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69 章(1 / 2)

从颜菱上初中开始,家里的生意就比以前好了很多,小卖部里卖的东西也比以前多了,不过卖东西方法变了。

以前婆媳两个人,看着小卖部还有点不够,后来一个人就能上手了,因为许多东西不需要特别帮着拿,摆在货架上,村里人都知道位置在哪里,直接拿过去到门口结账就行。

也有不自觉的想偷偷拿东西,但是徐金燕早就锻炼出了眼力劲,看谁表情不对,就知道要出事。

再加上村里人都知根知底,谁品性什么样都清楚,小卖部也没出过什么差错。

镇上的两家饭店越来越好,颜青青过完年以后核算了一下,跟其他人商量着再开一家。

颜峥直接同意了,饭店不像别的需要时刻在那盯着,只要买菜和饭点的时候轮流查看一遍,不出差错就行。

至于饭店里的厨子和服务员,全都签了保密协议,这是颜峥提出来的,还有工作中的各种要求也都说清楚。

不过相应的待遇也很高,三家饭店给了工资都是一样的,比别人家的店高出来将近一半。

同样的工作,工资比别人高,只要好好干,就不会丢了这份工作,谁也不会傻到自毁前程。

而且服务员基本上都是熟人介绍的,颜峥本来想拒绝,后来想了一下,找谁都一样,熟人认识的还知道底子,亲自查看了一遍,留下了可靠的几个。

最后的结果说明他的眼光很不错,留下的几个服务员并没有出现仗着关系乱来的事情。

颜菱初中三年就吃自己家的饭店,一天三顿饭,有两顿饭是在外面吃,因为她上初中开始就加了晚自习。

以前没有晚自习这个东西,学生放学直接回家了,不管是家庭作业还是什么的都回家做。

但是现在镇上的初中经历了两次改变,一次是由原来的两年自变成了三年制,另一件事就是加了晚自习。

晚自习要到晚上八点之后才放学,下午放学到晚自习开始,中间只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吃饭,回家是肯定来不及的,所以只能在镇上吃。

在学校里面吃或者出去买东西都行,颜青青心疼妹妹,干脆吩咐厨子每天到点先给弟弟妹妹炒两个菜在那放着。

所以从那开始,颜菱就跟小哥和贺文炎桃花几个一起吃饭,在饭店吃饭的好处就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上顿饭的时候跟厨师交代一声,下顿饭绝对有。

只是初中三年幸福的生活一闪而过,在平平和安安三岁的时候,颜菱迎来了自己的高中生活。

高中不像初中管的那么松,初中的时候可以随便出去,高中却不可以,中午的时候走读生能出去一会,但是下午必须在学校里吃饭。

颜菱第一次尝试学校的饭菜,吃了两顿就受不了,跟大姐抱怨。

颜青青想了一下,学校的食堂是外包的,现在学校里只有一个食堂开门,因为另一个食堂还没包出去,既然这样,那他们可以把食堂包下来。只是有一个问题,没有人照看。

陈小朵听到她这个打算之后惊了一下,虽然他们已经开了好几家分店,但毕竟是小打小闹,包食堂可跟这边不一样。

一个高中几千个人,两个食堂每天都人挤人,食堂的饭菜不能太贵,因为贵了学生吃不起,但是便宜了又不知道买什么菜好。

毕竟那是食堂,跟自己家开的小饭馆不一样,自己的饭馆定价格多贵都没有人说,但是食堂却不行。

颜青青犹豫了一天,最后和大哥商量了一下,两人都决定把食堂包下来。

一方面是不舍得妹妹受苦,另一方面就是他们全家都是从这个高中出来的,都想让高中变得更好。

高中饭菜难吃,从他们那时候就开始了,只不过那时候在学校吃饭的人还很少,以前的时候抱怨过,后来自己带饭吃。

现在有能力了,就想改变一下。

对于饭菜的价格,兄妹俩商量了一下,决定赚多赚少无所谓,毕竟其他的收入已经不少了,也相当于一个回馈母校。

这个决定下来,全家人都支持,以前都想着怎么赚更多的钱,但是钱真的多了,以后却发现再多就只是个数量了。

徐金燕体会最大,以前自己手里的钱只是小卖部的钱,大儿子时不时给一点,其他几个孩子给,但是不多。现在不一样了,大棚里种的菜,婆婆不要钱,全都给她,儿子闺女都挣钱,儿媳妇挣的钱也会上交一部分给家里。

