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声道:“那个古妈妈,靠着我们铺子不知赚了多少钱,每次还想着占点小便宜,真是不知羞秦二嫂老实人,怎么讲得过她”徐平不由问道:“她是做什么意”“收布头的店里制衣总是要裁下许多碎布来,她收回去拼着卖,赚好多钱呢”8第136章 疯狂时代七徐平和王尧臣相视而笑,倒没想到那妇人做的是这种生意。做衣服总是免不了裁裁剪剪,一件衣服做成,剩下的碎布也有不少。按说设计衣服版型的时候,就应该想到怎么下剪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布料,减少废料。不过这个年代还没有那么精细,要靠老裁缝的经验,剩下的布头便就大大小小,规格不一。有专门收这些布头的,回去拼拼接接,或做便宜衣服,或做小物件,也赚得不少。秦二嫂显然是吃多了亏,这次咬死了价格,一文钱也不降。那买布头的妇人的耐力让人叹为观止,不住地纠缠。秦二嫂要走,她就一把拉住,三说两说,又讲起价来。王尧臣看得连连摇头,这些小生意人的手段让他大开眼界,一辈子读圣贤书,还没想到有人会为了一文两文钱费这么多功夫。争吵的声童大了,唐大姐从里面出来,对买布头的妇人道:“古妈妈,这价钱是我们几个人商量死了的,一文钱也不能降,不然无法交待。你若是不买,我们卖给别家,你就不要在这里纠缠了,我们铺子还要做生意呢”古妈妈苦着脸道:“两位娘子,价钱不降就不降吧,你们做生意也不容易,我也不是个斤斤计较的人。要不这样,称的零头给我甩了如何”秦二嫂有些着脑:“你怎么如此难缠那样一来还不是少了我们的钱你买就买,不买就算了,其他家想买我们的布头还买不着呢我们念你最早做这生意,特意留下来卖给你的,若是觉得划不来,趁早以后不要来了”古妈妈连连堆笑,口中道:“怎么就恼了呢我们小本生意,可不要仔细计算”话到这里,就要接着继续讲价,秦二嫂简直就疯掉:“不卖了不卖了我们”古妈妈见秦二嫂变了脸色,才真正慌了,一把按住装布头的包袱,口中连道:“说着说着怎么就恼了呢做生意可不就要讲价钱好了,好了,二嫂,我不说了,不说了还不行就按着刚才的钱数,我都要了下次记得还留给我啊”古妈妈算了钱,背起两个巨大的包袱,一边向门口走一边回头嘱咐。秦二嫂和唐大姐对视了一眼,只是摇头叹气。碰上这种买家,真是没有办法。这个年头做生意要讲口碑,这种老主顾还不能随便换掉,也是无奈。看着古妈妈走出店去,唐大姐在店里四处看,终于看见了徐平,急忙上前见礼:“原来都漕官人来了,怎么不吩咐一声这样站在这里,我们多么失礼”徐平道:“我没有什么事情,四处看看,你去忙你的吧。”“那怎么可以官人来了,好歹要喝一碗茶”唐大娘一边说着,一边吩咐旁边的女使到里面端茶,又叫了秦二嫂过来见礼。叙礼罢了,唐大姐请徐平和王尧臣到店里去做,徐平摇头拒绝:“时候不早了,我们四处看看便就回衙门。对了,最近你们的生意还好吧”“好,好,托都漕官人的福,最近着实红火,我们都忙不过来呢”“唉,跟我没有关系,都是你们经营有道”“官人可不要这么说,若不是前些日子钱庄贷了钱给我们,哪里有现在的好生意现在就连外路州军的客人,也有不少在我们这里订成衣。唉,若不是钱庄贷了钱,我们哪有本钱去买布匹,去雇人手。有今天,全靠官人提携”徐平摆了摆手:“原先设钱庄成立公司的时候说好的,只要老实本分做生意,就可以从钱庄贷钱。你们不用谢我,这本就是你们应得的。”唐大姐诚恳地道“我知道官人是做大事的人,我们这些小人物想不到一块去。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次是谢谢官人了”徐平岔开话题:“你说外路州军也有在你们这里买成衣的那生意可真是做了啊”“是啊,那些客人算了算,买布匹回去,再找人裁找人缝,一件衣裳做下来比我们这里贵不少呢。他们贩成衣回去,比贩布匹能多赚许多利钱。”