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我在大唐开酒馆> 第850章 李世民和朝臣的斗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50章 李世民和朝臣的斗争(2 / 2)

不是和敌人在战斗,而是和自然,和身边的所有东西战斗。

那种经历,现在程处嗣想起来都觉着头皮发麻!

当时,张诺非常严肃的反复强调过,丛林战是对空军特种部队最大的考验,因为这个年代到处都是幽静的森林,在这些地方,那些土生土长的如同野人一般的部落比他们更加适应这种地方。

他们虽然不具备那些知识,但是他们祖祖辈辈生存在这里,他们各种生命换来的教训经过口口相传以后流传了下来,让他们比其他人对这个地方更加的了解。

在程处嗣等人眼中的绿色荒漠,在他们眼里却是良田、牧场以及自家后院!

也是从那一次以后,丛林战训练就成了空军部队当中最恐怖的训练项目了,比海上训练还要吓人。

原本空军当中的众人,觉着海上那些风浪已经足够吓人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受得了那种在风浪当中疯狂摇晃的感觉的。

可比起丛林当中那种步步杀机,一不小心就要中毒、被咬喝口水都得小心翼翼的紧绷状态,大海就显得格外的安宁了。

而程处嗣作为空军军官,非常清楚,其实当时张诺让他们开始这方面的训练,其实就是为了林邑、真腊这些地方准备的。

想到这里,程处嗣又开始头疼了起来,这种仗不好打啊,最好就是把所有的敌人都吸引到城市里,然后毕其功于一役的全部解决。

如果拖久了让敌人分散到丛林当中去的话,那就只能出动他们,一片一片的去围剿、抓捕了,那到时候可就是个苦差事了。

想到这里,程处嗣仿佛又想起了自己当初在丛林里的被迫吃虫子的苦日子,浑身打了个寒颤。

转头就想到,得回去练兵了,他虽然不肯定自己会不会第一批上场,但到时候他肯定会被派过去,那这时候好好练练兵的话,将来说不定就能多保下几个人的性命。

他清楚地认识到,秦王殿下平日里说的“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有多么的重要了,这要是不压着他手底下那群混蛋把丛林图鉴以及相关资料倒背如流,说不定到时候非战斗减员会冒出一个吓死人的数字出来。

程咬金看着程处嗣那皱着眉头琢磨的样子欣慰不已,他知道到时候程处嗣会作为第一批部队投放到丛林当中去。

他作为父亲,自然不希望自家孩子陷入那种困难的境地,但作为一个军人,他又希望他的孩子将来能在那个艰难的战场上绽放出自己的光彩。

就让这孩子多想想吧,作为一个带兵的人,战前多想想总比战时瞎琢磨要好得多,毕竟,林邑和真腊那些地方,可真不是那么好打的!第849章战争的消息

对于程咬金家里的父子谈话,张诺自然是不知道的,如今的他有点超然物外的感觉,就是那种什么事儿都有他的份,但是什么事儿他似乎都隐身在幕后,如同一个旁观者一般站在外面的感觉。

打仗的事儿,其实他跟李世民商量的已经有段时间了,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大唐已然慢慢消化掉以前的部分战争红利了。

高丽如今早已是大唐“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与此同时,在高丽闲着屁事儿没有,在军营里呆的都有点蛋疼的驻军在数次“外出打猎”的时候,一不留神就把旁边的白山、黑水、靺鞨等部落全给剿了。

也就是说,不知不觉的,大唐的边境就从原本的辽东区域扩展到西伯利亚冰原上去了,甚至连海参崴这地方,如今也是大唐的疆域了。

那些打不过投降以及俘虏来的遗民,自然成了奴隶,不过还好,大唐目前对于这种奴隶已经有了一整套成熟的处理方式了,先干活,干活有一点点小工钱,还有吃有住,只要你专心干活就行。

等老老实实干上几年活,你就能拿着这几年你积攒的钱把奴籍给赎买回来,那时候就能上个正儿八经的户籍,称呼自己为大唐人了。

大唐对于这些地方,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渴求,毕竟在大唐朝堂以及民间看来,这破地方种田放牧都没用,要了干嘛?