这么多钱放在一起,除了想着分给几个孩子外就想着怎么花,给两个孩子买的衣服都是最好看的,以前舍不得买的东西,现在也舍得买了。

以前家里钱少,吃顿肉都要想很久,现在家里每天顿顿有肉,饭菜也不像以前能吃就行了,毕竟家里做的饭馆的生意,孩子们一个比一个嘴刁,徐金燕有空的时候也跟着研究菜,现在手艺已经比以前好多了。

村里的小学扩建了两遍,从镇上到村里的路也修好了,大头是儿子出的,这么一来村子里没人说大儿子的闲话了。徐金燕感觉自己的日子过的比以前好多了。

差距最大的可能就是村子里的地,从他们俩家开始,陆陆续续这几年逐渐又盖大棚的,现在一眼望过去,几乎都是大棚。

之前想的种的菜多了,可能会没人买,后来发现根本就是多虑,买菜的比他们想的多,冬天种菜这个技术还没有推广,附近几个镇上只有他们村里能种出来。

所以一到冬天的时候就有别的镇上派拖拉机过来拉菜,修的路正好能用上了,一条直道直接到镇上,不用东拐西弯,也不用走以前的坑坑洼洼的小道。

家里越来越好,也就想着其他的事,在老人眼里修路,建学校,这些事都是积福。

虽然家里有钱了,那干的好事当然是越多越好。孩子说了,赚不到钱那就赚不到钱吧,反正家里的钱已经够花了,再多了也用不了。

听到兄妹几个提这件事,徐金燕第一个点头,别说孩子想干这事,她听了也想掏钱:“你们几个人手里要是没钱的话,直接跟我说。”

“娘,我们的钱够了。”颜青青笑笑,四年前的那个暑假的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还有这样的时候,不过也挺好,至少可以陪着孩子在家里。

而且自己当老板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妹妹说的对,给别人打工,需要看别人的脸色,但是自己就不同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拿到钱还不少。

多亏了妹妹和大哥,颜青青想,如果不是有家里人的支持,她什么也干不成。

“那就行,有什么需要跟家里说就行,那今年咱地里种的大棚的菜,干脆不往外卖了,饭店用不完的直接送到学校去。”徐金燕说道,毕竟是第一家开始种大棚菜的,她家到现在还有一批稳定的客户,不过每年都是等饭店里的菜流过了之后才卖给别人,现在既然有了食堂的,就不往外卖了。

他们镇上的学校可不小,食堂里的用餐怎么也不会少。孩子吃好了最重要,想到以后能帮上学校里的孩子,徐金燕觉得自己很光荣。

“行。”颜青青点头,“谢谢娘。”

“一家人还说这话。”徐金燕点点闺女,“青青,你在外面忙的事情也多,要是碰到了合适的就找个人嫁了吧。”最近二闺女谈了个小对象,徐金燕觉得这个年龄有点偏小,比二闺女还小两岁,但是两人处的还不错。

两个闺女,现在一个二十六,一个二十五,她也看开了,小点就小点吧,只是大闺女从生完孩子到现在还没打算。

“娘,这事以后再说。”颜青青摇摇头,她还没有结婚的打算,和别人结婚,以前的事情肯定要翻出来,她不想再回想那些事情。

“唉,随你吧。”徐金燕叹了口气,“你大哥马上三十,我看着也不打算处对象。”

“大哥现在生意忙着呢。”颜青青解释,“海市那边有两个楼盘,最近快开始售楼了。”

“以前哪听过这么大的阵仗,以后还是劝你大哥,别这么大张大摆的。”徐金燕到现在听到楼盘什么的,还是扑通扑通的心跳,以前盖房子什么的都是一套房子一套房子的卖,现在卖房子竟然是一个楼一个楼的,她哪见过这样的阵仗?

