿应该不会让人来寻她。第二百八十五章 毒茶确实出事了。刘琰能判断出来。宜兰殿里和她走的时候一样热闹,有说的,有笑的,有饮茶的,有凑在一块儿脸红脖子粗不知道干什么的。看上去一切如常。连曹皇后也是坐在那儿没有挪动过的样子。只不过看见刘琰进殿的时候,曹皇后飞快的抬起头来朝她这边看了一眼,随即轻轻招了下手示意刘琰过去。刘琰也若无其事的走过去,挨着曹皇后坐下了。曹皇住她的手,那手心里净是冷汗,又湿又冷。这是出了什么事刘琰默默的回握着曹皇后的手,母女俩坐了约摸一刻钟,曹皇后起身去更衣,刘琰顺势扶着她出来。到了后殿曹皇后才长长的松了口气,抓住刘琰的手猛一紧,握了好长的一刻,才慢慢松开。“母后,怎么了”刘琰轻声问:“出什么事了”曹皇后深吸了一口气:“没事”刘琰静静的靠在曹皇后身边,也没追问。过了好一会儿,曹皇后才出声:“没出什么大事,就是茶房发现茶叶有点儿不妥,怕你误饮了。”“宜兰殿的茶”竟然有人能把手伸进宜兰殿里来那这宫里还有什么地方是安全的曹皇后把刘琰揽在怀里,一想到刚才英罗悄悄来回禀,说茶里可能被人动了手脚,曹皇后当时背上冷汗就出来了。平时宜兰殿很难有什么纰漏,但是逢年节的时候是例外。尤其是宗室命妇、亲眷会进宫领宴的时候,这些王妃、郡王妃,夫人们,还有她们带的人,实在又乱又多。加上宜兰殿平时得用的人手现在不大足够,不得不临时再抽一些人过来帮手,这引路的上茶的,这些人不见得个个彼此间都相熟,这就给了人钻空子的机会。过年的时候饮的茶与平时不一样,平时常饮的也就是清茶、浓茶、牛乳茶、果子茶这些,过年的时候讲究吉祥,喝的茶有讲究,里面通常有各种配料、果子干、还要搁上红糖,用滚水煮上一时半刻的端上来。刘琰觉得这哪还叫茶格外的甜稠,都快成羹了。所以她不爱喝。刚才英罗一来回禀说茶有问题,曹皇后第一个看向刘琰的位置。无论她平时为人处事多么明正公道,在这种时候她第一个想到的只有自己的孩子。发现刘琰不在位置上,曹皇后一刻也等不了马上命人去找。一面又赶紧让人去皇上那里禀报这个消息,提防那里也有人下手。她怕刘琰刚才喝了茶,哪怕只喝了一口。又或者,她可能会到侧殿、后殿去,在那里用了茶。怕女儿在她看不见的地方已经出了事。幸好她没事。曹皇后一遍一遍的对自己说,幸好女儿没事。刘琰轻声说:“母后别担心,我没事。那茶我碰都没碰一下,您也知道的,我平时就不爱喝这种杂味儿的东西,今天的茶煮的又格外的稠重,我就没动。”曹皇后点点头:“好,没碰好。以后”以后这茶还是别上了。倘若上的是清茶,那要下药想必更难。这茶里东西多了,又是糖又是果子,以前还有种做法往里浇点香油,毒药有异味也尝不出来,容易让人做手脚。“茶房那儿人进人出的,今天进宫的人太多,着实不好查。”曹皇后定了定神,接着说:“茶已经让太医院的人去查验了,今天进过茶房的人却不止一个两个。”不止宫人、太监们进出过,连今天伺候主子们进宫的奴婢也有去过的。宫里的人好办,拘起来怎么审怎么查都没问题,跟着进宫的这些人就不一样了。这事儿不宜声张,就不能大张旗鼓把这些人都揖住。也许下手的人正是因为想到了这一点,才大着胆子在宜兰殿行事,浑水才好摸鱼。“有没有别人误饮了茶”“还好发现得及时,只有建桓侯的夫人喝了一口。”说是喝了一口,其实只是浅浅的抿了那么一下,曹皇后让人把建桓侯夫人请下去歇息,紧盯着她,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来报说建桓侯夫人有什么异状,那就是说没有中毒。真是谢天谢地。现在曹皇后益发觉得年关难过了。前年过年的时候朱氏暴毙,去的过年没什么人祸,却有天灾,宫中也裁减用度,那个年过得并不喜庆。今年竟出了在宜兰殿投毒的事,倘若没及时发现,任由今天进宫朝贺的人把毒茶喝下去,那出事的不是一个两个。“母后,你觉得呢”曹皇后刚才出神,没听清她说什么。刘琰又重复一次:“额娘觉得,会不会跟上次的刺客有关系呢”曹皇后也觉得象。毒下在茶里,不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