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近她:“你来辩论社,为什么没有跟我说?”一时间被挡住了些光源,何榆抬眼,并不意外地开口:“我以为只要和你们其中一个管社团的人说,就够了。”很随意的回答,就连目光都是淡淡的。这种满不在乎的感觉,让傅云实的心底有些不安。“你之前说你不喜欢打辩论了。”但你没有拒绝淮艺。心里忽地有一丝丝的酸涩,即便傅云实觉得他和淮艺之间,好像没有什么竞争性。一只手搭上他的肩膀,何榆像是对待何渠琛那样,煞有其事地叹了口气:“女人的鬼话,也就你信了。”傅云实:“……”他到底图何榆什么呢?图她事事无常小嘴叭叭戏精上身间接性发作吗?——切记,留下好印象,重塑形象。忍着想要怼回去的冲动,傅云实选择开启一个新话题:“百团大战,你要去现场招新吗?我一会儿去教室做名单,如果你想去,我可以把你加进去。”“有什么福利吗?”再次盯回自己的手机,何榆问出她从小到大必会问的话。“和我一起坐着,在帐篷下风干成化石。”“那还是不了。”“……”微皱起眉,何榆又在手机上点了两下:“听说你主动报名十佳歌手了?”眼皮一跳,傅云实没想到这个惊喜居然在海选还没开始,就被何榆知道了。曾经的八卦漩涡中心,随着时间的流逝,依旧名副其实。心满意足地瞥见他愣住,何榆乐了:“商简是学生会文体部的。”他怎么把商简给忘了。刚上大学面试学生会的时候,他们两个还在走廊里碰见过。“和室友打赌打输了?还是向谁表明心意?”她收起手机,直起身,不再倚着墙壁。一楼楼梯间刚一出去的走廊部分没有窗,深色的大理石地面,让这里扛住了午间的升温。过堂风吹过,甚至还有些凉爽。猝不及防地被猜到心里的小九九,傅云实心中再度五雷轰顶,脸上却要保持微笑。“据说打辩论的人嘴很快,适合说唱,”他一本正经,“我验证一下。”不动声色地看着她满脸问号望过来的样子,傅云实又低头看了一眼手腕上的表:“你吃饭了吗?”不如我们一起去吃吧?“我刚刚叫了外卖,估计我现在回宿舍就能顺道拿上去了。”扬扬手中的手机,以为只是俗套寒暄的何榆难得没有打岔。一口气憋在胸口,傅云实开始怀疑人生。为什么别人谈个恋爱对方都很配合,他这平时默契还可以,一到该有动作的时候就萎了。但……也怪他没有提前说。“我在五教上课,跟你正好顺路,”见她有要离开的迹象,傅云实耸耸肩,决定再次努努力,“要一起走吗?”“好啊。”何榆点点头,没有拒绝。难得地让人心情舒畅。怎么说也算是迈出了非常好的第一步。傅云实用余光悄悄看着身侧的人,不由自主地和她迈开一样的步子。他以前的朋友说得对,世界上真的有虚幻的粉红泡泡的存在。正悄悄在心里雀跃着,身侧的人突然一矮。从走廊拐角处拾起自己立在墙边的电动滑板,何榆将滑板平放在地上,站了上去:“我速度有点快,你要不然跟在后面跑吧?”傅云实:?作者有话要说:何·还在记仇·六级没有心·榆第28章 何不知托何榆的福, 傅云实达成成年后第一次被人遛的成就。回想上一次被人遛,可能要追溯到他刚会走路没多久,被对待孩子毫无耐心的傅妈妈腰上拴了个绳子遛。电动滑板不需要任何人力,手揣着兜拿个小遥控器就能随意控制。好在何榆还算是有良心。良心就良心在, 她把速度调到刚好需要傅云实快走或小跑着, 但又不用狂追。给他留了最后一丝体面,还顺带提醒他该健身了。“你真是学校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一幕被去教学楼上课的老三刚巧看到,成了接下一周的必用梗。他摇摇头, 好笑地放下手机,拿起自己的那份早餐:“其实你也不用担心形象问题,我当时看到的第一眼,倒没觉得再遛狗。”仔细地剥开鸡蛋壳,傅云实连眼皮都没搭。一年的相处,他敢肯定,老三接下来绝对没好话。“倒是挺像之前校门口发传单的,‘游泳健身了解一下’, 一追追出去两里地,戴着耳机装聋都没用, ”察觉到对面散发出来的强大压迫感, 老三迅速将手中的小包子塞进嘴巴,含含糊糊地试图挽回局面,“追姑娘,就是要拿出这种魄力。”