这就是拉长了棉布的产业链了,洛阳城的这条产业链拉得越长,就越有产业优势,一不小心就会成为这个年代的纺织中心。商品经济初起的时候,这种产业中心的作用特别重要,产业的聚集会造成产业的进化,同时也会催化相关产业的分化,越来越专业。中国实在是太大了,不管多么大的产业,向全国一撒就成了烧饼上的芝麻,只有薄薄一层。只有聚集起来,才能依托广大的市场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徐平所希望的,就是依托棉布产业,在洛阳形成一个产业中心。自己的各种想法,从前世带来的各种理论,才会有一个试验场,并从这里扩散到全国去。又聊了一会闲话,看天色不早,徐平和王尧臣告别唐大姐和秦二嫂了,出了铺子。看着两人出去的背影,唐大姐对秦二嫂道:“二嫂,刚才那位都漕官人就是我常说起的秀秀小夫人的夫君。我们这铺子有今天,多亏了他”秦二嫂又转头看了看徐平的身影,才道:“原来你说的都漕官人这么年轻,我还想着做到这种大官都年纪一把了呢秀秀小夫人真是好福气以前我都在龙门乡下,洛阳城一年进不了一回,哪里能够见到这些大人物做城里人,果然见识要多一些。”“都漕官人是当年的探花郎,天圣五年最年轻的进士,当然年轻了对了,跟他在一起的通判官人就是那一年的状元,年纪也不大,只是官要比都漕官人小了些。”女人家说起这些八卦逸闻便就特别感兴趣,秦二嫂起了好奇心,拉着唐大姐说个不停。此时太阳已经落下山去,朦朦胧胧的,街道上的行人明显开始少了。徐平却觉得意犹未尽,对王尧臣道:“前边不远就是张文节公家里十二郎开的铺子,自挪到这里,还没有过去看一看呢。今日有闲,不如我们到那里饮两杯酒,看看他生意如何。”未完待续第137章 疯狂时代八孙二郎抹了抹嘴,拍拍肚子对喜庆道:“这菜可真香喜庆,这次我可吃饱啦”喜庆笑着道:“香就好,下次你来我还带你吃啊”“不啦,这里好吃是好吃,就是要花好多钱。挣钱多难啊,好好攒着吧”喜庆不住地笑:“赚不到钱了,你想让我请我也请不起啊但是只要洛阳城还是这个样子,还是能产出这么多棉布,钱就不能赚。我赚到钱了,就请你吃好的”孙二郎跟着笑了一会,想起往事,叹了口气:“去年我们在八角镇相识的时候,你请我吃了两个馒头,我就觉得那是世上最好吃的东西了,哪里能够想得到今天。不过是一年的时间,我从一个逃荒的小乞丐,现在总算是吃饱穿暖了。你也一样,那时候跟着郑主管来洛阳城,只想着有吃的有穿的,每天干活不用太累就好了。哪里能够想现在,都成了铺子里的小主管了。唉,常听有学问的人说沧海桑田,喜庆,我们这算不算是沧海桑田”“算,当然算了当时想找个遮风挡雨睡觉的地方都不容易,哪里比得上现在。对了二郎,沧海桑田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哪个知道是什么意思可能就是变化大吧,我听着差不多就说的这个。”孙二郎打个饱嗝,左右张望,一眼看到了旁边水上的阁子,指给喜庆看。“原来这里也有阁子啊,我还以为只有这种棚子里的桌凳呢”喜庆看着那边的阁子,努了努嘴:“跑船的总有那些钱多的客人,他们怎么会跟穷人一起挤在这种地方吃东西不过,二郎,到那里去我可真请不起你”孙二郎哈哈大笑:“你就是请得起,我也不敢去我一个乡下来的,到了那种地方坐也不会坐,站也不会站,不是平白让人耻笑我们穷人,只管吃穷人的饭食就好”喜庆跟着一起笑,突然指着阁子那边道:“咦,那不是都漕官人和通判官人他们两个怎么也到这里来十二郎这生意做理越来越大了”孙二郎说的阁子,实际上是沿着洛河水面搭起来的一片竹屋,一半搭在岸上,一半凌空伸到洛河里。靠岸的地方种了好大一片竹子,显得甚是清幽。张立平正趴在阁子里的柜台上算账,偶一抬头,视线越过彩楼里红红绿绿的女妓,就见到徐平和王尧臣带了随从联袂而来。把手里的笔放下,使劲揉了揉眼睛,确认自己没有看错。