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69节(1 / 1)

价格降下来,那些老客户应该还能挽留住一部分,如果不降价的话,就怕是这些客户都会流失。”历诚容跟手底下的人研究很久了,感觉现在真的没有什么办法可以破局。“不行,降价是最差的手段,一旦价格降了,往后再想涨上去就很难。”许世彦摇摇头,价格是不能轻易降的。目前美刀升值比例还不算太大,现在就降价,那等到后面怎么办?“这样吧,你带着销售部的人,给我核算一下成本。看看在维持原价的基础之上,做什么样的促销优惠比较合理。比如说买十赠一、买八赠一、买五赠一,看看哪个能够在目前汇率下,既让国外客户满意,咱们又不至于吃太大亏。”不降价的同时,就只能采取别的促销手段了。没办法,现在就这个经济形势。想要在这个情况下闯出一条路,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行,那就只能做一点退让了。“另外,还是采取去年的办法,除了赠送同款商品之外,再把咱们今年要推出的新产品,适当赠送。如果客户那边要举行什么推广活动,咱们也尽力配合,务必把已有的老客户都揽住,不能让这些人流失掉。”多亏有人参研究所的人加入,新产品研发加快了速度,他们可以把之前储备的新产品拿出来。现在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先把今年的订单稳住再说。“好吧,那我带人去核算,然后跟客户联系。”历诚容点点头,目前也没有别的好办法了。“马上又是春交会了,今年的新产品只能多带几样过去,咱们试一试效果。另外,我想把药厂的药也带过去,试一试吧,也不知道能不能行。”眼前这个局势,谁都愁得慌,许世彦也不例外。药厂的药目前只有国内的药品认证手续,这个在很多国家是不认可的。没有国外尤其是欧美认证的药品,一般都只能放到保健品分类里面销售。这是中药吃亏的地方,也是为啥抚松制药厂年年都带着产品去参加春交会,但年年都卖不出去太多的原因。也只有港台和东夷、南韩一些国家,会少量购买。“今年,咱们要再建一个化妆品厂,生产我之前说过的那些产品。这个必须独立出来,不能跟原有的厂子混了。除了这个之外,还会跟其他投资方合资,再建一个地板厂、一个保健品厂。”许世彦翻了翻手里的这些单子,把一份计划书拿了出来。“保健品厂,主要面向国内,配方由咱们公司授权,使用独立的商标和包装。这两年国内开始流行保健品,咱也不能错失良机。”这个,是许世彦在宝安帮着许世琴买地的时候想到的主意。选择在这个时候做保健品,其实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还是怕国人跟风。目前东方参业公司能够在人参产业整体形势惨淡的情况下,还能维持目前的收益,依靠的就是产品深加工,以及提前注册了国外专利。可是有一样啊,专利保护只在国外有用,国内根本不注重这些。之前都盯着出口,想跟风没用,老外只认有专利的,那些人没专利卖不出去。现在出口不景气了,而且国内保健品行业开始兴起。这个时候,就怕有人盯上了参业公司的这些产品,人家不做出口,转而经营国内呗。反正现在国内的人参原材料价钱这么低,进来掺一脚绝对不亏。仿照着参业公司的产品,人家也跟着做,然后就在国内卖,许世彦或者参业公司,还能拿人家咋办?这种事情,肯定会发生,与其让别人占了先机,倒不如他们自己先走出这一步。不在本地建厂,另外选址,单独注册商标,重新设计包装,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国人面前。从现在到九五、九六年,都是国内保健品发展的黄金期,趁着这股风,先把钱挣到手再说。第七百三十八章 大力支持国内的保健品行业,一直都是受人诟病的。其主要问题,就是铺天盖地的洗脑式广告营销。那些生产保健品的企业,根本不注重产品研发,而是一味的打广告,造成了保健品的虚假繁荣。所以,那些做保健品的企业,多数名声都不咋好。许世彦很早就想要涉足这个行业,但是一直在很多方面有所顾忌,所以始终没能真正行动。但是到了现在,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想要在目前的困境中杀出一条路来,保健品或许是破局的利器。许世彦想的保健品,跟接下来几年流行的保健品有一定的区别。他主要是想把目前出口的部分产品,做成国内版。这些都是经过市场验证,品质有保障的产品。他们真材实料的去做,即便是做广告,也只是必要的营销手段。厂子不选在东北,最好选在南方。许世彦觉得,宝安那边就挺好,趁着现在地皮不贵,也过去买上一大片地皮建厂。等着熬过这几年人参低谷期,要是保健品厂发展还行,就持续生产慢慢往制药方面转型。要是发展的差,到时候直接转手,把地皮卖了,也能挣一大笔,怎么算都不亏。即便是后面有人跟风,他们已经把钱挣到手了,也不用怕什么。再说了,他们生产的产品,肯定以人参为主。别人跟风不也得从产地购买原材料么?好歹也算是给本地人参找一条出路。“不管总经理怎么安排,我们都完全服从,你就说怎么做,该干啥,我们听总经理吩咐。”许世彦负责公司发展的大方向、总体规划,其他人负责具体执行,就这么简单。历秉卓等人都是许世彦的忠实拥护者,许世彦想干啥,他们都全力支持。“好,那就抽个空,咱们再开会讨论一下。”目前来说,公司资金充足,想干点儿啥还是很容易的。只要规划好了,该咋办咋办,不用太犹豫。“先把咱去参加春交会的产品准备好,其他事情都不着急。”许世彦摆摆手,示意散会,大家该干嘛就干嘛去吧。开完会,许世彦又把刚才说的这些,做了个详细的规划。正写着东西呢,电话响了。“世彦啊,文件都看到了吧?”电话那头,是管恩学。“看到了,感谢领导信任,没想到真的采纳了我的意见。”许世彦笑笑。“就是不知道,这些措施能不能有用,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效果肯定会有,但是需要时间,也得看上头执行的力度。这件事,我亲自来抓,这个你可以放心。反正我也都这个岁数了,还能干几年?我不怕得罪人。在我任上,必须把人参产业扭转过来,决不能继续衰败下去。”管恩学坚毅又严肃的声音,从电话那边传过来。“嗯,有您这样领导,是参农的福气。”许世彦挺佩服管恩学的,这位是真的有见识有手腕,比常宏发高明了太多。“行了,少在那儿给我戴什么高帽子。我打电话是来问你,离着春交会可不远了啊,你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今年可以说是背水一战,你那头一定得拿出点儿真本事来。”管恩学这么说,也不算夸张,这是人参价格暴跌后,参业公司第一次参加春交会。这次的订单数额,意义重大,将是今年秋季长白山人参发展的风向标。市里对此非常看重,要不然管恩学也不会亲自打电话来问。“回领导,该准备的都准备了,今年又多了好几种新产品,我打算把药厂的药也带过去试试。等明年,或许可以把化妆品也送过去试试。”日化厂的建设计划,早就上报了,上头已经批复,允许建厂生产,各种手续已经都批下来了。但是这边的气候不行,这时候土地还没完全化透呢,没办法施工建厂。所以今年肯定是赶不上参加春交会了,估计明年差不多能行。“好,好,只要你有数就行,建厂方面,资金不用愁。我已经跟省里申请了,给你们公司批两千万的专项低息贷款,五年期,用于厂子的建设。你就放心大胆的去做,缺啥少啥跟我说,我给你办。”东方参业公司是吉省参业发展的排头兵,重中之重,上级当然得给予最大的支持力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