将蛋壳收拾好,傅云实抬了一下眼皮:“我谢谢你的夸赞。”洗白守则第二条, 只要不出大问题,就不是问题。选择性失忆,是傅云实对自己最后的温柔。因为是周末,早上的食堂里几乎没有人影。傅云实和老三吃完早餐,就动身往西区的小广场走。建院的男生宿舍离小广场不算太远,平时恨不得睡得昏天黑地的老三主动提出要来百团大战看看,傅云实其实并没有感到奇怪。毕竟他聊得挺好的那个小姑娘,也要负责社团招新。“文教授今年又开放本科生的申请了,你不打算去试试?”满足地打了个饱嗝儿,老三眯起眼睛,拽着傅云实在树荫底下走。文教授是建院的副院长,博导,设计过许多国内外耳熟能详的地标性建筑,在国际顶级大学任教超过十年。后来受a大邀请,回国教书。年龄虽然大了,但人很和蔼,从不刁难学生。最重要的是,经费很多,项目也很多。每年文教授都会招几个特别优秀的本科生进自己的团队,申请的人很多,到时候不免是一场恶战。傅云实当初报a大的建院,其实也是冲着文教授的名头。但是这才大二刚开始,他也没有觉得自己学了些什么实质上与专业相关的东西:“我还没有特别好的研究课题,感觉今年申请上的概率不大。”人啊,还是对自己定位明确一些为好。“但是你成绩很高,去年综测第一。就咱们这一级,你不稳谁稳?”见他似乎没有申请意愿,老三显得有些讶异。a大全都是尖子生,每个人对自己都有着绝对的自信。往届学长学姐为了综测排名撕逼的事情,也不少。但傅云实居然不想参加?“又不是只有咱们这一届在竞争,文教授还是看我们研究的过往课题或者提出的新的课题方向,”傅云实摇摇头,“我现在还没有头绪。”-老三这次是来帮那个女生支帐篷的,刚走到场地就毫无良心地抛弃傅云实,直奔广场另一头。傅云实和其他两个男生一起支了辩论社的帐篷,把提前打印好的登记表和二维码贴在桌子上。等一切就绪,搬了两把椅子,坐在帐篷底下一坐就是一个上午。中午,傅云实正低头订着外卖,桌上就“哐”一声,放了重物。抬起头,正吃着雪糕的何榆大大方方地努努嘴:“给你们买的。”袋子里是几罐还起着雾的汽水,和一些零食。“我给你报销。”傅云实打开袋子扫了一眼,就立刻拿起手机要给何榆转账。“不用了,”从袋子里随手拿了包薯片撕开,她从桌前绕过来,坐在他旁边的椅子上,“怎么就你一个人?”“中午换班,让他们去吃饭了,我一个人在这里就行。”一边说着,傅云实把桌上的usb小电风扇往她的方向挪了挪。何榆耸耸肩,一只脚踩在自己的滑板上,腿来回地动着。一到热天,她就心浮气躁,闲不下来:“那我陪你在这儿待会儿。”“你不是说不来的么?”把冰镇汽水握在手心,傅云实只感觉整个人都活过来了。何榆垂下眼,又忘嘴里塞了片薯片:“商简在爱猫社招新,我来看她,顺道过来的。”再抬眼,她刚要递给他薯片的手,在看到傅云实正盯着自己脚下滑板的样子,在空中停顿了一下,又收了回来。“你想试试吗?”挑起眉毛,何榆把电动滑板移到他腿边,“反正现在也没什么人。”何榆的电动滑板有点像双翘板,不是那种有扶手的滑板车。全黑的质感,看上去还有点酷。傅云实的滑板在家,虽然看到的是个带电池的,但也难免心痒痒。一脚踩住滑板,他收起脚,站起身。“到后面的空地上滑吧。”在他刚要抬脚上滑板时,脚下的滑板就溜走了。跑得还挺快。从帐篷底下走到暴晒着的大太阳下,傅云实眯着眼睛,强忍着想要回去的冲动,向滑板伸出脚。刚蹭上个边,无情的滑板说走就走。傅云实:“……”叹了口气,他刚想转身去要遥控器,就被身后的外卖小哥叫住:“同学,你知道辩论社的帐篷在哪里吗?”“是我的外卖吗?”傅云实扫了一眼他手上的塑料袋标识,“手机尾号8312,姓傅。”“对,8312。”外卖小哥立刻点头,将手中有些沉的塑料袋递给他,“麻烦给个好评。”接过塑料袋,他礼貌地点头:“好的,谢谢。”拎着外卖回到帐篷下,身后那只滑板也跟了过来。把袋子放在桌上解开系扣,傅云实假装忽略掉何榆投来的炽热的视线:“你家里养了个新宠物?”