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次不同了,人都是有自己的立场的,正如张诺是大唐的秦王,是他李世民的兄弟、朋友,所以他会倾向于大唐,哪怕不乐意,也会为大唐出份力。
那么,如果张诺只是某一个军种的将领呢,会不会就对其他军种不闻不问呢?
或许如果自己开口的话,张诺会帮着出出主意,但更多的时候李世民相信张诺一定会懒懒散散的在家待着,对所有问题都视而不见。
这是张诺的性格导致的,甚至如果真出现那种情况,李世民都不好意思说张诺什么,毕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其实说起来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这种事情李世民怎么可能让他发生在张诺身上,那对于大唐来说就是一种大大的浪费。
所以,最后在制定张诺军职、军衔的时候,李世民开窍了,明明整个大唐都只有将校尉三级十等军衔属于军官,可李世民偏偏就弄出了个元帅军衔出来。
天知道他是怎么想到这个军衔的,又或许是平素里张诺跟他聊天的时候说过吧,反正李世民不但给张诺了个正儿八经的元帅衔,还在原有的军衔等级上又弄出来了个军种元帅衔。
也就是说,原本无论是哪一军,升到上将就是顶点了,可如今不是了,在上将还有个军种元帅,这才是真正站在整个军种最顶点的军衔,而张诺的元帅是不带军种前缀的正儿八经的元帅,或者可以叫三军元帅更加合适。
这才是真正的军人的顶点,而且这个军衔弄出来的时候李世民就挑明了,这个军衔大家基本上不用想了,一般人一辈子都没机会走到元帅衔,能在退休前混个军种元帅衔就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于是,在张诺根本没有参与,并且没有提出任何意见的前提下,他就成了大唐目前仅有的一位三军元帅了,这在目前整个大唐军事体系里面最高都只有中将的情况下,简直不像是一个次元的存在。
张诺对于最终的结果也没什么好介意的,毕竟人都快把你供起来了,你还要说什么不乐意之类的话,那就有点矫情了。
况且,他不顶个元帅军衔的话,其他人的军衔还真不好定下来,所以张诺非常顺畅的在李世民举办的第一届授衔大会上接受了元帅军衔,并接过了元帅节杖。
这东西其实是张诺弄出来的,大唐原本是没有使用这种节杖的传统的,毕竟在大唐传统观念当中,只有老人才会拄拐棍不是嘛。
可张诺就是觉着当初看过的第三帝国记录片里的那些元帅们拿着元帅手杖玩起来是真的帅啊,那他还不得弄一个?
所以张诺也不管什么大唐有没有这项传统了,反正老子就要,你们看着办吧,李世民能怎么办?当然是从了这位大爷了啊。
不然的话因为这点事情导致这位爷撂挑子不干了的话,那还不得哭死?
其实这里面还有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军装这东西,因为海空军一开始就是张诺给安排的军装,一水的后世经典款,作训服不说了,单说那军礼服配合皮带、皮鞋以及配合发髻的高筒帽,海空军的小伙子走出去可是精神得不得了。
所以陆军改制以后,那些早就眼馋了许久的大佬们纷纷嚷嚷着要穿新式军装,李世民也喜欢这身新军装啊,正好朝廷如今也不缺这点钱了,于是大手一挥,全体换装。
连下面人的军装都换了,那张诺这边作为军职的最顶端自然不能马虎,以前是不知道这些款式,如今有了样板在,还真就不用担心那些裁缝的手艺,全手工缝制、量身定制那都是最基础的,哪怕是以前没见过的皮鞋,弄了几双给拆开以后,转头就给你弄出几双比之前更好的。
不要怀疑这些靠本事吃饭的匠人们,要知道后世那些出名的裁缝、鞋匠,其实也就是手工娴熟一点而已,如今大唐这些顶级工匠,虽然没做过这种后世的皮鞋、礼服,但是他们做过太多其他的东西了。
说白了,无论是衣服还是鞋帽,最终还是材料的拼接,论材料的话,虽然此时没有后世那么多高质量的先进材料,但各种顶级原生态纺织品和皮货,满足不了所有人,但是满足张诺这个顶级勋贵还是没问题的,尤其是在他还不缺钱的情况下。
于是,张诺就得了整整一个衣柜的各式礼服,春夏秋冬的都有,甚至冬天里还有专门的披风。
别的不说,至少大唐三军元帅的场面是绝对撑起来了。
但是,一只军队的提升,靠的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统帅,更多的还是依靠军队的战斗力,战斗力提升上来了,那拴条狗在那儿基本上也不会太差。
而说到战斗力提升,这几年大唐军队里面最大的变化恐怕就是枪支、火炮的大规模列装了吧。
张诺没有因为手头有后世枪械的资料就直接上马那些经典款,张诺其实有时候也会觉着好笑,那些穿越回古代的大佬们,起步就是掏出ak之类的步枪,然后一条条生产线什么的全给弄出来。
大哥,你怕是钱多的已经没地方放了吧。
别看后世的时候部队采购子弹什么的挺便宜的,但那是后世生产力高度发达,资源无比丰富的前提下,并且采用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才能把单价给压下来。
可如今呢,在古代这时候用铜壳子弹?那几十万军队换装以后,不说战时了,光平时的训练得打掉多少,子弹壳虽然可以捡回来清洗加工以后重新利用,但光一次性制造几千万发子弹的费用,就足够大唐国库掏空了。第806章海军的变化 张诺一直很清醒,因为他知道,这年头铜这东西,可是还能当货币用的。
所以,张诺老老实实的用着纸壳弹,毕竟这东西,如果从威力上看,已经跟冷兵器时代拉开一个次元了,完全没必要现在就去追求那些。
毕竟,如今有了线膛枪、纸壳弹以后,大唐的军队面对任何国家都已经是威力过剩了,那还有必要去弄现代步枪嘛?
