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4节(1 / 1)

很多人都说难,领导直接黑了脸。“事情发生到现在,快一个月了,让你们想办法解决,你们想不出来。现在有人提出建议了,你们又嫌难度太大。那要你们干什么用的?吃白饭啊?”“难?那不是废话么?事关全省,不,是东三省几十个亿的农业产值,事关那么多参农的饭碗,能不难么?你们以为这是三万两万的事啊?三万两万,我还用把你们都叫来开会?”领导直接拍了桌子发火。“今天都在这儿开会,讨论方案,不拿出个章程来,就全都别走了。各部门都好好想想,怎么把这个计划完善起来。人参产业,是咱们省农业的重中之重,更关系到出口创汇。这是大事儿,再困难,也得去做。”满屋子的人大眼瞪小眼,谁也不敢再开口说话。说啥啊?说的好了这些事情就得落他头上,说的不好,就得挨领导崩。这玩意儿咋地都不对,那就别说话了呗。会议室呈现出诡异的静默状态,谁都不敢出声,连呼吸都控制着尽量轻微一些。还真像那句话说的,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了。沉默了半天,领导首先受不住了。“不是,你们一个个都不说话是什么意思?叫你们是来开会的,不是让你们参禅打坐的。这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的要干嘛?要出家当和尚啊?赶紧讨论拿出章程来啊,寻思啥呢?”“领导,这事儿真的没啥章程啊,这顶上的几条,哪一条都没法完成。参农忙活三年,就指着卖货拿钱好过日子呢。眼下形势不明朗,都巴不得赶紧卖出去。钱,装自己兜里的才叫钱啊,货存在那儿不动,谁知道明年啥行情?万一明年还往下跌呢?”有人摇头,指着最后一条说道。“就是啊,还说啥成立新型合作社,让参农团结起来。那团结起来也不能不吃饭啊?棒槌卖不出去,参农没饭吃,还怎么团结?”这些人,想不出主意来,反倒拿许世彦的那几条建议说事儿。“还有这个联系国内制药企业,除了咱本省的药厂,外省的,咱跟人家说得着么?谁能听咱的啊?可光是咱本省这几家,能有多大能耐?药厂也不是所有药都用人参,每年囤个千八百斤的就够用了。这根本就是杯水车薪,起不到多大作用啊。”其他人也开始附和。“银行贷款这个也行不通啊,银行现在哪有钱贷给参农?再说了,就现在这行情,有哪个银行,敢把钱贷给参农啊?别说什么用人参作抵押,要是这人参一直落价,抵押的货物到最后怕是都没有贷款多了。不行,不行,这个真的不行,办不了。”财政相关人员,脑袋摇晃的跟拨浪鼓似的,这个做不到,真的做不到。“这就纯粹是纸上谈兵瞎胡扯,许总这人啊,搞搞科研、卖卖货啥的还行,挺有头脑。可是别的方面,还是差了火候。这事情哪有那么简单啊?太天真了。”有人,开始往许世彦身上引。“就是,就是,那要是照他这么说,参业公司下属也有药厂呢。他们药厂先起个带头作用吧?让他们先囤一批货呗。”果然,有人引,就有人顺杆儿爬。坐在首位的几个领导,这会儿脸都黑了,有人当场气得就拍了桌子。“参业公司主打的是出口,在现在这个形势下,人家还能保住百分之九十的外贸订单,你们还要怎么样?那长白山制药厂今年才开业,只有一部分生产的药投放市场了,大部分还没过审批呢,你让药厂囤人参?他们本参场的人参都有剩余积压,不得已留在了药厂。出这么大事,人家一点儿没拖累了省里,全都是自己解决。怎么到你们这儿,好像都是许总的错了?”“让你们想主意,你们想不出来,这是我上杆子求人家给出的主意。到了你们这儿可倒好啊,反倒嫌弃起出主意的人了。咋地?是不是还得把所有责任都落到人家头上才行啊?”气的那位直接一甩手,走了,这个会,根本开不下去。第七百一十九章 再买房子省里开会的内容,许世彦很快就知道了。对于那些人的反应,许世彦一点儿都不意外。很正常,这些人干实事儿不行,推卸责任最拿手。所以许世彦根本就没打算等着上头有啥反应,而是带着人,该干嘛干嘛。反正参场目前一切正常,各项生产都有序进行,他只要顾好自己就行。其余的人,爱咋咋地吧,管不了。估计是省里也知道,这事儿找不到许世彦头上,所以也没来烦他。苏安瑛那边,带着人去柳毛河起了参栽子。这些参栽子还是八五年撒籽那一批,现在已经是四年了。当初撒籽的时候用的是点播的方式,本来就容易出大栽子,去年起栽子的时候,就有好多参栽子赶上拇指粗了。今年这一上山起栽子,好家伙,那参栽子顶两的都挺多,快赶上一般人家做货的棒槌了。“嫂子,这么大的栽子下地,咱这本钱可是够大的啊。”黄胜利等人也都在山上呢,这会儿过来凑热闹,少不得也要议论一下这个栽子的问题。栽子太大,下地的本钱就重。如今这个时候,行情本来就不好,再往里下这么大的栽子,大家伙儿都心里没底。“没事儿,你三哥说了,这么大的栽子下地,三年之后看行情。实在不行,咱到时候就不起了,留着双打冻。”苏安瑛就笑。“反正这些栽子是咱挣出来的,土也是,咱本来就不花多少本钱,到时候卖多少钱都是挣的。”大家伙儿一听,也是这个道理哈。大家伙儿每年弄两三万丈参土,自家留点儿之外,其余的卖出去。自家用的不花钱之外,还能剩几万。这参栽子往外卖了两年,这些是早就挣出来的了。除了看参、侍弄花点儿钱之外,没别的本钱。不管三年后长的咋样卖多少钱,这都是挣的,那还愁啥啊?这么大的栽子下地,三年就能长挺老大了。要真像苏安瑛说的,双打冻,也就是在地里四年,到时候不得个顶个儿半斤多沉快一斤了?就不信,四年后棒槌行情还这么臭?但凡有点儿缓和,他们这些棒槌就能挣一笔,划算。“要不还得是我三哥呢,这脑子旁人真比不了。得嘞,干活去吧。”都忙着呢,也没那么多闲工夫聊天儿,说几句话心安也就行了,赶紧干活要紧。今年各家依旧是留了一百丈参土,而这一片参栽子是两千丈,当初说好了留给各家用的。要是一般的参栽子,大概一丈能倒三四丈。但是像这种点播又四年根的栽子,太大了,一丈栽子能倒一丈半、两丈就不错了。各家分了两百五六十丈栽子,除了自家用的之外,或是分给亲戚,或是卖掉随便处理。许家这边,只有许世安每年都栽五六十丈棒槌。纪同忠和南振东俩人想栽,许世彦一直不让。所以苏安瑛给许世安留了四十丈,剩下的全都起回家去,挑出来个头大、须毛好、身条顺、没水锈没烂疤的留作栽子。剩下的直接送去加工厂做货。今年就别想着卖栽子了,好多人都恨不得不栽了。就算想继续栽的,为了节省成本,也都是买小栽子,谁舍得花钱买大栽子啊?参栽子起回家挑好了,然后雇工上山去栽上棒槌,再把参籽撒了,做棚的活包出去。基本上今年参地里的活,也就这样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