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9节(1 / 1)

接下来,可能不仅仅是本县,临近几个也出产人参的县,肯定会闻风而动,也学习推广参地肥料使用。到那个时候,人参产量大幅增长,可上级收购量、收购价格不涨反跌。参农丰产不丰收?这种情况会不会出现?八六年之前,国家没有放开限制,应该不会出现,但是八六年往后,这种情况有很大可能出现。若真是那样的话,许世彦这一番好意,很可能反倒坏事。许世彦只要一想到会出现这种状况,就觉得背后发寒。他就是个普普通通的老农民,没学历没背景。一个被时代推动着,被动往前走的人,有多大能耐能抵抗时代洪流?“小许,想啥呢?咋还一动不动的呢?发什么愣啊?”于守广见许世彦呆愣愣站在那儿不动,心下诧异,便伸手推了下许世彦肩膀。“叔,那个麻烦你帮我留意着,要是咱县里办啥培训班之类的。你帮我报个名,我得去学习学习。”上大学可能不太好办,只能想其他办法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好消息“你小子想啥呢?培训班?真有培训班也是你去给人家讲课。就参地这一块儿,还有谁比你技术好啊?你去学啥?”于守广一听就笑了。“叔,不光是参业技术,其他的比如畜牧养殖、兽医、农产品加工、药材深加工这些。只要有相关的培训,我都想去听。”许世彦摇头。他要学的不是人参种植技术,他想学的是产业深加工,如何利用原材料优势,创造更大价值。于守广闻言一愣,“哎呦,你说这些,我都没听过。咱县里啥时候办过这些培训班啊?你讲课,那都是头一回呢,这玩意儿够呛。”许世彦无奈叹气,看起来,这事儿指望大队是不行了,还得他自己想办法。许世彦在加工厂又转悠了几圈,确认干活的都已经掌握了布条缠棒槌的方法,这才跟于守广等人一起离开。回到家后,许世彦立刻拿出纸笔,给楚老写了封信。把他心里的困惑,以及对人参产业未来前景的担忧,都跟楚老说了。这几年,许世彦跟楚老一直都保持书信往来。尤其是那年拜托楚老上呈文章后,俩人聊的内容也很宽泛,啥都能聊。反正楚老不嫌许世彦烦,许世彦有啥困惑也很楚老讲,当年的师徒,如今倒成了笔友。信写完,许世彦找了个机会寄出去。加工厂那头忙了两天,总算把那些个头大的棒槌都缠上蒸熟。稍微小一些的就不用了,正常刷洗、蒸熟、晒干就可以。还别说,八月末那一场雨之后,天气一直不错,没咋下雨,阳光还挺好,晾晒棒槌正合适不过。这红参干燥,可以在太阳下晾晒,也可以烘干。但是,烘干的棒槌颜色发暗,不亮堂。纯阳光晒干的棒槌,颜色鲜亮半透明,品质高。所以,烘干室多数都是下雨天不得已才用,但凡天气好,太阳晒就行了。今年二大队人参产量高,加工厂那头压力比较大,招来一大批姑娘媳妇,加班加点儿的干活。苏安花,也被许世彦给安插到加工厂去了。龙凤胎渐渐大一些之后,不像小时候那么闹腾了,苏安瑛身体恢复,跟周桂兰俩人换着也能照看过来。原本苏安花是要回大营,苏安瑛找了丈夫商议,不如把苏安花安排到加工厂干一阵子。苏安花回大营也就是秋收,大田里的活累,女的挣工分还少,哪里能比得上加工厂?许世彦找了加工厂的人,让苏安花顶着苏安瑛的名干活,这边工分高还不累,正适合。加工厂这头活太多,本来人手就不够,巴不得多来个人呢。至于是苏安瑛还是苏安花,加工厂这头根本不在意,只要有人干活就行。加工厂这头忙着做货晾晒、剪须、分等,这些活跟许世彦没太大关系,他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山上和养殖场。尤其是养殖场那边,鹿和麝的饲草青贮从夏天就开始了,到秋天是最后一拨。由于入秋那一场雨的影响,饲草品质不如之前,许世彦带着人费了些时间,好歹把最后一批青贮饲料归入仓库。