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宝连吃了八个饺子, 正端着一碗饺子汤慢慢喝,溜着肚子缝,就见爸妈都看了过来。
梁琴直直的看着星宝, 显然这个条件跟她有关。
钱也够了,也该说了。
韩建华还催促:“到底是啥事情,你快说。”
梁琴伸手摸了一下星宝的头。
星宝抬头:“妈妈,咋了?”
梁琴笑道:“是好事, 我打算送你去上学。”
一语惊人!
韩建华一口汤没喝好直接呛到了鼻子里,整个人咳嗽起来。
“慢点喝,又没人跟你抢,锅里还有一大锅呢, 管够。”梁琴道。
韩建华几次想开口都被咳嗽给压了下去, 连喝了几口汤也没能停下。
“星宝, 你看你爸听到你能去上学, 多激动。”梁琴笑道。
韩建华瞪大了眼睛。
星宝歪头:“上学很好玩吗?”
孩子还小,不懂太多的大道理。
“特别好玩。”梁琴忽悠起闺女来丝毫没有压力,“你能认识很多小朋友, 一起上学一起玩。”
知识能让人开阔眼界。
想到队里跟她差不多大小的女娃每天流着鼻涕打猪草的模样, 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学校。
学校开学还早, 星宝还只能在家里学认字。
“你听说没有, 妈居然要让星宝去上学。”李彩霞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回来跟韩文道。
“去就去吧,星宝也不小了,可以上学了。”韩文道。
“你猪头啊, 我说的是星宝年龄小吗?我是说星宝是个女娃啊,上学要花那么多钱,女孩子上学有啥用, 要是换成男娃还好。”李彩霞道。
就差指明了说让小航去上学。
“那等开学,让小航和小雪都去上学。”韩文道。
“啥?两个人都去!”李彩霞惊讶。
“咱家可没那么多钱,再说两个孩子都去上学,家里的事情谁来做,鸡谁来喂,饭谁来做?”李彩霞一脸你疯了吧的眼神看着韩文。
儿子去上学可以,闺女绝对不行。
“女娃子上学没用,不许去。”李彩霞道。
“随便你。”韩文翻身朝着里面躺下道。
嘀嘀咕咕,念叨的他头疼。
东屋,刘青青和韩武也没睡着,正说着星宝要上学的事情。
“妈就是偏心啊,咱家日子多难,也不说帮衬一下,有钱送星宝去学校,不知道帮一下你这个儿子。”刘青青心里发酸道。
韩武沉默着不说话。
“你还说我做的不对,我自问嫁到你们家这么多年,除了没有给你生个儿子,其他都对得起你。”刘青青道。
“别说了。”韩武道。
“你还总说自己是小儿子,爸妈偏疼你,呵!”刘青青冷笑。
韩武的心里也不好受。
他还记得小时候过年才能吃一顿饺子,他每次吃完了碗里的饺子,妈总是把自己的饺子给他,说是自己不喜欢吃饺子,喝点饺子汤就行。
闻着院子里传来的香味,妈今天又吃了饺子,可都没有过来喊他一声。
甭管俩儿子心里咋想,随着天气一点点变得凉快,新一届的小学又到了招生的时间。
大清早,喇叭就响了起来。
大队长的声音响起:“时间不早了,大家应该都起了,趁着还没有到上工的时间,我来简单的说一件事情,那就是向阳大队小学开始招生了,想要送孩子上学的人家,今天就可以带着孩子去报名。”
“今天就可以报名,然后领了课本,明天正式上课。”
喇叭里重复了三遍,确保向阳大队的人都能听到。
“你也去报名。”
“是呀,我家这个都九岁了,也该送去读书了。”
“我家这个十岁,之前家里困难,今年无论如何都得把他送去认个字,不能当睁眼瞎。”
“哎呦,你家这个还小的很啊,有六岁没有,就往学校送。”
“都七岁了。”
家长们在路上碰到说话,男娃们凑在一起抱怨,他们不想去上学,在家多好啊,想玩儿就出去玩儿,能抓蚂蚱,逮蛐蛐,还能下河摸鱼,上树抓鸟。
日子过得别提多高兴。
“竹笋炒肉要不要?老娘马上请你吃一顿。”
“那就不用了。”
肉好吃,但是竹笋炒肉太疼了,还是不吃了。
十几个男娃子里就站着一个女娃,那叫一个显眼,走到哪里都要被人看上几眼。
“嫂子也来了,星宝也该去学校了。”桃花看到梁琴过来笑着招呼道。
“你家小虎还不大,晚两年再送也行,怎么就提前了这么多?”梁琴道。
小虎今年才五岁,挂着一把小鼻涕,躲在妈妈身后羡慕的看着不远处的大孩子们。
想玩儿,但是他们不带着他一起玩儿。
大孩子都不喜欢跟小孩子一起玩儿,觉得麻烦。
“孩子奶前两天扭了一下脚,老人年龄大了身子骨也比上从前,精力不行。小虎一个人在家没人照顾,干脆送到学校去交给老师管,还能学两个字。”桃花道。
孩子小点怕啥,先上一年,要是跟不上,大不了留级再上一年。
“也是,你家条件好,供的起。”梁琴笑道。
桃花笑了笑没说话,低头看到星宝对她笑,立刻转身去给小虎擦鼻涕。
梁琴诧异的看了桃花一眼,觉得她有点不对劲,好像不太敢看星宝。
儿子未来的小媳妇?
