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三司使。乘着这个换人的机会,政事堂对三司进行了第一次蓄谋已久的分拆。审计司独立出来,直接隶中书门下。徐平乐观其成,他还怕程琳到三司之后变更自己的制度呢。程琳可是老三司使,徐平刚回京的时候就是自己的老上级,虽然相信他不会因为私心动手脚,但观念不同这种事情可说不好。审计司就是三司的御史台,单独分离出去,以郑戬的为人,足以牵制程琳。王尧臣直学士院,过上个一年半载,没有过犯,当可以真除翰林学士。韩琦升一步直舍人院、知制诰,接着王尧臣的脚步,到了两制词臣的位子上。文彦博接韩琦知谏院,走上了台谏言官的快车道。到了这个时候,天圣五年的进士开始进入政治舞台的中央了。确认了要到秦凤路任职,徐平上书,正式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按照前两年的规划,秦凤路的粮草供应是靠川峡四路,而那四路也是边地。徐平请朝廷暂时合西川、峡路两钤辖司路为川峡都部署路,调曹克明为川峡四路都部署,保障向秦凤路运送粮草的安全,同时抚绥诸蛮。同时调邕州兵万人入川峡,归曹克明管辖。钤辖司路也是军事路,级别在都部署路之下。景德年间,川峡四路军政改制,将益、利、梓、夔四路合并为西川、峡路两钤辖司路,从此川峡再无大乱。调庞籍为川峡四路都转运使,专门调运钱粮,在四路转运使之上,驻兴元府。同时移广南西路蔗糖务三万户入川,新开一蔗糖务,归都转运使司管辖。徐平在邕州大规模种甘蔗之前,天下的甘蔗主要产在西川和两浙的明州一带,到如今海贸兴盛,明州已经不种甘蔗,西川还是种的。在这里新开一蔗糖务,用有组织的人户强化地方是一目的,而更重要的是,徐平需要跟蕃胡贸易的硬通货。纸币早已经通行于宋境,对外贸易这个时候还是不行的,必须用他们紧缺的货物。茶和绢是传统的贸易物资,但过多输出,难免引起价格下降,这时再加入白糖,可以极大的扩大贸易额,特别是从吐蕃和羌人那里换来急需的马匹。秦凤路人口稀少,旷土极多,徐平要求从内地移民实边。向边疆移民,特别是在这个年代,移农民是非常艰难的。徐平的要求,是直接从三司属下的公司、银行、商铺和营田务抽调,包括下面做事的人,还有管理的官吏,统一抽调三分之一。总之如果有需要,就在秦凤路重新把这些公司场务建起来,在西北别建一个工商业中心。三司属下的这些结构,本来就是半军事化管理,其严格程度,还超过大部分的厢军,为的就是有这样用到的一天。场务商铺的人本来就有组织有纪律,迁移之前就可以进行编组,形成建制。以完整的建制向西北迁移,路上只要供应粮草,比跋扈的禁军更好管理。三司属下这么多官办场务,方方面面的人加起来,已经近百万。按照徐平的要求,此次一下就将抽出近二十万户,遗下的空缺,各地就近招募填补。此时的公司商铺已经跟刚办的时候不同了,生活稳定待遇好,月月钱粮按时发放,从不拖欠,几乎是天下最好的雇主。一旦有缺,有的人是人应募,根本就不愁缺人。抽调三分之一虽然会有一时影响,但不会伤筋动骨,对人员培训一番就能运作如常了。而且这么多人也不可能一起走,那样路上的地方无法负担,只能分成几批,徐平要求一年之内全部迁完。人是一切的基础,只要有了人,就不怕没有粮,没有兵。在初期调运的困难可能大一点,利用一年的时间在凤翔府和秦州屯积,以三司大加强了的运力,可以支撑。同时,徐平辟郭咨和王拱辰两人为秦州路随军转运使,郭咨驻凤翔府,王拱辰则驻秦州,一个管后方的工商业和商铺,另一个管前线的屯田。这是他们的老差使,做起来轻车熟路。工商业负责提供跟蕃胡贸易的硬通货和军务物资,营口务负责提供粮米马匹。最后,徐平要求开封府配合征调一批勾栏瓦子里的民间艺人随军,进行宣传和提供娱乐。这件事情夏竦抢先了一步,不过他找的是随军女妓,跟徐平找的人并不冲突。田况和柳三变则被徐平辟入幕府,跟随大军行动,管理这些人员。奏章最后,徐平道,秦凤路僻处陇右,孤悬在外,维持尚且不易,要想开拓,必须要下大功夫。