张立平急忙绕了出来,飞奔着出了阁子,迎到徐平面前见礼,满面惊喜地道:“今天什么风,把两位官人吹来了早上听见喜鹊叽叽喳喳地叫,果然就有好事情”徐平看看旁边坐的满满的棚子,笑着说道:“十二郎这里生意很红火啊”“还过得去若不是有都漕官人,我哪里有今天”张立平一边说着,一边引着徐平和王尧臣进了竹屋,径直引向里面一个临水的阁子。“这里清静,两人官人便委屈一下吧。”和王尧臣坐下,徐平道:“好,这里好,就是这里。十二郎,我带的几个随从,你让他坐在旁边吧,不好远离。”张立平满口答应,就把谭虎等人安排在了旁边的阁子里。安顿完了,张立平又回来问道:“两位官人,要不要叫几位小娘子过来唱几首曲子解闷我这种地方,没有什么出色的人才,不过有两个的嗓子清亮,倒还过得去。”徐平摆手:“不必了,我们两个说些话,不要让人来打扰清静。”张立平答应,又问吃些什么,徐平让他随便准备,再烫一壶酒来。一会酒菜上来,张立平陪着喝了两杯,便就识趣地告辞,让徐平和王尧臣自己说话。徐平看看窗外,夜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河面上却樯橹林立,船上挂的风灯竟把河面照得亮如白昼。不过处的码头正是最忙碌的时候,不知多少工人正忙着向船上装货。回过头,徐平对王尧臣道:“这些日子,西京城的变化可是不小想起一年以前,洛河上根本就没有几条船,岸边也不住什么人家,现在全变样了”“变了,别说是你,我来得晚,那才是看着西京城一天一个样子,变到现在我都有些不认识了。云行,说实在的,变虽然是好事,但变得太快,我有时觉得心慌。”“哦,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变得热闹了你考绩才好,心慌什么”“变得太快了啊一州一府之地,一年能增加一千户两千户,那就是不了得的事。可西京城里一年增加了多少人户光场务那里就过万,还有各种做生意的,这还不算城外的呢本朝立国六十多年,哪里见过这种事情再说钱粮,地方作州作县的,赋税收到九成就算完成了,不会再追缴。现在,云行你知道吗,我每天拿收到的商税看,那数字天天打着滚地向上涨”说到这里,王尧臣向徐平探出身子,压低了声音。“河南府一天能收到过万贯,以前一年才不过几万贯你说我能不心慌”徐平想想也是,官员考绩的所有指标,王尧臣这里都已经把最高的一档甩得影子都不见。前世有句话,领先一步是天才,领先三步是疯子,按这说活,王尧臣现在都疯魔了。这个数字徐平这里信,等到报上朝廷,就很难估计别人会说什么了。想了一会,徐平对王尧臣道:“你没事想这些做什么反正都是好事情,谁不相信自己来看好了假的真不了,真的也假不了,有我在,你不用担心这些”王尧臣又道:“还有,城里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其中好多都是身怀巨资的商贾,谁知道有没有人要杀人劫财一个童大郎,就闹得满城风雨,再出一个,那还得了”听了这话,徐平不由笑道:“伯庸,这你就过虑了现在是大家都想赚钱,能赚钱的时候,你看刚才唐大姐铺子里那个收布头的,不起眼吧,他们不是说都赚了近百贯了这个时候,什么人都会把那些坏心思放到一边,争斗使气更加是少,都忙着赚钱呢你不用担心现在这个时候,都能赚到钱,秩序自然会好。你该担心的,等到棉布的行情下去,城里如果还聚这么多人,那才容易出事。说句不好听的,现在西京城里,被棉布带来的钱冲昏了大家的脑子,都跟疯魔了一样,反而不会出事。等到这股火下去,才危险呢。”第138章 要考核了不知不觉就到了深秋,树上的叶子早已落光,野草已经枯萎。北风刮着干巴巴的树梢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枯枝败叶随着风在空中旋转。李参笼着双手,缓缓走进孟州后衙,通禀之后,到了知州李迪的书房里。见过了礼,李参道:“相公,昨日转运使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