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游戏竞技>回到2002当医生> 第45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8节(1 / 1)

就这?好像没什么难度。但老姜怎么一脸懵逼,看着状态不对呢?文渊瞥见周从文穿刺股动脉,一针见血,正在留置血管鞘,便悄悄往患者头部方向凑了凑,小声问道,“姜主任,周教授的手术做的还行?”“啥?”姜主任正在指挥巡回护士配溶栓药,他没听清文渊说什么。“能溶开吧。”“不能也没办法,要是溶不开的话就准备切肠子吧。”姜主任道。“……”文渊无语。不是手术成功了么,为什么还要切肠道!“没事,文教授。”周从文左右手交叉操作,自己给自己扶导丝,稳稳的已经开始超选,“姜主任不敢用太大剂量的尿激酶,他担心肝穿的通道出血。”“啊,是啊。”姜主任对周从文可不敢大声吼,听周从文这么说,连忙承认自己的想法。“没事,尿激酶的速度可以给大点。”周从文抬起头,看着姜主任眼睛眯了一下。姜主任顿时如遭雷击。不是因为周从文貌美如花,姜主任一见钟情,而是姜主任看见周从文左右手交叉操作,在抬头冲自己微笑的时候,盲操超选进肠系膜动脉的下一级血管中。这特么是什么神仙级别的操作!姜主任的自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感觉这一辈子都不会再做手术了。盲选,那只是传说中的手术技法,没想到周从文岁随随便便展示给自己看。“配两管药,微量泵这面也要一个。”周从文看了一眼屏幕,淡淡说道。说话的功夫,肠系膜动脉的超选已经做完,直接连接微量泵开始泵入尿激酶。这手术做的……姜主任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上一次自己吭哧瘪肚的做了3个小时,手术最后依旧以失败告终。而周从文一边说着话一边做着手术,不到二十分钟就已经开始溶栓。原本姜主任在三院和周从文一起做布加综合征手术的时候认识到他的水平要比自己高,但回家后仔细琢磨,似乎只高那么一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每次姜主任想起周从文的时候,都觉得他的水平的确比自己高,但是高的幅度有限。只要自己的状态好一点,只要好上那么一点点,就能撵上周从文。眼前的手术清楚的告诉姜主任,两人之间的差距完全不可想象。周从文根本没用全力,手术也不着急,他是“慢悠悠”做的。“行了,等会。”周从文连接微量泵,微笑着说道,“文教授,你注意观察肠道的颜色,一会颜色有改变告诉我一声。”“哦哦哦,啊?会改变么?”文渊已经懵了,都不知道周从文在说什么。“颜色不变,咱们在这儿折腾什么呢。”周从文眼睛咪咪着说道,“放心,造影看现在应该不涉及切除肠道的事儿,我估计能溶开。”“……”文渊的心里百味陈杂,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才好。“姜主任,你那面的微量泵速度可以再高一点。”周从文继续说道。“嗯?已经很高了,再高的话肝脏出血,到时候还是麻烦。”姜主任坚持,不敢把剂量再提高。作为一名术者,姜主任有自己的临床经验,周从文的话已经违逆了临床基本准则,他没有盲信。第644章 叨逼叨“这个剂量溶栓的效果比较差,能不能溶开要看命。”周从文道,“提高剂量,没事的,放心吧姜主任。”姜主任还是犹豫。“小周,要是出血怎么办?”他小心翼翼的“请示”道。“有办法,一会你那面先别撤管,等我来弄。”周从文道,“小技巧,你看一眼就知道怎么办。”姜主任的好奇心一下子燃到了顶点。肝穿是穿刺针在肝脏内行走,肝脏什么样即便不是医生也都知道。这种穿刺必然会出血,和技术没有关系,属于人类生理结构的问题。不过肝穿导致的出血并不会致命,因为肝脏内的组织结构致密,肝穿针都很细,出血很快就能止住。今年夏天中国医大请日本教授做公开手术,tips术式,世界顶级的教授穿了三四针才穿刺成功。而一般手术甚至有穿几十针都不行的,肝脏穿的都是针眼。可是!单纯的穿刺不怕,现在用着溶栓的尿激酶,这玩意肯定要有一部分顺流而下,来到门脉,再来到穿刺窦道里。连已经形成栓子的血栓都能溶开,就更别说窦道里的新鲜血了。要是到时候肝穿位置出血不止,那这么一台特别成功的手术眨眼之间就变成了笑话。