只有张诺心里清楚,这地方确实只是一般般,但是谁能想到,就是这个冬天能把人冷死的地方,夏天种上一季庄稼却能成为一个国家的粮仓呢。

而且,这大片大片的平原,将会是接下来几十年里大唐发展出农业机械化以后,最合适的实践地点。

如果说大唐对于可以种植的土地因为新增的大量领土还没那么渴望的话,那么再往上走走,那片冷寂的平原、冻土里,可是有着各种储量惊人的各种矿产来着。

这些东西对大唐就有用了啊!

大唐的百姓是好样的,吃苦耐劳、勤劳勇敢,大唐的朝堂目前来说也是挺好的,至少目前大唐政清人和的,官府的效率也挺高。

但是大唐有一点不好,那就是大唐原本疆域内的矿产实在是太少了。

如果还是以前的那个农耕社会,那没什么,无非就是打造下刀具、防具还有一些七零八碎的东西就行了,每年消耗不了多少矿产。

可偏偏大唐多了张诺这么个变数,他以一己之力推动了大唐的高速发展,把大唐一脚从农耕社会踹到了工业社会。

而工业社会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于资源的快速消耗,或者换个说法,从工业社会开始,人们才学会开始正儿八经的利用资源。

或许这会对环境造成很多不可逆的破坏,可张诺不是那些吃饱了撑着的环保圣母,在他看来,只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有那个余力了,才能去考虑那些事情,饭都没吃饱就说七说八的,那叫矫情。

但是现在的大唐,其实对于资源方面的需求其实还好,至少暂时还是能顶住的,现在最大的问题,其实还是人力。

人力这东西代表的可太多了,不仅仅能做工、种地、修路、铺桥、挖矿、放牧等等,关键是人力还代表着市场啊。

说句不好听的,大唐这趟列车的高速运转,燃烧的可不仅仅是一份份矿产,还有一个个奴隶鲜活的生命来着。

不然的话,如果真要用大唐自己的子民去修路铺桥挖矿的话,不说耗费的钱财了,光那人命的损失估计也能让李世民以及朝堂上的大佬头疼死。

不是说故意让人去送死,而是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在某些地方某些工种,基本上就是在玩命,少死几个就已经算保护的非常不错了。

没见杨广当年的各种基建项目,那死的人都是几万几十万的,关键还不是一次,是好几次来着,如果不是这样的情况的话,他也不会那么快败光家底。

所以,当发现大唐因为人力不足而发展速度有所放缓的时候,张诺和李世民第一时间把眼光放到了地图上。

对于他们哥俩来说,这已经成为一种条件反射了。

大唐缺人了?去其他国家找找呗!

大唐缺资源了?去其他国家找找呗!

大唐缺市场了?去其他国家找找呗!

大唐

这就是一个国力和武力极其发达的帝国统治者的基本心态,我家缺东西了,但我也懒得跟你打招呼了,反正那些军队闲着也是闲着,去你家拿就是了。

但是,哪怕大唐军力鼎盛,面对战争的时候也不会放松心态的,要知道包括李世民在内,如今大唐朝堂上的这些顶尖大佬,哪个还没经历过几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来着?

他们可不想阴沟里翻船这种事情落在自己身上!

所以,这一次林邑、真腊之战,也就是中南半岛之战的准备工作格外的漫长。

首先,是军力方面,为了确保此次战役的胜利,张诺跟李世民商量以后,直接抽调了长安军区的一个师到了云贵军区。

军区制是李世民军改以后设立的,军区司令每隔几年就会调换,辖区内的兵员其实也是来自五湖四海,但是这种军区制度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在这个军区驻扎、训练的时间长了,那么对于当地的气候、地形会更加的适应。

此次张诺特意准备的就是如此,在整个云贵军区组织了五个师的兵力,开始了为期半年的丛林专项训练。

为此还从空军抽调了一大批资深老兵以及军官过去当教官,为的就是确保将来这些军士不会在战斗的时候因为非战斗原因减员。

而除了适应性训练以外,张诺也在促成医学研究院那边,看能否弄出一些驱虫之类的药粉出来。

丛林里的大部队,面对野兽什么的其实还好说,那就是顿加餐而已,可面对虫子的时候就头疼了啊,那东西数量多、毒性重,可不能小觑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