地里的胡萝卜、白菜等,也都收获了埋在地里或是收入地窖,以保证鹿群和麝群有足够的饲草过冬。紫貂、貉子、水獭的饲料,经过这两年的研究,也有了不小的进展。根据动物不同发育阶段,以肉粉、骨粉、奶制品、鱼粉、豆粕等配置的饲料,也装满了仓库,确保动物们冬季能够正常供应。之前,许世彦答应过二哥,要帮他发展人参,许世安抽空在他家后院刨了十五丈参土。原本,许世彦是打算从栽子漏儿里头挑点儿,花钱买下来给许世安用。没想到今年二大队批下来的参地少,参栽子剩下了挺多。剩下的参栽子就只能做货,太可惜。所以许世彦跟于守广提了句,帮许世安买下几十斤参栽子和参籽,又帮着许世安把棒槌栽上,把许世安两口子都高兴的不行。这十来丈棒槌好好侍弄着,三年后咋地不得卖小两千块钱?这可比在菜队挣钱,谁不高兴啊?忙忙碌碌的便到了十一月初,第一场雪就这样飘飘洒洒落了下来。而许世彦,也接到了楚老的回信。“小妹,小妹,楚老来信,说你的毛病应该有办法治了。你赶紧跟你师傅请假,咱抽个空去省城给你看病去。”许世彦有事下山,先去了趟队部,结果一到那儿就发现有自己的信。打开一看,竟是楚老说,脊椎畸形的矫正有进展了,让许世彦尽快带着许世琴去省城。那边要给许世琴检查身体,如果身体情况允许的话,马上安排住院就可以手术矫正了。许世彦一看这信的内容高兴极了,拿着信就往家里跑,进门便喊道。许成厚还在山上看参呢,没下山,周桂兰成天在这边帮着看孩子。许世琴下班也是先过来搭把手做饭伺候孩子,等着吃完饭,娘俩再回那头房子去住。“三哥,是真的么?楚老真的说我这毛病可以治了?”许世琴下班回来正在厨房炒菜呢,一听这话,拎着铲子就从厨房出来了。“你看,我还能骗你不成?这不是写着么?让你赶紧去省城检查身体呢。”许世彦把信递给妹妹,让她自己看。许世琴激动的手都发抖,那薄薄两张信纸仿佛比千斤还重,一边看着,眼泪就忍不住往下掉。“哥,我这毛病真能治了。楚老说,他们治好了几个类似的。这,不是在做梦吧?”日盼夜盼,盼了这些年,总算等来好消息了,许世琴如何能不激动?这一刻,她泪眼模糊,却面带笑容,那是喜悦的泪水。“是啊,楚老带着一个课题组,跟金陵和首都的医院合作攻关,总算摸索出了脊椎畸形矫正的办法。所以人家才说,让你去省城呢。明天赶紧请假,咱抓紧时间出门。”许世彦瞅着妹妹那激动的模样,自己也笑了起来,不容易啊,这些年,总算等到了。“哎?啥味道啊?什么东西糊了?”许世彦正笑着呢,忽地一抽鼻子,闻到了一股糊味儿。兄妹俩赶紧往厨房跑,结果发现,锅里的白菜没有翻动,都糊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藏钱楚老的来信,让许家众人看到了希望。吃过晚饭,周桂兰立刻领着许世琴回家,收拾东西准备出门。“你这回出去,不知道得在省城住多久,多带几件衣裳。”周桂兰一边帮着闺女收拾衣服,一边念叨。“走的时候穿那件紫红的呢子大衣,咱这出门,不能穿的太寒酸了让人瞧不起。”周桂兰说的那件大衣,是许世彦第一次去通化的时候,给周桂兰买的一块料子。周桂兰觉得那颜色太艳了,不太适合她一个老太太穿,所以一直就没动用。这不是打算今年冬天给许世琴和韩立伟订婚么?前阵子周桂兰就翻出了那块紫红色呢子布料,让闺女做一件大衣,免得订婚的时候没啥像样衣服,不好看。没想到还没等韩立伟回来订婚呢,省城倒是来消息了,那就穿着去省城看病吧。那么大个姑娘出门在外,不能灰突突的太难看了。“对了,明天你赶紧给立伟发个电报,最好让你三哥去韩家说一声儿。你这一去治病,还不知道几个月呢,你俩这订婚的事儿不行就往后延一延?”周桂兰忽然想起这事儿来,提醒许世琴。许世琴收拾衣服的手停了下,“嗯,这事儿我先给立伟发个电报,然后再写信好好跟他商议一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