“前两天回宿舍的时候,随手养了几分钟。”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何榆暗戳戳地又怼了回去。深吸一口气,傅云实默念了八百遍的洗白守则。他不能再告白失败一次了,得做好万全的前期准备。将袋子里的关东煮和蛋羹放到她面前,傅云实只留了自己的那一份饭,和附赠的可乐。见她不动,只是闻味儿,傅云实只觉得有些好笑。他坐下,睨着她:“还要我帮你开盖?”傅云实在她来之前点的外卖,这些东西本来是他一个人吃的。没想到真的是给自己的,何榆含着雪糕签,闷闷道:“我吃过饭了。”强忍着香味真是太难了。从袋子里找出筷子,傅云实忍着笑,帮她把关东煮的盒盖打开:“你吃过和没吃过有什么不一样?”何榆:“……”果然不要喜欢以前的同学,太了解就不是什么好事儿,干什么都留有早年的阴影。他既然都这么说了,何榆也懒得跟傅云实客气。又把蛋羹的盖子撕开,她突然觉得少了什么。面对吃的,她的语气难得弱了下来:“好像没有勺子?”找了一遍袋子,都没看见第二副餐具。傅云实看着手里自己已经用了的筷子,一时间有些纠结。洗白守则第三条,要称赞对方,也要在内心鼓励自己。用筷子扒拉了两下餐盒里的照烧鸡,傅云实脱口而出:“这点小事,会难倒你么?”这句话用傅云实那平淡的语气说出来,在何榆的耳朵里,顿时就变了味。她深吸一口气,狠狠地瞪了傅云实一眼。然后,利落地用雪糕签,从关东煮盒里扒拉了一个魔芋丝结出来。嘴凑近盒子,她熟练地吞下。一系列的动作,堪称完美典范。看着她冲自己嘚瑟地疯狂挑眉,傅云实:“……”他好像不用问她,要不要擦干净筷子,让她用另一端吃了。现在追个姑娘,都已经这么难了吗?-饭后,傅云实去附近的教学楼上卫生间,何榆百般无聊地坐在帐篷下面,玩着手机上的游戏。午后的热浪和吃饱了东西之后的感觉杂在一起,让人昏昏欲睡。“在玩什么?”经过他身边,傅云实瞥了一眼她的屏幕。把手机屏幕亮给他,何榆困倦地回着:“minecraft的手机版。”想起她以前的兴趣爱好,傅云实看着她屏幕上的房子,笑了:“还喜欢玩这个?”“还是电脑版好玩一些,可以用代码建造房子,”何榆打了个哈欠,“我之前想在南华翻修之前做一个模型还原,录个视频之类的,留个纪念,但没来得及量尺寸。”还原现实中的建筑模型,留存记忆……盯了她半晌,直到把她盯毛,傅云实才缓缓开口:“何榆,想不想一起搞事情?”“傅主席说搞事情,是做个事情呢,还是搞事情?”在他的目光下,何榆硬生生地把第二个哈欠憋了回去。“搞个大事情。”傅云实眉眼舒缓,唇边是比平日要真切得多了的淡笑。“七街巷口的复原模型,一整条街的电子体验,有没有兴趣?”听到“七街巷口”,何榆愣住。那可是一整条街啊!傅云实是疯魔了吗?!也不过是愣住了一秒,刚刚强压着的哈欠逮住疏忽的空隙,居然变得更加狰狞。一个防备不周,何榆的血盆大口冲着傅云实,猛地张开。嗝——~顺带着一个饱嗝儿,冲破了喉咙。双份大礼,双倍的同意。作者有话要说:何榆:你什么都没看见傅云实:嗯,什么都没看见。第29章 何不知“我们今天聊的话题很大, 但其实也很日常。”学校的录音室里,何榆讶异地看着喋喋,没想到她会以这样一句神奇的话作为开场白:“你这样说,我就开始怀疑你是不是又不按照选题录节目了。”“我说的难道不是梦想吗?”喋喋无辜地耸肩。凑近录音设备, 她笑着解释:“我们的梦想可能很大很大, 看上去有些不切实际,但有梦想这件事,真的是很普通的, 几乎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我这种作文困难户,当年要是有你的这言语精致劲儿,我就直接出书了。”何榆打趣地回应。已经录了几期节目,也磨合了两三个月,她和喋喋已经成为了非常默契的搭档。“我以前的梦想是开一家花店,二楼是咖啡店,开在一个小巷子里,青石板路旁载满我最喜欢的花, 晚上想吃烧烤也可以支一个烤架。”