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伤愈为止”说是熊孩子,其实都是些十一、二岁的半大娃子,这些家伙有个共同点,那就是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刚刚知晓一些人事,但是却又懵懵懂懂,有句古话说的好,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虽然看着他们坚定的眼神,不过张毅还是有些不放心。在他看来牛虽然没有人珍贵,但是现在这会儿可不能出半点儿岔子,万一这群小王八蛋一个粗心关系到的就是整个张家庄春耕的发展,到时候事情出都出了难不成把他们吊在树上打一顿看着张毅还在犹豫,老汉就站了出来,深深的朝张毅施了一礼之后才道:“爵爷这件事您就让他们去办吧”他指着当头的少年道:“这孩子姓张,名叫张狗蛋。说来也是个苦命的,当初他爹为了给家里省两颗粮食去当了府兵死在了战场上,东家一口,西家一口的,全靠着家里的老娘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大,现在能做事了,爵爷不妨让他试试在此期间老汉也过来帮忙,您看成不”“请爵爷成全”张狗蛋立刻就跪了下来,然后死死的看着张毅。不答应,不行现在张毅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情况满地的庄户都一脸渴望的等着自己发话,张毅觉得自己还是不要失去了民心为好。其实想想,牛鼻子被穿了鼻环也就穿了,无非就是烫伤而已。这种伤虽然看起来比较严重,但是事实上和妇女打耳洞差不多,也就是前几天稍微难受一点儿而已,只要上药及时,修养一个来星期以牛的抵抗力应该毫无问题。心里有了计较,张毅当下便道:“既然如此那么这件事就交给你,另外下午大家伙也别下地干活了,在外边搭一个大牛棚出来,以后庄子里的牛就集中到一起。到时候谁家要用牛,耕个地、磨个面啥的大可以到牛棚找他们去领,如此一来既方便管理也算是给庄子里这些娃子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月两百文工钱不知各位可愿意”顿时,庄户门就传来了嗡嗡的议论声。两百文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就算是一个青壮恐怕一个月起早贪黑也就这点儿工钱,然而这些半大娃子就能拿这么多,让他们有些难以接受了。“爵爷,按照您的意思看守牛棚一个月能拿两百文,算我一个成不”当下就有人在人群里高声道:“我的力气可比他们几个毛孩子大多了,上山、下地都是一把好手,用我绝对比用他们划算”“去你丫的刘老七,爵爷用狗蛋他们那是看着起狗蛋几个,准备培养他们,就你我呸人大屁股松,做不了三刻钟牛的力气比你还大,你怎么不去吃草呢”顿时就有人反驳。“李四家的,我看你是为了你家老二吧,哼你家老二可在那群孩子里面”“刘老七,你这个狗日的,一个大男人和孩子抢活干,羞死你个先人了”场面顷刻间就变成了你争我夺的争斗会第七十八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为了自家的儿子,妇人们已经不要脸面了。那位叫做刘老七的汉子,很快被一大帮自家儿子在选入管理牛棚之列的妇人给骂的默不作声。不过事情根本就没有完,你家有孩子难不成别的家就没有有孩子整个庄子几百户人家,加上不实行计划生育,又没有保险措施,所以整个庄子里半大的孩子还不少。既然你家的孩子能进牛棚我家的孩子怎么就不能进于是更多的夫人就加入了战圈,都知道这个时候可不是礼让的时候,没一刻功夫整个场面就压制不住了,到了后来就连那些默不作声的爷们也参与了进来。张毅觉得很头痛,这就是典型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啊大家一起穷的时候可以成朋友、做兄弟,可是一但有人多出了一块肉所有人心里就不平衡了,凭什么啊下面的庄户在闹,不少的熊孩子也来凑热闹,一个个的鼻涕往袖子上一抹,然后就有样学样的走到张毅跟前跪下,就这样呆呆的看着张毅。