研发自然是没放下的,如今的张诺已经很习惯装备一代,预装一代,研发一代这种规矩了。
别看如今大唐的主力兵器还是前装药的纸壳弹线膛枪,可实际上军官和部分精锐已经开始分发和适应左轮枪了。
而等到左轮手枪这种东西慢慢的让大家适应以后,那新式的步枪就会从研究所里流出来,然后开始部分列装。
至于说研究所里面,如今已经在研究半自动步枪以及自动步枪了。
只是说暂时没必要耗费那么大人力物力把大唐的装备水平顶得那么高而已。
除了这些手头的武器在发展以外,无论是张诺还是李世民都没有放过当初在高丽之战的时候就大放异彩的火炮。
比起枪支,火炮这种东西作为目前的战略武器,那就没必要太过于藏着掖着了,毕竟前膛炮跟后装药的火炮,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的东西,尤其是有了各种新式弹药配合以后,简直不是一个概念的东西。
这种压箱底的大杀器,在装备和研发上明显都比枪支走得更快,毕竟枪支那东西,更换起来就是几十万人,还涉及到后勤保养等一系列的问题。
火炮的话,拢共就那么多,其中大部分还是在海军的舰艇上,正好海军也在更换新一代钢铁战舰,双方干脆同步换装了。
说起海军的新一代舰艇,这简直就是个吞金兽,说实话当初要上马这东西的时候,连李世民这个战争狂人都在皱眉头,看着账单头疼得要死。
不为别的,就是因为这东西耗费的人力物力资源实在是太恐怖了,虽然大唐如今的钢铁产量早已经跟以往不可同日而语了,但大唐越是发展需要钢铁的地方就越多,机械、铁路、商船、造桥甚至建筑,哪里不需要大量的钢铁。
有段时间长孙无忌甚至开玩笑的跟李世民请辞了,因为长孙家钢铁工坊起家,在高丽跟着张诺吃肉喝汤连开好几个矿,又碰上了大唐境内的大发展,那一波波钱挣得最开始的时候让长孙无忌哈哈大笑,后来就是胆战心惊了。
无他,太暴利了,利润大的他这个尚书左仆射,实打实的百官之首、国舅都心里发毛了,他家已经连续涨价好几次了,工坊更是扩张了十来倍,但是所有的产出仍跟以前一样,有多少卖多少。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长孙无忌是个聪明人,他清楚的知道,发展家族没问题,家里产业挣钱也没问题,但是他一方面官运亨通另一方面财源广进,那就有点太惹眼了。
所以,他才开玩笑一般的说出要辞官的话,并说想要回家专门做钢铁生意去,可李世民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甚至玩笑一般的说着长孙无忌这辈子都得给他干活这种话来。
都是聪明人,没过几天,长孙家的几个矿山和钢铁工坊便悄无声息的卖给了皇家,出面的是长孙家的管事和长孙皇后宫里的人,一切都显得静悄悄的,可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不少人听到消息以后都在感叹,活该长孙家兴旺发达。
此事让不少等着看长孙家笑话,或者等着长孙家倒下以后分蛋糕的家族暗自叹了口气,会挣钱会捞钱的家主不算什么,这年头但凡不蠢且有点手段的都能挣着钱,但能在暴利面前冷静下来壮士断腕的,这才是真正的高人,很明显长孙无忌就做到了。
但回过头来看,哪怕长孙家的矿山归了皇室,可终究还是要做买卖的,产能也不可能因为交到了皇室手上就突然一下子变多,所以,钢铁仍旧是个紧俏东西,哪哪儿都不够。
正因为如此,当李世民看到张诺提交上来的新式战舰建造方案的时候,真的是抓耳挠腮啊,想不想要,自然想,光看看那设计图以及对于未来作战能力以及作战方向的报告,就足够让李世民心动了。
而且他也清楚,如果将来要去征服那些地图上万里之外的国家,那就必须有一支强大的舰队。
无疑,这种钢铁巨舰就是最合适的。
但把口水擦干以后再看看那造价,以及那上面一条条清清楚楚的材料列表,李世民顿时觉着自己好穷。
最终,李世民同意先建两艘试试水!
张诺没好高骛远的第一次造这东西就直奔什么俾斯麦、衣阿华之类的顶级战列舰去,那些战舰自然是好的,可以说在战列舰时代,那就是最最顶级战争神器。
可如今的大唐才刚刚踏上钢铁战舰的路子,一下子把这么个任务丢给他们,怕是十来年都看不到结果。
所以,张诺想了又想,并且综合考虑了国内的钢铁生产情况以及钢铁质量以后,张诺最终决定生产的是在清末的时候非常有名的“定远”“镇远”这一级别的战列舰。
或者说,这一级其实并不应该叫战列舰,只能说是铁甲舰!
但是单单这个级别的铁甲舰,配上长身管重型火炮、往复式蒸汽机以及一些大唐已经出现的新式机械和电讯设备,可以说,这艘铁甲舰在这个时代的大海上,除了自然灾害,无惧任何敌人!
同时,这种战舰的建造,无疑也是在培养造船工人、设计师以及海军的经验,等过上五年十年,钢铁冶金、火炮、电子、机械各个方面都进一步发展以后,第二代钢铁战舰,也就是真正的战列舰就要诞生了。
两艘铁甲舰的建造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被当成了专门的技术验证舰,所以,每当海军那边的科研所有了什么新想法,总是想在这里搞一搞。
还好有张诺把关,他虽然不是什么都懂,但一直在补充各种各样的知识,大概的判断还是有的,再加上他的见识,足以让他分辨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