脑子里只要想到这个,桃花就没法直视星宝,很想回家去把韩建学抓过来打上一顿。
都怪他一直在家里念叨什么儿媳妇,让她也跟着脑子不正常了。
感情从小培养,从娃娃抓起。
星宝上学,小虎也必须去上。
梁琴看桃花精神恍惚,以为她是担心小虎在学校里被人欺负。
“你也别太担心,回头让星宝在学校里照顾一下小虎。”梁琴道。
“不用。”桃花拒绝的飞快。
气氛一时间有点尴尬。
桃花干笑一声道:“我是说星宝是女娃,小虎是男娃,照顾起来不方便。”
梁琴一愣:“你说的也对。”
小虎这孩子淘气的很,她也不愿意自家闺女去劳心劳力的照顾,别人还不领情。
“我听说你家老四也打算送臭蛋来上学。”桃花八卦道。
“离的远,我倒是没听说。”梁琴道。
校门还没开,负责报名的老师也还没来,两个人干脆凑在一起说八卦。
东家长,西家短。
谁家发生了什么好事,让人羡慕;谁家又发生了丑事,让人瞧不起。
八点正,校门准时打开,老校长带着负责招生的一年级两位老师一起出现。
“报名的都过来,一个个排好队。”老校长道。
人群乱了老半天才安静下来,家长比孩子还兴奋,问了各种问题,也有那送过孩子上学的家长就比较淡定,全程看向身边人的眼神都带着轻视。
这么点小事儿也值得咋咋呼呼,真是不稳重。
梁琴带着星宝报了名,交了一块钱的学费,领了书本回家。
一本语文,一本数学。
第一天过去上学,星宝背着妈妈特意给她准备的新书包,里面放了书本还有一只铅笔,一块儿橡皮,还带了一竹筒的热水去学校。
“水喝完了就举手跟老师说,让老师再给你倒点热水,不要喝凉水肚子会不舒服。”梁琴不放心叮嘱道。
星宝乖乖点头。
梁琴牵着星宝的手把她送到了学校,站在门口看着星宝进了学校的大门,眼神复杂。
大儿子上学是她送的。
小儿子上学也是她送的。
只要两个人愿意学,她就是咬牙卖血也要供孩子们上学,只盼着他们能摆脱父辈的命运,不用过泥地里刨食儿的日子。
唉!
梁琴叹息一声,想起来还有点心酸。
书本上的知识固然重要,可做人的知识,也同样重要。
星宝扭头看到妈妈还站着原地没动,转头跑了回来。
“妈妈!”
“咋了?是忘了啥东西?还是有啥事情?”
星宝扑过去一把抱住了梁琴。
“一上午见不到妈妈,抱一下。”星宝道,还没分开已经开始想念,她都有点不想去学校了。
妈妈前几天一直在忙,好不容易这几天在家里,她却要来去上学。
“舍不得妈妈。”星宝黏糊道。
梁琴满腹的心酸都被星宝这一抱给抱没了。
“等放学妈妈还来接你。”梁琴道。
不远处同样送儿子过来的韩建党……
腻歪!
太腻歪了!
他送儿子过来他说啥了吗?
死活不愿意上学的臭蛋刚吃了一顿来自亲爸的竹笋炒肉,一瘸一拐的抹着眼泪往学校里走。
呜呜,他不想上学啊!
韩建党一出手,熊孩子们一个个老实起来,都不用爸妈再说啥,麻利的扯过自己的小书包往学校里跑,包括淘气的韩小虎。
“走吧,咱们上工去。”桃花道。
“走。”梁琴笑道。
两人结伴去了地里,下工又结伴去接了孩子回家。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吃了几次亏的韩建党没敢再来二哥家里看热闹。
入秋后,刘青青着凉感冒了一场,断断续续病了很长时间。
一场秋雨一场凉。
“全体社员请注意,全体社员请注意,听到消息过来大队部开会。”
喇叭接连喊了三遍,吃完饭的人放下碗筷,搬着自己的小板凳准备出门去开会。
“好了没?咱们一起走!”韩建学站在门口喊道。
韩建华拿着板凳出门:“走!”
“你说这次又有啥事?”韩建学好奇道。
秋收还得一个多月,算时间也没到开动员大会的时候,这也太早了。
韩建华摇头:“到了就知道了,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