“娘,大哥自有他自己的想法,等到有空了你过去看看,那边生意真的不错。”颜青青刚开始也觉得大哥的投入太大,结果发现投入大,收获也大。

所以大哥从一开始就不像她们一样小打小闹的,她们赚的是零花钱,大哥挣的钱一天就能赶上他们一个月,甚至更多。

“这么大的买卖,怎么不担心?”徐金燕叹了口气,这又不是什么小事,动不动就大几十万的下去,听着都心颤。

“娘,要不这样,等食堂那边包下来了之后,你去帮我管理食堂?”颜青青想了一想说道,“反正小卖部里也赚不了多少钱。”

“不去了,亲戚邻里的都知道咱家开小卖部,要是关了门,他们去哪买东西?”徐金燕摇头,现在年纪大了,已经没有年轻的时候那个拼劲,现在图的就是几个孩子安安稳稳的。

最重要的是几个孩子都过的舒心,最担心的是大儿子的买卖太大,以后真万一有个闪失,家里也没法给填空子。

“你大哥那里,你也得说一声,让以后小心点。”

“放心吧娘,我们会注意的。”颜青青点头,“乖乖今天不在家?”今天是星期六,按道理妹妹应该在家。

“去隔壁桃花家写作业了。”徐金燕说道,“在咱家没法写作业,平平安安看见他小姑在家就过去。”

“我回去跟两个人说说,不能这么缠着乖乖了,乖乖高中了,学习最重要。”

“嗯。”徐金燕也交代过两个孙子,但是当奶奶的说话,两个孙子听是听,但是听完转头就忘。

“小峰再过一年高考,乖乖再过两年高考。”颜青青算了下时间,越来越快了。

“对,过两年两个孩子都要去上大学。”这几年除了两个儿子不在身边,其他的孩子都在身边,乍一听说以后两个孩子要去上大学,徐金燕还有点舍不得。

“我又想起来你没上大学的时候了,那时候你们四个轮流高考,到第三年,家里空了一大半。”

“嗯。”颜青青点点头,她也想起来自己当时高考完,那时候大哥二哥已经去上学了,家里少了两个人就显得空荡荡的,也不知道自己走了之后是个什么样。

“孩子都大了。”徐金燕叹了口气,“时间说过就过,幸亏还有两个孩子在家,要不然更空。”

“以后二嫂再生个孩子,娘你就要开始烦了。”颜青青笑了,现在两个孩子年龄差不多大,三岁多一点的时候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每天大人在家的时候都不消停,更别说他们不在家的时候了。

母亲经常给自己说两个孩子调皮,但是自己要说一句不好,立马又开始反驳,颜青青算是看明白了,隔辈亲可不是随便说的,对母亲来说,孙子可比闺女重要多了。

“再生两个也不烦。”徐金燕摇头,“年纪大了,不就是给你们看孩子的?怎么能烦呢?”

“你现在不烦,等孩子多了就烦了。”颜青青也不像前几年一样不爱和人说话了,以前不管跟谁说话,都是柔声柔气的,现在爽朗多了,在外面开饭店,碰到的人也多,有时候一大家子带孩子去吃饭,如果孩子多的话,就是鸡飞狗跳。

他们家的两个孩子还算听话,不过闹起来也够难缠的,除了小妹能多说几句。

“乖乖以后在高中住校,平平安安一个星期才能见一次小姑,不知道会不会想。”

“肯定会想,这才一个星期,你不知道来的时候已经念过了多少次,要不然回来的时候也不能这么难缠,我跟乖乖说完了,写完作业回家。不信你等着,等会两个人睡完午觉,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找姑姑,你信不信?”徐金燕把钱箱里的钱数好,直接放在抽屉里。

