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明话音刚落,台下掌声雷动。
对于物理学家们而言,试图让他们理解极小曲面理论是困难的,但你要让他们理解物理上的dirac方程却是可以的。
至少,杰弗里和詹姆斯都明白了。
詹姆斯走上前排,拍了拍怀斯特的肩膀。
怀斯特一愣,赶紧起身,把位子让给詹姆斯。
这是他导师的朋友,两人同为诺奖得主,怀斯特自然认识。
“物理学界即将升起一颗新星”,詹姆斯看着台上的景明,感叹不已。
站在一旁的杰弗里“嗯”了一声,难得没说什么刻薄话。
记者彼得是为了庞加莱猜想赶来的,一到这里,发现自己根本挤不进主会场。
无所事事的彼得只能绕着会场转悠。
五分钟后,他迷惑得停在了f厅。
主会场被挤得水泄不通也就算了,怎么这个分会场也全是人?
出自于自己的敏锐新闻嗅觉,彼得强行挤进了f厅,然后他见到了各式各样的物理大佬。
这个拿过卡斯特勒奖、那个拿过普朗克奖、年轻的赫兹奖得主,年迈的费米奖得主齐聚一堂。
彼得甚至还见到了两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上帝啊!这不是数学大会吗?
“这个厅里是在干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物理学家?”
谢半珩瞄了他一眼,“做报告呢!”
华国人?
彼得心里不屑,可又找不到其他可以问话的,因为身边的物理学家们都毫不顾及形象地往前挤,没人搭理他。
只剩下一个华国人了。
彼得自觉纡尊降贵,高傲而矜持地问,“哪方面的报告会?”
谢半珩嗤笑一声。
这股傲气劲儿真是令人厌烦。
谢半珩淡淡道,“正质量猜想”。
这是什么?
彼得迷惑地眨眼。他负责采访,对人脸的记性很好,能认出来许许多多的物理大佬们。
可正质量猜想是什么,彼得就抓瞎了。
不过没关系,这个以后可以去查。有这么多物理学大佬在,这个猜想一定很重要。
“质询会什么时候开始?”
场内还乱糟糟的,应该还没开始吧。
“已经结束了”,谢半珩倚靠在墙壁上,等着看这位记者垮下来的脸。
果然,彼得失望不已。
“你看见那个人了吗?”
谢半珩指着杰弗里说道,“那个是诺奖大佬,你可以试试看,去采访他”。
彼得微微扬起下巴,高傲不已,“纽约日报科技板块,主编曾经预约过他的采访,当时由我进行采访”。
谢半珩啪啪啪地鼓起掌来,“熟人啊?那你再去采访他一次,他一定会同意的”。
但是……彼得有点犹豫。
尤记得采访当日,彼得被这位诺奖大佬讽刺地体无完肤。
他真的再也不想看见杰弗里了!
“怎么了?”
谢半珩故作惊讶,“难道你不认识他?你在吹嘘?”
“当然不是!”
彼得嚷嚷起来,“我这就去!”
谢半珩目送着彼得远去的背影,简直可以想象杰弗恶劣的嘲笑声。
杰弗里、詹姆斯正在和景明交谈,身边围拢了一圈拿过各类奖项的物理学者,最外面一圈才是学者们带来长见识的学生。
“jg,你有没有兴趣来加州理工任职,我可以让他们给你发聘用合同”。
怀斯特顿时酸到脸部变形。
他梦寐以求的教职就这样被导师杰弗里轻易地发了出去。
杰弗里认真严肃,甚至堪称命令,“辞掉你在国内的职位,来加州理工,你很快就能成为终身教授!”
“不不不,jg,你得来it”,詹姆斯也是诺奖得主。他脾气冷硬,但只是严肃,比刻薄的杰弗里强多了。
“如果你来麻省理工,获得一个终身教授轻轻松松,你甚至一周只需要上四节课,其余所有的时间都可以拿去研究数学或者物理”。
“哦,麻省理工难道不是一个只会培养工程师的学校吗?”
杰弗里本性难移,说不到两句话就想刺人,“你们的物理只能跟在加州理工屁股后面!”
詹姆斯不会讽刺人,但也不是好招惹的。
“是啊,毕竟你们只剩下一颗想理论物理的脑子了,实操起来,恐怕连饭都要别人喂给你吃!”
一个骂麻省理工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一个回骂加州理工头脑发达、生活残废。
两个诺奖得主居然大庭广众之下吵起来了。
而周围的物理学家们完全没有想打圆场的意思。
杰弗里恶名远扬,堪称物理学界的杠精刺头。
而詹姆斯身材高大,性格冷硬,还是俄国血统,出身于战斗民族。
这两个人凑在一起,没人想劝架。
不仅没人劝,甚至还有人想挖墙脚。
费米奖得主劳伦斯年过七十,依然精神抖擞,他凑到景明身边,轻轻说道,“jg,你有兴趣来普林斯顿任教吗?”
景明有点无奈。
“你要知道,麻省理工只会培育工程师,他们的理论物理烂到……”,劳伦斯做了个鬼脸,“你懂的”。
“还有加州理工,他们的基础物理和数学的确都很好”,劳伦斯强调道,“但那又如何?普林斯顿才是学者的天堂!”
“嘿!劳伦斯!”
杰弗里千算万算没算到,居然有人想挖他墙角?!
“我可没有说错!普林斯顿的确是研究的天堂!”
“加州理工也不差!”
几个大佬为了景明的归属吵了起来。
最外围的学生们又酸又妒,只恨不得被争抢的是自己。
周围叽叽喳喳,景明听得头痛。
他只好高声道,“抱歉,杰弗里,詹姆斯、劳伦斯教授,我今年十六岁,没有任何教职,仅仅只是一个高中生!”
景明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下应该没人想邀请他去教书了。
果然,全场都安静了下来。
紧接着,一片哗然。
证明了正质量猜想的景明竟然是一个十六岁的高中生?!
“十六岁?我没听错吧?”
“高中生!我博士了都还没证出什么猜想呢!”
在耳边学生们叽叽喳喳的感叹和嫉妒里,彼得努力踮起脚尖,对着景明疯狂拍照。
这是一个大新闻!
与此同时,好些个物理学家面面相觑,脸色复杂。
物理学史上有很多的天才,他们引领了一整个时代。
这些人共同的特点就是年轻。
七十岁的劳伦斯突然感叹一声,“你才十六岁啊,那你就更应该来普林斯顿了!”
“普林斯顿可以为你提供全额奖学金以及大量的生活补助,我可以向你保证,在你入读期间,不需要花费一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