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0节(1 / 1)

不说别的,许世彦给上面出了多少主意?创造了多少利税?上头肯定也得表示表示啊。“哎呦,那可就太感谢领导了。我这边今年除了要上马一个日化厂,还有一个地板厂呢,确实是资金有点儿不太充足,有了这些钱,那就没问题了。”地板厂会跟林业局合资,这个就在本地,肯定瞒不住。但是保健品厂,许世彦打算带着他媳妇,跟苏安瑛联手。事关各种配方,跟别人合作实在是不放心,还得自家媳妇。而且这两年形势不太好,私企发展受限制,不如联起手来,也等于是给他家媳妇撑个腰、打把伞。既然是带着自家媳妇,又是在南方建厂,那这事儿就不好声张,暂时不能说出去。日化厂的建设规划早就递上去了,但地板厂目前还在商议阶段,上面并不知情。所以管恩学一听,立时就高兴起来,“你小子啊,还真是处处都能给我点儿惊喜。那个,把你的计划书递上来,我帮你看一下,要是这边能给啥优惠之类,我都尽量。”在管恩学眼里,许世彦就是摇钱树、聚宝盆,这必须好好哄着。“哦,对了,省人参技术开发董事会,要聘你当专家组组长。那边怕你拒绝,所以委托我当说客。咋样?有没有想法?”管恩学忽然想起来这事儿,赶紧跟许世彦说一声。“啊?专家组组长?我啊?我能行么?”许世彦一听就笑了。“那咋不行啊?我看行,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你就安心应承下来,反正也不是啥坏事儿,对吧?”管恩学在电话那头也笑。目前省内在参业方面,能比许世彦出色的人,真的不多。以他的资历来说,当专家组组长,一点儿问题没有。“成,既然是领导说没问题,那我就厚着脸皮应下来了?”其实这些不过都是些名头,顶多就是每年讲讲课,有什么人申请技术鉴定的时候,审核一下给个意见之类的,工作不多。既然有管恩学的面子,那就答应下来呗,反正也不能少块肉。第七百三十九章 双管齐下许世彦应下了专家组组长的事。没过几天,省人参技术开发董事会,专门派了人过来,跟许世彦见面,将聘书送到许世彦手里。从这以后,许世彦又多了个头衔。历诚容带着销售部的人做了很多工作,最终确定,买六赠一的话,是目前比较合理的促销方式。经过许世彦同意后,历诚容带着销售部的人,跟老客户联系,主动提出今年的优惠政策。有的人弄不太懂,销售部的人就给他们仔细计算,好好讲清楚。这个优惠力度有多大,客商销售的时候有多少利润等等。还别说,这一招挺管用,还在观望的老客户,其中有大半都下了订单。原本下订单的客户,也追加了订单。尤其是去年当做赠品的几种产品,也都有不少订单。这样一来,还不等去春交会,公司就接了不少外贸订单。管恩学得知消息高兴极了,把许世彦好一顿夸。同时,上面也批复了地板厂的选址请求。地板厂是参业公司跟林业局合资,厂子肯定不能放在东岗。为了便于运输,地址选在了松江河外围,一个叫三角线的地方。那里在火车站以西,离着火车站很近。目前国内大批货物运输,主要还是指着铁路。厂子选在这里,可以接一段轨道进厂子,到时候货车直接甩过来,装车发货比较方便。为了这个厂子,县里和市里还扯了几天呢,主要是争厂子归属。县里怕市里再给划过去,成市属企业,市里呢,还真有这个心思。因为现如今谁都知道,经过许世彦的手,大多数厂子效益都特别好。两边争了一下,由于地皮归县里管嘛,最后厂子确定下来,也归县里管辖,往后利税归县里。许世彦倒不在乎厂子归谁管,他只在意上头给的优惠力度有多大。县里常宏发就答应了,说是厂子前三年免税,后面利税也给优惠。这个不错,许世彦和郭守业都挺高兴。新厂刚建起来,具体效益怎么样都不好说,有三年的优惠,慢慢发展挺好的。地板厂这边确定厂址之后,开始前期规划设计。