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手机版:
≈ap;lt;/br≈ap;gt;
若是遇到年成不好的年份,农民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种地就是靠天吃饭,若是遇到洪灾干旱,地里顆粒无收的时候,农民连地主家的地租都交 不上,上面还有朝廷的賦税徭役要交。民为什么会反,日子都过不下去了,除了造反他们别无 他路,这就是前朝为什么灭亡的原因。
若是大成继续如此下去,肯定会继续走上前朝灭亡的道路。
在座的四个人里面,除了李问是出身于农家,赵向毅和陆知书以及谢云飞都是出身于大世 家,他们活在这个社会的最上层,无法深切的去体会到百姓的这些困难。今曰李问看到的这些 问题,他们也许是看在眼里,但是并无太深刻的认识和思考,更不会去想如何的改变这些人的 生活。
李问把问题抛了出来,他并不打算去为他们解答,因为他的解答必然会触及到这个社会的 阶层性的问题,这并不是目前的他可以去碰触的,所以他转而去思考另外一个问题,“我那一 天到了庄子之后,回去之后想了许久,想了许多的问题。”
与其去思考这个社会性的问题,不如先解决这个目前急需处理的问题。
李问继续说道,“为什么同样的一块土地,有人种的粮食多,有人种出的粮食少?为什么 不能让所有的人都在同一块土地上,种出同样多的粮食,甚至是种出更多的粮食呢?如果我们 种出的粮食多了,那是不是就可以解决更多人的吃饭问题?”
“我们种一棵树,首先要选择一顆好的种子,把这顆种子种下去,还要细心地去照料以及 培育,才能使得这顆种子发芽,长出叶子,然后开花结果。在这顆种子发芽和成长的过程中, 需要的是什么东西。
同样的,种地也是如此,从选择一顆种子,到把这顆种子种出来,等到这顆小树苗长出叶 子开花结果。所以在后来的两到三年的时间里面,我从庄子那里挑选出了一批人,带着他们一 次次的去尝试,如何在同一块地里面种出更多的粮食,才能以及解决更多人的吃饭问题。”