朝廷不便提供兵马,便当提供人力。徐平自己在三司为官多年,知道哪些人可以调,哪些人不能动,此次迁三司的人,并不影响三司的运作。赵祯拿到奏章,看完吸了一口冷气,对正在殿里奏事的李迪道:“徐平上章,要抽调三司属下公司、商铺、银行和营田务属下的人力,三人抽一人,连同家眷,一起随军前往秦凤路。三司现在有多少人我虽然不知道确数,但新去的,最少已经超过秦凤路土著了吧”李迪道:“秦凤路五州一府,人户几二十万之数,三司属下三人抽一,虽然超不过当地土著,但也相差不远。徐平此去秦凤,迁这么多人,是要在那里改天换地吗”赵祯沉吟了一会问道:“中书以为,此请是允他还是不允他他在章里说,秦州孤悬陇右,朝廷在那里没有大军,此次也没有大拨禁军调往那里,没有兵便就当给民。”“那徐平章里有没有说,迁去这么多人,钱粮从哪里筹措钱还好说,现在三司手里最不缺的就是钱,如果还要朝廷给他运粮米,那就难办了。”“章里说过,按以前所定,秦凤路靠着川峡四路补给。徐平请调庞籍去川峡,以都转运使之职,为秦凤路筹措粮米物次,倒没有说朝廷额外运送。”这是三司曾经做出的预案,徐平把全国各地跟边地对接了起来,一旦有战事,钱粮物资从哪里收集,从哪里起运。当时他可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地修了道路,建立了相应的机构,甚至建了储备和转运仓库,一旦战争发生,预案便就启动。秦凤路对接的就是川峡四路,从党项反叛,三司已经启动了预案,现在川峡已经开始收集粮食了。这是徐平做事跟其他官员不一样的地方,李迪对此知道得很清楚,听了赵祯的话,便点了点头:“既然如此,他有信心把这些人养活,那朝廷何乐而不为自古守边,最有效的便就是移民屯田。徐平在三司建的这些公司,跟地方的百姓不同,跟军中一样有法度有阶级,只要不缺粮,他们移往西北最又觉得路上不会出乱子。徐平有信心,便就难他便了。”赵祯和李迪都清楚,徐平提出这些要求,必然是在三司已经安排好了,便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发出去还容易憋出内伤来。移民实边是朝廷想做而做不到的,徐平既然准备好了,那何不顺势而为秦凤路兵少也是实情,给兵不便,那就给民好了。第334章 李璋随军军情紧急,朝廷本想让徐平等人年前即赴陕西,然而诸事纷扰,等到年后,还是没有出发。年节的各种庆祝活动刚过,赵祯又把徐平召进宫里。赐了座,赵祯道:“候过了上元节,你们三路帅臣便就赶去陕西,你行装备好没有”徐平恭声答道:“回陛下,年前就已置办整齐,只等军中齐备,便就出发。”赵祯点了点头,过了一会问道:“帅府所属的幕职官,我看奏章你并没有举辟完全。”“京城与陕西远隔万里,幕职最好有能熟悉边事的,只好等到那里再补齐。”赵祯又问:“机宜文字与主帅最亲密,以往帅臣多用子弟,你家里好像没有什么人选”既然这么问了,徐平知道赵祯要给自己塞人,忙道:“陛下说得不错,机宜并未辟人。”“哦”赵祯点了点头,“你看李璋如何他与你自小一起长大,便如亲兄弟般。机宜文字掌军中机密,要用自己最亲近的人,官员中貌似就他最合适”徐平笑道:“臣也是这样想不过一是怕陛下舍不得放人,再一个李璋的官职已高,做机宜有些委屈了他,是以一直犹豫不定。”“为朝廷效力,如何能够在意官职高低只要能够立下些少功劳,朝廷必不吝封赏”赵祯说得大意凛然,徐平不由有些想笑。明明是赵祯想让李璋跟着自己去西北,捞些军功在身上,以后升他的官免了朝臣的许多闲话。话说出口,却变得公事公办的样子。只有徐平才让赵祯放心,换了别的帅臣,不管是哪一个,赵祯都不放心让李璋跟着去那里。战场上不是开玩笑的,刀枪无眼,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把小命交待在那里。就是不直接上战阵,一直待在帅司里,如果战事不力,也免不了受牵连。不管哪种意外,都是赵祯不能接受的。