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2、二更(1 / 2)

江霏取出一口高压锅, 拿了两块鸡肉。先把鸡皮向下烫出油脂,再加入鸡骨架翻炒。

短时间内,想熬成浓稠的鸡汤, 用这种方法最为快速。没多久,鸡肉和骨架的表面就被炒成了金黄色,香味四溢起来。

“好香!也让我看看怎么做吧?”

连王宏这个川菜爱好者, 也忍不住凑过来学习。

鸡肉炒到差不多后, 江霏在锅里倒入热水, 搭配上少量的花椒、姜片等调料,开始大火煮汤。

第一遍沸腾,撇去浮沫, 加入腊肉、香菇等增鲜辅料,盖上盖子转为小火慢炖。

高压锅里,蒸汽在“嗤嗤”地上升;炉灶旁边,剩余三人都饿了,肚子也开始不争气地咕咕作响。

真是古怪, 江霏的手好像有魔法一样,随意舞动,就把一道见功夫的汤底处理的这么简洁迅速。

而明明是这么清淡的鸡汤, 香味闻起来, 却又是这么的馋人!

大概二十分钟后, 一大锅浅黄色的鸡汤就熬制好了。

江霏搅动着色泽透亮的鸡汤,一边进行调味,一边把米线下到另一只锅里。

串串店里准备的是红薯米线,泡发出来粗细适中,柔韧有弹性。江霏下了整整三大把,一煮沸就看准时机捞出来。

米线挂在筷子上, 甚至还在调皮地弹来弹去。

雪白的米线,和切好的笋片、葱丝一摆,对比鲜明,别提多好看了。

“等死我了!最近麻辣吃多了,正想来点清淡的清清肠胃呢!”

滚烫的鸡汤一浇,聂安就迫不及待地伸手想接碗,一副抓耳挠腮的焦急模样。

可是还有人比他更快,玉兰“唰”地一下,就把第一碗米线给抢走了!

“谢谢小江师傅,还特地给我做这么合适的晚饭,一看就对我的胃口!”

玉兰呼吸急促,双眼放光,紧盯着碗里的鸡汤。

她先喝了一口尝味道,汤汁入口,浑身上下立刻打了个哆嗦。

这个滋味……真是太鲜美了!

玉兰惊讶地抬起眉,脸上的肌肉都抽动了一下。美味的信号迫不及待地骚动着神经末梢,让她除了吸气,一时什么也说不出来。

她也在店里工作好几年了,知道冷冻过的鸡肉又干又柴,鲜味也会流失不少。可是江霏做的鸡汤没有放一勺味精,香气、鲜度却非常自然,能在口中柔和地混为一体!

再吃一口米线,爽滑顺溜,沿着喉咙一路溜到肚子里,竟然也不需要用力咀嚼。用嘴一抿,刚好就能够把米线压断,淡淡的纯天然谷物气息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出来。

米线……原来也能这么好吃的吗?

玉兰简直要流泪了。

她在店里煮了上千碗米线,不是太生就是太烂,要么就是味道全被调料掩盖,没有一碗比得上江霏这一碗!

再看旁边的聂安和王宏,已经连细细品味的功夫都没了。

江霏刚把汤碗递给他们,两人就拉过了凳子,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

顿时,吸呼吸呼的嗦米线声,在整个小店里面回荡。

聂安率先举起了空碗,大声欢呼道:“吃不够,我还要再来一份!”

玉兰的碗也空了,二话不说就要拿勺子加米线,王宏见状连忙抬起碗来阻拦。

“老婆你胃不好,别吃那么多!这一勺还是给我吧!”

“你别拦着我,我现在胃口好的很!”

“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

玉兰一把夺过了汤勺,恨不得将整个锅都抱在怀里。

“这米线一下肚,马上就不觉得痛了。好吃的东西我这病胃也喜欢,一点小痛算得了什么?”

一大锅米线原本够五六人吃,可江霏只吃了一小碗,多的就被三人反复加量,全部给抢完了。

自然,有了这锅米线的助力,租店的商议也飞速被敲定了下来。江霏第二天就签写了合同,以每月180元的价格,租下了这间店铺一整年。

至于为什么还降价了?

