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手机版:
≈ap;lt;/br≈ap;gt;
“呵呵,让先生见笑了,正是在下。”听到高先生的话,李问有点不好意思的承认道。
他在京城会这么有名吗?报个名字对方就知道他是谁了?
李问这段时间离开京城,回乡省亲去了,所以他是不知道在殿试过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京 城中的百姓和读书人的口中谈论的最多的都是他。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果然是英才出少年。”高先生激动的起了身,亲自去请李六元 上座,道,“李六元请坐。”
“谢过先生,先生请。”李问谢过高先生,同请对方入座。
两个人同坐了下来,中间隔着一张小桌子,李问对先生说道,“今日我过来见先生,是带 家中胞弟来见先生。听闻先生学识渊傅,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先生,因而我今日过来,是想带 胞弟过来给先生看一看,不知贵书院录取学生是有什么条件,才能录取学生入学。”
“不敢不敢,我这哪能称得上是学识渊溥。”高先生听到李六元对他的这一番赞0,惭愧 的说道,“我这充其只是读了几本书,识得几个字罢了。今为先生,平日就更要读书,识文断 字,才能为学生讲学,免得误人子弟。”
李问知道这些古人说话都軎欢自谦,说话还軎欢拐弯抹角,往往这些人说的话他要转个弯 来理解。
两个人相互的商业互夸了几句,才转到了正题上来。
“咱们书院收学生并无太苛刻的要求,一是最好能在家中读过书,识得几个字,另是学生 品行端正,并无恶习。令弟在家中可有读书? ”高先生刚才就注意到在李六元身边站着的小儿 行为举止有规有矩,心里对小儿稍感满意。
李问点头,说道,“吾弟五岁开始读书,今已读有《三字经》《论语》……”
高先生点了点头,看着小儿说道,“我现考你读过的书中几篇文章,你若答对了,我便是 允你入书院读书。”先生并没有因为小儿是李六元的胞弟就免去了考核,还有些好奇李六元的 胞弟读书如何。
小儿听到先生的话,说道,“好,还请先生提问。”
高先生从小儿读过的书中,挑了书中的几段文字,问小儿是何意,小儿都一一的答上来了 。先生象征性的问了几句,小儿答的尚可,并无错误,高先生点点头,说道,“可。”
这意思是收小儿入书院读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