这宝贝表弟这些年一直跟在他的身边,看着成长起来,不想出一点闪失。最初的几年,朝廷规划的就是防守,并不去进攻党项。经略安抚使,官名的本意就是管理自己境内的地方,沿边招讨使才有进取的意思,也仅仅限于沿边。用这样的官名,本来就说明了朝廷现在的党项攻略,仅限于防御元昊的进攻。安抚使源远流长,到了唐朝更是大量设置安抚大使,但都是因事而设,事毕则罢。入宋之后,张齐贤在真宗时首先以经略安抚使统兵,是这一官职成为帅臣的源头。但因为与武将的都署司关系难以协调,很短的时间张齐贤就被罢职。此次因为党项反叛在陕西路设帅臣,是真正开始以文官统兵。朝廷也是不得已,武将中实在挑不出人来。而且太宗真宗年间用武将当帅臣,仗打得相当窝囊,惟一有点样子的澶州之战,指挥的还是寇准这个文官。文臣统兵跟崇文抑武有关,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武将在过去几十年里没有证明自己。徐平欣然答应带李璋去西北,赵祯明显放松下来,对徐平道:“此次去秦凤路,我给你便宜行事之权,虽然带陕西路副经略使,但一切事务得以自专,不必经略使允许。党项犯边,无非是在麟府、鄜延、环庆和泾原路,难到秦凤。此次十数万京城禁军到陕西,他们心气颇高,要一击而破党项主力。统兵的几位大将我都召见过,似不是虚言,或许真就能够很快经元昊沉重一击呢,这也说不准。不过你对禁军一向不看好,那几位统兵官对你成见也颇深,不与他们在一起也好。开头几年秦凤路不预战事,你又带那么多百姓过去,就像你说的,广积粮,高巩城,缓用兵,不失稳健。如果其他几路真能建功,将来稳定西北也要靠你在秦凤路打下的基础。如果事有不协秦凤路也能收拾残局吧。”徐平张了张嘴,想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干脆没有回答。此次去陕西的京城禁军,除了隶徐平之下的归明神武和宣威两军,还有许怀德带拱圣军上十指挥及其他一番号的禁军到环庆路,葛怀敏带捧日天武约一半兵力和其他一些番号的禁军去泾原路,任福带龙卫、神卫约一半兵力及其他番号禁军入鄜延路。捧日、天武、龙卫、神卫号称“上四军”,是禁军精锐中的精锐,两位最高统兵官位列管军,普通士卒的待遇也是其他军所望尘莫及。禁军拣选,其他军是从厢军选拔合格的兵卒入禁军,这“上四军”则在禁军中优中选优,士卒素质堪称天下之最。除上四军外,拱圣军就是第一精锐,为其他军所不能及。派出这些禁军中的精锐入陕西,显示朝廷下了莫大决心,虽然为求稳妥,不急着跟党项决战,但心气还是很高。统兵官纷纷向赵祯表态,元昊不来则已,来就让他有来无回。受到这种气氛感染,赵祯又乐观起来。万一徐平只是杞人忧天,禁军实际没有那么不堪,真能够给元昊以痛击呢。直接灭掉党项赵祯是不敢想的,在他心里,只要能够把元昊打痛,逼着他来求和恢复原来的局面就很理想了。党项那不毛之地,穷山恶水,又是蕃汉诸民族杂居,管理不易,真宗时就已经绝了直接治理的念想,赵祯也没有郡县其地的想法。如果其他四路进展顺利,那徐平这里就没那么重要了,他带了百姓去,能把那一带开发起来,作为统治西北的根基就好了。只有元昊在其他四路大逞凶威,宋军无法抵敌的时候,徐平在秦凤路才能做为后备力量,显出重要性来。想到这里,赵祯对徐平道:“唃厮罗对本朝一向恭顺,初期跟党项作战,最好能够借助他的力量。你到秦州,初期可着力屯田实边,收拢周边的生熟户,不要急着跟唃厮罗起冲突。若是元昊出兵攻本朝,前线将士用命,予以痛击,则唃厮罗出其侧背,党项必然不能抵敌。元昊坚持不下去,自然只能去帝号,乖乖向本朝称臣。”徐平感觉到了赵祯的犹豫不定,跟自己私下里商量的时候,说得兴致起来了,便想着北逐诸胡,建不世武功。被别人说得动心了,又只想着恢复原来局面。这个样子,只能说明赵祯对军力国力还没有信心,下不了痛击党项的决心。“陛下,吐蕃部族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