想起以前,喋喋忍不住笑着叹了口气。“可是后来我发现, 房租真的太贵了, ”她的眼皮动了两下,即便自嘲着,眼底却还是隐隐的有对以前梦想的向往,“而且开这种店真的不赚钱。”“我的梦想就很朴实了,”见她突然低落, 何榆笑嘻嘻地掰着手指头,把气氛调动起来,“吃得饱吃得好,当个富婆,不用还花呗。”远离贫穷女大学生每月的魔鬼,她能再健康地活上五年十年。喋喋挑眉,立刻便懂了:“老了之后当广场上最亮的那颗星,无数老头为你连夜制作荧光棒,广场阶梯上坐着的都是你的老粉丝?”“太了解我了,”打个响指,何榆啧啧了两声,嘚嘚瑟瑟,“这就是我的终极梦想。”“老了就老实点吧,别再折腾了,医药费挺贵的,”喋喋从桌上卷了个纸团,毫不留情地丢了出去。纸团砸在何榆的脑门上,她才满意地正色道:“我是问你很小的时候的梦想,我相信那个时候你还没那么现实。”只有被生活磨平棱角的卑微社畜,才能理解金钱的重要。“小的时候……”在准备这期选题的时候,何榆还真没有好好地想这个问题。思索一会儿,她倏地笑了:“那个时候的我,有一个很大的梦想。说出来可能会吓到你,抱负挺大,可是实现的可能性真的太微小了。”毕竟还没有那么了解,喋喋显然对这个话题很有兴趣:“是什么?”录音室里的空调有些凉,何榆拢了拢身上的薄外套。轻笑一声:“b市前些年做城市翻修,拆了很多老的建筑。我从小在b市的老城区长大,那里的每一个街道巷口,我都记得门儿清。”“但是好像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了,记忆里那些人味儿和烟火气儿,渐渐地就散了。”唇边的笑容渐渐消散,她望着桌上的横格本,略失神:“所以那个时候我想,如果我能做到把这些记忆更好地保留和保存,就好了。”“听起来是一个很浩大的工程,但是特别有意义,”喋喋拿着笔,随手在自己的稿件上面记录着重点,“有点像是文物修复。”“嗯,”何榆没有否认,“只是是街道环境和建筑的保护和修复,或者做电子记录。其实你们学校也有一个类似的很好的倡议,叫口述历史?”喋喋点点头:“对,我们学校有一个专门的口述历史博物馆,也有一门选修课。”“我们最近在做一个项目,‘七街巷口’的记忆复原。”正好提到这个话题,何榆也就顺口说了最近一直在准备的这件事:“七街巷口是b市非常有名的一个文化街巷,以前就是潮流的前沿。那个时候在全b市,名号就是响当当的,只要问哪儿最有艺术气息,一定就得是七街巷口。”“是,我小的时候是在b市的另一个区,离七街巷口那边有点远,”喋喋似乎也被唤起了回忆,笑着接话。“小的时候爸妈带着我去,我在路上都看呆了。就觉得那些哥哥姐姐特别酷,很有个性。稍微大了一点儿之后,偶尔和在那边开店的人聊聊天,就觉得他们真的懂生活,懂自己想要什么,懂什么是让自己舒服的。”“后来七街巷口渐渐商业化了,很多老店都迁址。渐渐的就感觉……没有那种味道了。”何榆很赞同喋喋说的话,只是一提到现状,声音也跟着缓了下去。“这种感觉很难说,房子还是那些房子的模样,一砖一瓦都没变过。人,或者是说游客也挺多的,熙熙攘攘。但是就是和以前不同了。”被何榆带进情绪,喋喋也深吸一口气:“七街巷口,真的是很多老b市人的记忆。”“所以我们打算做七街巷口的记忆复原,但也不知道会做成什么样的效果,只能说尽力。”何榆在说这些的时候,眼睛里有光。说着听起来非常谦虚的话,但那眼神,却像是非要做成不可似的。一种难以名状的坚定和自信。“刚开始我以为,你是想去学建筑,做古建筑的研究和修复,”喋喋将笔放下,托腮看向她,“你这样说完,我觉得你选计算机真的没选错。当我们真的没办法回到过去的时候,电子的记忆似乎是最好的还原形式。”古建筑的研究和修复?明明是一句夸赞她的话,但何榆却猛地一愣。她读高二的那一年,修复文物的纪录片早已火遍大江南北。休息的时候,老师就会用投影仪放十分钟的正片,好让他们多记录些高考用的作文素材。即便早就已经追更看过一遍,何榆还是看得津津有味。