“嚷嚷个啥谁要是闹出去闹去”看着自家少爷铁青着脸,老钟立刻就站到了前面的石头堆上朝众人骂道:“才吃了几天饱饭,就不消停了爵爷想用谁那是谁的福气,没用到的那是他命薄怨不得别人”老钟一出马立刻镇压全场。对于这位自老夫人、爵爷以下最有实权的人物,没有一个人敢于得罪,都低着头敢再说话了。所有人都知道,老夫人除了每天到地里看看一般很少说话,至于爵爷整日里就喜欢把自己关在府里由婢女伺候着晒太阳,而老钟却不同,这位才是掌管子爵府生杀大权的牛人啊得罪了爵爷还好说,顶天了不理你,人家要身份,可是要是得罪了管家,指不定那天给你个小鞋穿能让你全家挨饿看着场面安静了下来,张毅这才道:“刚才的确是我思虑不周,不过牛棚现在肯定也用不了这么多人,把这么多孩子安排进牛棚里也是浪费,照我看咱们还是区分一下为好”说着,张毅就指了指后边的空地,对前面的孩子道:“八岁到十岁的站这边”然后又指了指另一边道:“十一岁到十二岁的站这边,十三岁以上的就站我前面”很快,一个个熊孩子就按照指示根据自己的年纪朝各自该站的位置走去。不过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些半大的熊孩子还会耍心眼儿,明明就七八岁的小家伙居然不用人教就知道朝十一岁的地方站,而十一二岁的人又站到了十三岁孩子的人堆里。看到这样的场景,不少老人脸色就不好看起来。一个七八岁的娃子瞒得过谁要是一个娃子这么做了还好说,可是一个个都这么干没有这些娃子的大人指点压根儿就没人信“都回去重新按年岁站好”刚才的老汉立刻就把脸板了起来,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东西居然还敢在爵爷面前耍小聪敏,简直就是脱了裤子放屁啊自己都能看出来,别人难道看不出来瞧着爵爷脸上的黑气,他就老脸通红,到底还是庄子里的人太不讲究给闹的。听到老汉发威,刚才还一脸欣慰的家长们就闷不做声,娃子们也灰熘熘的重新站好。“爵爷,您看”老汉有些不好开口,生怕爵爷一个不满意这好端端的事情就砸了,于是小心翼翼的道:“都是些小家子气的憨货,您可别和他们一般见识这些娃子都是好娃,要是养上个几年就是一把好手”有点儿小聪明不是不好,可是要是把全天下的人都当成傻子就不行了,在聪明人面前耍手段只能让人鄙视。而老汉的态度就让张毅非常满意,能认清楚形式,还能主动的找出毛病就从这一点来说他就不愧是一个宝贝。都说人老成精,活的够久这人自然而然明白的事理就越多,知道有些事情能做,有些事情不能做。等到一个个半大娃子全部重新站好,张毅才继续道:“本来是打算让几个娃子看管牛棚的,后来想了想对其他人很不公平。既然同样是庄子里的人就应该受到同等的待遇”话还没说完,庄户门的叫好声就此起彼伏起来,对于张毅的话他们非常赞同“不过大家也看到了,这些娃子有大、有小,大的十三岁左右,小的才七八岁,所以这里面的娃子有些自然是能做事的,可是年纪小的一些恐怕并不能胜任牛棚的事情”顿时,刚刚还一片的叫好声立刻哑然而止,场面顷刻间又沉默起来。他们都清楚,张毅说的是实话,虽说看管牛棚在大人看来是个轻松的活计,可是在这些半大娃子的面前却并不轻松。不仅需要定时清理牛粪,还需要外出放牛,以及打扫牛棚之类的事情,这些事情如果是十三四岁的娃子来干估计还行,可是七八岁的娃子能干吗自然是不能这一点所有人都非常清楚,本来就是抱着一丝侥幸,可是当听见张毅说出来大伙儿难免还是有些遗憾。张毅将众人失落的表情都看在眼里,心里一乐,也不打算逗弄这些人了,于是继续道:“所以我决定再再牛棚旁边再起一座庄学,请几位先生教他们识字什么的,不求他们能考状元,只要以后能帮着庄子里管理账目就成”一席话下来,所有人都懵了读书识字,绝对是每一个人最大的梦想,哪怕是庄户人家也非常清楚文化到底代表着什么身处社会最底层的他们早已经将文字看成了神圣一般的存在,这些东西对于他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可是今天爵爷居然说他们的子弟有机会进学,虽然并不能考上状元什么的,但是那也是识文断字的文人了,就从这一点来说这就是脱了农皮,更何况爵爷还说以后庄子里面的账目会让这些娃子管,这就说明爵爷是打算抬举他们啊激动,激动,激动激动的心情仿佛会传染一般,顷刻间张家庄开始沸腾第七十九章 吴老栓卖橙张毅很无语,自己话都还没说完呢,眼前这帮子家伙就已经打鸡血了。