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单位,办公室的电话就没断过。市里、省里都有人打电话过来,关心参业公司目前的状况。一听说公司还算稳定,大部分外贸订单都保住了,省里领导高兴的差点儿蹦起来。领导这个美啊,把许世彦好一顿夸,直说许世彦有能力。在这样的情形下,还能顶着压力保住订单,也算是替省里挽回了不小的损失。领导高兴之余,少不得要又问许世彦目前公司有没有什么困难。如果有,不用顾忌直接说,上级一定会大力扶持。许世彦借机,跟领导一顿哭穷,不是资金,是技术人才。现在公司太缺技术人才了,希望领导可以多给安排一些科技人才过来。这个时候,许世彦别说是要点儿技术人才,就算是他要个研究所,上头也得二话不说就给啊。于是,领导大手一挥,答应把抚松人参研究所,全数调到东方参业公司去,以后研究所归参业公司管了。反正县里这个情况,估计也养不起研究所那些人了,不如调到参业公司去,还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除此之外,领导还承诺,从明年毕业的大学生里,挑一批安排到参业公司来。这个,许世彦可以直接去省城大学挑,看好哪个大学,看好什么专业,自己挑人去。“这事儿回头就把正式文件给你啊,放心,我答应的事肯定算数。你只要把咱的外贸订单都稳住了,千万别出岔子,剩下的事儿,省里给你办。”领导在电话里豪气万千的保证。“得嘞,那就谢谢领导了,有这批人,我接下来就能大展拳脚再干点儿啥了。”许世彦确实有别的想法,目前的形势看来,还得继续把深加工做精做细。深层次开发人参制品,才能创造更多价值。“咳咳,世彦啊,目前的形势,咱们都很清楚。你跟我交个实底儿,就现在这情况,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咱不说是人参的价格再恢复到以前,那是痴心妄想了,就是怎么解决人参大量积压的问题。最起码,得让参农缓口气有饭吃啊。”好处给足了,把许世彦哄得乐呵儿的,后面才好意思把话问出来啊。许世彦早就猜到了,好处不是白拿的,后头肯定有难题。“领导,这不是三句话两句话能说明白的。这样吧,我写份完整的报告,把我能想到的,目前的形势和未来的出路,都写出来。具体有没有用,我也不知道,但我就这个水平了,只能看到这些想到这些。领导可以再找其他人商议。”就算上级领导不问,许世彦也有意写一份报告上去的。现在还拿了这么多好处,知足,写吧。反正他写了,上头采纳不采纳的,随便。“好,好,太好了,那我可就等你的报告了啊。”电话那头,领导高兴的连说几个好。从事件发生到现在,从各个县到省里,相关的领导干部全都是没头苍蝇瞎乱撞的状态。全程懵逼,根本不知道怎么缓解眼前的局势。其实老早就有人提议,找许世彦了。可省里领导觉得,这个时候,许世彦肯定也为了保住订单绞尽脑汁呢,哪还有时间顾及其他?所以那边是耐住了性子一直等,好不容易熬过了最难的时候,才给许世彦打电话。目前来看,能够在这个形势下,还能想出行之有效的主意的人,没几个了。许世彦,应该算是其中的专家,如果他也想不出来,别人估计更白费。许世彦果然没有让领导失望,领导一开口,他就答应写报告。领导那头高兴的挂了电话,又跟身边的人,夸了许世彦一番。可他哪里知道,许世彦这个时候,正琢磨着怎么给上头出难题呢。这么大的事儿,那是轻而易举就能解决的么?上级部门不拿出点儿魄力来,不动真格儿的,怎么可能解决?许世彦这边挂断电话后,就跟秘书说,让一般的事情先不要往他这里报,他得静下心来先把报告写了。反正公司的订单都稳住了山上的棒槌也起的差不离,目前加工厂正玩命加工呢,一切都正常。秘书答应了,关门出去,许世彦拿起笔,开始在稿纸上写。写一点,停下来思考,想半天,再写一段。报告主要从几个方面来做阐述。第一个先分析了目前的形势,按照许世彦的推测,这就是国外资本的一次操作,为的就是收割利益。所以目前情况下,主动降价求和,是下策。这边越是主动,人家就压的越狠,目前对外最好的办法,就是冷处理,不理会。第二个是要稳定参农,许世彦建议上级相关部门,可以联系国内制药企业,想办法先行收购一部分货品。给参农释放出一个信号,上面不会不管他们,目前也在积极协调。同时,也可以鼓励银行,向参农放贷。参农可以用手里的人参做抵押,向银行贷款一定额度,用以维持日常生活和下一年的种植生产。第三个是出台保护价销售政策,通过专业人士的计算,定制出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可以让参农吃亏没那么严重,同时也让国内这些制药企业接受。各退一步,合作共赢,便宜不能让外人赚去了。第四个是鼓励参农以乡(镇)、村(屯)为单位,自动组成生产互助合作社。这个不是开倒车,而是新型合作模式,参农联合起来,团结到一起,共同抵御风险。同时也号召广大参农,但凡有条件的,不要太着急卖货,可以等一等观望。最好,是省里或者市里再组织一个具有一定权威的参业协会。由参业协会管理下面的合作社,统一筹划销售事宜,制定相关条例。给参农指引方向,让所有参农都团结起来。团结就是力量,在这个时候必须让外国人看到这一点,拿出以前万众一心抗敌的精神出来,硬扛也得扛过去。第七百一十八章 开会也没用许世彦这边还在埋头写建议书的时候,上级的文件就传下来了。县里头,常宏发接到了省里下达的文件,将人参研究所拨给东方参业公司,以后不再归县里管辖。研究所相关人员,如果不同意调过去的,另谋出路。常宏发等人接到文件,也是各自叹气,能说啥?县里目前的情况,哪还有多余的支出去养着研究所?给了就给了吧,还能减轻点儿负担。至于研究所的相关人员,一听说将他们划给了东方参业公司,一个个乐得恨不得立刻就打包东西搬走。在县里,研究经费得一遍一遍申请,才能给点儿,所里不得不另外接活,才能养活了这些人。参业公司好啊,财大气粗,人家也不在乎那点儿研究经费。看看这几年参业公司发展的多好啊,各种深加工产品出口创汇,参场的工人都富得流油,太让人羡慕了。这才是最理想的地方啊,傻子才不乐意去呢。就这样,研究所的所长第一时间跟东岗这边联系。两边商议了具体的搬家事宜,定好了时间。研究所那边赶紧打包各类研究材料、实验器材,工作人员回家先收拾点儿衣服行李。等他们过去安排好了,再想办法安顿家属。参场这边,赶紧给研究所安排地方。原本的职工俱乐部,再次被征用了,成了研究所的临时办公场所。等着来年开春,场里找地方单独给盖一处院子,不光有研究所,同时也有职工住房啥的。许世彦费了几天的工夫,总算把报告写好了,让秘书传到省里去。省里那边接到了报告一看,几位领导开始犯愁了。真要是照着许世彦的这些建议去做了,别的不敢说,目前的形势应该能稳住。参农利益肯定是受损失了,但是不至于行情直接到底。可关键是,这太难了啊,哪一条落实起来都不容易。这个,真能办成么?不管能不能办成,总得试一试,于是赶紧召集人手开会。“领导,许总这建议的难度是不是太大了?咱们好像做不到吧?”底下的工作人员一听,直接打退堂鼓。这不是为难人么?让他们去联系国内药企,跟人家商议来收购人参?要制定保护价,不能让参农受太大损失,还要让制药企业心甘情愿来接盘买货。这不是开玩笑么?谁能做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