她是真的觉得,那些修复文物的人很酷。“傅云实,什么时候我也能像那些人一样,在平常看不到的地方,做一些很有意义的事情?”难得傅云实对这部纪录片也很感兴趣,何榆感性地吸着牛奶,微皱着眉叹气。傅云实丝毫没有觉得她在开玩笑,他偏过头去看了她几秒,认真道:“你可以试试。”“他们都是要很好的美术功底的,很多人都是央美的尖子生。”看看自己的那一双中看不中用的手,何榆像个泄了气似的皮球,整个人都丧气地趴在桌子上。右脸被桌面挤变形,她的眉毛恨不得变成八字眉:“我现在努力已经晚了,我画火柴人都费劲儿,这哪儿打得过?”“学建筑,总不需要高考前通过专业的绘画考试吧?”坐在前桌的女生听见她的抱怨,转过头来提供了新的思路。何榆反应了两秒,只觉得醍醐灌顶:“诶,傅云实,她说的有道理。修复古建筑也挺酷的!”那个时候的何榆,其实只是一时兴起随口说的话。就比如刑侦剧很火的时候,她不止一次对自家弟弟下锁喉的狠手,天天做着自己当个女刑警的梦。——你为什么会学建筑啊?——我以为你知道。所以,他是因为她的那些话,才想去学建筑的吗?那次在红缘寺内见到,他是要和朋友研究古建筑的架构。而这次邀请她一起做项目,也是做老巷子的记忆修复。她忘记的那个短暂的梦想,居然是他们共同的梦想。她还去自作聪明地问他,为什么居然没去全校最好的不用选专业的学院。说起来还真的非常可笑。c大离a大很远,要倒很多趟地铁。适逢周五,何榆干脆和喋喋一起搭地铁,顺道回家。录节目录得有些疲了,她不想再回宿舍带着笑附和室友。何渠琛今年高三,何妈妈怕他自己一个人住,营养会跟不上,就让他留在家里常住。何榆到家时已经很晚了,何家父母都已经睡下。轻手轻脚地换好鞋,她刚要往自己的房间走,就迎面碰上出来热牛奶的何渠琛。“我以为你这周末不回来。”没想到她大半夜的突然出现,还没开灯,何渠琛被吓了一跳,却还是压小了声音。随手扯了个谎言,何榆抢过他手上的热牛奶,吨吨就喝了两口:“天有点凉了,过几周可能会有点忙,先回来拿点衣服。”早已经习惯这种相处模式,一时防备不周的何渠琛叹了口气,转身又进了厨房。自己家的姐姐,还能怎么样?只能宠着。捧着手里还剩半杯的牛奶,何榆靠在厨房的门框边,看着他把微波炉按亮。“琛琛,你最近复习得怎么样?”一时间找不到什么话题,何榆干脆提了她高三时最不愿意被问到的问题。微波炉运转的声音响起,遮盖了些何渠琛的声音:“还好,这几天抓紧把英语单词又过了几遍,以后复习英语的压力就不会特别大。”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何榆一脸欣慰地看着自己优秀的弟弟,一股柠檬的酸味顿时浸泡了全身。将手中的牛奶一饮而尽,她走近何渠琛,将玻璃杯放进水池里。仰着头,她从短裤口袋里掏出一支录音笔,笑眯眯道:“我这儿有一套六级的英语听力,你要不要听一听?”作者有话要说:本章灵感来自于日谈公园去年10月的一期节目:《南锣鼓巷消亡史》可以在喜马拉雅上收听,苹果用户也可以用podcast(播客)收听每周听他们聊聊天,也挺有趣的_(:3ゝ∠)_吃我安利!第30章 何不知何榆和喋喋的电台节目是每周录播, 预录两周后发布的节目。时间通常都由两个人的空闲时间决定,并不是固定的日子。但每周五的深夜,是没话聊电台直播的固定时间。何榆早早就洗漱完,窝在了床上。“长大后, 我要当社畜, 妈妈可高兴了,让我听我最爱的没话聊电台。”“听说今天我所在的城市深夜有雨,我也不知道今晚我的窗子是否隔音, 如果有一些细微的雨声,也请大家见谅。”纸盒的声音,比往日多了一份低沉和温柔。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今夜有雨,还是他因为今晚特殊的选题,而想起了什么。声音透过耳机,在静谧的夜晚里,倒是有些抚慰人心的魔力。何榆蜷缩在床上,漆黑的房间里没有开一盏灯。手里握着手机, 却不知道该不该在这个时候给傅云实发一条消息。