郭守业从林业局胶合板厂,挑了几个两个干部还有几个技术员,然后带着他们去国外考察。目前企口地板的机器,最好的是西德。许世彦跟那边都联系好了,也把自己的要求跟对方说过。眼下实木复合地板还没出现呢。但是复合地板跟目前的纯实木地板生产中,后半部分,比如砂光、开榫、涂油、涂漆、打包,这些工艺相通。主要是前面刨切、旋切、芯板、压机等相关流程,这个又跟胶合板厂,很多工艺和机器是相通的。别小看了郭守业,他可是林业局老人了,当年也是从学徒工干起来的,啥都干过,对这些都懂。说起来,实际上郭守业在这方面比许世彦强。许世彦只能提供点子,技术方面,还得郭守业来。这也是为啥,郭守业带队去考察的原因。地板厂这边一切正常进行,保健品厂的事情,许世彦也私下跟管恩学说了声。管恩学对许世彦的选择,有诸多不解。“世彦啊,你说你为啥非得把保健品厂整南方去呢?咱这边地方有的是,你说你想要哪儿吧?你要哪儿我给你哪儿,你跑那么远干啥?”现在都招商引资还来不及呢,许世彦偏偏要往大老远跑,把好好的厂子建到别的地方去。管恩学觉得他理解不了,这要是有个效益不错的厂子,能带动不小的经济呢,管恩学哪舍得放开手?“领导,我就是想把这个厂子,跟我现在的公司分开,不在一处。别说不在一个市了,同在一个省都不好。这要是让人家知道了,我一边做出口,卖给国外客商的东西死老贵。一头又做国内市场,价格低。我那出口的生意还能做下去了么?”许世彦苦笑,不得已只能给管恩学解释。出口的产品和国内产品,肯定有不同的地方。就像之前饮料厂似的,他怎么就没在国内生产人参可乐和人参花可乐啊?那圣山天泉,咋就没在国内销售呢?这涉及到很多方面。目前国内的消费能力在那里,太高端的东西卖不动,哪怕是保健品也不行啊,贵了谁买?等着过几年,国内的经济上来了,民众手里有钱了,高端奢侈品都能买得起的时候,那肯定又不一样。别说他太现实,商人本身就得现实,第一点是要挣钱的嘛。两个厂子离着十万八千里,明面上一点儿关系都扯不上。以后就算是有人发现了,那边有产品跟这边相近或类似,多数人也只会以为,那是有人故意模仿参业公司。谁也不会想到,实际上就是参业公司自己整出来的。两边一个主打出口,一个主打国内,互相不干扰,两边的钱都能挣,这不挺好么?等着过几年,熬过去这一阶段低谷期之后。保健品市场热度褪去,厂子想要转型的时候,还可以打着合作或者收购的名头,借机会就让保健品厂来一个华丽转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该考虑的必须提前就考虑到,方方面面都顾全了才行,要不然早晚都是麻烦。“领导,这个事儿可是机密啊,你得替我保密。”其实保密不保密的也就那么回事,两边有账目来往,相关机构一查都知道。但是对外,必须保密,不能让外人知道,否则麻烦事儿太多。管恩学听了许世彦的一番解释,多少也明白了些。只是心里还挺遗憾,这要是都放在本市,不就又多了个挣钱的厂子么?不过管恩学对许世彦素来都很信任,他相信许世彦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于是没再说别的,只叮嘱许世彦,一切都稳妥点儿,千万别玩大劲儿了出乱子。主要是离开本省,就算他们想照顾也照顾不到。“领导放心,那边都安排好了,我媳妇在那头已经选了厂址,第一期的钱也打过去了。”苏安瑛原本在羊城呢,今年春天这货不好卖,价钱太差。好不容易把手里的货砸出去,苏安瑛就按照许世彦的意思,到宝安去找许世琴了。在许世琴的指引下,苏安瑛也在那边选了一块更大的地。直接跟当地相关部门签了协议,将地买下来,开始建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