这个时候不能打搅他们,对于这些人来说自家的娃子能够读书,无疑就是最大的幸福。等到喧闹声平息过后,张毅接过刚才的话题继续道:“从村学办好开始,庄里所有七岁以上、十四岁以下的娃子全部进入村学开蒙。七岁至十岁者早晚就习,月末可领钱五十。十一岁至十二岁者早晚就习、散学后须牛棚值班,月末可领钱一百。十三至十四岁者,晚习,早晚以及凌晨后牛棚当值,月末可领钱两百”之所以这样安排主要是因为十岁以下岁的孩童太小,根本就不可能帮助牛棚管理,而十一岁到十二岁之间的孩童已经初步知事正好替换十三岁左右的孩童,如此一来正好可以形成一个循环,达到学习、工作两不误的目的。当然这个钱并不是这么好拿的,就以张毅的性子怎么可能白送这些人钱这便是笼络人才虽然仅仅只是粗通文字,但是张毅觉得如果再加上一点儿简单的算术的话这些人绝对能成为一个非常不错的掌柜,如果在这里面有一两个冒尖的那就是账房人选。要知道,唐初文化的普及绝对达不到千分之一,也就是说一千个人里面未必有一个读书识字的人。正因为如此人才的缺乏几乎就是目前最窘迫的情况,而张毅本就打算当个混吃等死的富家翁,自然是希望有事情别人干,自己等着数钱就行。可是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当老钟告诉他家里连个账房都没有的时候他就在考虑这些问题,而今天的新建牛棚和村学就是近来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一个个半大娃子早就已经激动的不行,自己不仅能读书识字,还能拿到不菲的工钱,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可是,爵爷不可能说假话,也不屑于说假话,所以当张毅宣布完了规矩之后张家庄就真正的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汉子们都不用老钟催促,一帮人就急急忙忙的朝后山跑去,如果能让娃子们早一天进学哪怕是累死都是值得的。“少爷,这么多娃子咱们一个月可得出不少钱啊”看着兴奋的人群散去,老钟才一脸心疼的看向了张毅。在他看来,爵爷这次真的发善心了,三十多个娃子平均一个人一百钱,全部加在一起一个月就是三贯多,那么一年呢一年就是三四十贯如果再加上请夫子、一日三餐的伙食,全部算下来一年没有一两百贯根本就拿不下来。当然,一两百贯对于子爵府来说并不算多大的开支,关键的是这笔钱他根本就看不到任何的收益啊岂不是成了丢进水里的铜子,一个气泡都不出就没了“你什么时候见过你家少爷做过赔钱的买卖”张毅笑了笑,就朝着果树林那边走,顺便吩咐老钟道:“帮我叫几个人咱们摘橙子去”橙子春卖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不仅不稀罕相反还很正常。因为这个时候市面上的水果经过整整一个冬天,要么腐烂了,要么就进了人们的肚子里,所以在这个时候如果能有新鲜的水果绝对能卖一个不错的价钱。不少的农户、庄户很显然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刚刚开春就有不少人背着满背篼的橙子、橘子之类容易保存的水果前往长安售卖。吴老栓就是前往长安售卖水果的人之一,几十年来他都会在这个时候将家里的橙子带到西市卖上一笔对于他来说不菲的铜钱,然后再购买一些东西回去。只不过今年他却是有些暗暗叫苦,除了以前原本属于他们家的橙子变成了爵爷家的之外,他还被爵爷强行下令一只橙子如果卖的少了两贯钱就不要回去见他。一想到两贯钱吴老栓心里就对那位被庄子里当成了活菩萨的年轻人恨之入骨是的,恨之入骨两贯钱,那不是两个铜子,而是两千个铜子他相信,如果将背篼里的橙子全部卖完的话铜钱的话能将丫的活埋了就没见过这么不靠谱的人,还爵爷,我呸可是即使是心里不爽,吴老栓还是决定试一试,毕竟现在的橙子和以前几乎变了个样儿,万一遇到不识货的棒槌呢花了一个铜子在西市的门口边获得了摆摊一天的权力,放下背篼,吴老栓就将撇在腰间的小板凳取了下来坐着等待买家上门。“吴老汉,今年又来卖橙啊”刚刚坐下,迎面就走来了几个熟人,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