那是因为玉兰依依不舍,提前预约了自己看病回来的餐饮。江霏这么会做汤,她为了养生,就算得癌症了也要天天来吃米线!

敲定了店铺出租,两天后,王宏和玉兰就很快收拾行李,按照计划到省人民医院看病。

可是忐忑不安地做了检查,结果却叫他们懵逼了。

“这怎么可能呢?大夫,你说我没病?”

拿着检查单,玉兰和王宏都目瞪口呆了。

“这不可能吧!我胃痛都持续了三四个月了,其他医生都说严重的很啊!”

“你这人真奇怪,没病不是好事吗?”

严肃的女医生白了她一眼。

“一定是你们齐县的医院查错了!除了一点点胃溃疡的痕迹,你完全就是健康的。当然也可能是运气好,这段时间休养生息,压力降低,你的身体自己就修复了。”

得到这个结果,玉兰意想不到地呆住了。

齐县误诊是不可能的,她不知看了多少个医生,每个都说她胃肠道坏的不得了。有的还警告她做好准备,去大医院检查后,弄不好会是不治之症!

这除了说不清,道不明的运气,还能怎么解释?

走出了候诊室,玉兰拿着病历本,转而眉开眼笑。

“我知道了,这一定是昨天那锅米线的功劳!”

王宏皱起了眉,“这是怎么说的?”

“我平时晚上最容易反胃难受,可江师傅的鸡汤米线一下肚,胃里就暖洋洋的,一点都不痛了!感觉比胃药还强些。”

玉兰摸着肚子,仔细感受。

“好像从昨天起,胃里就确实没怎么痛了。今早吃饭也很正常,我还不小心吃了半个泡椒呢,身体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

“那可要谢谢小江师傅!”

王宏想起夜市上的幸运传闻,将信将疑之间,不由得呵呵地笑了起来。

“她就和大家说的那样,把运气藏在汤里,都渡给你了吧!”

“哈哈哈,没想到我还能蹭到小江师傅的运势。俗话说的好,运强人强,人逢喜事精神爽么!”

“那回去后,我们再找她吃一顿吧……”

就在两人说笑着,浑身轻松准备返程时,身后突然传来了一声冷冷的嘲讽。

“一派胡言!吃饭能吃好病,那还要医生干什么?”

“你是谁啊?药食同源的道理懂不懂?”

玉兰的嘴角顿时一耷拉,回头看去。

原来是一个排队的老人鄙视地看着她,刚才的话就是他说的。

“黄医生是这家医院最好的主任了,你病好了不谢医生,谢什么做米线的?”

老人背着手一脸傲慢,不依不饶道:“药膳我也吃过,可就算是省城著名的明月楼,做的也就是个意头,根本没这么神奇!”

听口音,这位老人居然也是齐县的。玉兰一反应过来,语气就舒缓了不少。

“呵呵……不知者不怪嘛。”

她伸手叉腰,摆出一副“这你就不懂了吧”的得意神色。

“亏你也是齐县人,难道不知道夜市的那家江氏小馆吗?什么明月楼我没吃过,但你连老家的美味都不懂就别来装见识。”

“一口一个药膳没用,只会显得你很无知!”

“小丫头你说什么?齐县是我老家,好吃的有哪些我当然知道了!”

李大光被听出口音,顿时像被撕下了一层皮,脸上马上就涨红了。

他是个农大的教授,出身齐县,但多年来定居在省城。最近几年工作繁忙,除了泡实验基地就是四处拉项目,一直都没时间回去老家。

玉兰得意洋洋的一笑,顿时就扎中了他内心最痛的思乡之情。

也许是年纪大了,齐县的虾酱、腌菜,老口味时时刻刻都回荡在他的梦里。可他看病的时间都是夹缝里抽出来的,哪里知道什么新开的江氏小店!

“那你可得试一试,吃过了就再也不会这么说了。”

玉兰可怜地摇了摇头,啧啧感叹道:“齐县人不知道江师傅……嗨,外

地工作还真可惜哦!”

她说完就拉着王宏走了,时间还紧着要赶车呢。

然而,刚才那个“同情”的眼神,却变成了扎在李大光肉里的一根刺。

李教授看完病回到学校,越想越不是滋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