发什么消息呢?发我终于知道你为什么会在建筑专业?这么晚了,他会不会已经休息了?纸盒的无言信箱分为两个板块, 在和嘉宾聊完当周的选题后, 前半部分选取过去一周的留言,后半部分则是汇总选取直播过程中的留言。何榆听着纸盒和嘉宾聊最近的天文异谈,思绪却不知道飞到哪儿去了。等反应过来,节目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她丝毫没有困意,反而拿起了一直黑屏的手机。“接下来一条实时留言, 就让山屿来读吧,毕竟自称感情疗愈大师。”傅云实说完,立刻远离录音设备,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自从上次和老三录了一期“年少轻狂”的主题节目后,普遍反响不错。可能因为平时就是朋友,两个人也都熟悉,老三又是个梗比较多的人,两人聊天过程不会冷场,听起来和以前的嘉宾节目感觉上要轻松很多。老三录了节目之后,也觉得录节目挺好玩。于是,没话聊有了一位常驻嘉宾。傅云实不是a大校广播站的人,总去借人家的录音室不太好。无奈之下,也就每周把老三带回家,在他改造之后的卧室里录音。“我先看看这个留言,还挺长的。”老三没有拒绝,反而整个人跃跃欲试。他凑近屏幕,仔细地读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我之前有一个特别喜欢的男生,压在心底里很久。我刚刚知道,原来他去实现了我们两个人曾经的梦想,而我却没当真。”“我不知道他还在不在原地,也不知道他现在喜不喜欢我。其实说起来也好笑,我甚至有些拿不准,那个时候的他对我的感情。毕竟,他也算是一个在新年伊始,送我《百年孤独》的人才。=)”读完一整段话,老三乐得不比第一次录节目时声音小。他鹅叫了半天,才缓过气而来:“先说这位男孩子,真是个人才。”又笑了两声,看到留言让他安静会儿,老三才憋着笑:“我感觉上一个和你能共情的人,应该是那位被送六级题的朋友。”听到这里,正拿手机逛淘宝的何榆双手一滞。呵,那不也是她么?1=自己共情自己,世界第一惨噫呜呜噫。“你说,大过节的送《百年孤独》这种事儿,这男孩子送之前就没多考虑考虑吗?这脑子真的是缺一根弦,活该单身。咱实在不行,就换一个人喜欢吧。”老三叹了一口气,甚至有些苦口婆心地劝道:“你想,你这么一个优秀的女孩子,遇到这种活该单身一辈子的人,就别给自己再添堵了。”“这么说吧。”觉得自己还没说到位,老三急需一些认同感。边说着,他屁股下的转椅微微一挪,视线也转到身边的傅云实身上。看着傅云实,老三的双眼分外真诚,还带了些感慨:“纸盒,说实在的,那男孩子难不成真的只是觉得《百年孤独》挺好看的?”语末上挑的语气,把像是见到外星人似的不可思议的语气,发挥到了极致。尤其是在极度惊讶时悄悄带出来的口音,让事情听起来更匪夷所思。傅云实的脸一崩,但也不过是一瞬。压着心底的异样,他还是想求证一个问题:“难道这本书不好看吗?”“你这问题配上你现在的表情,让我觉得你是在很认真地问我这个问题,”老三的眼神立刻变得惊恐,“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书本身,而是书名在节日是否适合用于送礼。”“是……有点傻气。”在老三炽热的求赞同的眼神下,傅云实的每一个字,都说得极慢。卑微主播,兢兢业业。做起节目来,我自己骂我自己。老三显然对他的附和并不满意,要求重做:“你这傻气,听起来还有点像是可爱的夸赞?”深吸一口气,傅云实觉得今晚可以直接把老三关在外面,让瓢泼大雨附和他的偏激:“嗯……下一个更乖。”还好他从来没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宣传过自己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