他们家现在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收了钱,直接放一起等到晚上的时候再数了。都是趁没人的时候就把钱整理整理,免得到晚上的时候数不过来。

现在生活条件都好了,村里的小孩也多,买糖的买汽水的,夏天还要买冰棍的,可以说小孩花的钱比大人花的钱都多。

“那就让他们找,反正不能耽误乖乖学习。”当娘的可能是最狠心的一个,颜青青和陈小朵不管谁来,都说这样的话,总不能让自己的儿子耽误了妹妹学习。

“两个孩子倒也听话。”徐金燕一听闺女这样说就舍不得了,“给他们讲道理,倒也能听明白,不像别人家的难缠的要命,说道理都说不明白。”

“那就行。”颜青青这才稍微满意了点,“我去屋里看看两个孩。”因为星期六星期天是店里最忙的时候,所以一般这两天她们都不在家,不知道两个孩子这么缠着妹妹。

“进屋看一眼就行,这会正睡着觉呢。”徐金燕提醒,“到下午两点多的时候才能起,到时候再说。”

“行。”颜青青还没狠心到把孩子喊起来教育的地步,点点头,进屋看了一眼孩子,兄弟,两个人睡在同一张床上,现在大了,没有小时候长得那么像,依稀还能看出来点她的影子。

不过儿子的嘴巴……颜青青反复看了好几遍,她总觉得似乎在哪个人身上见过,而且还不是小孩,应该是大人。

但是怎么也想不起来,原来她觉得是那个人的孩子,应该和他有点像,结果发现孩子越长大越不像。

这个发现让颜青青松了口气,孩子长得像谁都可以,一定不能像那个人。现在想起那个人,还是感觉自己难受,不是那种关于爱情的难受,而是自己当初竟然眼瞎看上了这种人。

她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儿子长大以后像孩子舅舅一样,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颜青青想,不管以后孩子做什么工作,她都会支持。

她自己所有的积蓄以后都会留给儿子,至于结婚,颜青青笑笑,这样还结什么婚呢?

不过这些话还是不能说给母亲听,母亲为他们兄弟姐妹几个操心已经够了,从三十年前到现在,母亲没有一刻是停下来的,现在他们都长大了,也该歇歇了。

爷爷奶奶的年龄越来越大,颜青青现在想的是尽量多陪陪家里的老人,店里的事逐渐放开手脚,她在大哥身上学到了一件事,就不是不能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亲自去解决,要学会用人。

妹妹在这件事上就学的很好,颜青青想到海市几个大酒店,每个酒店都有一个值班经理,妹妹只需要核对最后的总账就可以。

或许她也可以那么办,不过不是每个餐馆都配一个,而是雇一个总的就可以。

这么想想,或许真的很有必要,如果有人帮忙照看生意的话,她们可以在家多陪陪两个孩子。

她和二嫂都教过几年学,明白孩子从小长大的过程中,家里是多么重要。

每一个学生的经历都不相同,但是也有共通的地方,其中特别重要的就是家庭的教育,不管是奶奶还是母亲,都对孩子过于溺爱,她们应该回来管管孩子。

钱是永远赚不够的,但是总要停下来看看孩子,赚钱还不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吗?颜青青看着儿子的睡颜,孩子要从小教。

不过雇人可以跟大哥提一句,颜青青想,不知道他那边有合适的人吗?再问问妹妹,她不得不承认的一件事是两个人的眼光都比她自己的好,既然这样,还是把选人的任务交给他们。

颜青青不相信自己,不管是选人还是做决定,大部分时候都更相信妹妹。

最后的结果证明没错,妹妹看人这点深得大哥的真传。

“姐,你在屋里。”

颜青青回过神往门口看:“乖乖作业写完了?”

“写完了,第一个星期老师快的速度很慢,布置的作业也不多,在学校写了一部分,刚刚在桃花家全都写完了。”颜菱说着把自己的作业本全都整理了一遍,分门别类的放好,然后一起放在书包里。

“乖乖,学校的饭菜真有那么难吃吗?”颜青青问妹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