但姜主任犹豫了几秒钟,最后还是还是没有质疑周从文的决定。他疑惑中让巡回护士把微量泵的速度调快,调到一个让他胆战心惊的速度。周从文自信满满的语气让姜主任分外好奇,不知道这个年轻人会用什么方式解决难题。等待溶栓的时候很无聊,周从文随口问道,“文教授,韩处会怎么办?”文渊此时感觉自己一只脚已经在半空,下面就是万丈深渊,他苦恼的说道,“我也不知道。”“韩处护短,尤其是对新技术比较支持,我估计没事,顶多罚你点钱。”姜主任道,“我前一阵子做tips出事了,最后也是院里面帮着解决的。”“唉。”文教授叹了口气。新技术,说起来很高大上,而且好处就在眼前。比如说腔镜切胆囊——从前的开腹口子至少15cm,大的需要20cm,患者术后恢复期很长。可是用了腹腔镜,就打三个眼,第二天能下地,第三四天就张罗着回家。比如说姜主任最近在琢磨的tips手术——从前肝硬化腹水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外科手术风险极大,基本做两个死一个。正因为风险大,外科基本不做。所以患者都是终末期想要死马当活马医,进一步提升危险,导致前置技能的门奇静脉分流手术已经成为大熊猫一样罕见的术式。tips手术就不一样,做完之后要是成功,效果那是真的好!患者跟没事儿人一样,至少还能再活十几、二十年。可这项手术的风险也大,据说姜主任当时穿了20针都没建立通道,人差点没累晕死在手术台上,最后只能宣布手术失败。唉,新技术,还真是让人挠头的东西。“韩处不错。”周从文道,“有院里面保驾护航,临床的顾虑能少一点。”“再少也有风险,而且要赔一大笔钱。虽然不是我自己出,可一听那个钱数我就肝颤。这是有你在,事情还算是可控;要是你没发现,肠道真的坏死了,后果不堪设想。”文渊实话实说。“就算是这样,有些技术也得掌握啊。”周从文微微一笑,眼睛眯出来漂亮的弧线,“帝都、魔都在大范围开展类似的术式,估计再过3-5年,腹腔镜下当囊切除术就变成住院总必须掌握的术式。”“……”文渊一听有些头疼。自己堂堂带组教授,要是到时候比不过帝都、魔都医院的年轻住院总,说出去都是笑话。而他自己对微创手术已经产生了极深的畏惧心理。“我说几点,文教授你来参考一下。”周从文忽然淡淡说道。“啊?”文渊一怔。“首先呢,潜在内脏血流障碍的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使用间歇性气体减压可能有所帮助。潜在血流障碍一般可以定义为70岁以上的老人,或者把年纪再往下降,变成60岁都无所谓。可能会延长一定手术时间,但会更安全。”文渊仔细琢磨,周从文说的似乎有道理。“除了这一点外,体位也很关键。我感觉应尽可能避免头高位,以防心输出量进一步下降,尤其是术前心脏有问题的患者。”“这个患者只是肠系膜动静脉血栓,一旦心脏突发心梗,估计半夜睡觉都醒不过来。”“第三呢……”周从文在等待溶栓的时间里开始叨逼叨、叨逼叨的灌输自己上一世的经验。这些经验都是自己在系统手术室里踩过的雷。当时含辛茹苦的积攒手术训练时间,结果系统一次又一次的宣布手术失败,还不告诉自己原因。周从文只能一点点琢磨。系统手术训练时间极其宝贵,每失败一次周从文的心都在滴血。不过他也清楚,这是系统给自己的巨大福利,让自己“天生”比其他医生具有更大的试错空间,不用在现实中的患者身上试错。类似的经验要是敝帚自珍的话,怕是文渊这类的医生一辈子都想不到问题出在哪。系统手术室里,周从文只能听到冰冷的机械声音宣布手术失败,后果是自己苦心积赞的手术训练时间消耗了一部分。而现实中,要面对患者家属的质疑、怒骂甚至……同归于尽。敝帚自珍?当年周从文也是这么想的,毕竟一种绝技拿出来装逼打脸,它就不爽么?可是遇到老板后,周从文渐渐理解并遵循老板的做人原则。只要有机会就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别人,甚至他有时候都觉得老板愿意讲大道理、灌输价值观也是从此而来。甚至周从文觉得等自己老了之后也会像老板一样磨叨,被年轻人嫌弃。“这十二点内容是现在学界总结出来,避免出现并发症的经验,文教授你琢磨一下。”“不是百分之百避免,你要有更好的办法,也可以告诉我,咱们一起研究。”周从文一边说,眼睛一边看着术区。第645章 工程队的手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